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ANCA檢測在血管炎病人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2020-08-16 15:52李海燕殷明輝謝劍波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6期
關鍵詞:血管炎

李海燕 殷明輝 謝劍波

【摘 要】目的:分析血清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檢測對血管炎病人的臨床價值。方法:對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300例血管炎患者進行回顧性調查,均采用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血清ANCA,分析血清ANCA檢測的應用價值。結果:300例患者中,韋格納肉芽腫患者血清ANCA的陽性率(80.6%)最高,胞漿型抗粒細胞胞漿抗體(C-ANCA)、核周型抗粒細胞胞漿抗體(P-ANCA)分別占74.2%和6.5%;活動期C-ANCA陽性率為92.0%,恢復期C-ANCA陽性率為32.0%,活動期與恢復期C-ANCA效價的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血清ANCA檢測可作為血管炎病人臨床診斷的重要指標。

【關鍵詞】血管炎;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韋格納肉芽腫

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是存在于血管炎病人體內的以單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胞漿成分為靶抗原的一種自身抗體。臨床上,血清ANCA檢測對炎癥性腸病、系統性血管炎的鑒別和診斷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以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血管炎患者為對象,進一步分析了血管炎病人血清ANCA檢測的應用價值?,F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300例血管炎患者進行回顧性調查。男性142例,女性158例;年齡18-76歲,平均年齡(49.5±9.6)歲。其中,韋格納肉芽腫62例,顯微鏡下多血管炎27例,過敏性紫癜64例,白塞病22例,腎小球腎炎42例,類風濕性關節炎37例,系統性紅斑狼瘡46例。

1.2 方法

參照文獻[1]方法制備嗜中性粒細胞底物片,混合新鮮肝素抗凝血清與等量1.5%葡聚糖T500,放置于室溫環境中沉淀45min,經淋巴細胞分層液對血漿中的嗜中性粒細胞進行分離,涂片,無水乙醇固定。采用間接免疫熒光法測定檢測ANCA,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試驗操作。熒光顯微鏡下對熒光模式進行觀察,呈現兩種相關的ANCA:胞漿型抗粒細胞胞漿抗體(C-ANCA)與核周型抗粒細胞胞漿抗體(P-ANCA)。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進行數據處理,采用檢驗計數資料,P<0.05為比較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本研究中,62例韋格納肉芽腫患者的血清ANCA陽性率為80.6%,其中C-ANCA占74.2%,P-ANCA占6.5%?;顒悠?6例(92.0%)呈C-ANCA陽性,滴度顯著增高;恢復期16例(32.0%)呈C-ANCA陽性,滴度顯著下降;韋格納肉芽腫患者活動期C-ANCA效價高于恢復期,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其他種類疾病的血清ANCA陽性率較低,均呈P-ANCA陽性。見表1。

3 討論

血管炎是以血管壁內炎癥與破壞為主要病理改變的一種疾病,其中致病因素直接作用于血管壁的稱為原發性血管炎,如韋格納肉芽腫、白塞病、顯微鏡下多血管炎等;而由鄰近組織炎癥病變累及血管壁致病的稱為繼發性血管炎,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由于血管炎可累及全身多個器官,早期診斷和治療十分關鍵。ANCA作為血管炎的敏感標記抗體,血清檢測陽性有助于血管炎的診斷和鑒別。目前認為[2],壞死性小血管炎是白細胞滲入血管壁引起的級聯反應,而環境因素和遺產因素是ANCA相關性疾病發生的重要基礎。ANCA能夠維持白細胞局部激活,可使小血管炎癥自我延續,最終導致明顯的血管損傷癥狀。本研究中,韋格納肉芽腫血清ANCA的陽性率為80.6%,其病變處無或僅有少量免疫球蛋白、補體成分沉積,主要呈“寡免疫復合物及補體沉積”特征,同屬于ANCA相關小血管炎,提示小血管炎的發病中ANCA發揮著一定作用[3]。ANCA主要分為P-ANCA和C-ANCA兩類,P-ANCA的相應抗原為抗髓過氧化物酶抗體,C-ANCA的相應抗原為絲氨酸蛋白水解酶。文獻報道[4],韋格納肉芽腫活動期的ANCA陽性率高達80-100%,提示ANCA與韋格納肉芽腫活動性有關。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韋格納肉芽腫活動期、恢復期的C-ANCA陽性率分別為92.0%和32.0%,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說明ANCA效價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韋格納肉芽腫的病情變化。另外,本研究中韋格納肉芽腫血清ANCA的陽性率最高,可能與P-ANCA和C-ANCA的臨床意義不同有關,C-ANCA陽性僅存在于韋格納肉芽腫患者,表明C-ANCA診斷韋格納肉芽腫的特異性較高。而其他種類疾病均呈P-ANCA陽性,可見不同ANCA亞型對血管炎的診斷和鑒別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綜上所述,血清ANCA檢測對血管炎的診斷及鑒別具有一定作用,值得臨床推廣及運用。

參考文獻

張超,王德光,郝麗.抗中性粒細胞胞質抗體相關性血管炎的臨床特點及預后[J].智慧健康,2018,4(15):46-47.

吳子燕,吳慶軍,徐涓娟,等.HLA-DPB1及PRTN3基因和ANCA相關性小血管炎的相關性分析[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4,21(06):709-714.

譚立明,焦安君,馮曉晶,等.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檢測對系統性血管炎的臨床價值[J].檢驗醫學,2018,33(02):101-105.

商曉麗.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檢測對系統性血管炎的應用效果評價[J].飲食保健,2019,6(29):248-249.

猜你喜歡
血管炎
系統性血管炎
血管炎的分類及ICD-10編碼探討
從毒論治血管炎
一項單中心十年的血管炎住院病種流行病學資料分析
單純累及肺動脈的多發性大動脈炎合并重度肺動脈高壓1例
自身免疫性肝病合并血管炎患者檢測ANCA、IgG4的潛在價值
ANCA相關性血管炎誤診1例
高齡老年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相關性血管炎性腎衰竭患者1例報道
體外沖擊波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并下肢皮膚破潰1例
肉芽腫性多血管炎兼結核潛伏感染者一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