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語境下的創造性設計

2020-08-07 10:10王沛堯
美與時代·上 2020年5期
關鍵詞:應用研究

摘? 要:揚州漆藝悠久歷史,在當下也具有創造性轉化的內在潛力。將紐扣設計同漆器結合,可以構建具有獨特審美韻味的新創意產品,成為當代語境下的創造性設計。作為揚州漆藝文創的一種革新嘗試,將傳統的漆藝元素提煉并應用到日常生活用品的設計中,具有一定的實踐價值和意義。

關鍵詞:揚州漆藝;紐扣設計;應用研究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揚州大學大學生科創基金項目(X20190954)研究成果。

隨著“改革開放”社會紅利的逐步釋放,中國社會在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后,社會大眾對日常生活審美化的需求也就愈加多元化起來。由于社會整體語境發生了轉變,因此對審美趣味的定義也變得繽紛多彩,人們樂于將各種帶有顯著設計感的日用品引入自己的日常生活[1]?!霸O計”開始使產品變得更加舒適、美觀、整潔、有吸引力。種類繁多的產品使人們由“我需要這個”的意識漸漸向“我需要更好的”方向發展,人們對設計的需求越來越高,一個好的物品不僅具有實用價值,更具有文化內涵和精神內涵[2]。紐扣,雖然是服裝中一個很細小的部位,卻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設計點,這種不易被人察覺的設計往往能使服裝本身錦上添花。漆器在古代有一個同早期紐扣相同的用途,那就是審美感與高貴感的鉚合,這也是我們將揚州漆藝運用在紐扣設計中的一項重要靈感來源。

一、揚州漆藝在各個朝代中不同風格回溯

揚州漆器是我國著名的四大漆器之一,是我國古代傳統器物之美的典型代表,擁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是集文化與藝術的珍貴結晶,具有極大的研究探索價值,經考察整理,筆者分析各歷史階段地域文化特征對揚州漆器發展的影響,總結揚州漆器在不同朝代間的各色特點。

戰國時期,自吳國建揚州城起,揚州先后易主兩次,分別為越國和楚國所統治,所以此間產出的揚州漆器不單帶有溫婉細膩的吳越文化特性,同時兼備著楚地文化的浪漫主義。因為秉承尊鳳抑龍的思想,漆器上常見有鳳主龍輔的紋樣。

兩漢時期,揚州為西漢之初十三州之一,地處江淮要塞,土質優渥,彼時揚州漆器造型簡單干練,涵蓋自然與人文因素,質地溫潤,自成風格。同時,漢朝揚州漆器多以陪葬品出名,常用醬紫、褐、黑為底色,繪紅漆或朱紅地色繪黃漆。

唐代時期,唐代的揚州漆器應用廣泛,從家具建筑到文房用品無所不至。唐代崇尚奢華之風,追求精美華麗的風格。

宋元時代,由于宋代理學的興盛,其所強調的“存天理,滅人欲”徹底推翻了唐代享樂主義思想,同時漆器也從追求精致精美轉變到莊重樸實、清新簡淡,受到諸多文人墨客的喜愛。

明清時期,明清的揚州漆器融合了獨特的士大夫文化,將文人審美情趣注入漆器藝術中,具有淡雅清新的地方特色。

二、作為特色工藝設計的揚州漆藝

傳統的揚州漆藝通過機器大工廠實現了批量化生產,在保證原有質量的情況下能生產大量的漆器藝術品,擺脫了之前制作耗時耗力的缺點,同時節約生產,降低了成本,也降低價格,能讓制作精良的漆器藝術品走入日常生活。

(一)揚州漆器制作中的特色工藝

揚州漆藝由傳統手工藝人代代傳承,其間特色工藝眾多,諸如點螺工藝、雕漆嵌玉工藝、刻漆工藝、平磨螺鈿工藝及骨石鑲嵌工藝等。點螺工藝指將名貴的天然彩色材料磨制成薄如蟬翼,小似針尖的螺片,用特定的工具一點點填上漆坯,具有圖案精致、光彩奪目、顏色靚麗的特點。雕漆嵌玉工藝指在所制器物上髹涂幾百層大漆,雕刻成各種圖案和錦紋。雕漆工藝起源于唐朝,到了明清匠人又在此工藝上添加了嵌玉工藝,將翡翠、瑪瑙、青金、白玉、珊瑚、珠貝、象牙等數十種高檔材料雕制成別樣圖案,鑲嵌在漆器上。揚州獨創的雕漆嵌玉漆器也是國禮的一種,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唐峁に囀侵冈诔善菲崤魃嫌酶鞣N刀具刻出各種場景。平磨螺鈿工藝類似點螺工藝與嵌玉工藝的結合,將高檔材料平嵌在各類器物的漆坯上,經髹漆加工制成。

