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和“會”的情態語義比較

2020-08-26 11:40劉思華曾傳祿
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1期
關鍵詞:道義情態義項

劉思華, 曾傳祿

(貴州師范大學 文學院, 貴州 貴陽 550001)

情態動詞是現代漢語情態的主要表現手段之一,大多呈現多義性特征,同一個情態動詞可表達不同類型的情態意義。例如“能”和“會”可表達3種類型的情態意義,既可表達能力或條件的動力情態,也可表達可能或蓋然的認識情態和表達義務或承諾的道義情態。用法上“能”“會”有相通互換之處,也有各自的適用范圍。關于 “能”和“會”的研究大致可以歸納為3個方面:第一,從語義、句法、語用3個平面對二者差異進行比較;第二,分析留學生的習得偏誤并提出相應教學策略;第三,從情態角度分析其情態語義類型。這些研究大多羅列現象,紛繁雜冗,不僅增加人們認識的困難,也增加留學生理解的難度。本文試從情態角度對二者的情態語義重新審視,在同一情態意義下分析解釋其差異,以期對留學生教學和教材、辭書編纂提供某些幫助。

一、 “能”和“會”的情態語義差異

1. 認識情態

主觀性。認識情態是指說話人對命題為真的可能性與必然性的看法或態度[1]24。在情態動詞中,認識情態動詞主觀性最強,主觀化程度最高。動詞“能”和“會”都有認識情態義,這種主觀可能性用于表明主觀能力做得到做不到或是否擅長做某事,即主觀能力是否容許某動作或變化的實現[2]?!澳堋痹谡J識情態中表可能,偏重推測義,“會”的認識情態,彭利貞[1]144把它定位于“可能”與“必然”之間的“蓋然”,主觀能力讓事件實現的可能性極高,主觀性強度比“能”強,偏重推斷義。有幾種情況:

(1) 句子表達事件實現與發生的可能性時,“會”和“能”可互用,但意思不同。

例1 a. 你今晚能來嗎?

b. 你今晚會來嗎?

例1中“會”和“能”能換用,但表達的意思不同。例1a強調客觀性,比如動作者自己很想來,但可能因天氣、交通等未知、客觀條件來不了。例1b側重主觀性,即動作者自己愿不愿意來,不受客觀條件所限。 “會”表達比[可能]更高的[蓋然]義,主觀性比“能”強。

(2) 句子敘述一般規律,事件或情狀成真的可能性高時,一般用“會”,不用“能”。

例2 蘋果熟了會從樹上掉下來的。

例3 水在零度以下會結冰。

例4 你不理他,他會生氣的。

例5 下雨路滑,你不小心就會摔倒的。

例2、例3是敘述自然規律的充分條件句,確信度高,一般用“會”。例4、例5是敘述生活規律的普遍現象,人所共識,用“會”來表達對結果成真的“推斷”?!皶北磉_比“能”更高的認識情態[蓋然] 義,說話人推斷事件成為事實的可能性很高?!皶苯洺S糜谖慈痪淅锉硗茢?意思相當于一定、必然,可看作將來時標記。句末可加表強調、確認語氣的“的”,加強主觀推斷的肯定性,“會”重讀。

(3) 句子表示期待、期望等積極語義時,用“能”,不用“會”。

例6 他無處可去,我希望他能(×會)來我們家和我們一起生活。(盧勒《告訴孩子,你真棒》)

例6中“我希望無家可歸的他能來和我們一起生活”表達說話人的誠心期待,一般用“能”不用“會”?!澳堋蓖鶐в卸Y貌色彩,“會”沒有感情色彩傾向,后面的詞組或句子可以表達積極語義也可以表達消極語義。例如:

例7 a. 這次總統選拔,他肯定能/會當選。

b. 群眾運動一旦脫離黨的領導,就會(×能)迷失方向。(陳淦《黨的領導是我們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

例7中都是用“會”來表達對事情的主觀推斷。例7a中推斷結果是“當選”,“能”表達積極期望的推測,“會”只表達對將來的推斷,沒有感情色彩傾向。例7b中推斷結果是“迷失方向”,這是說話人不愿意見到的,只能用“會”。

