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收澀藥在帶下病中的應用

2020-08-31 14:49李長壽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8期

李長壽

【摘 要】正確選用收澀藥,可控制或減輕帶下日久所致的機體氣血精津外脫的癥狀,切斷虛實錯雜、虛者更虛的惡性循環,能加強臨床治療作用,縮短治療時間。

【關鍵詞】收澀藥;帶下病;氣血精津;任脈;帶脈

【中圖分類號】R271.13【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8-0082-01

1 帶下病的病機

俗話說“十女九帶”,就是說帶下病比較普遍?!皫隆敝?,首見于《黃帝內經》,如《素問·骨空論》說:“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倍皫虏 敝?,首見于《諸病源候論》,指帶下量明顯增多,色、質、味發生異常變化所形成的一種常見疾病,或伴全身或局部癥狀者。濕為帶下病主因,與脾腎二臟功能失常、任帶二脈失于固約等有極密切的關系?!陡登嘀髋啤贰胺驇戮闶菨癜Y,而以帶名者,在帶脈不能約束而病此患,故以名之”。帶下病多因飲食不節,勞倦過度,或憂思傷脾,失其健運,水濕內停,濕濁下注傷及任帶二脈致使帶脈失約、任脈不固,常見帶下量多色白或色黃,質地較清稀?;蛳忍觳蛔?,年老體虛,陰虛失守,久病傷腎,致腎陽不足,氣化失常,蒸騰失司,損及任帶;或腎陽虛損,精關不固,精津下滑,癥見帶下冷感量多、色白清稀?;蛞蚱⑻摑袷?,郁久化熱,濕熱互結,流注下焦,損及任帶,約固無力致帶下量多,顏色較黃、有異味、豆腐渣狀?;蛞蚋文I陰虛失守,相火偏旺,濕毒感染,損及任帶,約固無力而致帶下量少、味異。宋代陳自明《婦人大全良方》中指出:“人有帶脈,橫于腰間,如束帶之狀,病生于此,故名為帶?!薄叭魝阖赎幐谓?,色入青泥;傷手少陰經,色入紅津;傷手太陰肺經,色入白涕;傷足太陰脾經,黃如爛瓜;傷足少陰腎經,黑如衃血,人有帶脈,橫于腰間,如束帶之狀,病生于此,故名為帶?!笨傊?,帶下病系濕邪為患,而脾腎功能失常又是發病的內在條件;病位主要在前陰、胞宮,任脈不固,帶脈失約是帶下病的核心機理。帶下日久,可使氣血精津失約,致陰精耗損,元氣日衰,形成虛實錯雜,或虛者更虛之病癥,故宜及時就診,明確診斷,及早防治。

2 收澀藥

2.1 收澀藥的作用? 收澀藥又稱收斂固澀藥,指具有收斂固澀作用,其味多酸、澀,性多溫、平,大都含有鞣酸,主入肺、脾、腎、大腸經正虛不固之癥,可以治療久病體虛、元氣不固所引起的各種滑脫不禁病證為主的藥物?;摰牟“Y,主要有自汗盜汗,久瀉久痢,久咳虛喘,遺精滑精,溲多遺尿,白帶日久,失血崩漏等癥。因為滑脫諸癥,如不及時收招,可引起元氣日衰,或變生他癥。所以,《本草綱目》說:“脫則散而不收,故用酸澀之藥,以斂其耗散?!?/p>

2.2 收澀藥的分類? 在臨床應用中,常將收澀藥分為下列三類:溫性收澀藥:紫霄花、烏賊骨、益智仁、蓮房、山茱萸、五味子、覆盆子、石榴皮、潼蒺藜、肉豆蔻、赤石脂、韭子、補骨脂等。涼性收澀藥:明礬、牡蠣、馬齒莧、五倍子、茜草、蓮蕊、雞冠花、浮小麥、大黃炭、地榆、藕節、椿根白皮等。平性收澀藥:雞內金、芡實、蓮須、麻黃根、罌粟殼、糯稻根、山藥、白果、銀杏葉、龍骨、桑螵蛸、金櫻子、烏梅、訶子、刺猬皮、禹余糧、仙鶴草、牛膝、白芨、菟絲子等。

