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雙邊投資協定對中國企業赴美投資的影響與對策

2020-08-10 08:50冀承
現代商貿工業 2020年27期
關鍵詞:中國企業

摘?要:第一階段中美經貿協議已經正式生效,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的最新進展情況受到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本文以我國企業赴美投資的現狀和遭遇的障礙為切入點,分析了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的發展歷程、分歧與影響。研究發現中美雙邊投資協定的達成可以改善我國企業赴美投資的環境、維護我國企業的合法權益以及公正合理的解決投資爭端,但是該協定并沒有改善美國對外資國家安全審查趨嚴的問題,國有企業赴美投資面臨的環境也將會更為嚴峻?;诖?,我國政府、行業和企業三個層面需要共同努力,采取針對性措施以減少雙邊投資協定給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更好的利用該協定促進投資規模的擴大和保護投資的合法權益。

關鍵詞:中美雙邊投資協定;投資保護;中國企業;赴美投資

中圖分類號:F7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7.019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經濟貿易協議》(以下簡稱“中美經貿協議”)(第一階段)已于2020年1月15日在美國華盛頓簽署,并于2月14日正式生效,這一協議的簽訂初步改變了中美雙方自2018年3月以來在經貿摩擦中博弈的態勢,深化了中美之間的貿易投資往來及其相互依存。依據中美經貿協議文本中的內容,雙方將會在金融服務領域提供公平和非歧視的市場準入待遇,企業可以自由進入對方市場,這將對我國金融業的赴美投資產生顯著的積極影響。然而,由于受到美國外資審查制度改革和中美貿易爭端的影響,近年來中國對美投資規模大幅度下滑以及企業赴美投資交易頻頻受阻,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的最新進展情況受到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而該投資協定能否盡快達成,將會直接影響到我國企業赴美投資的情況。

1?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的發展歷程與分歧

1.1?發展歷程

自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以來,雙邊的貿易和投資往來日益頻繁,然而由于中美之間的投資實力懸殊較大,美國高標準的投資協定范本遠超過中國的承受能力,因此在20世紀80和90年代兩國的雙邊投資協定談判一直處于停滯階段。進入21世紀后,伴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日益增強以及“走出去”戰略的實施,我國成為資本輸出大國,大型國有和民營企業頻頻在發達國家開展投資并購,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被提上議程。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美國實體經濟需要大量的外部資金以走出困境,這進一步加速了兩國投資協定談判的進程。在2008年的第四次中美經濟戰略對話上,雙方基于促進投資便利化、提高投資透明度和改善投資環境等訴求,正式啟動了雙邊投資協定談判。

2013年的中美第五輪戰略與經濟對話是談判進入實質性階段的標志,在此次對話上,雙方確立了以美國2012年雙邊投資協定保護范本為基礎以及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為原則開展投資協定談判,隨后共進行了24輪投資協定談判,但雙方仍在多個方面存在一些分歧。在2017年中美兩國元首會晤時,習近平主席強調中美雙方要積極推進雙邊投資協定談判,制定投資方面的重點合作清單。但是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上任以來,在投資上推行保護主義,大幅度收緊了對外國投資的管制,限制外國資本對國內關鍵敏感行業的投資,對華掀起了多輪貿易摩擦,使得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再次陷入停滯。中國在2018年9月公布的《關于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白皮書中,表示愿意在平等、互利前提下,適時重新啟動雙邊投資協定談判,但美方卻一直未對是否繼續開展談判表明相關態度。中美兩國于2020年1月正式簽署了第一階段中美經貿協議,這極大緩和了雙邊經貿關系,為投資協定的重新啟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2?談判分歧

中美兩國自2008年啟動雙邊投資協定談判以來,談判進展非常緩慢,至今尚未達成正式的投資協定,這與兩國仍然在外資國家安全審查、國有企業、投資者與東道國爭端解決機制、勞工保護以及環境標準等多方面存在著一些分歧密切相關。雙方的分歧和利益訴求都是站在本國利益角度上出發的,而雙邊投資協定能否盡快達成取決于兩國對各自國家利益的妥協,從而實現共同的利益。

