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電圖預測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及預后的價值

2020-08-03 00:27趙志宏
國際心血管病雜志 2020年4期
關鍵詞:下壁右室房室

趙志宏

心電圖診斷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歷史已有50余年[1]。盡管診療技術不斷進步,但心電圖在急診胸痛患者AMI診療中的地位未變[2]。心電圖的價值在于:(1)AMI的診斷;(2)AMI罪犯血管(IRA)的定位;(3)AMI高危風險的評估。本文介紹心電圖在下壁AMI IRA定位和預后評估中的價值及局限性。

從解剖角度分析,右冠狀動脈(冠脈)為右室供血,左冠脈回旋支為左室側后壁供血。右冠脈和左冠脈回旋支供應室間隔和左室隔面血流范圍多者為優勢,右冠脈優勢型為右冠脈左室分支發出后降支,左冠脈優勢型為左冠脈回旋支的左室分支發出后降支,左右冠脈共同供血為均衡型。右冠脈優勢型占85%,左冠脈優勢型或均衡型占15%。極少數情況下,左前降支長且包繞下壁,發出左室前分支供血。盡管如此,心臟基底部、下壁及后壁冠脈分布相對固定,下壁AMI心電圖呈規律性演變。然而,不同患者冠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的發展速度不同,心肌缺血可能是多支血管病變狹窄所致,AMI發病到就診時間的不同及合并快速或緩慢性心律失常,使下壁AMI患者的心電圖表現多樣,IRA較難辨別。下壁AMI合并胸前導聯ST段下移,除為缺血梗死心肌心電圖表現的鏡像反映外,還可能為多支病變所致。

1 心電圖預測下壁AMI的IRA

1.1 下壁AMI心電圖診斷及預測IRA為左冠脈回旋支或右冠脈

對于急診胸痛患者,心電圖是常規檢查。盡管過去曾認為心電向量診斷下壁AMI的準確性高于心電圖[3],但床邊心電圖并沒有被取代。隨著急診經皮冠脈介入術的普及,心電圖開始用于判斷IRA[4-5]。

測量方面,QRS后J點作為測量下壁AMI ST段抬高或壓低的起始點優于QRS后80 ms[6]。通常用Ⅰ導聯及aVL導聯ST段均壓低,Ⅲ導聯ST段抬高≥Ⅱ導聯ST段抬高及Ⅰ和/或aVL導聯ST段壓低程度>1 mm,aVL導聯S/R>1∶3等作為診斷下壁AMI的指標。薈萃分析顯示,Ⅲ導聯ST段抬高≥Ⅱ導聯ST段抬高,聯合aVL導聯ST段壓低>Ⅰ導聯ST段壓低和Ⅰ導聯ST段壓低>1 mm可有效預測右冠脈為IRA[7]。Ⅰ導聯ST段壓低,聯合Ⅱ導聯ST段抬高>Ⅲ導聯ST段抬高和Ⅰ導聯ST段壓低>aVL導聯ST段壓低預測回旋支為IRA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更高[8]。冠脈多支血管病變、年齡、體型等因素均會影響心電圖下壁AMI的診斷[9]。心電圖對下壁AMI IRA整體評估的具體病例見圖1。

注:A示右冠脈近端閉塞心電圖,IRA為右冠脈;B示左冠脈回旋支近中段閉塞心電圖,IRA為回旋支

Fiol等[10]首次提出利用心電圖各導聯聯合評估鑒別下壁AMI IRA的三步鑒別法(見圖2A),后來發現該方法存在局限性,如遇到圖2B中的情況則無法鑒別。故后在Fiol三步法基礎上,增加V4R導聯診斷標準[11],即第一步以V4R導聯ST段抬高預測右冠脈閉塞,以后步驟同Fiol三步法。臨床實踐中發現,Ⅱ、Ⅲ、aVF導聯ST段抬高之和≥V1、V2、V3導聯ST段壓低之和預測右冠脈為IRA的敏感性高于Ⅲ導聯ST段抬高>Ⅱ導聯ST段抬高。

注:A示Fiol三步法預測下壁AMI IRA的流程圖;B示Fiol三步法預測困難時,聯合V4R ST段抬高判斷IRA為右冠脈

Tierala三步法是在Fiol三步法的基礎上,肢體導聯聯合V1、V2導聯評估下壁AMI的IRA[12],其對右冠脈和左冠脈回旋支為IRA的預測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96%、56%和64%、96%,高于Fiol三步法。此外,Huang等[13]提出用Ⅰ、Ⅱ、Ⅲ及aVL肢體導聯評估下壁AMI的IRA,見圖3。

