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貴兩省旅游生態效率測度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2020-08-10 08:50梁雅楠
現代商貿工業 2020年27期

作者簡介:梁雅楠(1997-),女,漢族,山西應縣人,西北師范大學經濟學院西方經濟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產業經濟學。

摘?要:本文基于旅游生態效率概念,采用CCR模型測算云貴兩省14個地級市2008—2017年旅游生態效率值,并應用最小二乘線性回歸模型探究旅游生態效率影響因素。結果表明,云南省的整體發展優于貴州省,但貴州省在投入—產出、資源配置、經濟結構布局等方面有趕超的趨勢。為推動云貴兩省旅游業的高質量發展,云南省應逐步引進技術,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依據本地區的優勢開發適合當地的工業鏈,將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聯動效應發揮到最大;貴州省應借鑒云南省第三產業的發展模式,在人文關懷、旅游特色等方面重點推進。

關鍵詞:旅游生態效率;CCR模型;最小二乘線性回歸模型;云貴兩省

中圖分類號:F2?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7.008

0?引言

“十三五”期間,旅游業逐漸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從各項中高端居民消費分析結果來看,旅游業無疑是休閑娛樂的一項消費重點。2005年,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我們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快生態文明建設,而這需要從生態效率入手。

國內將生態效率界定為人們在社會生產中利用自然資源緩解環境壓力的效率,是評價經濟發展的資源或環境功能的價值指標,是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產生的價值量(即GDP總額)和資源環境消耗的實物量比值。而“旅游生態效率”指的是生態效率理論在旅游研究中的運用,在一定的時空范圍內,某一可以計量的旅游運營單位提供的產品與服務所產生的經濟價值與其資源消耗和環境影響之間的比值。

云南省與貴州省地處我國西南邊陲,在資源稟賦、產業結構等方面同其他省份有較大差別。本文以學者關注較少的云貴兩省為研究對象,將旅游生態效率納入分析框架,構建投入—產出系統,通過測算云貴兩省各地級市的旅游生態效率,在深入探究其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對云貴兩省旅游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出一些建設性建議。

1?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1.1?數據來源

本文的數據主要來源于云貴兩省各地級市的經濟公報、中國城市統計年鑒、環境公報等。本文以云貴兩省2008—2017年十四個地級市(昆明、曲靖、麗江、玉溪、昭通、保山、普洱、臨滄、貴陽、遵義、六盤水、安順、銅仁和畢節)為樣本,評測云貴兩省旅游生態效率并對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1.2?研究方法

1.2.1?數據包絡分析方法

數據包絡分析法(DEA)是一種對多個投入、多個產出進行非參數評價的方法。DEA不需要事先假定具體的生產函數形式,通過一組投入、產出的觀測值,利用線性規劃方程式即可計算效率值。Charneset al(1978)提出了DEA方法,并且建立了第一個DEA模型,稱之為CCR模型。若決策單元的效率值為最大值1,則說明決策單元的效率有效;若決策單元的效率值介于0到1之間,則說明決策單元的效率無效。特別的,CCR模型假定規模報酬不變。

1.2.2?最小二乘線性回歸模型

將回歸模型設置為:

Yi=βiXi+μ

其中,被解釋變量Yi為年末旅游收入,Xi為各解釋變量(i=1,2…13),μ為誤差項。

2?旅游生態效率的測度

2.1?旅游生態效率指標體系的構建

本文將一級指標分為投入指標和產出指標,將詳細的一級指標進行歸類匯總。投入指標有:年交通里程凈增加率、建成區綠化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產出指標有:單位固/液廢物的產值、農業增加值、規模工業增加值、年末旅游業收入、第三產業占GDP比重。

2.2?云貴兩省旅游生態效率的測度及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昆明市、麗江市、昭通市、保山市、貴陽市、遵義市、銅仁市效率值均為最大值1,非常穩定,說明效率值是極為有效的,經濟效益是最優的,資源配置是最合理的,這七個市的DEA單元均為有效單元;同時從投入、產出的角度看,投入一定的規模就會有相應的產出;曲靖市、臨滄市、六盤水、畢節效率測度值趨于穩定,其效率測度值在0.8附近上下波動,屬于比較有效,而且其旅游生態效率值有上升的趨勢,說明在和生產函數擬合的情況下,通過增加適當比例的投入可以增加產出;安順市除了2008年效率值為0.92,其余年份均為效率最大值1,說明該市的投入產出規模合理,資源配置情況也較為合理。由于CCR模型的假定,可以看到,該市的規模收益呈現出不變的趨勢,因此,也可以通過適當增加投入來擴大產出。

