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演化博弈模型的軍民融合信息資源共享及保障策略研究

2020-09-03 14:02雷崇鴿
山東圖書館學刊 2020年4期
關鍵詞:民用軍民資源共享

呂 璐 雷崇鴿 何 紅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陜西西安 710065)

1 引言

當前,軍民融合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這是我國長期對經濟建設的探索和對國防建設協調發展規律的重大成果[1]。近年來,我國不斷提高軍隊的現代化建設水平,大力發展軍民融合式保障體系,使軍方和民用信息資源的交叉使用越來越頻繁。軍民融合信息資源共享是軍民融合式保障體系的基礎,只有在對雙方基礎設施建設、人才組織架構、技術發展現狀和方向等信息資源共享的基礎上,才能夠合理配置雙方資源,并最大程度地利用。因此,必須做好軍民信息資源的搜集、分析和開放,實現軍方企業和民用企業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充分發揮雙方信息資源的自身優勢,形成有效的資源配置機制,并對雙方信息資源合理加以利用,提高信息資源保障水平,才能真正實現軍隊和地方信息資源優勢互補和雙向流動、推動成果轉化、助力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

2 軍民融合信息資源共享研究現狀

2.1 軍民融合信息資源共享的價值研究現狀

李輝、楊國立、樊彥芳認為軍、民情報機構在資源管理、情報研究和情報服務中全要素相互貫通滲透、多領域相互交叉聯結、各組織相互協調依賴所產生的綜合性情報工作張力,對于提高國家競爭對抗能力,落實國家安全和發展各項戰略部署,發展壯大我國情報事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2]。畢京京認為新形勢下,充分認識我國情報工作軍民融合的意義,分析存在的問題,謀劃發展策略,對于形成軍民情報合力應對我國各種國家安全威脅的新格局具有重要意義[3]。鮑景新、朱禮軍指出深刻理解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重大意義和關鍵基礎問題,直接決定和影響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4]。駱付婷認為在實施軍民融合國家戰略的新時期,研究軍民融合信息資源共享問題,對于推動軍工企業和民用企業等主體實現技術創新,加速軍民兩用技術轉化,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形成經濟和國防科技創新體系的協調發展,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5]。

2.2 軍民融合信息資源共享的障礙研究現狀

巫孝君指出由于軍品定貨部門、軍工企業和地方企業沒有建立起信息溝通渠道,許多可以軍用的民用高技術資源被排斥在軍品市場之外[6]。游光榮認為建設軍民融合創新體系的主要障礙在于軍工內部體系和機制的封閉性和壟斷性,致使非軍工領域的優質科研生產資源無法在國防創新系統中充分發揮作用[7]。趙志耘認為,我國民用高技術成果向國防領域轉化和應用已經具備了良好的物質技術基礎和發展環境;但民用高科技資源參與和服務于國防建設,在政策法規、體制機制、思想意識等方面還存在問題[8]。房銀海、王磊、譚清美針對江蘇省軍民融合協同創新研究后,認為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在軍民之間缺乏合理流動,無法形成良性互動,并提出軍民融合創新需要各部門、各企業的廣泛參與,各主體之間要加強互動,資源共享[9]。翟東航等人指出,軍品項目招投標的比例太小、軍品技術所有權與使用權未適當分離、阻礙軍民用資源互動的“標準”壁壘未破除等,是建立軍民互動合作與資源共享機制需要掃除的障礙[10]。

以上諸學對軍民融合信息資源共享的有關問題進行了一定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出目前我國的軍民融合尚處于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過渡的階段[11],在信息資源共享中存在體制建設不夠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軍民信息資源融合程度較低等問題。而且,研究大都集中在信息資源共享的制度和體制建設的宏觀層面,未有利用演化博弈理論對其進行的研究,這促使筆者從新的視角對軍民融合信息資源共享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思考。本文針對軍民融合中軍工企業和民用企業間的合作關系,在有限理性的假設下,通過建立信息資源共享演化模型來分析軍民融合信息資源共享的過程,對軍民融合信息資源的穩定、促進共享具有現實意義。

