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及公路養護

2020-08-19 08:26趙軒
大眾汽車·學術版 2020年2期
關鍵詞:養護措施施工技術管理公路

趙軒

摘 要 在公路建設中,為了滿足逐年增長的交通需求,必須提高施工質量,加強公路養護管理。在公路建設的技術管理中,要充分考慮國民經濟發展與交通運輸的必然關系,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做好公路建設的技術管理和養護工作,確保公路滿足公路建設的需要運輸要求,可延長使用壽命。本文對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及公路養護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公路;施工技術管理;養護措施

在公路工程建設和管理過程中,質量管理非常重要。要著眼多方面、從實際出發,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積極采取相關組織措施和技術方法。在這種情況下,要克服各種不利因素,確保相關施工質量和管理維護工作到位,狠抓落實,狠抓管控技術,切實確保施工質量和服務質量。

1公路施工技術管理的要點

1.1 完善施工技術方案設計

正式開展公路工程建設之前,施工單位要深入施工現場,詳細進行基本情況調查,全面掌握沿線具體情況。然后遵循施工技術規范標準,根據工期計劃和質量控制目標,制定有效的施工規劃,完善施工圖紙設計。在此基礎上,要認真進行技術交底,對存在的不足及時采取修復和改進措施,讓施工方案更好指導公路工程施工。要加強施工人員培訓,讓他們詳細掌握施工技術方案,明確質量控制目標和要求,切實履行職責,落實質量控制方法,為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質量創造條件。

1.2 路基施工技術管理方法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為確保路基工程質量,首先應該制定有效的施工技術方案,健全施工技術管理方案,更好規范和引導路基工程施工。要重視基底處理,確保路基干凈、整潔,為施工順利進行奠定基礎。路基工程建設中,要加強原材料質量控制,重視填料含水量控制,確保在最佳含水量狀態下開展路基碾壓施工,有效保障路基壓實度。公路路基施工通常采用分層填筑和碾壓方式,每層厚度在20~30cm 之間。一層填筑、碾壓完成,并且經過質量檢測合格后,然后才能進入下一層碾壓施工。采用這種施工方式,加強路基施工全過程技術管理,有利于預防質量缺陷發生,增強路基的穩固性與可靠性。

1.3 路面施工

如果將公路當中路面施工的主要內容進行總結,主要可以分為人行道、露肩、路緣石、邊緣排水系統等等。在我國市政路面表層主要以瀝青表面處治、瀝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或者是瀝青碎石路面等等作為主要形式,有著多種多樣的形式,可以使得建筑工程根據具體實際情況進行有關的選擇。

1.4 邊坡施工技術管理方法

邊坡施工也是公路工程施工中不可忽視的環節。要制定有效的邊坡施工方案,把握技術要點,確保邊坡穩固可靠。常用工程護坡或植物護坡方式,也可以將兩種方式結合,確保邊坡穩固可靠,防止出現邊坡滑塌現象,最終為車輛安全順利通行提供保障。

2加強公路養護管理的措施

2.1 提高公路養護資金方面的投入

在公路養護工程中,如何才能使養護工作科學合理,如何向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這些都需要充足的資金來實現。必須要合理分配養護資金,將資金著力應用到公路養護上來,而不是大量用在人員身上,找到兩者的平衡才是關鍵。另外,目前我國主要是市場經濟為主體,傳統的計劃經濟下的管理模式已經落后,應時代要求,必須完善創新公路養護體制,增加資金投入,以適應快速發展的經濟以及現代化的公路養護工程。

2.2 就地熱再生技術

就地熱再生技術是將舊瀝青路面經過路面再生專用設備的翻挖、回收、加熱、破碎、篩分后,與再生劑、新瀝青、新集料等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和成混合料,滿足一定的路用性能并重新鋪筑于路面的一整套工藝,一次性實現舊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就地再生。其使用范圍是各種瀝青路面的預防性、日常性養護。在瀝青路面養護過程中,有些路面雖然損壞,但是還有一定的利用價值,修復后可以再次使用。就地熱再生技術就是這樣一種新技術,可以實現對舊瀝青路面的碾壓和翻新,使舊瀝青路面能夠通過翻新成為新的路基材料,降低路面養護和維修成本。

2.3 冷補瀝青混合料技術

冷補瀝青混合料技術主要是利用拌合好的瀝青混合物對需要養護的部位進行攤鋪,達到消除裂縫和提高路面平整度的目的。冷補瀝青混合料是將礦料和(經加工的改性)瀝青混合物在溫度約為50-60℃時拌合形成的混合料。石料的組成部分主要包括花崗巖、玄武巖、石灰石等,要求組成部分具有良好顆粒形狀、無雜質、無風化、干燥(含水量4%)、潔凈(泥砂含量2%)、高度粉碎等。冷補混合料的強度形成有一個緩慢的過程,在攤鋪,碾壓時具可塑性、流動性,能被擠壓至坑槽中不規則的地方。在行車和空氣的作用下使一部分溶劑揮發,瀝青逐步變稠,冷補混合料顆粒之間的分布更加緊密,空隙率減少,礦料相互的黏結更牢固,經過一定的時間,強度會逐步穩定。在有些瀝青路段,破損面積較小,路面破損不嚴重,對于這些部位的養護無法采用大型設備。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冷補瀝青混合料技術應運而生。其最大特點是修補成本低,不受天氣和坑槽大小及數量的限制,修補及時,可避免坑槽擴大,節省修補材料,且修補時無需加熱或攪拌,根據實際用量隨時取用,剩余材料可在下次修補中繼續使用,不會造成材料浪費。

2.4 處置路面翻漿

公路路基常年收到路邊耕地水的侵蝕影響,在春季就會出現路基翻漿,使得路面破損,嚴重時會導致車輛無法通行而造成交通癱瘓。在處理路面翻漿時,可用的方法主是換土法。換土法,先開挖半邊路基至路基土底層1.5m深處,全部挖出翻漿土,將最底層的50cm 厚度土用5厘米以下粒徑的天然砂礫換填并且分層填筑夯實,中間部分的50cm 土用粒徑次之的天然砂礫分層填筑夯實,最上面的50cm 厚度土用75%的天然砂礫與25%的粘土摻配、拌勻分層填筑夯實。

2.5 處理路面坑槽、松散、破裂、啃邊等病害

處理這類問題時,可先將損壞部分挖去,在路基下部墊入礫石并夯實,然后撒上冷底子油,將瀝青刷入嵌縫處,最后將瀝青料拌合好后進行修補碾壓密實。

總之,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和養護是一項龐雜的工程,涉及的工作較多,要積極從管理模式、制度體系、技術引用等方面加強工作,從而提升公路施工技術和養護的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高江麗.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及公路養護措施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16):129-130.

[2] 張煒.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及養護措施研究[J].交通世界(上旬刊),2018,(6):158-159.

[3] 鄭雷.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及公路養護措施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7(2):241-242.

[4] 王宏偉.試論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及公路養護[J].中國標準化,2018(02):139-142.

猜你喜歡
養護措施施工技術管理公路
“播放”音樂的公路
家鄉的彩色公路
林業樹木養護管理技術探討
公路路面預防性養護的措施分析
建筑基坑支護與開挖的施工技術管理
建筑施工技術管理優化措施的探討
芻議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管理措施
高速鐵路信號施工技術管理要點探究
中國十大壯美公路(一)
Beijing Review(2008年32期)2008-08-3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