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內分泌科室胰島素泵治療的精細化管理效果

2020-08-16 18:12練國香黎逢弟劉蓉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6期
關鍵詞:胰島素泵精細化管理

練國香 黎逢弟 劉蓉

【摘 要】目的:觀察對非內分泌科室胰島素泵治療實施精細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對照研究的方法,將在本院非內分泌科室住院接受胰島素泵治療的96例患者分為對照組46例和觀察組5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管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精細化管理,對比兩組患者帶胰島素泵治療期間意外事件的發生率和血糖控制達標時間。結果:觀察組帶胰島素泵治療期間意外事件的發生率(16.0%)低于對照組(45.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9.99,P<0.05;觀察組血糖控制達標時間(3.68±0.75)d少于對照組(5.23±1.91)d,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74,P<0.05。結論:應用精細化管理能減少胰島素泵治療期間意外事件的發生率,縮短患者血糖控制達標時間。

【關鍵詞】胰島素泵;非內分泌科室;精細化管理

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是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有效方式之一[1],通過持續皮下輸注胰島素的方式,模擬人體胰島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使患者的血糖在較短時間內達到控制標準或接近控制標準,達到糖尿病患者強化治療的目的[2]。目前,糖尿病發病率快速增長,由于并發癥或合并其他疾病的原因,糖尿病住院患者分布于全院多個非內分泌科室,如眼科、骨科、婦科、神經內外科、心血管內科等。但,非內分泌科室醫護人員的胰島素泵治療、低血糖反應觀察與處理、血糖監測知識基本相對缺乏[3],而且存在安全管理問題。為此,我們對非內分泌科室胰島素泵治療進行了精細化管理,取得了滿意的效果?,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非內分泌科室住院接受胰島素泵治療的96例患者列為研究對象, 96例患者分布于全院8個臨床科室,其中眼科32例,普外科13例,骨科11例,泌尿外科10例,心內科8例,,婦科7例,神經內科6例,呼吸內科5例神經外科4例。將2018年1 月至2019年1月在非內分泌科室住院實施胰島素泵治療的46例患者作為對照組;2019年2 月至2020年1月在非內分泌科室住院實施胰島素泵治療的5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兩組均使用美國美敦力公司生產的 Minmed712胰島素泵,藥物遵醫囑選擇門冬胰島素或優思靈R筆芯。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學歷、病程、空腹及餐后血糖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組與排除標準 入組標準:(1) 患者均符合 《中國胰島素泵治療指南(2010)》中短期胰島素泵治療適應證;(2)患者無嚴重重要臟器功能衰竭;(3)患者或家屬已經簽署胰島素泵治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患者有嚴重重要臟器功能衰竭;(2)妊娠糖尿病;(3)患者有精神病史及溝通障礙。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給予常規管理。經內分泌科醫師會診后,制定胰島素泵治療胰島素基礎量及餐前最大量計劃,內分泌科護士負責到床邊實施胰島素泵上機,并對管床護士進行交班,再由患者所在科室護士對胰島素泵進行操作和管理,內分泌科醫生每日巡視1~2次,依據患者血糖情況進行胰島素劑量調整。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精細化管理。(1)組建非內分泌科室胰島素泵治療管理小組,小組成員由內分泌??聘敝魅?人、醫師1人、護士長1人、護理組長1人、護師1人組成;負責制定與非內分泌科室胰島素泵治療交接單、警示標識,對全院護士進行胰島素泵治療知識的培訓。在非內分泌科室備有胰島素泵問題登記本,有更新時,由糖 尿病教育護士在巡視時及時現場解答問題。(2)由實施床邊胰島素泵上機護士負責落實患者的健康教育、與非內分泌科室護士交接的工作,重點強調胰島素泵佩戴注意事項(保護好泵、避免脫管、帶泵進行核磁共振 和CT 等檢查)、餐前大劑量的注射方法與注意事項、 胰島素泵報警的緊急處理、低血糖的正確處理流程等。(3)將胰島素泵進行數字編號,每班清點,做好日常維護保養;登記好非內分泌科室胰島素泵使用的登記,包括科室、患者的床號、姓名、 住院號和所用的是幾號胰島素泵。(4)細化胰島素泵治療巡視內容,包括、胰島素泵的基礎率、餐前大劑量、剩余胰島素劑量、電池情況、胰島素泵植人處皮膚情況(有無紅腫硬結)、胰島素泵管路情況(折疊扭曲、針頭脫出)、 血糖監測情況等,評估患者對健康教育內容的知曉及依從情況。(5)將非內分泌科室科室使用胰島素泵信息顯示在白板上,內容包括科室、使用泵的數量,每日更新,巡視者依據科室使用登記的信息到相應的科室落實巡視工作。(6)依據胰島素泵上機時間和植入局部皮膚情況,3-5d更換植入部位和輸注管路。(7)收集每天到非內分泌科巡視發現的問題,小組成員進行討論、分析、整改,與非內分泌科室護士長溝通,落實相關的管理措施。