現階段我國企業在美投資遇到的最大障礙就是美國對外國投資的國家安全審查,因此中國希望美國能夠將審查理由、審查標準和過程等方面公開和透明化,并公布國家安全的具體定義和涵蓋的行業,但美國認為涉及到國家根本安全的投資項目其有權自行裁決,將涉及外資審查的問題直接排除在雙邊投資協定談判之外。另外,美國認為中國政府對國有企業的各類補貼和政策優惠造成資源配置扭曲,構成了對外資企業的不公平競爭,希望通過投資協定中的相關條款制約中國政府對國有企業的扶持和削弱大型國企的競爭優勢,并將國有納入締約方范圍,承擔雙重義務。中國對美國試圖將國有企業條款納入投資協定中表示強烈反對,表示正在逐步加速進行國有企業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投資者與東道國爭端解決機制為保護投資者的利益,賦予了投資者直接向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ICSID)提交爭端訴求的權力,但中美兩國都不愿意放棄東道國對投資爭端進行自由裁量的主權,美國更是要求投資者在向ICSID上訴前,需要先在東道國尋求投資爭端的裁決。

2?中美雙邊投資協定對我國企業赴美投資的影響

中美雙邊投資協定雖然尚未最終達成,但是伴隨著中美經濟相互依賴程度的日趨加深和深度融合,預計第二階段的中美經貿協議將會涉及雙邊投資協定的重要內容。未來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的完成,將會在我國實現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和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過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并將成為影響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結合上述對我國企業赴美投資的現狀與遭遇障礙的分析,本節將深入探討中美雙邊投資協定的簽訂對我國企業赴美投資的潛在影響。

2.1?有利影響

首先,中美雙邊投資協定可以為我國企業赴美投資提供政策制度支持,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國企業赴美投資的環境,推動企業擴大在美投資的規模,增強企業投資的信心。作為中美雙方達成的投資保護協定,其中所包含的準入前國民待遇條款、最惠國待遇條款為我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公平公正的投資環境,保證了我國企業赴美投資不受歧視,賦予了我國企業在初始設立階段就可以就享有與美國本土企業和第三國投資企業相同的投資待遇。

其次,中美雙邊投資協定増加了美國相關投資法律和標準制定的透明度,有助于我國企業在赴美投資前能夠充分了解美國的法律環境和制度體系,提前評估赴美投資的法律和監管風險。該協定所包含的透明度與公開條款要求締約雙方公布與投資相關的行政程序和法律法規,并且需要就影響投資透明度的具體實踐項目進行定期協商。如果美國外資監管機構在對我國企業做出制裁時,我國企業可以按照透明度條款要求美國公布制裁的依據和理由。

最后,中美雙邊投資協定可以為我國赴美投資企業的投資爭端提供獨立的第三方仲裁平臺,減少了我國企業投資爭端解決的障礙,有利于維護我國企業的合法權益和投資爭端公正合理的解決。該協定中的投資者與東道國爭端解決機制限制了東道國的司法管轄權,規定投資爭端的一方可以個人或公司的名義直接向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提交投資仲裁解決申請,不需要美國政府的同意,并且對提交仲裁的范圍、程序透明度、解決時限做出了細致的規定。

2.2?不利影響

首先,當前我國赴美投資企業遭遇的最大障礙就是美國對外資的國家安全審查,但是美國寬泛的國家安全定義為其監管外資留下了極大的任意解釋權和自由裁量權,并且拒絕公開針對我國赴美投資企業所進行安全審查的法律依據和具體程序。在涉及與國家安全審查有關的投資爭端問題時,美國認為涉及國家安全利益的投資項目其有權自行裁決,不會提交到國際仲裁法庭,將此類問題直接排除在仲裁解決機制之外,從而不利于我國企業在美投資正常權益的維護,增加了赴美投資的不確定性。