注:A為Tierala等[12]提出的下壁AMI IRA判別流程圖;B為Huang等[13]提出的下壁AMI IRA判別流程圖

下壁AMI時,aVR導聯反轉180°,介于Ⅰ、Ⅲ導聯之間,aVR導聯對判斷下壁AMI的IRA也有一定參照作用。aVR導聯ST段抬高提示右冠脈為IRA,但aVR導聯無ST段抬高也不能排除右冠脈為IRA;aVR導聯ST段壓低提示左冠脈回旋支為IRA[14],如果aVR導聯ST段等電位線合并V1~V3導聯ST段壓低提示左冠脈回旋支閉塞[15]。aVR導聯ST段抬高預測下壁AMI的IRA為右冠脈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13.68 %和96.97%;aVR導聯ST段壓低預測下壁AMI的IRA為左冠脈回旋支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66.67%和55.56%。aVL與aVR導聯為額面-30°和-150°,呈左右對稱,aVL導聯ST段壓低>aVR導聯ST段壓低,等同于-aVL導聯ST段抬高>-aVR導聯ST段抬高,提示右冠脈為IRA,反之提示左回旋支為IRA。此外,下壁AMI 的ST段改變類似,T波改變也可作為判定下壁AMI IRA的依據,Ⅲ導聯T振幅≥Ⅱ導聯T振幅提示右冠脈為IRA,反之提示左冠脈回旋支為IRA[16]。

1.2 下壁AMI心電圖預測IRA為右冠脈近端或中遠端

通過相關判別流程可明確下壁AMI IRA在右冠脈(見圖2、3)。IRA為右冠脈近端閉塞時,通常梗死面積較大,發生緩慢性心律失常及低血壓的比例顯著增加。心電圖指標包括:(1)V4R導聯ST段抬高,其預測右冠脈近端閉塞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70.8%和95.5%[17]。(2)V1~V3導聯ST段壓低,其預測右冠脈近端閉塞的敏感性為77.2%,陽性預測值為56.5%;V3導聯ST段壓低/Ⅲ導聯ST段抬高<0.5,其預測右冠脈近端閉塞的敏感性為80.9%,陰性預測值86.7%;V3導聯ST段壓低/Ⅲ導聯ST段抬高為0.5~1.2,提示右冠脈中遠端閉塞[18]。(3)單純aVR導聯ST段壓低,提示右冠脈近段閉塞;aVR導聯ST段壓低合并V1~V3導聯ST段壓低,提示右冠脈中遠端閉塞[15]。(4)Ⅲ導聯ST段抬高>V6導聯ST段抬高時,96%的患者IRA為右冠脈,其中53%的患者為右冠脈近端閉塞[19]。典型下壁AMI右冠脈中遠端閉塞的心電圖見圖4。

注:V3導聯ST段壓低/Ⅲ導聯ST段抬高為0.5~1.2,aVR導聯ST段壓低同時V1~V3導聯ST段壓低

1.3 下壁AMI心電圖預測IRA為左冠脈回旋支近段或中遠段

通過相關判別流程可明確下壁AMI IRA在左冠脈回旋支(見圖2、3)。下壁AMI的IRA為左冠脈回旋支時心電圖多不典型,通常需對多個導聯包括肢體導聯和胸導聯改變進行綜合評判。下壁和側壁導聯ST段無改變,右胸導聯無ST段抬高,V3導聯ST段壓低/Ⅲ導聯ST段抬高>1.2則提示左回旋支為IRA[18];aVR導聯ST段在等電位線,同時V1~V3導聯ST段壓低,可判斷左回旋支閉塞,但其陽性預測值不高[15]。從解剖學角度看,鈍緣支通常在左冠脈回旋支中部,比較粗大,提供左室后側壁血供。以鈍緣支為界限,心電圖對預測回旋支近中段、鈍緣支之前或之后的IRA有一定意義。V5和V6導聯對應的是左室后側壁臨近心尖部,這個區域通常由左冠脈回旋支鈍緣支提供血供。下壁AMI患者V5、V6導聯ST段抬高意味著該區域透壁性心肌缺血壞死,存在更大的梗死面積和更嚴重的心肌再灌注損傷,由右冠脈或左冠脈回旋支鈍緣支閉塞導致。臨床研究發現,在下壁AMI IRA為左冠脈回旋支的患者中,90%的患者存在V5、V6導聯ST段抬高,96%的患者V6導聯ST段抬高>Ⅲ導聯ST段抬高,其中74%的患者IRA為回旋支近端[19]。

2 心電圖預測下壁AMI伴右室心肌梗死

下壁AMI患者V4R導聯可作為診斷右室AMI最佳的心電圖依據。V1導聯ST段抬高≥0.5 mm在診斷下壁AMI伴右室AMI時具有特異性,其診斷敏感度為69%,高于V2導聯ST段抬高指標,Ⅰ導聯ST段壓低≥0.5 mm無助于鑒別下壁AMI伴右室AMI[20]。但V1導聯ST段抬高對預測右冠脈近端為下壁AMI IRA的敏感性不夠高,Ⅰ導聯ST段壓低特異性不夠高。