2.3 收澀藥的應用? 收澀藥應用于帶下病,古人早已運用?!陡登嘀髋啤吠陰械纳剿?,易黃湯中的山藥、芡實、白果,《女科切要》內補丸中的菟絲子、潼蒺藜、桑螵蛸,《濟陰綱目》固精丸中牡蠣、桑螵蛸、龍骨、五味子、菟絲子、韭子,勝濕湯中的椿根皮、地榆、白芍、附子等。

收澀藥大多不具有補益作用,少數收澀藥雖兼有一定補益作用,其補虛之力也十分有限,故臨床上具體應用時,宜在綜合辯證的基礎上靈活用藥。如脾為生痰之源,濕最易困脾,脾陽不足,不能升清降濁和運化水濕,脾虛濕盛而侮肝,肝郁生熱下注,故帶下之證多責之脾虛[1],致帶下量多,色黃稠,味臭,神疲倦怠,陰部多見瘙癢、疼痛或者灼熱,尿多而短黃,舌紅苔黃膩,脈多濡數之肝郁脾虛濕熱型帶下病,以脾虛為本,濕熱為標,虛實夾雜,多用明礬、蓮米、牡蠣、茜草等涼性收澀藥,配伍白術、茯苓等清熱健脾滲濕藥,以清除濕熱,健脾而止帶,如參苓白術散、完帶湯。久病耗氣損傷脾腎之陽,溫煦、運化、固攝作用減弱所致帶下量多,色白如涕如唾,綿綿不絕,無臭味,腰腹冷痛,開寒畏冷,舌白,脈沉遲無力之脾腎陽虛證,多選用益智仁、補骨脂、海螵蛸、潼蒺藜等溫性收澀藥,配伍鹿角霜、白術、茯苓等溫腎健脾,培元止帶,以固澀補虛而治本,如補腎止帶湯、固精丸。腎氣不足,下元虧損而致帶下量多,色白,質清稀如水,惡臭,久下不止,腰膝酸軟,小腹不溫,尿多而清長,苔白,脈沉遲之腎虛型帶下病,則宜選用山藥、芡實、桑螵蛸、金櫻子等平性收澀藥,以便標本同治,逐漸調補其不足。

3 體會

久病正虛,無客邪而見氣血精津滑脫不禁之證,是運用收斂固澀藥的依據。其多作應急治標之藥,有時也可作為主要藥物應用,如固沖湯中山茱萸、龍骨、牡蠣等,不論作為君藥或是臣藥應用,藥味皆不宜過多,一般說來不超過5味藥。另外,收澀藥有斂邪之弊,凡屬于實證、熱證或其他必須使病邪驅除于體外的瀉痢、咳嗽初起等疾病,不宜過早使用,以免閉門留寇,貽誤病情;氣血精津耗散不禁而兼外邪者,當先解其外,切不可早投本劑;而虛極欲脫之證的根本原因是人體正氣虛弱,氣血津液不能正常約束,而無節制的向外耗散或流失,而收澀藥補虛之力十分有限,只能收斂固澀以治標,不能從根本上消除導致滑脫諸癥的病機,故非本劑所能奏效,治當求本,故臨床應選擇適宜的補益藥同用,補其正氣以固脫,標本兼顧,才能挽救危急;滑脫不禁而余邪未盡者,需兼清理余邪,不宜單純使用收澀藥,以免斂邪。帶下俱為濕邪,其病治療原則以健脾、除濕、升陽、滋陰為主,采取健脾益腎,固精止帶,收斂止帶,佐以清熱燥濕、溫腎健脾、活血化瘀等法,治療上注重調理肝脾腎任帶的功能,充分體現“治帶必先祛濕,祛濕必先理脾”之法??傊?,帶下病臨床實際應用中,辯證為虛證或寒證為主的帶下病,宜扶正補陽而寒自消,多選用溫性收澀藥;實證或熱證為主者,宜祛邪瀉實而熱自退,多選用涼性收澀藥;平性收澀藥則寒熱虛實皆可用之。靈活正確選用收澀藥,一能控制機體氣血精津的外脫,二可切斷帶下病日久所造成的虛實挾雜或虛者更虛的惡性循環,三可控制或減輕帶下癥狀,能加強治療,縮短治療時間。

參考文獻

[1] 朱慧萍.奇經理論關于帶下病的理法方藥【J】.江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 (3):20-2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