?

苗族蘆笙舞曲的傳承途徑初探

2020-07-28 09:14付玉
廣告大觀 2020年11期

付玉

摘要:在“苗年”等節慶中,蘆笙的表演成為了苗族民間文化的符號,由蘆笙舞曲所組成的民間文化圖景,受到了苗族歷史文化境遇的影響,使得蘆笙舞曲和其他藝術形式具有了原初意義上的共通性。蘆笙舞曲的傳承和發展就自然受到了苗族其他文化傳承發展的交融和影響,這也成為蘆笙舞曲等藝術形式未來發展的契機。因此,本文在苗族地區進行的蘆笙舞曲做田野調查獲得資料基礎上,對苗族蘆笙舞曲傳承途徑做淺顯的學術研究。

關鍵詞:苗族文化;蘆笙舞曲;傳承途徑

苗族的歷史文化是蘆笙舞曲發展的依托,因此,對苗族歷史文化的了解是了解蘆笙舞曲發展變化的前提。在厘清苗族的歷史文化之后,其民間節慶形式中蘆笙舞曲的重要性便可逐步展現,對苗族蘆笙舞的歷史與現狀的了解便勢在必行。

苗族的歷史源遠流長,苗族文化及蘆笙樂曲中展現民間生活、民俗景觀的素材也非常眾多,因歷史的厚重感而體現的民俗性藝術,也因歷史的厚重而變得充滿深意。苗族人在民族精神中有著強烈的“自然崇拜”傾向,這一“自然崇拜”的信仰也成為了苗族藝術,乃至蘆笙音樂的歷史淵源。作為苗族民間節慶中的音樂元素,苗族蘆笙舞曲的傳承與發展始終借助節慶等民俗環境,這是非常重要的傳統。蘆笙舞曲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質,曲與舞的交織正是這種特質的體現,節奏感、韻律感強烈的蘆笙樂曲,是因為這些樂曲并非單一為演奏或表演存在,而是與舞蹈融匯、糅合,是舞蹈需求成就的節奏感。同時在苗族藝術的發展過程中,很多樂器沒有與蘆笙舞的發展走向分野,而是更加融合在一起,這說明了苗族藝術所具有的包容性的特征。蘆笙舞曲,正式音樂與舞蹈相互作用,相互建構而成。在音樂的特性下,蘆笙舞的發展也有了長足的進步,比如音樂所具有的節拍性,這種韻律感十分強大的民間藝術,使蘆笙舞的動作也趨于節奏鮮明,富有動律。

在“苗年”等節日中,蘆笙表演成為了最重要、最地道的表演方式。隨著苗族地區歷史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配合旅游產業的發展,蘆笙表演的形式也發生了部分變革,越來越多的現代元素加入了蘆笙的表演當中,比如現代性的背景音樂,符合現代人審美的韻律節奏等。而蘆笙舞曲的形式變革可以表現出苗族人審美意識的某種變化。對苗族文化的挖掘同樣可以發現的是,蘆笙舞曲的特點是“音樂與舞蹈同出一源,二者融合無間”。

苗族的音樂都是帶有民間性質的,這種性質在苗族音樂的發展史中被顯現,同時這樣的民間特征也順理成章地作為了蘆笙藝術發展的基底。如今,對蘆笙舞曲的傳承中,廣場舞中的應用、旅游節目的表演成為了不可忽視的一種途徑。自2008年全民健身活動之后,廣場舞迅速風靡全國,成為全民健身的重要方式之一。各地區、各民族聚居地對廣場舞樂曲的選擇上都會有所差異,在苗族聚居區將蘆笙舞曲這一傳統伴奏傳承下去是很好的一種途徑,這既符合了當下廣場舞流行的現狀,又兼顧了民族樂曲的傳承。當地政府可以在各鄉鎮各廣場推廣以蘆笙舞曲為伴奏的廣場舞,這樣的廣場舞不僅能夠保留廣場舞原有的娛樂、健身的作用,還能夠兼顧傳承與教育的作用。以蘆笙舞曲為伴奏的廣場舞的推廣,就是一種簡介的傳承,這對廣大群眾來說,是一種耳濡目染的教育。另一方面,大眾旅游的興起也是傳承蘆笙舞曲的重要契機,在全民旅游的當下,能夠將蘆笙舞曲順應時勢地應用到旅游文化之中,既滿足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需要,又成為蘆笙舞曲傳承的又一重要途徑。例如,政府可以組織或倡導在各大景區表演蘆笙舞,吹奏蘆笙舞曲,讓前來旅游的人們通過這一藝術形式了解當地民風民俗,這樣不僅可以達到傳承的目的,還能夠將蘆笙舞曲進行傳播。甚至,政府可以鼓勵景區銷售可供游客購買與吹奏的蘆笙,讓游客不僅可以欣賞蘆笙舞曲,還可以將蘆笙及蘆笙舞曲帶給別人。