表1顯示,曲靖市和玉溪市的折點情況剛好相反:曲靖市在2010年、2011年效率值明顯下降,其余年份大致在0.9附近波動;玉溪市從2009年開始效率值呈明顯上升趨勢,僅個別年份在0.6附近波動。不難看出,曲靖市在資源配置、經濟結構的分布上雖然不夠完善,但其趨勢接近有效效率值。而玉溪市在資源配置、結構分布方面情況較差,可能由于各方面的阻力使其投入—產出沒有達到預期的收益,可以通過引進技術、合理分配資源等使資源利用效率達到最優化。

3?云貴兩省旅游生態效率的影響因素分析

借鑒肖黎明、張先鵬(2019)的指標劃分方法,將影響旅游生態效率的因素劃分為13個:人均GDP、經濟服務化率、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水污染處理率、外資利用、資源稟賦、技術進步、技術市場成交比率、交通運輸、城鎮化率、家用汽車數量、土地投入量、全員勞動生產率。其中,經濟服務化率衡量的是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可以間接的用來表示第二產業的占比,在后續的研究中亦可以間接表示三次產業結構。表2給出了回歸結果(受篇幅所限,未報告兩省均不顯著的變量)。

從表2可以看到,云南省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外資利用、技術市場成交比率、家用汽車的擁有量、全員勞動生產率均在1%的水平上顯著。技術市場成交比率代表了一定的創新能力,這對于旅游生態的改善,在市場上的創新等具有重要的意義。在今后的發展中,可以繼續加大這一“引資力度”,相對于單純的依靠勞動、資本等投入要素,加大創新力度對于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從而提高旅游生態效率值有重要的意義。

回歸結果顯示,貴州省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水污染處理率、資源稟賦這三個因素對被解釋變量具有正向的顯著影響。從系數看,資源稟賦尤為重要。不難想象,一個地區旅游資源的豐度確實會影響游客的意愿,但貴州省近年來旅游業不盡如人意,這可能是因為旅游業服務質量相對較差。從經濟發展、生態資源的可持續性方面來看,應著力提高服務質量,完善配套的服務體系。

4?結論與建議

本文基于CCR模型,對云貴兩省2008-2017年14個地級市的旅游生態效率進行測度,在此基礎上利用最小二乘線性回歸模型探究其影響因素,結論主要有幾點:(1)云南省整體發展優于貴州省,但貴州省不論是從投入—產出、資源配置以及經濟結構布局的角度上看都要優于云南省,貴州省近幾年有趕超的趨勢。(2)技術市場成交比率對云南省旅游生態效率的貢獻十分突出。(3)貴州省的優勢主要集中在第二產業,生態效率在貴州省旅游業方面的作用并不是很突出。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建議:(1)對于云南省而言,應逐步發展適合本地區的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形成自己的產業鏈條,而不是一味的局限于已有的發展格局,要逐步擺脫單純的依靠第一、二產業帶動第三產業發展的這種模式,應該讓第三產業成為未來拉動GDP發展的重要引擎力量;從投入—產出角度來看,應逐步引進技術,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進而提高產出效率,使資源配置更加合理,結構布局更加完善。(2)對于貴州省而言,應以各地級市為基點,繼續加大建成區綠化率的覆蓋、生態文明的建設,適當的降低第二產業的投入,將部分資金轉移到基礎設施建設上來,加大對第三產業的投入,同時要保證資源配置的效率。(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云貴兩省應逐步優化資源要素的投入規模與結構,充分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增強區域旅游系統內部相互作用潛力,提升旅游資源的利用效率,進一步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對于兩省的共性問題:比如交通里程的建設、外資利用方面,當地政府應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利用好一切可利用的資源,以百姓為主體,切實將“惠民政策”實施下去,變成一種看得見的好處。云貴兩省相鄰,發展模式與結果卻不相同,而發展模式是可以相互借鑒的。今后云貴兩省應加強各地區政府部門的協作,云南省可以借鑒貴州省第二產業的發展方式,貴州省也可以借鑒云南省除地理天然優勢之外的一些發展特色,例如,第三產業的發展模式、旅游特色、人文關懷等。

參考文獻

[1]諸大建,邱壽豐.生態效率是循環經濟的合適測度[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6,16(5):11-15.

[2]周倩.貴州省農業生產效率研究——基于全要素效率與生態效率的視角[D].貴陽:貴州財經大學,2015.

[3]Charnes A,Cooper W.W.&Rhodes E.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78,2(6):429-444.

[4]肖黎明,張先鵬.強可持續理念下綠色創新效率與生態福利績效耦合協調的時空特征[J].自然資源學報,2019,34(2):312-32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