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問題及其對策

2020-07-28 09:14陳蔚
廣告大觀 2020年11期
關鍵詞:法制觀念新型城鎮化發展模式

陳蔚

摘要:黨的十八以來提出新型城鎮化。經過幾年的努力,新型城鎮化不斷深入,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但呈現出的問題也日趨明顯。本文擬從相融角度、區位角度、金融角度、環保角度和法律角度探求新型城鎮化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分析出現其問題的原因并提出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發展模式;環保觀念;法制觀念

一、概述

(一)概念

新型城鎮化的過程是城市規模不斷擴大、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社會結構不斷變化、城鄉文明不斷融合發展的過程。新型城鎮化是推動現代化的強大動力,也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如果說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中國的小康,那么沒有新型城鎮化也就沒有中國的現代化。

二、新型城鎮化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一)相融問題

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使得農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轉移,出現大量農民工,從之前的第一產業轉移到現在的第二三產業。相對于第一產業而言,城市第二三產業的工資高于原始的第一產業,而且城市的工作環境可能也比人力耕種的工作環境好一些。這些都是吸引農民往城市發展的因素。一方面,相對較高的收入也意味著相對較高的生活水平,在城鎮里,不論是衣食住行還是教育醫療都比農村的開銷要大,加上保障程度也不一樣,這種情況讓一些農民工想融入城市卻又難真正地融入城市?!傲硪环矫?,由于一些農民工的自身素質不高、文化程度不高、知識技能缺乏等,即使來到城市工作,也不一定能勝任新的崗位,就業機會有限。這種長時間未能真正融入城鎮化的現象會對社會的和諧發展產生影響,勢必會帶來潛在的危害。[1]

(二)生態問題

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的城鎮化已經呈現出高速發展的狀態,城鎮化在給我們生活帶來諸多福利待遇的同時,也給我們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

第一,人口過度集中引發了生活污染問題,這主要表現在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方面。對于生活污水,很多城鎮并未對它進行集中處理,僅僅只是將其排入水體,這樣的處理方式會對水體造成嚴重的污染,最終危害人類的健康。

第二,大力發展企業引發了工業污染問題,這主要是由于以前企業發展采取粗放式的發展方式,對環境污染較多的企業是建材、化工、印染等企業,它們對環境的污染主要表現在空氣污染、水污染和噪聲污染方面?!叭绻粋€人長期受到噪聲污染,其聽覺系統會受到嚴重破壞,造成不可逆的損害,由于人的機體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長此以往,便會影響心血管系統和神經系統的正常運轉。[2]

三、新型城鎮化發展中出現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從古至今都有差距

第一,生產力發展的不平衡。首先,長期以來,鄉村居民主要從事的是相應的第一產業;城市居民從事的是相應的第二和第三產業。由于第二、第三產業代表了最先進的生產力,市民獲得的收益相對也較高。而鄉村農業生產力落后,農民獲得的收益相對較低。其次,我國城鄉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城市生產力發展較快,而鄉村生產力發展緩慢,因而導致城鄉發展失衡、城鄉差別凸顯。

第二,國家發展戰略的政策取向國家發展戰略決定了政策的選擇。建國后,面對我國生產力極其落后、國家一窮二白的現實,我們決定實施工業化戰略以擺脫貧窮落后面貌。然而,我們在實施這一戰略之前,不得不考慮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工業化的資金約束問題。根據當時的實際,加以受蘇聯工業化模式的影響,我們別無選擇地走了以農補工的工業化道路。為此,我們采取了城鄉分治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一系列城鄉分治的國家政策經過長期積淀,對我國目前的城鄉差別產生極大影響。

(二)環保觀念相對缺乏

在農村生活的人們對環保的重視程度不夠。農村人口長期從事第一產業,春耕秋收,最先注重的是衣食住行,對于雜草的焚燒等也是遍地而為,環保的觀念相對于城市人口而言較為缺乏。第二,農村的地域相對與城市而言較為寬敞,但未做合理規劃,垃圾處理等設施沒有跟上社會的變化,導致環境的破壞。

四、對于新型城鎮化發展中出現問題的建議

(一)助力人民相融

針對農村人口不能融入城市生活的情況,首先,應把符合落戶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逐步轉變為城鎮居民,并把此項任務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任務。農業轉移人口轉化為城鎮居民,表面上是戶籍問題,本質上是改革依附在戶籍制度之上的各項社會福利和保障制度,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

其次,要堅持以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為突破口,根據各地的經濟水平、綜合承載能力、在總結經驗、完善制度的基礎上循序漸進。要充分尊重農民在進城或留鄉問題上的自主選擇權,切實保護農民承包地、宅基地等合法權益。堅持因地制宜,分步推進,把有穩定勞動關系并在城鎮居住一定年限的農民工及其家屬逐步轉為城鎮居民。對暫時不具備在城鎮落戶條件的農民工,要改善公共服務,加強權益保護。以流入地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為主,保證農民工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并做好與高中階段教育的銜接。

(二)樹立環保意識

對于城鎮來說,人無疑是城鎮生態環境系統的重要主體,人的行為對于環境的優劣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必須對城市的生態環境給予高度的重視。在具體的城鎮建設方面,必須要積極鼓勵各城鎮對自身的獨特生態功能進行科學利用,最終創造出一個城鎮發展與生態發展和諧統一的生態型城市。

城鎮中的一些生態問題是由市民及其管理者缺乏環保意識造成的。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因此,在建設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中,樹立人們的環保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耙皇羌訌姯h境保護的宣傳,組織多樣的宣傳活動,采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提高人民對于宣傳的興趣,增強宣傳的效果。[3]”二是對本地生態環境的具體情況進行介紹,喚醒人們的環保意識。三是邀請生態環保方面的專家來當地開展講座,居委會或者村委會組織人們聽取,領導干部帶頭學習。一旦公眾的環保意識全面建立起來以后,各行各業的人們就會在生態環保方面做出不同程度的努力,逐步堅決城鎮化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

在思想層面做出改變后,還得在規劃方面有所行動,對全國范圍內的城鎮化框架與布局進行科學的規劃,實現資源和其他各要素在空間上進行合理優化,統籌兼顧,不要顧此失彼。因此要盡可能的挖掘現有存量的土地資源,而不是進行一味的土地擴張。除此之外,對于一些在這方面表現較好的城鎮,當地的政府要進行表揚,通過媒體對這些政府節約用地的做法進行積極的推廣,起到一個榜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申麗榮.淺談新型城鎮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經濟,2016.11(33):36

[2]? 候蕊.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生態問題及對策研究[M].浙江:浙江農林大學,2016:15

[3]? 候蕊.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生態問題及對策研究[M].浙江:浙江農林大學,2016:21

(作者單位:中共湖南省委黨校)

猜你喜歡
法制觀念新型城鎮化發展模式
淺談如何加強中小學生法制教育
努力開創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新局面
大學生法治意識調查分析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我國耕地保護的困境與制度創新芻議
新型城鎮化是經典城市化的回歸和升級
我國微型金融發展中的問題與思路
基于山東生態農業的綠色供應鏈管理研究分析
以協調的發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鎮化建設研究
農村基層團建工作如何變革
高職院校創客文化的發展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