“能”表達認識情態也具有主觀性,常常與“意愿、希望”等心理動詞連用,限于表達積極語義。但某種程度上,這種用法對事件成真的推測在主觀和客觀上有明顯弱化,與“會”表示強烈推斷的蓋然義不同,“會”比“能”的確信程度高。

例8 a. 我希望他能來。

b. 他會來的。

例8中兩個句子都是“我”對“他來”的可能性進行判斷。例8a中有心理動詞“希望”表明主觀上“我”對事件的推測有不確定性;句中用“能”也隱含了或許受客觀條件限制,比如因天氣、自身等不允許。而例8b中“會”表達對事件的蓋然推斷,確信度比“能”高,且經常和語氣詞“的”連用,進一步加強了確信程度。即“能”表達推測的主觀強度遠遠不及“會”強烈。

現將“能”和“會”的情態語義差異歸納如下。

表1 “能”“會”的認識情態語義差異

2. 動力情態

“能”和“會”的義項。動力情態是指說話者對一個事件成真的可能性或必要性的觀點或態度,與能力或意愿的意義相關[3]49。周小兵將“會”的用法分為“會1”和“會2”[4]?!皶?”表示懂得干什么和能夠干什么;“會2”表示某件事情或某種性狀有現實的可能性。從情態類型看,前者屬于動力情態[能],后者屬于認識情態[可能]。

《現代漢語八百詞》對“會”的解釋有三:一是懂得怎樣做或有能力做某事;二是善于做某事;三是有可能[5]276-279。從情態類型看,前兩項屬于動力情態[能力],后者屬于認識情態[可能]?!秾嵱矛F代漢語語法》對“會”的解釋有二:一是經過學習而后具有“某種能力”;二是表示可以實現,已然、未然的情況[6]180-181?!冬F代漢語語氣成分用法詞典》的解釋也有二:一是掌握某種技術或擁有某種能力;二是有可能[7]216-217。從情態類型看,兩本詞典的義項一都屬于動力情態[能力],義項二都屬于認識情態[可能]。根據詞典釋義和前人研究,“會”可表動力情態和認識情態,并且在動力情態中,只表[能力]義。依據《現代漢語八百詞》,初次學會某種動作或技術,可以用“能”也可以用“會”,但以用“會”為常。這是它們表[能力]義時大多數情況下可以換用的原因。

例9 他會/能開這臺機器了。(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

比起“會”,“能”的義項作情態語義劃分要復雜得多。對于“能”,周小兵有4種解釋:“能1”表示有能力干什么;“能2”表示有條件或有某種用途;“能3”表示許可、允許;“能4”表示有某種可能性[4]。從情態類型看,前兩種歸屬動力情態[能力],“能3”表道義情態[許可],“能4”表認識情態[可能]。

《現代漢語八百詞》中“能”有6種解釋:一是有能力或有條件做某事;二是善于做某事;三是有某種用途;四是有可能;五是情理上的許可;六是環境上的許可[5]414-416。從情態類型看,前3項屬于動力情態,第4項屬于認識情態,后兩項屬于道義情態?!秾嵱矛F代漢語語法》中“能”也有6種解釋:一是主觀上具有某種能力;二是具備某種客觀條件;三是情理上許可;四是“準許”;五是估計;六是善于做某事[6]184-185。從情態類型看,一、二、六屬于動力情態,三、四屬于道義情態,五屬于認識情態?!冬F代漢語語氣成分用法詞典》中“能”有4種解釋:一是有能力或有條件做某事;二是情理上或環境上許可;三是估計、揣測;四是有某種用途[7]323-325。從情態類型看,一、四屬于動力情態,第二項屬于道義情態,三屬于認識情態。根據詞典釋義和前人研究,“能”可表認識情態、動力情態和道義情態三種情態類型,并且在動力情態[能力]義內部可分出3種情態意義:一是[能力];二是[條件];三是[用途]。

綜合各家對“能”和“會”的解釋,它們在情態意義方面的義項差異如表2所示。

表2 “能”“會”的義項差異

在動力情態中,各家對“會”的解釋歸納起來只有1種,表“懂得干什么或善于做某事”,而“能”表[能力]義時各家都給出了兩種以上的解釋,比“會”多了[條件]和[用途]義,這是“能”和“會”大多數情況下不能互換的原因。

