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PR 改革對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的影響

2020-08-20 02:11楊超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
環球市場 2020年14期
關鍵詞:報價市場化定價

楊超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

一、LPR 機制改革概述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作為經濟發展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商業銀行的角色極為關鍵,對我國未來經濟發展極為重要。我國歷來對商業銀行發展給予高度重視,不斷推動建立適合時代需要的銀行體系,但由于種種限制,原有銀行體系已無法滿足當代經濟發展需要,其中利率市場化是待改進的一大方向。為推動實現利率市場化,需盡快推進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應用,其在近幾年也受到越來越多專家學者的研究。

(一)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

利率市場化改革的觀點形成于1993 年十四屆三中全會,2003 年十六屆三中全會確認改革路線,建立市場供求主導的利率機制。2013 年10 月25 號,中國人民銀行建立LPR 集中報價和發布機制(見表1)。

(二)LPR 改革進程

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由銀行為其最優質用戶所提供,在此基礎上通過處理輸出其他用戶貸款利率。制度實行后,各商業銀行報價不再參考貨幣市場利率而是參考貸款基準報價利率,舊的LPR 機制已經脫離利率設置的目標,不能對貸款利率進行引導??v觀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LPR 改革是大勢所趨。2019 年8 月16 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改革LPR 機制,改革后的新機制較原機制主要有以下差異:

1. LPR 參考公開市場操作利率MLF

改革后,各行參考中期借貸便利利率MLF 加點報價。具體會考慮銀行資金成本、市場供求狀況以及風險溢價等幾方面。報價計算方式方面,改革之前采用加權平均的方式,首先去掉最低、最高兩家銀行報價,然后對其余的報價通過加權平均進行處理,根據上季度末各報價行貸款余額占總體的比重得出相應的權重;改革后的計算方式改為算術平均,同時增加最小步長的限制,初步計算結果向0.05%的整數倍就近取整得出最終結果。

2.改革后在1 年期一個期限品種上增加5 年期以上期限品種

原LPR 報價制度只有1 年期一個品種,本著利率兩軌合一的原則,新的制度將其擴大到1 年期和5 年期以上兩個期限品種,LPR 潛在應用范圍得到拓展。1 年期和5 年期直接參考LPR,1 年期以內、1 年至5 年期貸款利率參考基準,企業根據自身需求選擇不同貸款期限的產品。

3.改革后報價行數量擴展至18 家,層次更加豐富

LPR 改革前報價行為10 家,包括國有行、股份行,改革后增加至18 家,在之前兩類銀行外增加民營銀行、外資銀行、農商行、城商行,并對報價行定期進行評估。覆蓋的銀行種類更加全面,同時提高了報價利率的市場代表性和使用實效性(見表2)。

4. LPR 報價頻次改為每月公布

改革前,LPR 每日進行報價,每日上午11 點30 分發布,利率變動過于頻繁,實用性降低。改革后報價時間定于每月的20 號(遇到節假日順延),時間為當天上午9 時30 分前。

表1 我國利率改革措施

表2 改革前后報價行變化

(三)LPR 改革必要性

1. LPR 報價機制提升了央行對利率的調控能力

新的LPR 采用公開報價的形式,市場可以操作利率,加點后向全國各地區銀行進行中心報價,向各類貸款基準利率提供參考,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及時反饋市場利率的變動,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此次改革央行將也將LPR 運用情況納入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對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及定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降低

LPR 機制改革可幫助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中小微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一直深受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2019 年8 月16日,第60 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使用市場化手段降低利率水平,當月17 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實行LPR 機制改革。與此同時,目前全球各大經濟體紛紛降息,我國利率政策也有跟隨下降的趨勢,改革前存貸款利率并非基于貨幣市場利率變動,改革后有助于通過市場利率的變動影響實體經濟的信貸利率,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隨之下降,這也有助于應對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

3. LPR 改革重塑商業銀行利率傳導路徑

我國存貸款利率的上下限限制取消后,期望的傳遞路徑是:中國人民銀行以公開市場操作的方式發放基礎貨幣,通過政策利率影響同業拆解市場利率以及銀行存款利率,最終調節貸款利率。分析目前銀行的實際流程,貨幣市場利率向存貸款利率的傳導依舊問題重重、效率低下,銀行多采用內部轉移價格FTP 指導存貸款定價。LPR 改革推進了貸款利率兩軌合一的現狀,對我國貨幣政策向貸款市場的傳導機制起到重塑作用。

4.改革倒逼銀行豐富業務種類,開展金融創新

在利率市場化的推進中,銀行的傳統業務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但也應看到,有很多新型金融產品不斷推出,其中發展最為迅速的是表外金融業務和中間金融業務,接下來銀行需要更加不遺余力的根據用戶需求豐富金融產品,挖掘新的盈利點,豐富原來單調的業務種類。

二、LPR 改革對商業銀行影響

(一)銀行盈利壓力加大

存貸款利差收入一直是銀行的重要收入來源,其中在銀行的資產結構中占比重較大的是表內授信業務,LPR 利率改革沖擊了這一傳統模式。商業銀行在改革前具有穩定的存貸利差收入和顯著的規模效應,銀行打算提高收入只需要多發貸款、吸收存款就可。改革后,LPR 形成了“公開市場操作利率(MLF)-LPR-金融機構貸款利率-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傳導模式,與此同時利率波動,存貸款利差縮小,僅僅依靠規模效應難以長期經營。