(二)對揚州漆器特色工藝的創新性探討

基于點螺工藝原理進行創新,將其制作手法剝離出來單獨剖析,可以理解為將一種裝飾材料制成細小螺片通過某種方式裝飾到另一種需要被裝飾的載體上。通過細小裝飾物密集、繁多的特點,給予被裝飾物豐富、規律的視覺美感。如此分析,便能發現它可以應用于很多方面,譬如其他類器皿的裝飾、服裝的設計,甚至房屋的裝修??唐岬衿峁に嚨脑韯t可以定義為將某種材料涂于被裝飾物的表面,使其形成有一定厚度的外表面,在此外表面上進行雕刻處理,刻畫出平面的裝飾紋樣或立體的浮雕圖案。以此類推,雕漆刻漆工藝可用到很多家具設計上。除原理創新應用到設計外,科技創新也是極其重要的?,F代技術可以提煉出更優質的漆類材料,而電腦輔助的激光雕刻技術能比人為制作更加細致精確。

三、漆藝在紐扣設計中的創新應用

漆器除了可以作為陳設物放置在家中起美觀環境的作用外,諸多小的日常生活用品都能與漆器元素巧妙結合,像“茶”“筷”一類極易聯想到中式風格的事物元素都可運用到漆藝設計中。譬如漆茶壺、漆茶杯、漆茶筒、漆筷、漆碗。通過傳統的創新喚起人們對熟悉事物別樣的新鮮感,本課題組則嘗試將揚州漆器運用在紐扣應用研究上。

紐扣作為服飾品的一種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小紐扣”也與思想文化內涵相關[3]。紐扣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波斯人最早把加工過的小石頭塊制成紐扣。而那時的紐扣只起到裝飾作用,直到十三世紀人們發明了紐孔,紐扣的實質用途才大大提高,加之當時已經普遍按照人體的形狀裁剪衣服,紐扣的作用就變得非常重要,流行之風也就難以阻擋。這樣,紐扣與衣服成為一體,也成為了區分等級地位的一種微妙標識,或可稱為“社會意象”[4]。將揚州傳統漆藝與紐扣設計結合起來,這是一次有趣而大膽的嘗試。將點螺與嵌玉工藝運用到紐扣設計中,以扁圓柱型的紐扣為主體,可以將細小反光的菱形晶狀鱗片綴于紐扣的側面,四位鈕孔的中間可以嵌入珍貴的材料如黃金翡翠等。雕漆刻漆工藝可以應用到紐扣主體的側邊,用刀具或者電腦輔助的激光雕刻技術刻出細致的紋樣或是簡單的浮雕圖案。

(一)其變化多樣的文化內涵因素探討

歷史中各個朝代的揚州漆器大都不同,影響其風格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朝代的繁榮程度、文人的文化傾向、人民的教義信仰等。以唐和宋為例,唐代追求奢華旖旎之風,且文化高度開放,與其他國家往來頻繁,因此揚州漆器制作精良,且多有名貴材料裝飾鑲嵌。而宋代推崇程朱理學,強調“存天理,去人欲”,加之戰爭不斷,變法不利,使得宋朝的富裕程度遠遠不及唐朝,如此一來,宋代揚州漆器就變得莊重樸素,清新寡淡。戰國時期揚州漆物的特點主要體現在紋樣上,多有龍鳳紋樣,且鳳為主,龍為次,而兩漢時期則以顏色為主要特點,多以深色為底,朱紅或黃色漆繪制圖案。了解不同時期揚州漆器的特點并將其元素加以提煉對后面的設計頗有幫助。