下壁AMI伴右室AMI心電圖指標:(1)V3R~V7R導聯ST段抬高≥1 mV;(2)Ⅲ導聯ST段抬高≥1 mV或Ⅱ導聯ST段抬高>1 mV;(3)V1~V5導聯ST段抬高呈遞減狀態;(4)V2導聯ST段壓低/aVF導聯ST段抬高≤0.5;(5)Ⅰ、aVL、V5、V6導聯Q波消失。

3 心電圖預測下壁AMI伴緩慢性心律失常的IRA

下壁AMI發生房室傳導阻滯的發生率4.4%[21],類型為二度Ⅱ型或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偶有竇性心動過緩情況。竇房結、房室結動脈供血血管為右冠脈和左冠脈回旋支的比例分別為6∶4和9∶1。竇房結和房室結動脈來源、下壁AMI IRA閉塞時間及是否再通均是下壁AMI伴發各種緩慢性心律失常的原因。右冠脈或左冠脈回旋支均可為IRA,閉塞后可導致其供血的房室結動脈缺血,發生緩慢性心律失常。絕大多數下壁AMI伴房室傳導阻滯等緩慢性心律失?;颊咴陂_通IRA后可自行恢復竇性心律。房室傳導阻滯多提示臨床病情嚴重,與IRA位于冠脈近端或中遠端無直接關系。早期開通IRA、及時有效的藥物治療、臨時起搏器植入和密切觀察對緩慢性心律失?;謴陀兄匾饔?,通常不需要植入永久起搏器。

4 心電圖預測下壁AMI多支血管病變

下壁AMI也可能存在冠脈多支病變。下壁AMI患者aVR導聯ST段抬高少見,低于6%,但aVR 導聯ST段抬高≥0.25 mm并不能預測多支血管病變[22]。下壁AMI合并V5、V6導聯ST段低平或壓低,Ⅱ、Ⅲ、aVF導聯至少有1個導聯出現ST段抬高≥2 mm或有Q波且無aVR導聯ST段抬高時,提示存在冠脈三支病變,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92.1%和81.8%[23]。

5 心電圖預測下壁AMI合并前壁AMI

下壁導聯ST段顯著抬高、無V1~V3導聯ST段抬高遞增規律可以作為區分右冠脈和左冠脈前降支相關下壁AMI的可靠指標。IRA為右冠脈時的心電圖特點:(1)下壁導聯ST段顯著抬高;(2)V1導聯ST段抬高≥V3導聯ST段抬高;(3)無 V1~V3導聯ST段抬高遞增規律。左冠脈前降支為IRA的心電圖特點:(1)V3導聯ST段顯著抬高;(2)V1~V3導聯ST段抬高呈遞增性[24]。

6 心電圖評估下壁AMI預后

急診心電圖對評估下壁AMI患者預后也有一定意義。aVR導聯和胸導聯可評估下壁AMI的范圍。下壁AMI患者aVR 導聯ST段抬高發生率<6%,如果aVR 導聯ST段抬高>1 mm,可能與前壁或下壁ST段抬高AMI有關,其30 d死亡率增加[2,25]。aVR 導聯ST段抬高≥2.5 mm是獨立預測心源性休克的指標,特異度高但敏感度低[22]。此外,aVR 導聯ST段壓低的幅度可作為下壁AMI再灌注不良的預測指標[15]。Ⅲ導聯ST段抬高≥V6導聯ST段抬高意味著左冠脈回旋支近端為IRA,閉塞區域大,存在更大的灌注區域異常,需要更積極的再灌注治療。V1~V3導聯ST段抬高與較大范圍的梗死相關,梗死范圍包括室間隔下部和心尖部[26]。V4~V6導聯ST段壓低意味著存在較廣泛的間隔部位梗死,常存在較大范圍的心肌再灌注損傷,較低的射血分數,臨床預后差[27];V4~V6導聯ST段抬高意味著梗死范圍拓展到心尖部和側壁,心肌梗死范圍較大[28]。

總之,在冠脈介入診療AMI的年代,心電圖不僅可用于下壁AMI診斷,也能進一步預測IRA、梗死范圍和預后。臨床醫師應熟悉18導聯心電圖特點,結合患者臨床表現和肌鈣蛋白水平,對急診下壁AMI進行快速診斷,準確判斷罪犯血管部位,并評估其危重性,在急診冠脈介入診療前,精準干預處置,提高下壁AMI患者救治水平。

猜你喜歡
下壁右室房室
兒童右室流出道微靜脈性血管瘤1例
房室交接區期前收縮致復雜心電圖表現1 例
V1R 波增高、STV2 改變對下壁心梗的臨床診斷價值
超聲斑點追蹤技術評價肺動脈高壓右室圓周應變
房室阻滯表現多變的臨床心電圖分析
1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療的護理
經食管心臟電生理檢測房室交界區前傳功能
心電圖判斷中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關冠狀動脈的診斷價值
臨床實用心電圖入門第十一講 右室肥大及雙室肥大
淺談急性右室梗死的早期診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