3. 有某種條件限制或表用途、功能時不用“會”

“能”表動力情態[能力]時有[條件]義,即“能”表達的[能力]是從做某事的條件上說的,當有某種條件限制或表用途、功能時不能用“會”。

例10 我病好了,我能(×會)走路了。(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

例11 小李能(會)刻鋼板,一小時能(×會)刻一千多字。(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

例10、例11中因為有“病好了”和“會刻鋼板”的前提條件,才有“能走路”和“能刻字”的能力?!拔夷茏呗贰焙汀靶±钜恍r能刻一千多字”,這些能力是以“我病好了”和“小李能刻鋼板”為前提條件實現的。依《現代漢語八百詞》,當恢復某種能力和達到某種效率時,只能用“能”,不能用“會”。

例12 吃蘋果能(×會)減肥。

例13 a. 他的嗓子好了,能(×會)唱歌了。

b. 他會/能唱歌了。

例12中,蘋果的功能之一是能減肥,表達具有某種功用時只能用“能”。例13表示有能力做某事,例13a中唱歌的能力是喪失后恢復的,“嗓子好了”是“能唱歌”的前提條件,“能”不能換成“會”。例13b中表示具有唱歌的能力,用“能”“會”都可以?!皶痹趧恿η閼B中由于義項的單一性,不受時間空間等任何條件的限制,習得的能力是恒久的,可看作慣常體標記,所以失去后恢復某種能力不能用“會”,只能用“能”?!澳堋北磉_動力情態有3種下位義項,第1種表純[能力]義時可以和“會”通用,表達[條件]和[用途]義時,不能跟“會”互換。即“能”有[+條件]和[+用途]的語義特征,“會”有[+恒常]的語義特征。

“能”表示的能力是受限的,“會”表示的能力則帶有“通性”的特點[8]。例如:“小李很能吃”和“小李很會吃”都是表[能力]意義,但有不同理解。前者是體能或身體的承受能力比較大,數量上可以吃很多;后者是一種抽象能力,指對某事較為擅長,比如對美食很有研究,很懂得,偏于技巧??梢钥闯?“能力”實則有區別,用“會”時多指技術,“很會吃”理解為很精通、較有研究,這種品鑒的能力是通過后天習得的,習得之后往往是恒久的。用“能”時常常與數量有關,“很能吃”指吃的時間長,吃得很多,這種能力往往是先天的、真實的,隨體能的改變或許會消失,具有臨時性、具象性。這也進一步證明了“能”表達的能力是受限的,而“會”表達的能力則有“通性(恒常性)”。

現歸納“能”和“會”的動力情態語義差異如表3。

表3 “能”“會”的動力情態語義差異

“能”表動力情態有[條件]和[用途]義,這是不能跟“會”互換的主要原因。據周小兵[4]統計,一般情況下“會”的使用頻率會更高一些,由于義項的單一性,所以當它們通用時,也是以“會”為常用。留學生在不能正確掌握二者差異的情況下,可多用“會”,出錯率會低一些。

4. 道義情態

道義情態是指說話人對事件成真的可能性與必然性的觀點或態度,涉及許可與必要等概念[1]26?!澳堋北淼懒x情態[許可/允許]義時,句法環境一般“多用于疑問或否定”,說話人帶有請求(肯定形式)、禁止(否定形式)之意?!皶北磉_道義情態[保證/承諾]義,常用于肯定句。這時“能”“會”不能互換。

例14 我已經滿18歲了,能進去上網嗎?