(二)各個時期風格在紐扣設計中的應用拓展

上文已經分析各個朝代揚州漆器的特點,并簡要總結了其風格要素。如果要設計一枚帶有兩漢時期揚州漆器風格的紐扣,可以從顏色入手,以方形四角略鈍向內略凹為主體造型,采用髹漆工藝,主體漆為黑色,在側面和正面邊緣相隔2毫米的地方以黃漆描邊制成。而唐好富貴,則可以結合點螺嵌玉工藝,將金銀磨成螺片綴于外部,或用白玉翡翠嵌于當中。宋喜寡淡,可整體髹灰白漆以黑漆繪制極為簡單的紋樣圖案。這樣設計是在紐扣當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內涵,同時也體現當代審美意象,從而賦予紐扣以更深層次的人文價值[5]。

四、揚州漆藝在紐扣上的應用前景

(一)近代漆藝工藝的傳承狀況

當下,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揚州漆藝正面臨著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沖擊,人們被新時代層出不窮的新產物吸引,傳統漆器正慢慢從我們的生活中淡出。純手工生產也大都被大機器工廠代替,以標準化的流水線,復制出千萬個一模一樣的漆器,那些復雜的純手工工藝正瀕臨失傳。而漆器目前更多的是被作為陳列品裝飾物置于室內,失去了其原有的使用價值。所以揚州漆器的工藝革新就顯得尤為重要。提煉傳統漆藝元素并應用到日常生活用品的設計中,在藝術上構建一種新的“言說方式”,使傳統保留延續,煥發揚州漆藝新的生機[6]。

(二)基于揚州漆藝元素紐扣設計的文化意涵

將揚州漆器元素同服飾設計結合有利于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F代服裝設計要求設計者通過創新的設計理念結合傳統的元素創造出熟悉而有新意的設計產品。揚州漆器與紐扣的結合,不僅僅是簡單的技術與藝術的結合,更是文化與審美情趣的融合。這種融合不僅能推動揚州漆器在亙古漫長的歷史中繼續向前發展,又能使揚州漆器的藝術水平革新升華。揚州漆器與紐扣的結合是一種現代性的、創造性的藝術表現。揚州漆器的文化內涵和精湛工藝會給紐扣帶來別樣的風味,而紐扣的小巧與百搭又能使揚州漆器的形態更加新鮮。

(三)產品的應用展望與預期受眾分析

運用揚州漆器元素設計出的紐扣,具有濃郁的中式風格和古典味道,因此它的應用范圍也相當廣泛。它可以裝飾傳統的中山裝、帶有中國風的西服、旗袍等,但裝飾的主體都離不開傳統、中式的特征。此外,此類服裝通常因為真絲類的面料或是刺繡等精密工藝而變得價格高昂。因此,這一系列服裝的受眾定位是在35-60歲有穩定收入的中年群體,且喜愛中國傳統文化。

諸多珍貴的“非遺”隨著時代的變革已式微,本課題的研究就是希望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換、創新性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在充滿日常生活審美化韻味的“詩生活”中,人們也要繼續傳承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7]。

參考文獻:

[1]簡圣宇.在新時代語境下參與全球理論對話的別現代理論探析[J].江西社會科學,2019(6):91-99.

[2]柳宗悅.手工藝之國[J].中華手工,2007(5):18.

[3]王樹金.從館藏宋服考察中國古代紐扣之演變[J].湖南省博物館館刊,2018(1):464-475.

[4]簡圣宇.中華審美現象學與“意象”概念的現代闡釋問題——從楊春時教授的意象論談起[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20(2):193-205,209.

[5]簡圣宇.對中西“意象”概念的考察和梳理[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9-09-23.

[6]羅小鳳.“歷史”的另一種言說方式——論李敬澤散文對歷史的“修補”[J].當代作家評論,2019(1):40-47.

[7]羅小鳳.論新媒體詩對“詩生活”方式的構建[J].社會科學,2017(3):174-182.

作者簡介:王沛堯,揚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

猜你喜歡
應用研究
云計算虛擬化技術在電信領域的應用研究
節奏訓練在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旅游管理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研究
無線傳感器網絡優化的應用與研究
PPP模式在我國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應用研究
進駐數字課堂的新興教學媒體
AG接入技術在固網NGN的應用研究
空域分類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
分層教學,兼顧全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