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面肌痙攣合并同側三叉神經痛的臨床研究

2020-08-12 09:11劉維鑫
健康之友 2020年6期
關鍵詞:三叉神經痛

劉維鑫

【關鍵詞】三叉神經痛;微血管減壓術;面肌痙攣

【中圖分類號】R651.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6-0041-02

面肌痙攣合并三叉神經痛在臨床中較為罕見,少數病例報道此病是由于基底動脈嚴重硬化彎曲,對面神經、三叉神經發揮壓迫作用所致。面神經與三叉神經均在橋小腦角區內走行,兩者受壓后均存在神經癥狀。臨床研究發現[1],微血管減壓術在兩種疾病治療中均具有良好作用。為了進一步觀察面肌痙攣合并同側三叉神經痛患者應用微血管減壓術的治療效果,我院特選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20例病例資料開展回顧性分析,現將研究結果整理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間收治的面肌痙攣合并三叉神經痛患者20例入組,其中女性14例,男性6例,年齡45~74歲,平均年齡53.67歲。

1.2方法

術前行磁共振斷層血管成像(MRTA)檢查,對患者的面神經、三叉神經的相關壓迫責任血管進行觀察明確,然后行乙狀竇后入路面神經與三叉神經顯微鏡下血管減壓術治療。20例患者中16例患者術中可見椎基底動脈直接壓迫三叉神經,小腦上動脈壓迫者3例,未見血管壓迫者1例。

手術方法:行常規靜息復合式麻醉,麻醉成功后取側臥位,患側在上,頭頂部下垂15°,術側乳突位于頭部最高水平。于而后乳突切跡后發跡線內0.5cm作的縱行切口,長度約為5~6cm,于乳突根部枕乳縫后方鉆孔,利用咬骨鉗擴大,使骨窗呈扇貝狀,直徑約為1.5~2.5cm,于乳突根部二腹肌溝位置適當擴大骨窗。以橫竇與乙狀竇夾角方向剪開硬腦膜,將硬腦膜懸吊,用腦壓板向內側,牽拉小腦半球,將蛛網膜用顯微剪刀銳性剪開,將小腦延髓池側角打開,將腦脊液緩慢釋放,朝著右下方將小腦輕輕抬起。實施鈍性與銳性分離,將三叉神經、面神經上下方的蛛網膜充分剪開。仔細探查確定責任血管后,將解剖出的責任血管推離根區。針對椎基底動脈粗大不易推移者,可先用Teflon棉平行置于責任血管與腦干間,使血管不再接觸根區。棉墊應盡可能遠離神經根部,避免出現新的粘連[2]。減壓后,利用無菌說生理鹽水沖洗后顱窩,無縫睡縫合硬膜,術中不放置引流管。

2 結果

手術治療后17例患者痊愈,2例好轉,無效者1例,總有效率為95%。術后隨訪可知,出現輕度面癱、聽力下降及同側耳鳴等癥狀各1例,其他患者經手術治療后面部疼痛、抽搐等癥狀明顯緩解,術后恢復良好。

3 討論

面肌痙攣又稱為偏側面肌抽搐,主要特點為陣發性半側面肌不自主抽搐,多見于中老年患者,女性病例較多,痙攣癥狀僅限于一側,罕見雙側發病者,多數患者以眼瞼抽動起病,隨著病情進展,發展為面頰部、口角周圍等區域發展,疾病進展緩慢,不會自行好轉或痊愈。據流行病學提示[3],面肌痙攣發病率為0.78/10萬,大幅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面肌痙攣患者一旦發病后,治愈率低,患者需要長期忍受面部抽搐癥狀,導致患者的面部美觀性大幅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患者的睡眠質量,由于抽搐癥狀無法自行控制,導致患者非常痛苦。面肌痙攣發病機制尚未明確,多認為與面神經通路受到機械性刺激與壓迫有關。有學者研究認為,面肌痙攣與動脈硬化、高血壓存在密切關系,是疾病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發生于頭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的疾病,患者發病后會持續發作性、電擊樣、刀割樣劇烈疼痛。此病可分為繼發性與原發性兩類。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無神經系統陽性體征,是一種臨床癥狀典型,無占位性及其他明確原因病變[4]。繼發性三叉神經痛患者多伴發神經系統體征,例如麻木、感覺功能減退、角膜反射遲鈍等,多見于良惡性腫瘤患者。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發病率為18/萬人,多見于40歲以上中老年人群,且女性高于女性。臨床研究學者多認為血壓壓迫是導致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發生的主要原因。

面肌痙攣合并三叉神經痛主要是由于迂曲擴張的椎基底動脈壓迫,臨床選用血管減壓術治療,效果良好,術中實施無創分離識別責任血管,將減壓材料準確放置于責任血管下,減少責任血管對神經的壓迫作用,從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癥狀,預后效果顯著[5]。外科醫師需要熟悉掌握腦內解剖學結構,擁有熟練的顯微技術操作能力,可在術中準確判斷壓迫神經的責任血管,觀察顱神經出入腦橋處是否存在血管壓跡或神經變形或萎縮變細等情況,全面檢查,以免漏掉靜脈處隱蔽血管,從而達到良好的減壓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面肌痙攣合并三叉神經痛患者實施微血管減壓術治療,術前利用磁共振明確責任血管特點,術中合理放置減壓材料,無創識別責任血管,可提升手術治愈率,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預后效果良好。

參考文獻

[1] 李海洋,邢亞洲,賴生龍,etal.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面肌痙攣合并同側三叉神經痛的臨床研究[J].中華醫學雜志,2019,99(23):1805-1808.

[2] 李濤,程亞鵬,劉躍亭.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三叉神經痛和面肌痙攣的療效觀察[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7,16(3):227-229.

[3] 鄭璽.微血管減壓術治療原發性三叉神經痛65例[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8,23(6).

[4] 丁曉東,劉霞,陳兵,etal.乳突后橫切口鎖孔入路在顱神經疾病患者微血管減壓術中的應用探討[J].中華神經醫學雜志,2018,17(9):949-952.

[5] 原睿智.微血管減壓術治療三叉神經痛療效觀察及影響因素探究[J].中國實用醫刊,2017,44(7):33-35.

猜你喜歡
三叉神經痛
綜合護理在三叉神經痛患者中的應用分析
三叉神經痛和顳頜關節痛,怎么區分?
“天下第一痛” 你了解嗎
三叉神經痛和牙痛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三叉神經痛,“疼”你沒商量
面部疼痛,咋回事?
治三叉神經痛
80%的三叉神經痛患者都會犯的“僥幸心理”
莫把三叉神經痛當牙痛
針刺并彌可保穴位注射治療三叉神經痛3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