例15 我可也不能慣著孩子作賊呀。(老舍《龍須溝》)

例16 四點以前都收車,不能出來進去的拉著車亂擠。(老舍《駱駝祥子》)

例17 我會讓你過上幸福生活的。

例14里說話人用“能”表請求是否允許進入網吧。例15里說話人利用個人權威用“不能”來對聽話人表示“情理上不許可”。例16里根據客觀規定用“不能”來對聽話人表示“環境上不許可”?!澳堋焙汀安荒堋狈謩e帶有“請求”和“禁止”義。例17是說話人用“會”對自己作出“讓你過上幸福生活”的肯定承諾,“會”表道義情態的“保證”義。即“能”有[+許可]義,“會”有[+保證]義。

“能”表道義情態的用例中,多表示情理上的[許可]和環境上的[許可],肯定形式時說話人帶有請求的口吻(多用于疑問句),否定形式則帶有禁止的強烈口吻?!皶北淼懒x情態的用例中,因為說話人有時很難確定“會”是單純地表達預測意義,還是比預測更為強烈的保證義, 在認識情態和道義情態上顯得模糊不清,人們常常忽略或者混淆,但“會”的道義情態義是存在的。

彭利貞[1]142認為“會”的第3種情態,即承諾意義,的確是存在的,表達說話人對某事成真的承諾,即自己主動承擔[義務]。黃郁純[9]提出“會”還應該有第3種意義,她把這種意義稱為個人道義承諾,即“說話者保證某事的發生與必然性”。謝佳玲[3]89則把這種“會”的承諾意義叫作“保證用法”,但她認為“會”本身不具有保證的語義內涵,保證意義似乎只是預測意義的一種引申意涵?!皶钡牡懒x情態用法目前仍存有爭議,筆者認為“會”存在[保證]義。

例18 不管發生什么事情,我都會在你身邊的。

例18中說話人用“會”作出“在你身邊”的承諾,即希望用自己的道義之力實現對你未來的承諾。

將“能”和“會”道義情態語義差異歸納如表4。

表4 “能”“會”的道義情態語義差異

二、 從句法環境看二者的情態語義

(1) “能”和“會”表達認識情態或道義情態時前面不能出現“已經、剛剛”等已然時間詞語,不能受程度副詞“很”修飾。表達動力情態則可以。

例19 你這樣(×很/×已經/×剛剛)會弄到神經病的。

例20 只要你好好干,老板(×很/×已經/×剛剛)能不給你漲工資嗎?

例21 我(×很/×已經/×剛剛)會讓你過上幸福生活的。

例22 我(×很/×已經/×剛剛)能進去上網了嗎?

例23 a. 小李很/已經/剛剛會講日語。

b. 小李很/已經/剛剛能講日語。

例19、例20中說話人對聽話者未來情況進行推測?!皶北磉_認識情態多用于未然句,表示將來的可能性,前面不能加副詞“很”和表完成的“已經、剛剛”等時間副詞。例21、例22中表[承諾]和[許可]義,“會”表達道義情態也是未然的,對將來的目標作出承諾,“能”表達道義情態多用于疑問或否定。例23中表達動力情態的“會”“能”都是指有能力做某事,“會”本身具有“通性”的特點,前邊可以出現“已經、剛剛”等時間副詞,有時還可以受程度副詞“很”等修飾。

(2) “能”和“會”表達認識情態或道義情態時可以帶動補短語。表達動力情態的“能”可以,“會”不能。

例24 a. 你會死得很慘。

b. 這首歌你能唱得像她那樣好嗎?

例25 a. 你不能唱得這么大聲。

b. 我一定會把這件事辦得很好的。

例26 a. 他能聽懂英語。

b. ×他會聽懂英語。

例24中“會”“能”表達認識情態義,可以帶動補短語。例25中“能”“會”表道義情態義,也可以帶動補短語。而例26中“能”表動力情態義,后帶動結式“聽懂”,表示學會這種技能的熟練程度,“會”不能帶動結式“聽懂”?!澳堋北韯恿η閼B[能力]義有下位義[條件],所以當某種能力受限時,只能用“能”,不能用“會”。例如 “他會聽英語”“他能聽英語”都能說,但涉及程度、數量等條件限定時,只能用“能”(例見前文)。