與宏觀的解決方式相對應的一些具體實施步驟與設想。作為一名音樂學畢業的學生,如果設置一門總共四個課時左右的大學選修課,向學生們普及有關苗族地區蘆笙的相關知識,筆者會作如下的一些課程設計初探:

結合相關視頻,由苗族、蘆笙的歷史談及蘆笙舞曲的歷史,并且對蘆笙舞曲的歷史進行一個較為詳細的梳理。特別講解一下有關苗族的風土人情:苗語分為三大方言:湘西、黔東和川黔滇。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以其情歌、酒歌盛名。苗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樂器就是蘆笙,是我國苗族一種常見的竹管和聲吹奏樂器,苗語稱之為“給”、“嘎”、“格”等,蘆笙的音色明亮渾厚,形式多樣,已經成為苗族傳統簧管樂器,廣泛流傳。第二課時,將各式各樣的蘆笙引進課堂,介紹制作,保養以及蘆笙文化的內涵特征。讓學生真實的感受觀察幾種不同的蘆笙,講解蘆笙“簧管共振”的發音原理,示范如何吹奏蘆笙感受音色音調,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深學生對蘆笙的印象。例如,黔東南型的蘆笙,吹氣管和發音管交叉成60度的斜角,又稱,銳角蘆笙。氣斗為細致杉木制成,發音管下端阻塞不通;分為大、小、中三種,高矮不同。聲音粗獷、洪亮。四種主要調式,多用于伴舞,邊吹邊舞。若班里或學校里有苗族并且可以吹奏或跳舞的同學,可以請來課上進行展示跳蘆笙舞,若沒有可以播放相關的視頻,讓學生簡單的學習舞步,通過蘆笙的節奏型、音樂風格對蘆笙舞、蘆笙舞曲有一個較直觀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學習相關內容。第一,打音。在蘆笙演奏過程中,打音是為了增強音的氣勢,其使用要根據不同音樂的需要或者指法的運用,利用二度之上的音來凸顯某個音。第二,倚音。倚音分為單倚音和復倚音,上倚音和下倚音,其主要作用是修飾,增加效果。第三,顫音。顫音聽起來是波浪式的,可以通過快速壓住或者放開音孔來實現。第四,磨音。用手指在相鄰的音孔之間快速往返摩擦,可以產生磨音。如此,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

最后一課時,總結前三課時的內容,進行小型苗族樂曲的吹奏。同學們可以相互交流并討論總結蘆笙的課堂還可以怎樣充實。最后,可以在在視頻蘆笙的伴奏下,同學們步調一致走成圓圈,男女同學邊吹邊跳,忽前忽后,歡喜雀躍。老師與同學在蘆笙舞中愉快地結束這四課時的選修課。

事實上,在教育部等積極推動的民族文化進校園舉措的影響下,苗族地區在中小學都開展了以蘆笙舞曲為核心的苗族音樂的課堂教育,而且已經初見成效,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學校必定會成為民族傳統文化傳承的主要途經。

通過研究我們發現,廣場舞、旅游中的表演、學校中的課堂傳承,可能將成為蘆笙舞曲新的傳承路徑。具體地來講,如果作為一堂選修課,因其獨特的魅力,這將是一堂生動而有趣的課??偟膩碚f,苗族地區的蘆笙舞曲具有獨特的魅力,對它的了解、學習和傳承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羅佳.楊正文.音聲韻律、節奏與儀式場景的意義——雷山苗族年節音樂淺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0

[2]? 張洪澤,淺析苗族蘆笙在高校課堂應用的可能性[D]. 山東師范大學,2008

[3]? 高志.中國民間音樂藝術之“蘆笙”探源[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07(2)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錦城學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