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動機原理與維修》課程的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研究

2020-08-06 14:42張文
關鍵詞:線下教學效果評價線上教學

摘 要: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要求教育工作者轉變傳統教學模式,本文在高等職業院校的汽車類專業核心課程《發動機原理與維修》的教學過程中,對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教學活動設計、效果評價等方面開展研究,并在理論知識講授、實訓環節指導、教學效果評價等方面形成結論。

關鍵詞:教學模式;效果評價;線上教學;線下教學;優化

1 前言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育科研工作者開發了大量在線課程資源,尤其隨著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的迅速傳播,我國涌現了學堂在線、中國大學MOOC、好大學在線等在線資源平臺,但這些在線資源成本高、注冊率高、通過率低,出現了學習過程缺乏生動性、教學管理困難、評價機制單一、課程資源的利用率低等問題。

針對在線開放資源出現的問題,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教學模式出現了,其采用MOOC、在線開放課等在線資源平臺,針對學生設置準入條件及學習要求,結合線下的課堂進行混合式教學,成為了一種新興教學模式?!栋l動機原理與維修》是大多數高等職業院校汽車類專業的核心課程,目前,各在線資源平臺上的課程資源比較豐富,課程的開展滿足SPOC教學模式的要求。

2 基于SPOC的課程教學設計

2.1 理論基礎

《發動機原理與維修》把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作為課程教學目標,通過該課程的教學,學生應該在具備一定理論知識和動手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素養,所以,在設計課程的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中應包括理論知識、素質養成、技術技能三個方面,并且能動學習貫穿始終。

2.2 教學活動設計

《發動機原理與維修》的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就是把優質的在線資源和傳統課堂相結合,把原有的“教師主動教+學生被動學”轉變為“教師主動教+學生主動學”的雙主動學習,教學活動設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參與性原則?!栋l動機原理與維修》課程的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教學設計包含三個環節:課前準備、過程實施、教學評價。

(1)課前準備。1)分析學生?!栋l動機原理與維修》課程是針對高職院校汽車類專業的在校生,學生授課以班級為單位,過程評價可以隨時按照需求開展,便于及時掌握學生的接受程度,并對教學設計進行科學調整。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基礎、信息化設備使用能力、信息化設備硬件的配置情況,甚至就業興趣、個體發展需要。2)動態的教學內容。SPOC的教學內容分為線上部分和線下部分,線上部分以引進優質MOOC資源為主,與課程相關的線上課程資源,在學堂在校平臺上有12門、中國大學MOOC平臺有96門,并且大多線上課程資源對學生隨時開放,可作為學生課前預習、課堂學習和課后復習的資源;線下部分為教師在教室、實踐場所與學生面對面講解的和課程相關的材料、課件、演示實物等,該課程相關的線下資源除多媒體教室外,應包括教學課件、教材、實訓手冊、實訓資源,甚至于校外兼職教師的企業經驗分享和現場交流成效。SPOC混合式教學由于學生參與性的增加,老師要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做好答疑、解惑,充分發揮教學內容的作用,也為教學內容的進一步豐富、完善提供素材。

(2)過程實施?!栋l動機原理與維修》課程的開設課時為64課時,其中理論講授32課時、實訓指導32課時,教學內容包括發動機相關的基本熱力學知識、發動機相關的概念、發動機5大系統組成及工作原理、發動機構造及工藝流程、發動機的維修工具使用和操作技能、發動機相關的思政實施等,以沒有采用SPOC教學模式的2013、2014、2015級學生評價為基礎,和使用SPOC教學模式的2016、2017級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比較作為檢驗。

教學實施過程中,課前對學生進行學情分析,包括學生的學習能力、崗位興趣、前期課程、后續課程等,在理論知識講授前,布置學生自主在線觀看線上資源并撰寫學習筆記,課堂上以提問、小組討論的形式對自主在線學習進行效果驗證,再通過課件、視頻、圖片、事例的等教學資源針對性的解決學生在理論知識方面的疑問和難點,并對知識體系進行梳理。實訓部分教學前,布置學生熟悉實訓環境并觀看線上實訓資源,實訓指導過程中,教師通過實際操作演示為主、學生參與為輔開始實訓技能的培養,緊接著開展學生討論和實際操作評價。

(3) 教學評價?!栋l動機原理與維修》課程實施SPOC教學模式的教學評價不是單一的考試結果,而是包括對教學資源的選取、教學過程實施、教師的教學能力、學生學習效果的綜合評價,評價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客體也是教師和學生。

老師評價學生包括通過時效、答題、提問、互動等形式評價理論知識學習過程中的網絡資源利用情況,通過課前提問的形式評價知識準備、在線問題的思考,通過隨堂檢測的形式評價重點、難點、知識體系聯接、知識應用的掌握效果,通過理論考試評價書寫規范、表述準確、知識應用,通過工具使用、設備維護、知識應用、回答問題等形式評價學生技術技能水平,通過綜合素養評價學生的安全意識、規章遵循、小組貢獻、團隊合作和再學習能力。

3 結語

面對在線教育對傳統教育的沖擊,《發動機原理與維修》課程使用SPOC 混合式教學模式,是教學模式改革的一大突破,不僅轉變了教師的角色,改變了教師工作的內容,也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提高學習主動性和課堂自我表現力,激活課堂氛圍,強化知識內化能力。

參考文獻:

[1]梁照,余鈺,張桂力.基于SPOC環境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應用[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6(07):215-216.

[2]廖宏建,劉外喜.高校SPOC有效學習影響因素實證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7(03):64-70.

[3]顧容,張蜜,楊青青,盧麗,徐靜波.基于SPOC翻轉課堂的探討:實證與反思[J].高教探索,2017(01):27-32.

[課題資助]天津市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作者簡介:張文(1976-),男,山西臨汾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汽車發動機、汽車電控、教學改革。

猜你喜歡
線下教學效果評價線上教學
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互聯網+”背景下中國飲食文化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
線上教學發展狀況與虛擬社群維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內設計基礎課程混合式教學探討
信息技術環境下會計專業教學模式的構建
120例糖尿病患者社區護理干預效果評價
肝臟射頻消融術應用全面細致化護理的效果評價
精細化管理應用于醫院病案管理中的效果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