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緯高原早春馬鈴薯抗逆栽培技術

2020-09-02 06:57錢彩霞顧紅波胡海林陳吉昆譚宏應周金娥
農業與技術 2020年15期
關鍵詞:闡述

錢彩霞 顧紅波 胡海林 陳吉昆 譚宏應 周金娥

摘要:隨著我國當今農業種植技術的提升,農作物的抗逆栽培越來越普及,種植業也在逐漸適應這一發展趨勢,低緯高原早春馬鈴薯抗逆栽培技術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馬鈴薯抗逆栽培過程中各種技術防控工作必須要做好。本文以曲靖馬鈴薯抗逆種植為例,對低緯高原馬鈴薯早春抗逆栽培種植防控技術進行全過程的簡要闡述,希望能夠為我國馬鈴薯抗逆栽培的發展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馬鈴薯抗逆栽培;低緯高原;早春;闡述

中圖分類號:S532文獻標識碼:ADOI:10.19754/j.nyyjs.20200815030

收稿日期:2020-05-13

作者簡介:錢彩霞(1976-),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馬鈴薯新品種選育及綠色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引言

目前,低緯高原早春馬鈴薯抗逆栽培已成為曲靖馬鈴薯主要的栽培技術,栽培中雖然應用了一定的綠色防控技術,但這一過程中仍缺少科學合理的綜合性防治措施,隨著當今社會對綠色、無污染的有機農作物產品的追求,早春馬鈴薯抗逆栽培也需要滿足這一發展趨勢,種植過程中的“先發現、再解決”的傳統思路已經不適合當今的發展趨勢,“提前預防、事前防護”已經成為馬鈴薯抗逆栽培管理的主流,不但能夠提高馬鈴薯生產質量,又可防治病蟲害,一舉多得。

1曲靖馬鈴薯種植區域簡介

曲靖地處云南省東北部,海拔695~4017.3m,年降雨量1200mm以上,日照充足,自然條件優越,土壤、氣候都很適合,一年四季均可種植馬鈴薯。隨著農業產業的發展,馬鈴薯已成為曲靖重要的糧、經、飼作物,曲靖馬鈴薯蛋白質及干物質含量高、口感較好、耐貯藏,優點相對突出。常年種植面積穩定在200000hm2左右,占云南省總播種面積的1/3,是云南重要的種薯以及商品薯生產基地。

曲靖馬鈴薯種植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2600m,這一區域總體上冬春干旱、夏季濕熱多雨,所以對于早春馬鈴薯而言,做好抗逆栽培是關鍵。曲靖市農業科學院經多年的研究、試驗、示范,研究集成的“低緯高原早春馬鈴薯抗逆栽培技術”,能有力推動曲靖馬鈴薯產業的發展[1]。

2早春馬鈴薯抗逆栽培技術

2.1種植地塊的篩選與建設

想要實現早春馬鈴薯抗逆栽培,必須嚴格按照相關的馬鈴薯早春抗逆生產標準進行整田。要選擇無污染的土壤,使用的水源也要干凈、無污染,還要遠離工業“三廢”區域,保證遠離污染源。在栽培前,要對田埂適當的加寬加固,施加適量的有機肥,犁地翻土,平整土地。要選擇耕層深厚、土壤疏松、肥力中等以上較為適宜馬鈴薯種植地塊,年前深耕深翻,通常深耕25~30cm即可,使土壤疏松,土垡細碎。

2.2選種、種薯處理

選種對于早春馬鈴薯抗逆栽培至關重要,只有優質的馬鈴薯種薯才能培育出較強抗旱、抗霜凍、抗病能力的馬鈴薯幼苗。一般選用耐旱、中早熟、抗晚疫病品種,最好選用脫毒種薯,薯塊重50g左右最佳,播種前要剔除病、蟲、爛薯,如果需要進行催芽,5‰濃度的920催芽效果較好。若需切塊,播前48~72h將大薯塊切塊處理即可,每個薯塊至少保留2個芽眼。為了有效預防螻蛄、地老虎等病蟲害的侵襲,使用石膏粉加農用鏈霉素加多菌靈按90∶5∶5的比例拌種處理即可,用草木灰加甲霜靈錳鋅處理也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處理后的薯種需要涼干后才可以播種[2]。

2.3適時播種、合理密植

對于曲靖馬鈴薯種植區域而言,在2月中上旬播種效果最好,采用大壟雙行種植,播幅1.2m(大行0.8m、小行0.4m),播種密度3500~4000塘·0.067hm-2,播種深度15~20cm。

2.4合理施肥

施肥是保障馬鈴薯產量的前提,但是過量的施肥也會傷根傷苗,所以在進行施肥時,需要根據曲靖種植區域當年具體的氣候、環境、水質特點進行針對性施肥,確保施肥的合理和科學。最好進行土壤微量元素的檢測,進而調整氮磷鉀肥的施用比例,同時適當添加缺少的微量元素,保證土壤的肥力。馬鈴薯是忌氯、喜鉀的作物,一般施用腐熟農家肥1500~2000kg·0.067hm-2、馬鈴薯專用復合肥80~100kg·0.067hm-2,農家肥作為蓋塘施用,而化肥則需要控制施用[3]。

