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工業生產效率測算及區域差異

2020-08-04 11:17許標文陳雪麗
江蘇農業科學 2020年11期
關鍵詞:食品工業加工業生產率

許標文 陳雪麗

摘要:運用累加型LHM全要素生產率指標(additive luenberger-hicks-moorst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dicator)測度2001—2016年我國30個?。ㄊ?、區)食品工業全要素生產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并進一步分解為技術效率變化、規模效率變化和技術進步。結果表明,我國食品工業仍處于初級加工階段,3個子產業TFP穩步提升,但增長不一;技術進步是TFP增長的主要因素,技術效率及規模效率變化差異不大;從區域上看,宏觀經濟及農業資源稟賦的差異影響食品工業的發展,農副食品加工業TFP增長率呈東部、中部、西部地區依次降低的趨勢,食品制造業TFP增長率表現為東部地區顯著高于中部、西部地區,飲料制造業TFP增長率表現為東部地區顯著高于中部、西部地區。因此,應加快食品工業科技創新推動技術進步、優化發展環境及立足資源稟賦協調區域發展,以實現我國食品工業高質量均衡協調發展。

關鍵詞:食品工業;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飲料制造業;累加型LHM全要素生產率;區域差異

中圖分類號: F323.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20)11-0313-07

收稿日期:2019-05-20

基金項目:福建省公益類科研院所基本科研專項(編號:2017R1016-8)。

作者簡介:許標文(1982—),男,福建永定人,碩士,副研究員,主要從事農業經濟研究。E-mail:13596447@qq.com。

通信作者:陳雪麗,博士,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新聞傳播與大數據運用研究。E-mail:chenxueli05@126.com。 ?食品工業作為保障民生的基礎性產業,是農業產業鏈和價值鏈的重要環節,將進入以營養健康為主的高速發展階段,在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和推進健康中國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近40年的發展過程中,中國食品工業實現了由弱到強的快速發展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我國食品工業發展主要以粗放式增長方式為主[1],特別是近年來人力、土地、環境保護等成本不斷提高,其發展面臨結構不合理、企業規模偏小、技術裝備水平不高、資源綜合利用率低、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目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提高食品工業全要素生產率(total factir productivity,TFP)也成為食品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出路。食品工業為農產品加工業的重要分支,現有農產品加工業全要素生產率主要采用數據包絡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結合Malmquist指數進行分析[1-5],簡單地把細分行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平均值作為農產品加工業全要素生產率,一般認為農產品加工業全要素生產率在穩步提高,各子行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不一。但這些Malmquist指數都采用以自身為參照的距離函數,忽略了其異質性,導致其結果無法比較。ODonnell指出,Malmquist指數并不具備乘法完備性[6];Peyrache認為,Malmquist指數只衡量生產邊界在特定點的位移,而忽略了規模經濟效應[7]。同時Kerstens等強調,Malmuqist指數、Luenberger指標等僅能被稱作技術生產率指標(technical productivity measures)[8]。ODonnell等認為,LHM(luenberger-hicks-moorsteen)全要素生產率指標具備加性完備(additively complete)條件,可以更精確地衡量投入和產出的變化,能夠準確反映全要素生產率的跨期變化率[6,8]。此外,多數文獻把各個評估單元的全要素生產率的平均值作為總體樣本的全要素生產率,Shen等則提出累加型LHM全要素生產率指標,把總體樣本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分解為單個被評估單元生產率增長之和,使得被評估單元之間的生產率具備可比性[9]。因此,本研究運用累加型LHM全要素生產率指標深入分析2001—2016年中國各地區食品工業的3個子產業全要素生產率演變及區域差異,并創新采用整體性方向性距離函數分析中國食品工業全要素生產率,使得各省份食品工業TFP可以進行相互比較,對推進食品工業健康發展具有較強的政策指導意義。

1 研究方法及數據來源

1.1 研究方法

1.1.1 整體生產技術和距離函數的設定 衡量我國食品工業的全要素生產率演變及其區域差異,須要利用中國各省份的相關投入與產出數據構建生產可行性前沿面。一般情況下,生產集用來表示生產技術(T),假設有N個投入(x)用于生產M個產出(y),用所有被評估單元的投入與產出數據構建成生產集。根據Shen等的定義,生產集要滿足生產集具有封閉性(closed set)、生產可能性前沿面為凸性(convexity)、可變規?;貓螅╲ariable returns to scale,VRS)、投入和產出具有自由支配性(free disposability)等基本經濟學假設[9-10]。本研究衡量的食品工業(T)包括3個子產業,即農副食品加工業(T1)、食品制造業(T2)和飲料制造業(T3)。因此,本研究的生產技術T表示如下。

