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限塑之前的北京綠色生活

2020-08-11 07:42璞生
北京紀事 2020年8期
關鍵詞:搪瓷生活

正當我們在為改變生活方式,斬釘截鐵地與過去告別的時候,你會發現其實在我們原有的生活中,早已種下了綠色的種子,尤其是在我們的父母以及祖輩的身上,他們的生活細節中早已蘊含著環保的印記。

讓我們翻開北京生活記憶手冊,品一品綠色生活的過往。

老北京的健康老味兒

擁有長脖兒大肚身材的玻璃瓶,被幾個倒放的玻璃杯包圍成一圈置于玻璃盤內,茶色、紅色、綠色、藍色成為了它們的統一服裝,細心的使用者為了防塵,定會在玻璃瓶口扣上一個杯子。相信這樣的“家庭成員”曾經在各家各戶出鏡率極高,雖然官方賦予了其“茶具”的名稱,但依據用途,北京人家還是喜歡稱之為“涼杯”。

涼杯之名源自其“親密戰友”——涼白開。

千萬別小看這套涼杯與白開水的組合,它們曾作為北京人家生活質量的重要標志之一。如果家里有客人來訪,主人定會將它們置于折疊圓桌正中或家中最顯眼的位置,上面再加蓋一塊白色純棉鏤空手絹。涼杯多以成套出現,一瓶幾杯外加一茶盤,材質多以透明加色玻璃為主,但也有另辟蹊徑的高級貨,融入了北京傳統琉璃工藝,在制作過程中融入“攪胎”技藝,使整套茶具頓生藝術氣息。

可口可樂、咖啡、涼啤酒……人們生活中飲品的變化,成為了產業發展的佐證之一,但其實對于這些飲品的消費也在不同程度上帶來了塑料的產生、水污染以及能源消耗等問題,而白開水則占有著獨特優勢。想想30年前,大熱天一進家門,從涼水瓶里將涼白開倒入杯中,一飲而盡,酣暢又解渴。白開水雖然平淡,但并非無奇,甚至還有藥用價值。明代藥學大家李時珍就曾將白開水命名為“太和湯”,說其對養護脾胃、滋潤咽喉有良好效果。

上海產向陽牌暖壺,如今成了收藏品

這樣的溫暖源自當年的一場婚禮,一對繪制著紅雙喜或牡丹富貴圖案的暖壺看著就是那么喜興,噴漆附著的光亮感在當時那個年代會給更多人帶來現代、高檔等一切對于美好生活的優越感……這樣具有年代感的鏡頭不但被多次引用于影視劇作品中,在人們的記憶深處也留存著與之相關的幸福片段。

其實暖壺的發展軌跡也經歷著與人們生活同步式的漸進過程,這主要展現于它不斷更新的美麗服飾。在暖壺誕生之前,人們不止一次的嘗試對瓷壺中的水進行保暖,也便有了內爐外水的茶湯銅壺,也有了雅致美觀的茶壺棉套。在暖壺誕生之后,它的衣著更隨人們生活方式、審美以及時代環境而變化著。

最初暖壺衣著以竹編為主,相信這樣的材質選擇與中國傳統生活習慣有關,與水、與茶相關的器具通常會被人們取材于竹、木、草、瓷等親近自然且耐水或可隨時被水滋潤養護的天然材料,竹子因其可塑性強、成本低廉又可長期使用,成為了首屈一指的瓶膽絕配。伴隨著中國工業發展,暖壺的衣著由天然材質轉化為具有時代特點的工業材料——鐵。藍色、綠色的鐵網套暖壺較先前的竹制套略顯笨重,但在那個年代人們通常的概念是鐵制材料更為結實耐用。伴隨人們生活質量提高,生活之美的需求被提上了日程,鐵皮暖壺繪制花紋,而后噴漆處理增加美觀,為暖壺帶來了新的著裝時代。伴隨輕工業發展的步伐逐步加快,暖壺服飾也被融入了塑料、不銹鋼等材料,呈現出多元發展。

這樣的溫暖還源自一杯飄逸著清香的茉莉花茶?;ú柙诒本┤说纳钪姓加信e足輕重的地位,而且愛茶者甚至將其伴隨著一天的生活流程。

如今暖壺的身影逐漸淡出了我們的生活,但它的存在本身就極具環保意義。一壺水燒開,暖壺保溫,避免了電熱水壺反復加熱的耗電,而且從產品成本層面看,暖水壺用材相對簡單,沒有電子元器件等不環保材料的應用,可謂“簡單也有大智慧”。同時,無論是開水還是茶水,均帶有健康環保的特性,尤其是飲茶,親近自然的同時,減少了工業化飲品生產過程中帶來的多方面浪費及污染。

