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傳統吉祥圖案在包裝藝術中的應用

2020-08-07 05:34劉曉麗
美與時代·上 2020年5期
關鍵詞:吉祥圖案應用

摘? 要:中國傳統吉祥圖案是包裝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可以直觀地體現包裝藝術的圖形元素特點,還能表達多樣統一、魚水和諧的審美文化。從中國傳統吉祥圖案著手,闡述其在包裝藝術中的表現形式,探尋其在包裝藝術中的應用法則,旨在為中國傳統吉祥圖案、包裝藝術設計提供相關實證與參考。

關鍵詞:吉祥;圖案;包裝藝術;應用

基金項目:本文系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中國傳統吉祥圖案的傳承與創新”(17KT104)研究成果。

中國傳統吉祥圖案是具有吉祥寓意的裝飾圖案,它的形成不僅和民族習俗、經濟、政治以及宗教等問題有關,還有著漫長的歷史演變與發展過程。傳統吉祥圖案是中國古老圖形藝術中一個重要的門類,它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藝術現象,有著非常深刻的歷史淵源。傳統吉祥圖案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地傳承下來,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外形和色彩具有欣賞價值,更重要的是,它蘊藏著更深的吉祥意義。這些吉祥意義能深入人心,是先人智慧的結晶,具有撫慰精神的力量,這也是傳統吉祥圖案的精華所在。吉祥圖案之所以被冠以“吉祥”之名,是因為它注重吉祥的寓意和圖畫之外的內涵,它將追求吉祥如意的生活狀態的祈求和愿望用具體的事物加以表現,這就與其他裝飾圖案不同。吉祥圖案中一直追求“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狀態,這種吉祥觀念中對于美好事物的向往正好符合了人們的情感追求。即使經歷了不同時代的變遷,在中國人饋贈禮品的包裝設計里,“吉祥”依舊是必須考慮到的因素。例如,京城老字號稻香村糕點——京八件,整個包裝盒使用傳統的中國紅包裹,用天然的麻繩捆扎,牛皮色的包裝油紙上貼有紅色見方的商標,傳達出強烈的傳統文化感和民族氣息。這款糕點的包裝設計不僅吸引消費者的目光,而且能夠勾起童年的記憶,引起心靈上的共鳴。包裝紙上采用中國傳統吉祥圖形:桃、石榴、柿子、荔枝、桂圓、核桃、花生等,象征如意圓滿、多福多壽、事事如意。稻香村糕點——京八件的包裝設計將傳統圖形的文化內涵與包裝設計完美融合,在同類包裝中脫穎而出。它不僅是企業文化的流露、民族包裝的體現,也是人們情感的傳達。

包裝是一門多學科的藝術設計。一方面它涵蓋了圖形設計、版式設計、色彩設計、構成設計、字體設計等視覺傳達語言,另一方面又囊括了包裝材質和包裝技術等包裝要素,并且還涉及消費者心理學、美學、市場營銷學、現代儲運學等方面知識。傳統吉祥圖案在包裝藝術中的應用,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經過一定的改造結構、抽象變化、創造出來的,是有規律可循的,通過其應用可以充分顯現對美學的追求和文化內涵的提煉。

一、對比與調和

對比是指傳統吉祥圖案在包裝設計中形的大小、線的粗細曲直、色彩冷暖的一種比較狀態。通過對比,可以增加畫面的主動性和趣味性,使每個元素的個性特點更加突出。對比強烈的包裝作品,給人醒目、歡快的視覺感知。它所體現出來的畫面層次感比較少,重點營造不同類型圖案的視覺反差、形態比例的反差、圖案組合方向的反差,突出對比性。在包裝設計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單獨一種對比手法裝飾,還可以以一種對比手法為主,其他對比手法相輔的裝飾手法。

調和是營造秩序感的重要手法,講究統一與和諧美,即在差異中求“同”。注重的是圖案要素的共性,視覺的協調性,把兩種或多種相似的因素相統一,形成和諧的視覺美感。調和主要有相似調和和漸變調和。相似調和是指把不同形狀、色彩、線條等視覺要素轉化成具有相似屬性的過程。漸變調和是指將色彩、濃度、長寬等,按照一定的形式規律逐漸變化形成調和過程(如圖1)。

《五谷雜糧》包裝作品中,三種不同色系分別代表不同的產品定位。設計者利用如意紋和蓮花紋進行秩序組合,配合雜糧的米粒圖形,形成一個盤子的形狀,將包裝信息中最主要的部分傳達給受眾。以一塊長條狀的方形如意紋組合作背景圖案,形成相似的關聯屬性,前后不同形式的組合排列形成“對比”的視覺感知,使整個圖案協調統一。通過色彩的“調和”在相互關聯的差異中尋求相同,圖案具有層次感,使包裝畫面的局部和整體關系和諧統一,對比之中又有調和,形成視覺重點,賦予五谷雜糧包裝作品新的生命力。