(3) “能”和“會”表認識情態時主要動詞前可以加“不”等否定副詞;表道義情態時“能”可以,“會”不能;表動力情態時“能”和“會”都不可以。

例27 a. 你這樣做他明天會不來的。

b. 我希望他明天能不帶孩子來。

例28 a. 希望有關部門引起重視,能不讓商販們到處占道擺攤。

b. ×我會不讓你過上幸福生活的。

例29 a. ×他能不吃辣椒了。

b. ×他會不吃辣椒了。

例27屬于認識情態。例28屬于道義情態,“會”的道義情態是表達對事件成真的[承諾],常用于肯定句,主要動詞前不可以加“不”等否定副詞。例29屬于動力情態,“吃辣”是一個人的習性,如果是后天因環境改變或自身條件等因素導致能力喪失之后再恢復,應該用“能”,“不”等否定副詞一般放在“能”的前面表否定。會”表動力情態時沒有條件、用途等隱含語義限制,學會的能力通常是恒久的,一般不能否定。

(4) “能”表動力情態時前面可以加否定副詞“沒”;“會”表動力情態時不可以。

例30 a. 他沒能通過這次考試。

b. ×他沒會通過這次考試。

例30中“能”表動力情態義,意思是他現在沒能通過這次考試,但不代表將來通不過?!皼]”只能否定有界成分,可以否定已然事件,不能否定將然事件,與“會”的[+恒常性]語義相斥,所以“會”不能和“沒”連用。

(5) “能+形容詞或形容詞性短語”, 其中“能”表動力情態,也可表認識情態;“會+形容詞或形容詞性短語”, 其中“會”只表認識情態。

例31 只要你勤快,你的房間也會干干凈凈的。

例32 寒冷的冬季要多喝熱水,保溫杯能讓水熱騰騰的。

例33 在那樣艱苦的情況下,革命隊伍怎么能朝氣蓬勃,具有那樣真摯的階級友愛和壯烈的自我犧牲精神呢?(馮定《樹立共產主義世界觀走歷史的必由之路》)

例31是一個條件句,表示在一定條件下說話人對事情的結果作出可能判斷,“會”表認識情態。例32中強調保溫杯具有保溫的功能,“能”表動力情態。例33中用疑問形式對結果作出“可能”的推測,“能”表認識情態??梢?“會”和“能”后加形容詞性短語時往往表達不同情態語義。

(6) “只/僅+會”, 其中“會”表動力情態;“只/僅+能”, 其中“能”表道義情態。

例34 a. 我只會游泳。

b. 我只能游泳。

例34a中表示“我”除了游泳,其他技能都不會,即有能力做某事,“會”表動力情態。例34b中表示“我”本來具有做其他事情的能力,但由于天氣或個人等原因不許可,只能選擇游泳,“能”表道義情態?!拔也粫斡尽焙汀拔也荒苡斡尽北磉_的情態語義亦如此。當因為某種原因暫時喪失某個能力再恢復時應該用“能”,不能用“會”,“會”有[+恒常性]語義特征,表示一直具有這種能力。

(7) “能”和“會”表認識情態時都可以跟“的”結合,組成“能/會……的”結構;表道義情態時“能”不可以,“會”可以;表達動力情態時“能”和“會”都可以。

(8) “能”和“會”表認識情態時都可以進入“~沒VP?”和“不~不VP”的形式;表道義情態時“能”可以進入“不~不VP”的形式,不能進入“~沒VP?”的形式,“會”都不可以。

例35 錢就在柜子上他能/會沒找到嗎?

例36 只要我們對大辮子耐心教育,他不會不動心的。(李曉明《追窮寇》)

例37 還有不少種藥物雪花膏售價偏高,對進一步打開銷路不能不有一定影響。(《解放日報》1982年10月6日)

例38 這不能不引起全世界的嚴重關注。(《天津日報》1978年9月19日)

例35表認識情態,“能”和“會”在“~沒VP”中表認識情態。例36、例37表認識情態,“會”和“能”在“不~不VP”中表認識情態。例38表道義情態,“能”在“不~不VP”中表道義情態。表示情理上的許可和表示環境上許可的‘能’多用于疑問或否定?!澳堋笨梢猿霈F在疑問句“~沒VP?”和否定句“不~不VP”中,但“能”在這兩類句子中表達的情態類型有差別。為了更清晰地反映“能”這兩類句子中表達的情態類型差異,筆者通過北京大學CCL語料庫隨機檢索了“能”用于“~沒VP?”的用例200條,“能”用于“不~不VP”的用例300條,制成表5。

