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部CT檢查在重癥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診治中的價值

2020-08-16 18:12彭浩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6期
關鍵詞:肺部感染

彭浩

【摘 要】目的:對胸部CT檢查在重癥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診治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方法:入選研究對象為重癥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收治時間在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根據計算機分組法將116例患者分為A組與B組,分別采用胸部CT檢查、聯合實驗室檢查,對比檢查結果。結果:B組患者陽性檢出率高于A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胸部CT檢查與實驗室檢查聯合在一起,可極大的提高重癥肝炎合并肺部感染的檢出率,為臨床診治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關鍵詞】胸部CT檢查;重癥肝炎;肺部感染

根據有關數據資料顯示,我國乙型肝炎的發病率極高,針對乙型肝炎來說并沒有徹底治愈的藥物,預防乙型肝炎以注射疫苗為主[1]。通過注射疫苗雖然抑制了乙肝大范圍的傳染,但是在臨床中重癥肝炎的發病仍居高不下。

重癥肝炎患者的肝細胞受到了損害,因此降低了免疫球蛋白、補體與抗體能力,增加了肺部感染的發生率。重癥肝炎合并肺部感染一旦錯過最佳救治時間,可加重肝損傷,嚴重時甚至引起肝功能衰竭[2]。此次研究主要分析胸部CT檢查在重癥肝炎合并肺部感染中的應用效果,具體如下。

1 研究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資料

入選研究對象為重癥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收治時間在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根據計算機分組法將116例患者分為A組與B組。58例患者為A組,其中男性30例,男性28例,年齡在29歲至66歲,均值(47.5±4.5)歲,病程在2.8年至21年間,均值(11.9±2.1)年;58例患者為B組,其中男性31例,男性27例,年齡在29歲至64歲,均值(46.5±4.3)歲,病程在2.8年至22年間,均值(12.4±2.3)年。將以上臨床資料做綜合統計分析,得到差異檢驗值P>0.05。

1.2 方法

采用4層螺旋CT儀器進行檢查,胸部DR行站立正、側位高管電壓攝影,管電壓、管電流、曝光計量分別設置為120kV、200mA、0.05mAs。CT采用螺旋軸位進行平掃,對整個肺區進行掃描,層厚、螺距、層距、電壓、電流分別設置為7.5mm、1.5、7.5mm、120kV、240mA,必要時經高分辨率CT對感興趣區進行檢查,觀察時采取肺窗與縱膈窗。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肺部感染檢出率。肺部感染的診斷標準如下:

①聽診時肺部為濕羅音;

②體溫>38℃,外周血WBC在10×109/L以上;

③經肺部X線檢查呈炎性浸潤性病灶;

④通過CT檢查有滲出性病變或間質性影。

此外在呼吸道分泌物、其他體液中分離出病原體,其培養結果為陽性。

1.4 統計學

本研究基于SPSS21.0版本統計學軟件建立數據分析模型,計數資料采用例(n)、率(%)的形式描述,采用卡方()檢驗資料間差異,P值小于0.05表示兩者比較存在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B組患者陽性檢出率為89.6%,44例患者呈片狀及斑片狀實變影,其中伴有空洞影患者為8例,有肺氣囊改變患者為4例,肺紋理模糊伴毛玻璃樣影患者為8例;A組患者陽性檢出率為51.7%,肺內炎性浸潤影為主要表現,有空洞影患者為4例。B組患者陽性檢出率高于A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3 討論

重癥肝炎是臨床中常見的一種疾病,引發因素為乙型肝炎病毒與甲型肝炎病毒,具有發病快、死亡率高等特點,對患者的生命安全產生了嚴重的威脅[3]。重癥肝炎患者的肝細胞出現廣泛壞死的癥狀,因此肝細胞受損比較嚴重,因此患者的免疫力極低,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療期間發生院內感染的幾率極高,其中發生率最高的是肺部感染。重癥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應及時有效的進行治療,一旦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那么患者的死亡率極高,基于此重癥肝炎合并肺部感染的早期診斷有著重要意義。

臨床診斷重癥肝炎合并肺部感染以X線胸片為主,但是通過臨床大量研究證實X線胸片檢出重癥肝炎合并感染的陽性率比較低,極易出現漏診的情況,并不能為臨床診治提供科學的依據,從而使患者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4]。為了及時確診,臨床在對重癥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時會采用痰液、血液檢查等,然而在早期時肺部感染血象與體溫并沒有異常,因此當臨床癥狀與體征改變顯著時,已然發展至晚期,使重癥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在本次研究中,對重癥肝炎合并肺部感染分別采用胸部CT檢查、聯合實驗組檢查,通過對比發現,胸部CT檢查陽性檢出率為51.7%,聯合檢查陽性檢出率為89.6%。重癥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痰培養常見病原菌有肺炎克雷伯桿菌、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不同病原菌引起的肺部感染特性性表現有所不同,通過胸部CT檢查可更準確的檢出重癥肝炎合并肺部感染,為臨床診治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重癥肝炎合并肺部感染的死亡率是比較高的,CT檢查最大的優勢為密度分辨率高,可將肺內感染病變清除的表現出來,進而確定病變累及的范圍,此外不同病原菌引起的肺部感染雖然有一定的影像學特征,然而卻并不是非特異性征象??偠灾?,將胸部CT檢查與實驗室檢查聯合在一起,可極大的提高重癥肝炎合并肺部感染的檢出率,為臨床診治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參考文獻

羅來輝,鄒芳,賴泉江,等. 重癥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肺部超聲與CT影像的對比研究[J]. 贛南醫學院學報. 2016, 36(4): 560-561, 609.

王銳,胡潺潺,劉艷,等. 中心氣道腫瘤患者肺部感染能譜CT的診斷研究[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6, 26(5): 1022-1024.

李鋒. 胸部X線聯合CT檢查在早期肺部感染中的診斷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11): 49-50.

米娟,裴理輝,李君,等. 胸部X線聯合CT檢查對肺部感染早期篩查的診斷意義[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6, 26(13): 2963-2965.

猜你喜歡
肺部感染
支氣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護理策略分析
腦出血并發肺部感染的相關因素及護理對策
重癥顱腦損傷合并肺部感染的臨床診治分析
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對塵肺合并肺部感染療效評估價值探討
51例重癥腦出血肺部感染情況分析
聯合用藥治療肺癌化療后肺部感染的臨床療效探究
支氣管肺泡灌洗聯合藥物注入治療高齡重癥肺部感染臨床研究
降鈣素原與C—反應蛋白聯合檢測在肺部感染患者診斷中的應用
大面積腦梗死患者并發肺部感染兩種不同排痰方法的比較及護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