生產技術設定后,用投入與產出數據構建生產集,其中投入少、產出多的“標桿”省份就構成了生產可行性前沿面。此時,須要引入距離函數(distance functions)來衡量各個省份與“標桿”省份之間的發展差距。距離函數經常用來衡量被評估單元和生產可行性前沿面上“標桿”(最佳表現者)的差距,主要包括乘積形式的Shephard距離函數和加減形式的方向性距離函數(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DDF)。其中,方向性距離函數的值可表示為被評估單元與前沿面的差距[11],即被評估單元的無效率值。本研究使用的方向性距離函數D可以用公式(2)表示。

式中:目標函數β、δ分別表示投入和產出的無效率值,可表示為投入的潛在減少空間和產出的潛在增長空間。

由于涉及食品工業的3個子產業,為便于比較產業內不同生產單元的全要素生產率,本研究創新采用整體性方向性距離函數(aggregate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通過將距離函數的方向向量設為整個食品工業的投入或產出,即各省份食品工業的子產業都基于同一參照方向。該設定的優勢在于各省份食品工業子產業的全要素生產率都可以進行比較,且數值也可累加,生產率變化具有更明確的經濟學含義,能夠為決策者提供相對合理的參考信息和政策建議。該距離函數可表示為公式(3)

1.1.2 累加型LHM生產率指標與分解 本研究基于Shen等提出的累加型LHM全要素生產率指標,創新采用整體性方向性距離函數測算中國食品工業的全要素生產率[9]。根據Boussemart等的建議[12],整體性方向性距離函數的LHM指標可以表示如下

式中:LHMt、LHMt+1分別表示t、(t+1)期的生產率變化,兩者的算數平均值即為LHM全要素生產率指標,可表示為公式(5)

進一步將食品工業的全要素生產率分解為技術效率變化(TEC)、規模效率變化(SEC)和技術進步(TP),表示為公式(6)

式中:TECt,t+1用于衡量資源合理利用水平,該值越大,對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就越高;SECt,t+1表示被評估單元的生產規模距離最佳生產規模的遠近,該值越大,表示規模的變化可以促進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TPt,t+1表示技術創新對生產前沿面的拉動,該值越大,則技術進步為經濟增長提供的動力越大。參考Diewert等對LHM指標的分解[13-15],LHM全要素生產率指標的分解要素可表示為公式(7)

1.1.3 非參數估計 距離函數的估計可使用參數或非參數的測算方法,其中非參數法無須對生產函數形式進行前期設定,相對靈活簡便,故予以采用。累加型LHM全要素生產率指標的分解須計算10種不同跨期組合的方向性距離函數,以計算Dt(xtk,yt+1k;0,gt+1y)為例,基于數據包絡分析的線性規劃表示如下

1.2 指標選取及數據來源

本研究采用工業銷售產值(億元)作為衡量食品工業產出的基本指標,并用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對產出值進行平減。

生產投入包括資本和勞動力投入,其中勞動力投入采用從業人員年平均數(萬人);固定資產投入借鑒朱鐘棣等的方法[16],其公式如下:

式中:Kt0表示基期年的固定資產;Kt表示t年與(t-1)年固定資產的變化量;Pt表示t年固定資產的投資價格指數。選擇流動資產合計為流動資產投入指標,并采用“工業生產的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農副產品類)”對流動資產進行平減。

本研究測算2001—2016年除西藏自治區外中國大陸30個?。ㄊ?、區)食品工業全要素生產率,數據來源于2002—2017年《中國統計年鑒》《中國工業統計年鑒》等。按照國家統計局關于東部、中部、西部地區的劃分標準,各區域及全國食品工業投入產出各變量的年均增長率見表1。

2 實證結果與分析

2.1 我國食品工業全要素生產率總體分析

由表2可知,中國食品工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穩步提升,年均增長13.72%,這與我國對食品工業的政策和資金扶持是分不開的。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最快,年均增長9.27%;其次是食品制造業,年均增長2.55%;飲料制造業增長率最低,年均增長1.90%??梢娛称饭I3個子產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不一,說明我國食品工業農產品精深加工不足,以初級加工為主的農副食品加工發展態勢較好,而具有深度加工的食品制造業、飲料制造業則處于較弱的態勢。

從TFP分解來看,食品工業TFP增長主要由技術進步拉動,這是因為企業資源配置不盡合理,企業規模還未達到最佳生產規模。農副食品加工業、飲料制造業技術效率增長率較低,且食品制造業技術效率增長率為負,說明資源利用水平總體較低,甚至存在不合理的結構,需要企業在勞動力、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等要素投入進一步優化配置。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及飲料制造業的規模效率年均增長率為正,說明食品加工業呈規模報酬遞增狀態,但尚未達到最佳生產規模,規模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促進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食品工業3個子產業技術進步指標均較大,技術進步有助于投入改變要素的比例與產品創新,極大地拉動了食品工業生產技術前沿面;但與發達國家食品工業深度加工技術相比,我國食品工業加工技術仍處在初級階段。

