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30°靜脈穿刺對患者疼痛及穿刺成功率的影響

2020-08-12 13:23傅慧燕張海燕
健康之友 2020年6期
關鍵詞:疼痛

傅慧燕 張海燕

【關鍵詞】靜脈穿刺;疼痛;穿刺成功率

【中圖分類號】R47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6-0160-01

靜脈穿刺作為臨床上治療和搶救患者的重要途徑,但是這項操作屬于創傷性和侵入性,不可避免地會給患者帶來痛苦。而針對年齡較小的患兒,醫院主要采靜脈留置針的方式來降低對患兒血管的刺激,減少長期需要輸液患兒反復穿刺的痛苦,而大量研究發現,在靜脈留置針穿刺時不同的進針角度對患兒的疼痛和穿刺成功率產生影響[1]。本文就15°~30°靜脈穿刺對患者疼痛及穿刺成功率的影響進行探討,具體如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兒科輸液室在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需要行靜脈留置針輸液的患兒臨床資料,抽取40例靜脈穿刺采用傳統的15°~30°角進針的患兒作為實驗組,抽取40例靜脈穿刺采用40°~45°角進針的患兒作為對照組。對照組:男患兒、女患兒分別為22例、18例,年齡分布3個月~6歲,中位年齡(1.57±0.54)歲,其中支氣管肺炎16例、支氣管哮喘11例、支毛細支氣管炎8例、腹瀉5例;實驗組:男患兒、女患兒分別為18例、12例,年齡分布5個月~5歲,中位年齡(1.52±0.51)歲,支氣管肺炎15例、支氣管哮喘12例、支毛細支氣管炎7例、腹瀉6例。兩組患兒基線資料不具備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兒均選用由同一家廠家提供的24G留置針(BD公司生產)和3M無菌透明貼,所有操作均由同一名護士開展。在穿刺前,護士要對雙手消毒,佩戴口罩,準備所需的各類物品和材料。在選定穿刺的靜脈時,需要根據患兒身體狀況、病情以及輸液量。觀察組患兒以傳統的15°~30°的角度靜脈穿刺方法進針,對患兒穿刺部位常規消毒后,護士先把留置針的外套管松開,把針芯進行充分轉動,護士右手拇指與食指將留置針的鰭狀針座和軟管座拿好,在穿刺點上方緊繃其皮膚,按照15°~30°角度進針,直刺患兒的血管,當血管回血以后再放平針翼,根據患兒靜脈的走向往前進針0.2cm,當確定外套管進入至血管后再送管,具體方法為:左手持Y接口,右手將針芯退出,一手送套管一手退針芯,直至確保軟管全部送到血管中。護士用左手將針翼固定好,右手則迅速抽出針芯,將其置于銳器盒中,然后將止血帶松開,打開調節器,用無菌透明貼先固定外套管Y至針座緊貼于患兒皮膚上,然后將無菌透明貼跟針座將穿刺點作為中心緊密粘貼好,輕輕壓透明貼,再把留置針軟管座按照走向U型盤曲延長管,將其粘貼在患兒皮膚上。對照組患兒則是采用40°~45°的角度進針,操作方法與對照組相同[2]。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靜脈留置針穿刺失敗的評價標準:一次性穿刺為成功;對比兩組患兒穿刺后的疼痛評分,采用數字評分法(NRS)進行評價,分為0~1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疼痛越明顯。

1.4統計學方法

以SPSS21.0數據統計軟件對相關數據開展分析,其中NRS評分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以t值檢驗;以率(%)表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x2檢驗。若P<0.05時表示對比的數據之間差異明顯。

2 結果

2.1兩組患兒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對比

實驗組患兒一次性穿刺成功38例,穿刺成功率為95%;對照組患兒一次性穿刺成功30例,穿刺成功率為75%,可見實驗組患兒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對照組,且P<0.05。

2.2兩組患兒穿刺后NRS評分對比

實驗組患兒NRS評分為(3.36±1.15)分,對照組患兒NRS評分為(5.48±1.36)分,可見實驗組患兒NRS評分低于對照組,且P<0.05。

3 討論

由于兒科輸液室主要收治的是患兒,小兒輸液普遍具有速度慢、時間長等特點,如果采用普通的靜脈輸液方式,容易發生發生液體外滲的情況,并且患兒在輸液過程中容易出現煩躁、哭鬧等情況,進一步加大了輸液外滲的發生率。另外,由于患兒的血管較細,在輸液時應該盡量減少穿刺的次數,而長期提供有效且可靠的靜脈通道,有助于降低感染的發生率,減輕疼痛。臨床上,在靜脈穿刺中以15°~30°角度進針時,進針的角度跟患者皮下組織厚度存在緊密關系,假如組織的厚度較薄時,進針時的角度不應過大,其原因是如果進針角度過大或者過小均可能穿破患兒的血管[3]。

在本文中,對比了在小兒靜脈留置針靜脈穿刺時分別以15°~30°進針與40°~45°進針對患兒疼痛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結果發現:15°~30°進針的患兒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5%高于0°~45°進針患兒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75%,15°~30°進針的患兒NRS評分(3.36±1.15)分低于40°~45°進針患兒NRS評分(5.48±1.36)分,且P<0.05。證實了在小兒靜脈留置針過程中,采用15°~30°進針有助于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減輕患兒疼痛。這主要是因為采用40°~45°角度進針,因為患兒的脂肪厚度非常薄,再加上患兒比較好動,配合性較差,容易發生穿破血管壁無回血或者送管失敗的情況。而采用15°~30°進針,能夠明顯降低上述情況發生率。值得注意的是,要想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還跟護士的專業水平有關,為此護理人員要自覺提升自身的穿刺技術和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鄧麗紅.提高靜脈穿刺成功率減輕患者疼痛的途徑分析[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6,16(11):84-85.

[2] 吳佳菊.靜脈穿刺角度對患者疼痛及穿刺成功率的影響[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5,6(07):103-104.

[3] 周立群,王明歡,張璐,等.影響靜脈穿刺成功率及減輕疼痛方法的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9(09):264-265.

猜你喜歡
疼痛
疼痛護理管理模式對急診創傷骨科患者疼痛控制和滿意度的影響
疼痛的早期護理干預對于減輕肝膽外科術后疼痛的有效性探討
謝謝你曾放過我
怎么疼痛分類呢?
把疼痛趕走!
怎么給疼痛分類
掙脫這種疼痛
別把疼痛不當病
快樂也能趕走疼痛?
疼痛到底有多少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