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雅陶文化潤澤學生品行

2020-08-13 11:07吳哲威
中學課程輔導·教育科研 2020年23期
關鍵詞:農村中學生

吳哲威

【摘要】? 陶藝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藝術實踐課程。學校在初一級開設了陶藝校本課程,每班每星期一節課,這樣有利于提升學生動手能力、審美能力、創新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眾所周知,材料、工藝、藝術的表現方式等都是陶藝作品的表現形式,是人們智慧的結晶。通過學習陶藝,借鑒陶瓷的高雅、實用,對改變農村中學生因父母的放養導致的不文明、不注重細節的行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中運用雅陶文化來潤澤學生的品行,可以使農村中學生的行為更加文明高雅,對理想和前途充滿期盼。

【關鍵詞】? 農村中學生 雅陶文化 學生品行

【中圖分類號】? G635.5?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23-179-02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和發展,國家對農村學校的設備、師資投入更大。對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農村學校不但要開夠開足課程,還要求開設校本課程。開設陶藝校本課程,編入學校課程計劃,初一級每班每星期一節課,初二級選修。這樣可以讓學生傳承我國優秀的陶瓷傳統文化之余,豐富農村中學生學習生活,增長見識,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學校開設陶藝課程,構筑雅陶文化的目的

眾所周知,陶藝是我國優秀的傳統的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它是一門高雅的技術,是泥與火的結合?!澳唷敝S潤,“火”之熾熱,成就出陶的高雅,古樸。學校開設陶藝校本課程主要目的不是培養陶藝人才,而是通過陶藝課程傳承我國陶瓷傳統文化。讓學生感受勞動人民的艱辛與智慧,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農村中學生的審美能力、創新能力。借鑒陶瓷的美麗、高雅、實用,學校打造雅陶文化來潤澤學生的品行,讓學生雅而有致,陶成佳士。通過學習陶藝,讓學生們直觀感受到成陶的過程就像自己的人生。普通的陶泥,不經雕琢,不經窯火高溫的磨煉,何以成器?我們的這些農村學子,在老師的教導下,在學校這個大家庭里,通過努力,經受住考驗,最終成為對家庭、社會有用的人。所以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陶藝校本課程的重要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陶藝學習中,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發展,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二、陶藝教學中滲透雅陶文化的重要性

1.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農村學生在校因學校缺少設施設備,學校生活較單一枯燥,學生對陶藝的認知是缺乏的。學校開展陶藝教學,宣揚雅陶文化,學生會對陶瓷的神秘,雅致的陶藝學習生活充滿向往。在學校準備足夠的教學用泥時,學生不會因要準備各種美術用具而擔憂,只要帶著自己靈巧的小手,聰慧的腦瓜子就可以參與到陶藝的學習中。在學陶,制陶的課堂學習中,學生是平等的,制作的泥塑作品各有特點。教師用雅致有審美性和形象性的陶藝,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陶藝學習與陶藝制作活動中,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同時,使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得到提升,提升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

2.有利于培養農村學生文明守紀的行為習慣

陶藝是一門以實踐性為主的課程,課堂上的主要教學內容是陶藝的制作,需要大量的泥巴和捏塑工具,教師如只是簡單粗暴地強調紀律,效果不佳之余還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學校大力宣傳雅陶文化,用陶瓷的高雅特征,營造一個高雅的學習環境,陶藝課室一開始就向學生展示一個有別于其他場室的環境,古色古香,工具擺放整齊,地板、展覽的陶瓷作品閃閃發亮。陶藝教學后,整理工具,打掃衛生,一切還原。這對于培養學生的生活習慣,責任心非常有效。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自然會雅而有致,終成佳士。

3.有利于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荀子.榮辱》曰:君子安雅,并注:正而有美德者謂之雅。陶藝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學校在初一級開設陶藝校本課程,大力弘揚雅陶文化,可以豐富教學資源,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讓學生在陶藝的學習和制作中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做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發揚者,推動陶藝文化的發展。

三、用雅陶文化潤澤學生品行的策略

1.育人之大成,陶雅其心志

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是藝術素質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教師在陶藝教學中,可以讓學生了解我國傳統陶瓷文化的發展史,對各時期陶藝作品進行賞析,讓學生感受泥塑藝術的魅力。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搜集陶藝作品的圖片,讓學生通過作品的特征、含義等進行欣賞,感受陶藝的美。陶藝作品可以用來插花,放學習用具,也可以做小擺件。陶瓷是中國人最喜歡藝術品之一,名人家居從不缺陶瓷藝術品的裝飾。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不同家居環境設計進行欣賞,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學習會運用傳統陶瓷文化美化生活,讓生活更加高雅,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