1.4 評價指標 由內分泌科護士或醫師在巡視時收集患者的相關指標資料。(1)胰島素泵運行情況:記錄胰島素泵治療過程中發生的意外事件包括漏注射餐前胰島素、非計劃性拔泵、導管滑脫、泵報警(低電量、無輸注、按鍵錯誤等)。(2)患者胰島素泵治療后血糖水平(空腹、餐后),由患者所在科室統一采用拜安康血糖儀測量指尖血糖;(3)血糖控制達標時間,參照《中國血糖監測 臨床應用指南(2015年版)》標準,指尖空腹血糖均 ≤6.5 mmol/L ,且三 餐餐后2 h 血糖均 ≤9.0mmol/L 為血糖達標, 統 計患者從胰島素泵使用開始到血糖達標的時間 。

1.5 統計數據處理 采用SPSS 17.0 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科以例、百分數表示,組間采用檢驗,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顯著性水平設在0.05,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組帶泵治療期間意外事件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見表1.

2.2 兩組患者胰島素泵治療后空腹及餐后均有所下降,觀察組胰島素帶泵治療時間少于對照組,觀察組血糖達標率高于對照組,見表2.

3 討論

目前,在內分泌??剖褂靡葝u素泵治療技術條件已經很成熟。但,在非內分泌??剖褂靡葝u素泵過程中發現的隱患及安全問題較多,涉及的因素也多。精細化管理思想源于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管理要點為精、準、細、嚴,強調管理責任個體化、具體化、明細化,其目的是提高組織執行力、工作效率及效益。本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帶泵治療期間意外事件的發生率(16.0%)低于對照組(45.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9.99,P<0.05;觀察組血糖控制達標時間(3.68±0.75)d少于對照組(6.23±1.91)d,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74,P<0.05。應用精細化管理能減少胰島素泵治療期間意外事件的發生率,縮短患者血糖控制達標時間,使胰島素泵能安全地運用在非內分泌科室,讓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受益。

參考文獻

羅慧慧.2型糖尿病應用胰島素泵強化治療的護理方法與效果研究[J].心理醫生, 2016.22 (1):214 -21 5.

鄧德芬,謝文婭.胰島素泵短期強化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的護理[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9):25—26.

鄭鑫,陳長英,喬改紅,等.內分泌科護士對中國血糖監測臨床應用指南知曉情況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4,29(23):52—54.

猜你喜歡
胰島素泵精細化管理
內分泌科實施科外帶胰島素泵應用的管理體會
房地產開發項目精細化管理研究
推行細節管理方法 提高綜合管理水平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精細化淺析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胰島素泵持續皮下注射治療的臨床觀察
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臨床效果探討
胰島素泵治療妊娠糖尿病的臨床效果分析
胰島素泵在多科室間合作應用的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