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創農業促進惠東沿海經濟發展

2020-08-13 11:26陳文波
好日子(中旬) 2020年4期
關鍵詞:共贏

【摘 要】處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惠東縣擁有很長的海岸線,農業發展成為了滯后產業,改變發展模式,引進現代科技能夠助推經濟發展,給沿海但產業沒有優勢的小縣城提供經濟范本。

【關鍵詞】高端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共贏

在最新的粵港澳大灣區給惠州的定位是瞄準“綠色現代化山水城市”,“生態擔當”,發展綠色清潔產業,是惠州特別是沿海地區的產業著力點?;葜菅睾?,特別是惠東沿海,產業薄弱,現階段基本上靠旅游和房地產業在支撐。地勢好的靠近海岸線地段得到了開發,遠離海岸線地方地方還在從事著傳統馬鈴薯種植。綠色現代化山水城市的發展,應該以高科技的手段改善農作物的品質,提高優質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特別是美國強權的今天,我們更加要利用好國內的市場,發展好高端生態農業,保障我國種源安全和糧食安全。如何給現代農業提供保障,航天育種可以提高技術上的可靠性和保障性。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做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把農業的發展從過去數量型、速度型的發展方式真正有效轉變為質量型、效益型的發展方式。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睘榭傮w要求,以航天育種為牽引的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引導和集聚技術、人才、智慧、資金等資源要素向農業流通,打造區域特色農業的新名片和智慧農業新樣板,形成現代農業新體系,提高農村和農業的新活力,為打造美麗鄉村繪出新的藍圖。

參考已有范本,選擇優勢的地址位置打造惠東沿海農業現代化產業的名片。從周邊縣區已經發展的現代農業模式看,已經初具規模的有博羅航天農業科技生態園和惠陽平潭四季綠農業示范園。博羅航天農業科技生態園是以“科技、生態、休閑”為主題,以航天科技農業和生態休閑觀光農業為核心的,集農業科研、科普教育、旅游觀光、弄特產品加工現代農業示范園。四季綠是一個集農業種植、觀光、采摘一體的綠色生態基地,培育和種植許多新的農作物品種。這兩個地方,也成為了市民周末和節假日休閑的好出處?;輺|沿海本身是一個以旅游觀光為主的地域,長長的海岸線,豐富的旅游資源。以現有的旅游資源的優勢,在稔平半島稍遠離海岸線,目前在傳統農業種植的區域,規劃出一片航天育種加種植的示范科技園,依托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遇,引進現代農業經營理念,建設出一片具備現代科技農業示范園,打造特色旅游觀光農業,提升濱海旅游觀光的質量,形成濱海旅游和特色農業觀光旅游融合一體新的旅游形態,助推山海統籌的發展。

從總體部署上爭取政府和高科技企業的支持,做好合理的規劃和布局。

選好區域,規?;霓r業科技產業園要具有交通便利、集中連片、開發密度低的地域。以現在惠東的產業布局來看,鐵涌鎮和巽寮管委會連片地段可以實施。隨著稔山到鐵涌縣道改造,打破交通瓶頸,更好地服務旅游業,進一步助推該區域發展。目前來看,已經有馬鈴薯種植,依托現有的農戶和農業種植資源,利用航天育種的先進技術,使此? 地的農業轉型升級,向高質量的農業生產體系轉換,建立高科技的農業種植示范基地。

建立智慧智慧新農業展示區域。中國作為農業大國,集約化生產是必然趨勢。利用現代化的航天育種理念,將先進的物聯網技術,超聲波模塊育苗設備等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提升現代農業的管理理念,從選種、種植到最后的進入市場的全流程溯源追蹤,實現農業種植的數字化,信息化,推動智慧農業的發展。在農產品流通環節,利用互聯網+智慧農業的應用大大促進我國農超對接的進程,農超對接模式,有效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實現消費者、農戶、零售商共贏;。疫情改變菜籃子思維,對農副產品品質的要求會更高,能夠以現代信息技術溯源能更好解決對農副產品生產到流通環節的追蹤,保障菜籃子高品質和安全性。加強與高等院校的合作。利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契機,與國內以及港澳高校的合作,將學校研究和正在培育的科技項目,給予產學研的支持。推進高校的產學研項目在基地的落地,建立一批試驗田項目。讓基地成為教授的試驗地和學生第二課堂,激發農業科技的創新活力??萍寂d農也體現在提高農業從業人口的素質,既要有實驗室的科學數據。人是第一生產要素,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素質的提高必定要從農業生產的工作環境、收入水平、社會認可度方面去提高。將科技與農業結合,將高素質的農業從業人員引到大灣區建設中來,進到惠東沿海從事現代農業生產,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

加強企業合作使企業科技城果迅速轉化為農業種植成果,快速成功走向市場。深港澳地區高科技企業,在研發和技術轉化上具有領先的優勢,將企業引進來,可以解決他們在用地和人力資源方面的短缺,可以結局基地建設技術、財力和人才的劣勢,實現優勢互補。利用更好的合作平臺,也需要惠東張開懷抱,利用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契機,積極融合,實現共贏。

通過合理的規劃布局,圍繞大灣區在特色農作物優勢,加強原創式科技成果供給,形成集科研、成果轉化、技術交易一體化的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同現有的旅游資源協同發展,惠東沿海山海統籌發展新模式必定加快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鄭光貴;安徽特色的農業現代化研究.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2010年

[2]翟立國;關于綠色農業農業種植技術的若干研究與推廣方式分析[J].科學技術創新, 2017(16)

作者簡介:

陳文波(1987年7月-),男,漢族,湖北省應城市人,一級科員,研究方向:商事制度改革,社會治理的政策研究。

猜你喜歡
共贏
契“用戶”所需?創共贏之局
余額寶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共贏發展研究
淺析高職院校與中小微型企業產學研合作模式
淺析“一帶一路”戰略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農業投資的要點及其保障措施
基于共贏文化視角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基于共贏的高職校企合作項目式教學探究
高職院校訪問工程師的實踐與探索
弘揚絲路精神,建好“一路一帶”經濟帶
以人民滿意的標準辦樸實的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