表5 “能”在“~沒VP?”和“不~不VP”的情態差異

由表5可知,在這500條用例中,表認識情態時, “能”在“不~不VP”句式中出現的頻率為18%,在“~沒VP?”中出現的頻率為100%。 表道義情態時, “能”在“不~不VP”句式中出現的頻率為82%,在“~沒VP?”中出現的頻率為0。 在否定句“不~不VP”中, “能”大多表道義情態;而在疑問句“~沒VP?”中, “能”只表認識情態。

例39 酒嘛,怎能沒酒味兒,你又憋著什么壞呢?(老舍《正紅旗下》)

例40 因此這場大戰不能不引起匈牙利體育界和乒乓愛好者的極大興趣。(林浩《布達佩斯的國際乒乓比賽》)

例41 中學生的友誼不能不包含友愛的內涵,這種友愛仍然是友誼的表現,而不是愛情的反映。(蘇軍《“友誼+愛情”存在嗎?》)

例42 我們在進行創作時,不能不重視讀者的接受程度,不論是面對哪個層次的讀者,古僻、晦澀、玄虛、詰屈聱牙總是不值得提倡的。(《中國青年報》1987年1月3日)

例39中“能沒”對“酒沒味道”的可能性進行推測,表認識情態。例40“不能不”表示[可能]的情態語義,對事件成真的可能性作出推測,而不是發出指令,是認識情態。例41中的“不能不”為“不能+不”,“能”表示道義上的[許可],即從道義的角度關注施事的行為有無可能性,是一種客觀上的可能性[10],意思是中學生的友誼允許包含友愛。例42中的“不能不”也是“不能+不”,說話人以強制命令的口吻對某人強加義務,以期讓事件的可行度高。[許可]和[義務]都是道義情態,前者理解為道義的可能性,后者理解為道義的必然性?!澳堋痹凇安弧籚P”的句式中,表示道義情態或認識情態。

在留學生情態動詞教學中,當“能”用于疑問句時,學生一般能準確判斷它表達認識情態。當“能”用于否定句“不~不VP”時,盡管可能存在兩種情態意義,但兩者語義表達有差別,學習者可根據這個來判斷:首先,當句子的情態語義表示[可能],與事件發生的真值(事實)直接相關時,表示認識情態;當句子的情態語義表示[許可]和[義務],主要關注事件發生時的可行性和強制性時,表示道義情態。其次,表達道義情態時,說話人往往帶有強制或禁止的口吻,一般來源于主觀上的個人權威或客觀上的某種規定;而認識情態只是在陳述事實,一般不帶情感語氣。據統計,“能”在否定句“不~不VP”中表達道義情態的頻率遠高于表達認識情態??梢該藖斫虒W,“能”在否定句“不~不VP”中大多表道義情態,對于少數難以準確判斷的句子再進行個案分析。

下面將“能”和“會”情態語義表達的句法差異歸納如表6。

表6 “能”和“會”情態語義的句法差異

三、 結 語

綜上所述,本文的基本結論如下:在認識情態中,“會”具有比[可能]更高的[蓋然]義,在推斷事件成為事實有較高的可能性時,與“能”不能互換;在動力情態中,“能”的義項比“會”復雜,在[能力]義中有3種情態意義,第一種表純[能力]的語義可以和“會”通用,但在表達[條件]和[用途]這兩種情態意義時,是“會”沒有的,不能互換,這是造成兩者不能換用的主要原因;在道義情態中,“能”的情態語義表許可,而“會”的情態語義表承諾,也是其不能換用的原因。另外,“能”和“會”不同的情態語義有各自適用的句法環境。

在揭示“能”和“會”的區別時,一直以來有不同的切入點。本文從情態角度對“能”“會”的情態語義和句法環境差異作了重新審視,對二者不能換用現象作了相應解釋,對留學生“能”和“會”的學習使用及教材、辭書編寫無疑具有一定幫助。

猜你喜歡
道義情態義項
李大釗:播火者的鐵肩道義
道義
表示“推測”的情態動詞
西漢道義觀的學理形成
兩用成語中的冷義項
情態動詞專練
情態動詞表推測用法列舉
高考英語短語分類展播
中學生天地·高中學習版(2008年1期)2008-02-1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