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氣預報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應用及提升對策

2020-09-02 06:57石霖晟杰
農業與技術 2020年15期
關鍵詞:防災減災提升對策天氣預報

摘要:天氣狀況可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氣象服務中天氣預報屬于關鍵技術。據報道,我國農作物產量每年都會受自然災害的影響,想要減少自然災害對農作物的影響,應當注重氣象服務。本文主要探討天氣預報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應用,結合實際,制定針對性的提升對策,所得結論以供參考。

關鍵詞:天氣預報;防災減災;提升對策

中圖分類號:S16文獻標識碼:ADOI:10.19754/j.nyyjs.20200815043

收稿日期:2020-06-22

作者簡介:石霖晟杰(1995-),男。研究方向:數據分析與建模,軟件工程,精細化氣象預報。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在農業防災減災中,氣象服務應用效果逐步趨于完善。但從長遠角度來看,還需要進一步提高農業防災減災的效力[1]。本文結合實際情況,詳細分析天氣預報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應用,旨在提升氣象信息時效性,更好地為農業生產提供服務。

1天氣預報種類

天氣預報種類較多,大致可劃分為短期、長期、臨近、中期與短時等幾個階段,其中短時預報對生產生活具有最為直接影響。短時預報指的是對該地區近6h內的天氣進行狀況監測與狀況預判,特別是預判強對流天氣的產生、發展、強度和消失,常見包括狂風、暴雨、暴雪等[2]。

短期預報主要針對該區域24~48h內的氣象狀況。長期預報是指,通過統計天氣狀況并預測建模,得出每月氣溫數值、每月降水量數據、預測旱澇等趨勢。精確的長期預報對于農業生產意義重大,通過預測可以了解農作物生長情況,降低成本和損害程度,實現大規模掌控作用。

2天氣預報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應用

我國以農為本,氣象預測對農業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農業發展不僅要滿足自然環境發展規律,還要確保預測的時效性。就我國農業發展狀況而言,極端性氣候預測精準性不夠強,極端性氣候抵抗能力較差。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各類極端天氣出現,常見的包括暴風雪、干旱、洪澇、冰雹天氣等,因此必須要引發關注,加強天氣預報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應用。

2.1短期天氣預報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應用

短期天氣預報指的是,在多個短時間段內,結合分析軟件評估天氣狀況,計算降水量,在提升天氣預報精準性的同時,保障氣象信息的精準性。短期天氣預報的應用,可減少天氣預報計算結果的差異,確保信息傳遞速度[3]。及時做出天氣災害預警,滿足人們生產需求,最大程度減少天氣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

農業人工影響天氣,如人工降雨、人工冰雹等,加大農業防災減災實施力度,在特定的大氣環境下開展農業作業。短期天氣預報精準性較高,且時效性較強,在上述作業中,可提供精準作業時段,確保工作人員作業的針對性,確保作業可得到預期效果,切實將人工影響在天氣工作中的效益發揮出來??梢?,短期天氣預報,在農業災害防控上效用顯著,特別是在防雹作業體系和緩解水資源短缺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2長期天氣預報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應用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當前,科學技術迅速進步,推動了社會高速發展,氣象預測技術也在不斷進步與創新。相關行業一直在加強應用先進氣象預測設備,以此確保天氣預報精準率。長期天氣預報不僅可預測一定時間段內的氣溫、降水量,還可確定初雪、初次霜凍時間等,區分低溫時段、高溫時段、干旱時段、洪澇時段、霜凍時段、冰雹時段等,可選擇有效措施預警自然災害。

為降低天氣災害對農業造成的損失,相關部門需結合天氣預報預測,做好災害預防工作,注重自然災害的防控。如,在農田興修水利設施,確保農田做到旱能灌、澇能排。不僅如此,還應當積極開展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退耕換草等農業作業,改變區域性氣候。結合天氣預報,選擇抗旱、抗澇、抗低溫較好的品種,提升農業產品的適應性,選擇早熟品種、晚熟品種,合理決定播種時間,避免霜凍天氣及冰雹天氣影響農業生產。