其次,近年來我國國有企業的赴美投資并購多次被美國外資監管機構中止,叫停的數量遠高于民營企業,這與美國政府非常關注赴美投資企業的背景有關,對來自國有企業的投資重點關注。美國在雙邊投資協定中力推國有企業條款和競爭中立條款,規定國有企業要承擔投資者和締約方的雙重義務,并且要實施嚴格的懲罰性措施,這增加了國有企業負擔的投資成本,使得國有企業赴美投資面臨的環境將會更為嚴峻。

最后,現階段我國企業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主要依靠廉價的勞動力和較低的生產成本,而美國在雙邊投資協定談判中多次強調締約方要保證勞工的集體談判權、消除就業和職位歧視,不能在破壞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鼓勵企業投資,并以勞工保護和環境可持續發展問題向中國重點施壓。高標準的勞工和環保水平提高了我國企業的產品成本,降低了我國企業赴美投資的國際競爭力。

3?中國的應對策略

啟動于2008年的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進展較為緩慢,歷時10余年之久尚未最終達成,這與中美兩國在談判中存在多處分歧密切相關。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要解決企業赴美投資所遭遇的障礙,減少雙邊投資協定給赴美投資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更好的利用該協定促進投資企業規模的擴大和保護企業投資的合法權益,取決于政府、行業和企業三個層面的共同努力,采取一些針對性的措施。

從政府層面看,我國政府需要在雙邊投資協定談判中爭取美國公開國家安全的具體定義,加強其國家安全審查程序的透明度,公開審查的具體依據和詳細流程。同時,我國政府在談判中要適當爭取美國降低對勞工和環境保護方面的要求,將談判重點回歸到投資促進和保護上。此外,我國政府應該積極推動國有企業的深入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增強透明度,信息披露程度符合國際要求。

從行業層面看,我國行業協會需要密切關注雙邊投資協定談判中企業在美投資的現狀和遭遇的障礙,提供赴美投資的建議和指南,并為企業解決投資爭端提供幫助,為我國企業爭取最大的投資權益。同時,我國行業協會要與美國當地的行業協會建立廣泛的聯系,增強雙方的溝通,在美國市場樹立良好的行業形象,以最大可能的減少利益集團對美國外資監管機構決策的干擾。

從企業層面看,我國赴美投資企業需要提前評估投資項目的風險,盡量避開投資美國的敏感和關鍵性行業,形成穩定的消費群后逐漸擴大投資規模和增加行業類型。此外,我國赴美投資企業應該充分了解美國的法律環境和制度體系,敢于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并處理好與美國政府和利益集團的關系,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增強美國政府對我國企業的信任。

參考文獻

[1]Shaun E. Donnelly.A Business Perspective on a China-US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J].Columbia FDI Perspectives,No.85,December 17,2012.

[2]石巖,孫哲.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的動因、難點及前景展望[J].現代國際關系,2015,(06): 9-16.

[3]項衛星,張賽賽.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中的沖突與趨同[J].東北亞論壇,2017,(03): 84-96.

[4]冀承,郭金興.美國外國投資國家安全審查制度的歷史變遷、制度設計及中國的應對[J].國際貿易,2019,(06):69-78.

[5]余鵬翼,劉先敏,陳文韜.雙邊投資協定促進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嗎——兼論對中美BIT談判的啟示[J].國際經貿探索,2019,(01):70-87.

[6]盛斌,段然.投資者—東道國爭端解決機制的發展及對中國的影響[J].國際經濟合作,2016,(03):60-65.

猜你喜歡
中國企業
中??缥幕芾泶嬖诘膯栴}探討
中國企業海外并購中的代理問題與治理機制
中國CI系統戰略崛起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