2.2 我國省際食品加工業TFP差異分析

不同區域因農業資源稟賦、經濟發展態勢等差異,對食品加工業全要素生產率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省際間食品工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差異明顯。由表3可知,我國農副食品加工業TFP增長率平均為 0.31%,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分別為4.44%、2.93%、1.90%。由于農副食品加工業較多地依靠豐富的農業資源稟賦,東部地區的山東、遼寧、江蘇、廣東、河北等省TFP增長率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而北京、天津、上海、海南等?。ㄊ校㏕FP增長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除了河北、遼寧、浙江等少數省份外,各省份技術效率變化不大,說明東部地區各投入要素流動性較強,資源利用結構較合理;農副食品加工業規模報酬呈遞增狀態,其中福建省、遼寧省等企業較其他省份而言有較合理的生產規模;大部分省份技術進步指標是TFP增長的主要推動力。由于中部地區農業資源稟賦較豐裕,大部分省份TFP增長率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而江西省、山西省則分別因經濟欠發達、農業資源稟賦不足導致其農副食品加工業發展相對較慢;各省份的技術效率變化指標較低,而規模效率變化指標及技術進步指標相差不大,說明中部地區農副食品加工業發展水平差異不大。西部地區除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四川省,其他省份因農業資源稟賦較低,其TFP增長率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0.31%;大部分省份技術效率沒有發生變化,這也使得不少省份規模變化效率指標大于技術進步指標,說明西部地區農副食品加工業在現有技術水平下實現了較合理的生產規模,所以要適度加強西部地區農副食品加工業的技術創新與改造。

由表4可知, 各省份食品制造業的TFP增長率

為0.09%, 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分別為1.38%、0.71%、0.46%。東部地區由于食品制造業與宏觀經濟具有較高的相關性,除了海南省之外的省份TFP增長率均高于或等于全國平均水平;技術效率變化指標較小,其中浙江、河北、上海、江蘇等省份食品制造業可能因投入要素配置結構的微小失衡阻礙了TFP增長;大部分食品制造業生產規模呈規模遞增階段,而山東省、廣東省食

品制造業企業可能因規模過小導致其呈規模遞減階段。中部地區的安徽、河南、湖北、黑龍江等省TFP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他省份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各省份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的變化不大,但河南省食品制造業尚未達到規模經濟水平,導致其規模效率指標為負增長。西部地區除了內蒙古自治區、四川省,其他省份TFP增長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技術效率變化指標為0或為負值,不合理的要素配置阻礙了TFP增長;說明西部地區以勞動力、原材料為主的要素投入導致技術效率難以提升,而先進加工設備及技術更新滯后使得技術難以改善,最終影響了TFP的增長。

由表5可知,各省份飲料制造業TFP增長率為0.06%,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分別為0.82%、0.58%、0.51%。在東部、中部地區除了天津、上海、福建、海南、山西、江西等省份,其他省份TFP增長率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技術效率變化不大,說明資源要素利用結構合理,但利用水平不高;除了山東、廣東、河南等省飲料制造業企業尚未達到規模經濟水平之外,其他省份企業規模報酬呈遞增狀態,但還須進一步提升企業規模;技術進步依舊是TFP增長的主要推動力。西部地區的陜西、甘肅、四川、貴州等省的TFP增長率高于或等于全國平均水平;除四川省規模效率指標為負數外,其他省份技術效率變化、規模效率指標及技術進步相差不大。

總體而言,宏觀經濟發展水平及農業資源稟賦的豐裕度影響著食品工業的發展。東部地區宏觀經濟快速發展帶動了居民食品消費的增長,要素流動性也較強,先進技術的推廣與使用也較廣泛,相應食品工業的發展比其他地區都好。中部地區隨著我國中部地區崛起以及國內市場一體化,其較豐富的農業資源稟賦優勢也逐漸顯現,其食品工業發展也較好。而西部地區則因相對落后的經濟及較低的要素配置效率,其食品工業的發展還處于相對落后的地位。

3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運用累加型Luenberger-Hicks-Moorsteen全要素生產率指標,創新采用整體性方向性距離函數測算并分解了2001—2016年我國30個省份的食品工業全要素生產率,比較各省份的食品工業全要素生產率。結果表明:第一,2001—2016年我國食品工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總體水平較低,且食品工業發展處于農產品加工初級階段。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及飲料制造業全要素生產率年均增長分別為9.27%、2.55%、1.90%。第二,對LHM全要素生產率指標進行分解,發現食品工業3個子產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均主要依靠技術進步拉動,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的規模變化效率指標貢獻度次之,而飲料制造業規模變化效率貢