2.3完善農業氣象監測及預警系統

2.3.1完善綜合監測系統

我國偏遠地區,受地理位置、氣象、氣候等因素的影響,很難全面了解農業氣象災害。通過引入先進設備,注重新技術的應用,適當增加一些農業氣象探測設備與探測裝置,加強地區天氣雷達系統建設、地區地面觀測、地區高空探測等裝置的建設,能夠及時獲取氣象數據,為災害的監測奠定基礎。

2.3.2完善氣象災害預報系統

農業氣象災害種類較多,通過加強暴露、寒潮、高溫等災害性天氣的預測,及時播報,加強對大風天氣、強降水天氣、雷電天氣的預報。為農民農業生產提供及時天氣預報、有效氣象信息,以此規避氣象災害帶來的風險。通過建設災害性天氣立體監測網,實時監測、動態監測、立體監測天氣變化,可提升天氣預報的業務能力。整體上提升重大天氣預報水平,確保農業防災減災工作的針對性、科學性。

2.3.3完善氣象信息發布系統

借助公眾信息網絡資源,注重觀測數據的采集、整理及分析,實施數據共享。從多個渠道入手,選擇不同的方式播送信息,使農民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災害防御。除此之外,不同地區的農戶可結合地域特點,建設針對性的氣象災害預警發布平臺,多方位、多角度進行信息發布,使農民及時掌握氣象信息。

3天氣預報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應用提升對策長期以來,天氣預報一直是氣象工作人員研究的核心。天氣預報的應用可人工改變天氣用途,更好地進行防災減災,為農業生產提供指導,最大程度降低天氣災害對農業造成的損失。結合實際,天氣預報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應用提升對策主要如下。

3.1創建應急系統

作為農業防災減災中的關鍵環節,災害天氣預測系統意義顯著,且天氣預測精準性較高,是災害預防的基礎,可實現防災減災成效的提升。該系統的應用可提升天氣預報精準性、有效性,優化災害性天氣的預警與報警工作,結合當地農業生產情況、農業特點,做好預警工作,更好地防控自然災害。

積極進行防汛、防干旱、防冰雹、防低溫等農業災害預防,做好農業氣象的預警與預測工作。除此之外,氣象工作人員還應當依照災害性天氣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程度,分級農業防災減災服務氣象產品,分類農業防災減災服務氣象產品,監測農業天氣災害,更好地預防與預警天氣災害。

3.2創建預防體系

在進行防災減災預防措施落實階段,若無法避免天氣災害。在天氣災害發生時,相應部門應當及時反應,制定針對性方案,布置各單位行動,利用資源與人員,整合資源,以最快速度、最可靠方式降低自然災害對農業的影響,降低農業經濟損失[4]。

3.3加強預報目的

增加與農戶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全面了解農民需要的天氣信息。順應時代發展需求,建設高效信息獲取方式,構建多渠道信息發布形式,逐步加強天氣預報相關信息的發布工作。以便可以獲取精準的氣象信息,確保天氣預報信息的針對性,協助農戶更好地安排農業生產工作,避免經濟損失。

4結語

綜上所述,天氣預報一直以來都是氣象系統中最為基礎、最為核心的一環,對農業防災減災意義顯著,但想要發揮極致,任重而道遠。相關人員應當注重經驗總結,改革技術,最大程度凸顯天氣預報的預警作用。

本研究結合《關于強化氣象局部門為農業服務的建議》,參照多年工作經驗,積極認真開展實地調研,針對自然災害,制定針對性措施,提升綜合氣象防災減災能力,提升地方經濟服務水平、農業生產服務水平。未來的發展除了增設地方氣象自動觀測站以保障天氣預報的精準性外,還需因地制宜地建設預報預警服務平臺,完善服務方式與服務內容。

參考文獻

[1] 曹慶鋒.天氣預報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應用及提升對策[J].農家參謀,2020,15(05):130-135.

[2]李晶晶,王艷,趙尚卓,張卉.新形勢下天氣預報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應用研究[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9(11):48-49,51.

[3]張瑋楠.天氣預報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應用及提升對策[J].農技服務,2019,36(04):91-92.

[4]訾耀海.天氣預報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應用分析[J].南方農業,2018,12(17):164-165.

(責任編輯常陽陽)

猜你喜歡
防災減災提升對策天氣預報
測不準的天氣預報
天氣預報的前世今生
提升防災減災能力的河北方案
淺談人工影響天氣在防災減災中的作用
中期天氣預報
小小天氣預報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