二、節奏與韻律

節奏與韻律是音樂創作中的常用名詞,兩者之間并沒有本質的區別,是普遍存在的一種固定搭配,同時也被運用在藝術創作的視覺設計中。在包裝藝術中,通過不同的應用形式和色彩構成,可以使人達到內心的節奏感與韻律感。

節奏指進行有秩序、有規律的連續重復運動和變化。譬如圖形、顏色的連續交替,產生機械美、規律美。通過力量的強弱變化、間隔與連續的變化組合,從而形成節奏關系。包裝作品中,傳統吉祥圖案的繁與簡、色塊的大與小,都被賦予了一定的情感,是一種富有情調色彩的節奏。單純的傳統吉祥圖案元素,在構成包裝畫面時,通常是單一而平淡的節奏關系,復雜的元素能夠表達出豐富而多變的節奏關系。韻律取自音樂詩歌的聲韻和節奏中音的高低、輕重、長短的組合,通常為了加強詩歌的音樂性和節奏感。較節奏而言,韻律的內涵更為深厚,它所呈現的是一種特別的情趣和韻味。傳統吉祥圖案的韻律是指某一形狀和元素進行不同的排列和組合。點、線、面、體之間虛實、承接、疏密、主次、呼應的重復,通過穿插、虛實和疏密排列構成,使人產生愉快的韻律感。其中水渦紋、花葉紋、幾何紋最有代表性,它們能夠在連續中產生動的感覺,給人一種充滿自由激情的韻律感。如果運用到二方連續和四方連續的圖案中,就會產生一種向上下、左右同時延展,沒有始終的開放式節奏感(如圖2)。

《茶葉包裝》大面積的浪紋,寓意源遠流長。小面積的曲折紋恰似大海中的船只,不斷組合上進的圖案喚起人們的愉悅審美感受,心中充滿自由激情的“節奏和韻律”。這幅作品通過傳統吉祥圖案的詮釋,更好地傳達作品信息,從而打動觀者。

三、均衡與對稱

均衡與對稱是圖案構成的常見形式之一,它的應用理念吸取了“中庸之道”。均衡與對稱追求的是視覺的穩定感。這是一種視覺習慣和審美觀念,它是人類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是大眾普遍的心理需求。對稱可以使復雜的設計變得簡單有序。在中式風格的建筑中,最講究的就是對稱之美。譬如紫禁城中的角樓、中式風格的家具陳列等,都體現著對稱的形式美,以求達到端莊穩重的效果。均衡又稱平衡,是一種視覺美感。均衡更多的是靜中有動,給人輕松、自由的感覺。

包裝藝術作品中,傳統吉祥圖案的均衡,是指構成圖案的各個造型元素在畫面上合理布局,給人以平衡、穩定地視覺感受。它并不是圖形、數量、大小、色彩、排列的一一對應,而是以一條線為中軸或以點為中心,通過紋樣的均形、均色、均量,演繹整體與局部的關系、疏密關系及方向變化等,使構圖形式產生平衡感?!对嘛灠b》(如圖3)中,以窗格紋為視覺中心進行軸對稱,對仗工整,嚴謹統一,屬于“絕對平衡”。作為背景圖案,簡化的卷草紋反復均衡使用,是一種“動態的平衡”。追求的是變化中的秩序感,平衡之中又有變化,營造出靜中有動的視覺形式,畫面活潑生動,美感十足。

傳統吉祥圖案是中華民族思想內涵和獨特文化的體現,是千百年來民族文化長期發展的產物。它們能為我們的藝術創作提供源泉,也為包裝藝術邁向新臺階提供有力的支撐。

四、結語

中國傳統吉祥圖案源遠流長,它的魅力是藝術家們用之不完、取之不盡的源泉。如何在包裝創作中感受它、接納它、借鑒它、再現它,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一方面,根據傳統吉祥圖案在包裝中的應用特點,在功能與實用、裝飾與創新方面和諧統一,不斷創新,反復斟酌,迸發新的圖形創意。另一方面,西方藝術思潮和藝術經驗不斷涌來,我們應該把更多的眼光放在東西方的文化融合。讓傳統吉祥圖案在應用法則上打破傳統的框架,使它在吸取外來文化的積極因素和繼承優秀民族傳統的同時不斷創新,賦予它們新的靈魂、新的時代特征,這必將成為中華民族獻給世界文明的又一份厚重禮物。

參考文獻:

[1]黑格爾.美學:第二卷[M].朱光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2]錢正盛.中華吉祥裝飾圖案大全:吉祥動物[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6.

[3]魏理.明清瓷器裝飾紋樣藝術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8.

[4]班昆.中國傳統圖案大觀[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

[5]王瑛.中國吉祥圖案實用大全[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9.

[6]李澤厚.美的歷程[M].天津:天津社會學院出版社,2008.

[7]王晟.中華吉祥圖案趣談[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8]曾景祥,肖禾.包裝設計研究[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

[9]叢琳.包裝設計速查圖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劉曉麗,碩士,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

猜你喜歡
吉祥圖案應用
祖國吉祥
畫中謎
畫中謎
畫中謎
好花開放送吉祥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漫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