獻度最低。因此,應加強食品工業科技創新,并完善食品工業空間布局,推進食品工業向最佳生產規??繑n,從而實現農業資源、投入要素及產品市場的合理配置,最終實現生產率分解指標協調增長。第三,我國食品工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呈現東部、中部、西部地區依次降低的格局。東部地區的河北、遼寧、江蘇、浙江、山東、廣東等省,中部地區的黑龍江、安徽、河南、湖北等省及西部地區四川省的食品工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較高,這些省份不僅具有良好的農業資源優勢,與食品工業密切相關的加工制造技術也較發達,并出臺了諸如“食品工業強省”戰略等利于食品工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極大地推動了食品工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

因此,要提高我國食品加工業全要素生產率水平,在重視技術進步的同時也要注重規模效率和技術效率的變化。首先,加快創新驅動推進技術進步。加快技術改進與引進,增加行業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協同發揮資本、技術和知識等要素的作用,促進資源結構合理利用,從而推動食品工業從農產品初級加工向食品深度加工的轉型。其次,優化發展環境提高規模經濟。優化中小食品加工企業的發展環境,促進中小食品加工企業并購、兼并或聯合,加快食品工業企業向最佳生產規模推進,著力提升規模變化效應。最后,立足資源稟賦協調區域發展。立足于我國農產品的區域分布,引導食品加工企業向農產品主產區、優勢區和物流節點集聚,推動東部地區食品工業轉型升級,鼓勵中西部地區充分利用當地優勢資源推動食品工業的發展,注重經濟發達地區食品物流營銷網絡建設,形成合理的產業空間分工格局。

參考文獻:

[1]劉 濤. 中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方式轉變績效評估——基于2001—2010年的面板數據分析[J].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13-18.

[2]趙 燃,駱 樂,韓 鵬. 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技術效率、技術進步與生產率增長[J]. 中國農村經濟,2008(4):24-32.

[3]姚 升,王光宇. 出口貿易、FDI與中國農產品加工業全要素生產率——基于行業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 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4(10):17-21.

[4]楊興龍,王 凱. 中國玉米加工業生產率增長、技術進步與效率變化——以4個玉米主產省為例[J]. 中國農村觀察,2008(4):53-61,81.

[5]李 鵬,曾 光. 我國農副食品加工業全要素生產率研究——基于17個細分行業數據[J].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2,17(4):179-184.

[6]ODonnell C J.An aggregate quantity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and decomposing productivity change[J].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2012(38):255-272.

[7]Peyrache A. Hicks-moorsteen versus malmquist:a connection by means of a radial productivity index[J].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2014,41(3):435-442.

[8]Kerstens K,Shen Z,Woestyne I V D. Comparing luenberger and luenberger-hicks-moorsteen productivity indicators:how well is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pproximate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8,195(1):311-318.

[9]Shen Z,Valdmanis V.Identifying the contribution to hospital performance among Chinese regions by an aggregate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J]. Health Care Management Science,2020,23(1):142-152.

[10]Hackman S T.Production economics:integrating the microeconomic and engineering perspectives[M]. Berlin: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2007.

[11]Chambers R G,Chung Y,Fre R.Benefit and distance functions[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96,70(2):407-419.

[12]Boussemart J P,Leleu H,Shen Z.Environmental growth convergence among Chinese regions[J]. China Economic Review,2015,34(7):1-18.

[13]Diewert W E,Fox K J.Reference technology sets,free disposal hulls and productivity decompositions[J]. Economics Letters,2014,122(2):238-242.

[14]Diewert W E,Fox K J.Decomposing productivity indexes into explanatory factor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7,256(1):275-291.

[15]Ang F,Kerstens P J.Decomposing the luenberger-hicks-moorst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dicator:an application to US agriculture[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7,260(1):359-375.

[16]朱鐘棣,李小平. 中國工業行業資本形成、全要素生產率變動及其趨異化:基于分行業面板數據的研究[J]. 世界經濟,2005(9):51-62.閆 靜,李林峰. 典型驅動模式下就地城鎮化的開發路徑——基于海南全域旅游開發視角[J]. 江蘇農業科學,2020,48(11):320-326.

猜你喜歡
食品工業加工業生產率
1—10月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同比下降3.7%
農產品加工業經濟運行發展現狀
與Arburg(阿博格)攜手共進塑料加工業的數字化未來
國外技術授權、研發創新與企業生產率
對長治市畜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思考
· 《糧食與食品工業》征訂啟事·
食品工業清洗助劑的開發
中國食品工業清潔技術論壇在滬召開
固定成本與中國制造業生產率分布
Nisin在食品工業防腐保鮮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