在實際的陶藝教學中,教師除了有效完成陶藝課程審美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外,還可以有效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在開展陶藝教學時,教師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有充分的了解下,可以增設陶偶人物制作。和班主任一起對學生進行理想前途教育,讓學生對自己將來從事的人生職業做一個規劃,教師、醫生、運動員、軍人等。用陶藝課在老師的指導下制作出自己長大后想從事的職業陶偶。在班會課上展示自己的職業陶偶作品,闡述自己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如何為從事這個理想的職業作何種的努力。

2.建雅陶環境,傳統潤心靈

環境對人的影響是深遠的、持久的、潛移默化的。教師在陶藝校本課程教學中,要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為學生創建積極的教學環境,深化學生的心靈。學校要創建專門的陶藝教室,讓學生在古色古香的,展覽著精美陶瓷的專門的環境下進行學習。學生充滿學習的興趣與動力之余,又會有敬畏之心,言行舉止會文明而有秩序。因為陶瓷的珍貴而高雅,但又易碎的特點,就算是農村的孩子也清楚。除了購置的陶瓷,教室中學生可以動手制作做出自己喜歡的泥塑物件,擺放在課室四周。這些作品,有泥坯,有烘干軟陶,有上釉的,有燒好的,由泥到陶,都是同學們平時作業中的佳作。這樣就使學生在上課時就有追趕的目標,別人能行我也行?!版傂那笾烁?,龍涎潤情土成陶”、“雅而有致,陶成佳士”、“雅致陶成”。一些用泥板燒制的標語和陶藝作品精心布置在課室,各種場室,展廳,校園的角角落落,時刻提醒學生們要努力學習。我們農村學子就像普通的陶泥巴,經雕琢,經過1000度的高溫煅燒磨煉,最終會成為精美有用的陶瓷。我們要珍惜在校的初中三年,在老師們的悉心教導下,最終雅而有致,成就佳土,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3.深究雅陶藝,育“工匠精神”

陶藝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藝術課程,是中國古老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結合。陶藝課堂主要以實踐制作為主,在實踐制作中探究、想象、設計、體驗陶塑的美。要體驗陶藝的制作的快樂,必須掌握泥條盤筑法、泥板成型法、手捏成型法等各種陶藝基本技法。老師在傳授技法的同時也向學生傳遞耐心、專注、堅持、創新的“工匠精神”。如在泥條盤筑花瓶時,強調泥條的制作要用力均勻輕柔,耐心制作大量的泥條備用。泥條搓得不圓不勻,泥漿涂得過多或過少,會導致花瓶的倒塌和開裂;在制作《小刺猬》的課堂上,圓錐狀的小刺要一根一根往刺猬身上粘;《農家小院》的課堂上,同學們需要小組合作,一塊磚、一片瓦地制作,最后疊加粘接,容不得絲毫松懈。當作品完成,學生們看到一塊塊其貌不揚的泥巴通過自己努力,變成了一個個有生命的陶瓷藝術品時,這成功的體驗是孩子們一生中寶貴的財富。學生在今后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有堅定的信心、耐心、決心,不驕不躁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是陶瓷的故鄉,也是傳承陶藝的地方,陶藝,不僅可以提供高雅的藝術生活,更可以開發創造力,鍛煉手與腦,表達自我,陶冶情操。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以更加直觀的形式感受到陶藝的美,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心,作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弘揚者。在學陶、制陶的過程中,用陶的高雅、實用,潤澤影響農村中學生的心靈,促進農村中學生綜合全面發展,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注:本文系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劃小課題“農村中學開設陶藝課程的探究和實踐”成果(課題編號:GDXKT22939)】

[ 參? 考? 文? 獻 ]

[1]伏涵琪.在陶藝教學中培養興趣提升素質[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

[2]樊繼興.中小學美術教育中陶藝課程重要性探析[J].中華少年,2018.

[3]文廣明.中學美術教學中開展陶藝課程的探索[J].新課程:教研版,2015.

猜你喜歡
農村中學生
淺談農村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
運用室外拓展活動提高農村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農村中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初探
網絡對農村中學生心理發展的策略研究
農村中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成因與糾正
淺談農村中學生輟學的原因及對策
農村中學生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農村初中生語文課外閱讀缺失的原因及對策摭談
淺談農村中學生學業壓力及應對策略
如何讓農村中學生有“聽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