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護理學基礎課程思政元素?加強護生職業素質教育

2020-08-06 19:20楊志萍
文存閱刊 2020年8期
關鍵詞:護理學基礎課程思政

楊志萍

摘要:課堂是開展教育教學的重要陣地,課程是開展育人工作的主要載體,在護理專業核心課程護理學基礎中開展課程思政實踐和探索,能夠實現專業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提升護生的人文素養,加強護理職業素質教育。

關鍵詞:護理學基礎;課程思政;職業素質教育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高校教師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專業課程要和思政課程協同進行,共同培養具有良好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專業人才,我校護理學基礎課程開展思政課堂,在課程中引入職業情感教育,對護生進行職業道德和仁愛教育,旨在培養具有良好職業素質的技術技能護理人才。

1.護理學基礎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1.1護理學基礎課程思政對護生職業素質培養有重要作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醫療行業對護士的職業道德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這就意味著在護生培養過程中,課程教學要與思政教育緊密結合。護理學基礎課程是我校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以高等職業教育護理類專業高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為指導,重點培養護生具有人道、博愛、奉獻的職業道德和創新精神,要求護生掌握護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知識、基本操作原理及技能,并通過知識、技能的學習和實踐積累,培養護生的綜合能力和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

1.2護理學基礎課程課程思政有利于專業內涵建設

“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是黨的十九大對當前及未來高等教育發展提出的目標指向。教育的內涵發展是以專業發展為基礎,而課程教學質量提升無疑是教育內涵發展的重中之重,我校護理專業入選我國“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專業的辦學水平、服務能力、專業影響需要繼續提升,而課程思政是從“思想高度、專業素質、道德修養、性格品質”等方面全面培養護生,對專業內涵發展是有極大地促進作用的。

2.護理學基礎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

護理學基礎課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培養護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以“工匠精神”“南丁格爾精神”為典范,要求護生對待病患要有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引導護生樹立嚴謹求實、精益求精、團結協作的工作態度。

2.1 樹立教師課程思政理念,提升教師思政教學能力

護理學基礎課程專業教師集體參加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加強教師思政教學的指導思想;加強師德師風教育考核,引導教師增加“育人”意識;在繼續教育中,加強教書育人等相關內容的學習;開展專題教研活動,研討護理學基礎課程的思政教學研討會,從不同角度出發充分討論可挖掘的思政元素,不僅要求護生掌握護理學基本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護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情感,增強護理學基礎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協同教育作用。

2.2在課程教學中融入職業情感教育

在護生剛接觸護理學基礎課程的時候,就在課堂上融入護理職業教育,在授課過程中講述護理事業的先驅南丁格爾的偉大事跡,在克里木戰爭期間,南丁格爾率領護士親赴前線救護,將死亡率從42%降到2%,許多傷員非常感激南丁格爾,親切的稱她為“提燈女神”,把她的事跡編成詩歌,印成小冊子。南丁格爾把畢生心血投入到護理事業中,開創了現代護理專業這一偉大事業,通過這樣的講解,引導護生熱愛護理事業,激發她們對護理職業的認同感和愿意投身護理事業的熱情。

2.3在課程教學中融入“慎獨”精神

護理職業中的“慎獨”精神要求護生在沒有外在監督而獨處的情況下,嚴于律己,遵道守德。護士是與患者聯系最緊密,最直接的健康守護者,只有將“慎獨”精神銘記于心,外化于行,方能踐行醫者實踐,保衛生命健康。

在課程的藥物治療這一章節中,教導護生在臨床工作中發揮慎獨精神,嚴格按照給藥原則來執行,舉出臨床案列進行引導教育,如:舉出因責任心不強,沒有耐心,不按照操作規程配藥,導致粉劑溶解不完全,抽吸不徹底,殘余量較多的案例;列舉靜脈輸液排氣時,操作不當導致導致藥液浪費的案例;在靜脈輸液青霉素不現配現用導致病人出現過敏反應的案例等。又從一些醫療事故中提醒護生工作要認真細致、在無人監控的條件下,也要執行“三查七對”等操作原則。引導護生臨床護理工作必須以患者利益為中心,時時處處為患者著想,凡事擇善而為,讓慎獨意識牢記樹立在心中,提升職業道德。

2.4在課程教學中融入奉獻精神

護士的職業道德的突出特點是無私的奉獻精神,需要在校內就不斷進行學習和實踐,教師在課堂中用醫療一線的突出事跡進行渲染,增強護生對職業道德的感性認識,褒揚自我奉獻精神。如在醫院感染這一章節中,舉醫院感染事例中講解2003年“非典”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醫護人員采取的防護措施,同時也代入了在抗擊非典的過程中,廣大護理人員表現出來的頑強拼搏、臨危不懼、舍生忘死、不惜犧牲的精神。廣大一線護士發揚的大無畏精神和捍衛白衣天使的神圣職責,給在校護生上了最生動的一課,利于護生職業情感的培養,職業意志的鍛煉,職業思想的梳理以及無私奉獻精神的養成。

2.5在課程教學中融入愛傷觀念

愛傷觀念是護士必備的人文素質,要求護生要對病人出自真心的關愛,在服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護理學基礎操作課程采取項目化教學,每個操作項目均設計一個案例導入,護生在練習時,采取情境練習,操作小組的護生輪流扮演案例病人,護生在操作時,根據案例,結合臨床實際,將模擬病人看作真正的病人,將實驗室看作是真正的醫療場景,護患溝通時注入真實情感,增加關愛投入,教師在教學中巡回輔導,增加愛傷觀念的講解和灌輸。

2.6開展第二課堂,拓展思政教學

利用護生課余時間,開辟第二課堂,積極鼓勵護理專業護生組成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利用周末、課外活動時間進入社區、福利院等地方,充分運用所學知識和專業技能,融入“五講、四美、三熱愛”的核心思想,結合季節特點,每月定期為廣大社會人員及福利院老人等開展衛生宣教,宣傳保健知識,開展護理技術咨詢與服務。通過一系列青年志愿者服務活動,不僅鞏固了專業知識,同時還加強了護生職業道德素養、社會責任感的培養。通過服務他人,做到了服務社會、德能并進,在強化技能的同時,提升了素質。真正體現了志愿服務在教育人、引導人、塑造人中的作用,實現了知識育人、感恩育人的目標。

結語

護理學基礎是護理專業核心課程,不僅提升專業技能,同時對護生的職業素養提升、專業價值觀的建立非常重要,對護理專業內涵發展也起著極大的推進作用,因此,課程思政建設勢在必行。通過一系列教育教學研討,進行教學改革,制定教學實施計劃,教師做好課堂設計,引入思政元素,將專業知識、操作技能、素養教育進行融合,從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符合社會需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堅定理想信念,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較強的職業道德,良好的人文素養,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知識和主要技術技能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石小盼.護理學基礎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77-78.

[2]鞠曉紅,張曉宇.高職護理學基礎課程思政教改方法初探[J].科教文匯,2018(16):93-94.

猜你喜歡
護理學基礎課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醫學課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討
學好質量管理,鍛造品質人生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基礎護理實驗課的改進
護理學基礎課堂教學實施分層教學法探究
Seminar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雙語教學中的實踐
一節中職《護理學基礎》優質課的生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