2.5科學灌水

曲靖冬春干旱,在早春馬鈴薯生產過程中應及時科學灌溉,采用膜下滴灌或溝灌,每隔7~10d灌水1次,整個生育期需灌水5~7次,以促進馬鈴薯根系的發育以及塊莖的膨大。

2.6及時進行中耕管理

及時培土,厚培土壤。結合除草合理進行培土管理,進而減少畸形塊莖的數量,通過及時培土還可以有效防止晚疫病孢子的侵染。在馬鈴薯現蕾至盛花期防治,用甲霜靈錳鋅、大生M-45、銀發利加安泰生等馬鈴薯晚疫病保護劑和治療劑對馬鈴薯晚疫病進行及時防治,每隔7~10d噴施1次,連續噴施3~5次。

2.7適時收獲

在馬鈴薯成熟度達95%時,選擇晴天適時收獲最佳,種植戶也可以根據市場需求,成熟后即可收獲,進而搶占市場[4]。

3低緯高原早春馬鈴薯抗逆栽培的綠色防控

3.1倡導科學合理用藥

綠色防治并不反對使用化學農藥,理念是結合生物防治技術合理、科學用藥,從而保證馬鈴薯的品質。種植戶在選擇農藥時,首選毒素少、殘留低的藥品,最好是生物、綠色農藥,生物農藥選擇性較強,環境污染低,且很少產生抗藥性,所以實用性較好。也可以應用合成農藥,在實踐中對環境的影響較低。綠色農藥高效、無污染的特點值得推廣應用,在使用時要嚴格遵守安全使用方法,減少負面影響。

3.2提倡預防先行防控思想

馬鈴薯生產者要改變固有的防治觀念,深入貫徹預防先行、綜合防護的綠色發展理念,主動完善健全自身的知識儲備,運用所學技術來防治病蟲害,對癥下藥,科學合理種植馬鈴薯。在實際應用中,綠色防護就是提高馬鈴薯自身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讓馬鈴薯在良好的生長環境中健康生長,保證質量。

4低緯高原早春馬鈴薯抗逆栽培的注意事項

在種植栽培的過程中,種薯要擺放在40cm窄行的溝心,施用的基肥要均勻,不要直接撒在種薯上,避免燒根以及誘發腐爛問題,應撒在種薯旁邊。低緯高原早春因為比較干旱,所以要做好相應的抗逆栽培管理,在其生長的中后期要做好晚疫病防治,適時控制徒長,還要盡可能選擇綠色生物技術防控病蟲害,進而保證馬鈴薯種植的品質[5]。

早春栽培多在2月中上旬播種,容易遇上早春干旱問題,要及時澆水催芽,解決馬鈴薯出苗及苗期缺水問題。低緯高原早春馬鈴薯抗逆栽培在薯塊膨大期能有效避開夏季疫病頻發的這一時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種植損失,把晚疫病的危害降到最低,而且還可以提早1個月上市,市場價更高,平均可以增收1000元·0.067hm-2左右。

5總結

加強馬鈴薯的抗逆栽培技術,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如果所選擇和使用的抗逆栽培技術足夠準確,則馬鈴薯的質量和產量也就能夠得到保證,同時對于低緯高原地區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有所改善。正確地對待低緯高原早春馬鈴薯抗逆栽培技術,是提高本地區經濟效益的合理手段。因此,有必要嚴格把控馬鈴薯抗逆栽培技術的整個過程,做好實際的抗逆栽培工作,確保馬鈴薯的生產和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張浩,楊繼先,和光宇,王紹林,和平根,和國鈞,和忠.麗江低緯高原馬鈴薯的雜交效應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1(05):130-133.

[2]蔣先林,楊魯生,丁云雙,劉賓照,黃吉美.低緯高原馬鈴薯脫毒種薯標準化生產技術[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35):13506-13509.

[3]趙彪,唐加敏.大理州春馬鈴薯抗旱栽培技術[J].云南農業科技,2012(S1):131-132.

[4]羅萍,楊貴寶,王懷義,李燕,梁淑敏,桑月秋,尹自友.等高橫向聚土壟作對早春馬鈴薯產量和水分生產率的影響[J].西南農業學報,2018(08):1591-1598.

[5]李江,趙宗福,楊曙輝,趙彪,嚴紹萍.做大做優做強高原特色馬鈴薯種業——基于大理州脫毒馬鈴薯種薯產業化發展優勢的若干思考[J].中國種業,2018(06):26-30.

(責任編輯李媛媛)

猜你喜歡
闡述
公共事件中的網絡評論分析與闡述
初中音樂藝術教學初探
探析晚會導演的策劃操作能力
食品機械中綠色設計理念的應用分析與闡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