(二)利率風險變大,風險定價的能力受到考驗

LPR 改革后,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管理水平、風險定價等能力都將受到考驗,商業銀行必須相應提高資產負債管理技術、完善風險定價體系。從負債結構看,貸款成本涉及運營、風險、資金狀況等多方面,中小型銀行包含的資金成本較高,如果其資產收益率降低,貸款成本保持不變,未來利潤空間將會受到極大影響,但是還有很多銀行目前不具備相應的定價能力。此外還要考慮外部競爭,即使定價可以覆蓋成本,但如果在競爭中遠高于其他銀行定價,獲得客戶的難度也將變大。

(三)重塑銀行風險偏好,加劇行業分化

在市場利率下行現狀下,為維持利息差或自身收益,中小銀行有可能會進行逆向選擇,被迫提高風險容忍度以便追求更高信用溢價,在實際操作中把資金配置在風險大、收益高的資產上,而相應的利率定價、風險識別能力如果無法匹配,必將加大銀行潛在不良資產的風險壓力,極有可能導致不良貸款率上升。大型商業銀行由于業務體系成熟、客戶網絡相對龐大,因而自身所受壓力較小,在與大型銀行的競爭中中小型銀行劣勢明顯,優勝劣汰下行業分化難以避免。

(四)銀行或將面臨更大的選擇權風險

如果客戶提前償還貸款或者提前支取存款,銀行的利差收入就會受到損失,這種情況下選擇權風險就成為銀行不得不面臨的一大問題。LPR 改革后,利率較之前變化頻率增加,隨之也將帶來更大的選擇權風險。目前利率處于下行趨勢,從客戶角度而言,他們更有可能傾向于用低息貸款償還之前的高息貸款,銀行面臨的選擇權風險隨之增加。

三、商業銀行應對LPR 改革建議

(一)改變經營理念,強化精細化管理

之前階段,在人民銀行存貸款基準利率管理下,商業銀行可以維持比較穩定的存貸利差,伴隨利率市場化的進程,息差逐漸收窄的趨勢難以避免,怎樣有效的控制業務成本、提升非利息收入成為銀行面對的重要問題。貸款利率進行市場化改革之后,首先在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的基礎上進行加點操作得到LPR,而加點幅度則主要參考其業務模式、市場供求情況、客戶信用風險以及資金成本等方面,對商業銀行經營能力要求相應上升。商業銀行要積極主動應對此次改革,改變經營理念,強化精細化、主動管理意識,強化對資產負債、信用及利率風險的管控,加強穩健經營的能力。

(二)強化利率風險管理意識,提高風險定價能力

商業銀行在進行貸款定價時,通常將央行的基準利率定價后換算成LPR 定價,對央行依賴性依然很大,而自主定價能力薄弱。隨著市場化利率進程不斷推進,各商業銀行必須降低對央行定價的依賴,提升自身利率風險管理、風險定價的能力,做好LPR走勢的研判,完善LPR 到最終貸款利率之間影響的建模。銀行定價能力對于銀行的未來發展十分關鍵,如果不具備完善的定價能力,就無法充分把握市場的變化,無法確保自身的利益,但由于缺乏前瞻性的意識,一直沒有建立起完備的培養體系。其次客戶的分層管理需要強化,LPR 是為最優客戶提供的貸款利率,對于其余未達到最優評價的用戶,需要實施分層差異化定價,從而加強對利率、信用風險的管理。

(三)完善資產負債管理體系,降低資金成本

由于LPR 改革沒有涉及存款基礎利率,在當前利率下行的形勢下,基差利率風險隨之加大。在各方面因素影響下,商業銀行更要加強對負債業務的管理,加強監測和分析,同時推動業務部門加強對資產負債結構的調整,同時優化活期存款的比例,最終降低負債端的資金成本,實現低成本結算資金體內循環閉環。

(四)加強創新能力,尋求新的利潤收入

商業銀行存在的普遍問題是:收益渠道不夠多樣化話,主要以凈利息收入為主。特別是對于城商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來說,這種現象尤為明顯。雖然商業銀行近年來一直在試圖豐富業務種類,但是收入結構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商業銀行應在保證合規的前提下開發新型利率產品、積極加強金融衍生產品的創新,充分發揮金融衍生產品的作用提高自身收益。同時提高風險管理能力,為銀行創造新的收入增長點,借此機會實現業務的最優組合。

(五)強化內部管理,加強政策宣導

為了快速適應LPR 改革,商業銀行需要強化內部管理,盡快落實監管方面相關要求,防范政策風險。為了減少LPR 政策推行難度,作為主體的各商業銀行應主動加強對LPR 的宣傳力度,尤其是針對小微企業和個人客戶需要進行更全面細致的宣傳,爭取客戶的理解和支持,確保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順利推進,持續提升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四、小結

利率市場化改革對我國未來經濟發展意義重大,LPR 改革有利于利率市場化的推進。本文通過分析LPR 改革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就商業銀行在后續階段的精細化管理、風險定價能力培養、資產管理體系完善、產品創新等方面進行了分析,此部分研究對利率市場化的推行和商業銀行的發展會有一定幫助。

猜你喜歡
報價市場化定價
重要更正
歡迎選購
試論二人臺市場化的發展前景
離市場化還有多遠
利用Fabozzi定價模型對房地產金融衍生品定價的實證分析
利率市場化對中小銀行的影響研究
羌繡市場化發展對策研究
基于分層Copula的CDS定價研究
報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