源自中國老家的世界高大上

正當那些帶著記憶的老物件逐步淡出北京人、中國人的生活之時,我們卻發現如今的世界市場早已刮起了環保風,與環保有關的物件身價倍增,而尋根溯源它們的老家卻在中國。

搪瓷缸子在我們的生活中早就有,真沒想到曾經價格低廉的搪瓷制品,如今在國際市場風聲正起,而其工藝同樣是真正的“中國制造”。

追根溯源,搪瓷的工藝源自中國的琺瑯器具,眾所周知,琺瑯的技術原理便是金屬胎配以料器材料。其實,“搪瓷”的標準誕生首先就是在我們中國,1956年中國就率先制定了搪瓷制品標準。由于搪瓷用品與我國百姓生活的密切度之深,裝飾美觀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看重的元素。于是1958年,王個簃、唐云、程十發等10名畫師到上海久新、益豐兩家搪瓷廠勞動鍛煉。畫師們通過對搪瓷工藝的了解,設計了一批珍貴的搪瓷畫稿,可見我國與搪瓷的淵源之深。

不單搪瓷產品在國外成為環保翹楚,暖壺在國際市場其實也有“貴族”出現。

雖然據資料顯示,現代的玻璃暖水瓶是英國人在1892年發明的,至今已經有100多年,這種玻璃真空膽涂銀的熱水瓶曾風靡世界,算是人類生活質量提高的一個標志性產品。然而通過中國考古領域發現,夾層壺的歷史則應該從中國追溯,也就是說我國才是暖壺的真正誕生地,引線在于夾層設計的原理。

這要從宋代的一些文獻中獲取信息,它們已經有對于夾層陶瓷器或金屬器的記載,其真空原理與今日暖水瓶相似,不過因其歷史久遠,實物并未有發現。但是從原理上看,這也讓我們想起了唐宋時期的夾層油燈和諸葛碗,尤其筆者曾經在西安旅游時發現的一種有趣的器具——倒裝壺。

此外,其實中國的暖壺在世界市場上也曾獨領風騷。我們熟悉的鹿牌暖壺于1962年問世,作為新中國自主生產的第一個保溫瓶品牌,鹿牌保溫瓶還常常作為國禮贈送給外賓。然而2012年,由于市場低迷,著名的北京鹿牌保溫瓶被列入北京市關停企業范圍內,結束了歷經半個世紀的生產。

綠色生活前行也可回首

2020年5月1日,繼上海進行垃圾分類之后,北京也正式實施《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越來越多人從生活角度參與到環保這件事情之中。其實人類對于生態、對于環保的反思與行動早已開始,讓我們將視野拓展出國界。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已經對人與客觀世界的本原進行了詮釋,認為物質性的氣是人與客觀世界的最初本原?!兜赖陆洝吩疲骸暗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贝呵飸饑鴷r期的先哲們已經發現了這一規律,并意識到這一規律的客觀性和不可逆轉性,并由此產生了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有意識地去遵循、效法大自然的規律。

再讓我們將視線拉回到如今的生活場景,當我們憤憤不平于同樣品類產品,國貨干不過洋貨,而在市場沖擊下淡出歷史舞臺時,為何不反思一下?一邊是消費者肯于花高價從國外購買帶有綠色消費理念的生活用品,一邊是國內老品牌、老國貨的備受冷淡,這其中真的只是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作怪嗎?

消費者劉女士最近剛剛通過海外代購買了一個日本產暖壺,“日本暖壺保溫性強是決定性優勢,而對于消費者其實更看重它的細節及人性化設置。首先暖壺設計美觀現代,沒有國內的老氣、顏色花式單一。此外,手提把的設計在細微處關照了人們的使用習慣,拿起來很舒服。更重要的是,國內傳統暖壺體積笨重、設計單一,而日本暖壺設計精巧,充分考慮到了使用者的方便因素,所以單手提壺倒水成為了一件很輕松的事情……”

在劉女士的言辭中,筆者品味出了一個核心詞——尊重。尊重于消費者,是否能夠以使用者角度思考?這不但是企業的立身之本,更是以一種產品推動一種生活方式的根本。這樣的思路也在如今國內的搪瓷市場得到了良好收獲,在淘寶網站點擊關鍵字“搪瓷”,不少新穎設計,或是大膽應用卡通形象、清新花式,或是融入復古元素以及彰顯個性,從外觀上贏得了不同年齡層消費者喜愛。而在質量上,更積極進行改進,如加厚處理、配合電磁爐使用等特點,滿足了現代人的生活使用需求。

剛剛開包裝的日本暖壺,從做工到外觀相信已經感受到了精致的氣息

國內搪瓷產品的成功案例無疑是一個很好的經驗,而這樣以消費者為核心的外觀、功能等設計發展更應成為一種傳統,嘗試應用在更多擁有積極意義的老物件、老的生活方式上。

記得曾經有一句很火的網絡話語——且行且珍惜。面對環保生活,我想同樣適用。我們曾經嘗試過、擁有過的,重新拾起并不代表倒退。

攝影? 璞生? 編輯? ?郎永

猜你喜歡
搪瓷生活
漸漸——搪瓷碗燈具設計
水煮生活樂趣十足
搪瓷缸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竅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