3 軍民融合信息資源共享的演化博弈模型

3.1 演化模型的選擇

演化博弈是一種起源于生物進化論的博弈方法,是從有限理性個體出發,以種群為研究對象,相對于其他博弈理論而言,此理論更接近現實,它的核心理念是“演化穩定策略”和“復制動態方程”[12]。軍工企業和民用企業之間在長期的信息資源共享過程中,都有獨立的信息判斷和選擇決策能力,他們的判斷和行為都是以己方的利益最大化為原則,在此過程中雙方不一定都是完全理性的,都處在一個不斷動態改變的環境中,對于是否公開自有的信息資源,是一個不斷博弈的過程,也是一個努力獲得最優解的過程。雙方會在博弈中相互學習,不斷地調整自己或產生改變,不斷模仿和改進過去的最有利戰略,尋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進而使個體產生動態演化式的行為規則,對他人的選擇、決策和行為產生影響。

從軍民融合信息資源共享的參與主體來看,他們之間既有利益沖突,又相互依存,主體間的競爭和合作有其隨機性。由于現實中信息資源共享的參與主體不完全和有限理性等問題,同時經過長期的動態發展演化過程,雙方的信息資源共享會達到一個穩定狀態,這種狀態滿足“演化穩定策略”和“復制動態方程”。因此可采用演化博弈理論建立軍民融合信息資源共享模型進行研究。

3.2 演化模型的建立

為了便于構建軍民融合信息資源共享演化博弈模型,本文以軍工企業成員A和民用企業成員B作為信息資源共享博弈的研究對象,A、B雙方選擇策略集合為{信息資源共享、信息資源不共享}。在實際的軍民雙方信息資源共享過程中,大多數企業都是利己的,都希望其他企業能貢獻其所需的信息資源,來增加本企業的收益。針對軍民雙方企業信息資源共享的特點,本文構建以下變量:

(1)令PA和PB分別表示A、B兩個企業的信息資源總量,uA(0≤uA≤1)和uB(0≤uB≤1)分別表示他們的信息資源共享程度,那么A、B兩個企業的信息資源共享總量可表示為PAuA、PBuB。信息資源共享中一方共享的信息資源總量越大、信息資源共享程度越高,另一方越有可能從中獲得對己方有利的信息資源,從而產生更多收益。

(2)信息資源共享的目的是為了交流和掌握其他企業在技術領域的新成果或者在管理方面的新知識,而不是本企業已有的信息資源,只有軍工企業和民用企業之間共享的信息資源是互補的或者存在差異的,才有交流和融合的基礎,才能帶給雙方產值和收益的提高,因此,令vA(0≤vA≤1)和vB(0≤vB≤1)分別表示A、B兩個企業中信息資源的互補比例,那么面對A、B兩企業中龐大的信息資源總量,可以提供給對方利用的信息資源量分別為PAuAvA、PBuBvB。

(3)不同的單位在面對同樣的信息資源時,因為企業的規模、性質、能力不同,對信息資源吸收和轉化量也有差異,即信息資源吸收能力強的企業往往能夠比吸收能力差的企業在信息資源共享中獲得更大的收益,因此令wA(0≤xA≤1)和wB(0≤xB≤1)分別代表A、B兩企業信息資源的吸收轉化能力,那么在一次信息資源共享過程中,A、B兩企業各自獲得對方的信息資源總量分別為PBuBvBwA和PAuAvAwB。

(4)在信息資源共享的過程中,雙方團隊會不斷地討論和學習,不斷產生新思路、新理念,在雙方共享信息資源的基礎上,會有新的知識和信息產生出來,這部分稱為信息資源協同價值,假定協同信息資源的多少與對方共享的信息資源總量成正比例,假設A、B兩個企業的信息資源協同系數分別為xA和xB,那么,如果A、B雙方均選擇了信息資源共享策略,軍共企業和民用企業新增協同信息資源值為PBuBvBxA和PAuAvAxB,雙方在各自信息資源的基礎上新增的信息資源量為(PBuBvBwA+PBuBvBxA)和(PAuAvAwB+PAuAvAxB)。

(5)每個企業作為一個團隊,都會因為完成團隊目標或者取得成果獲得激勵,激勵因素包括因進行信息資源共享所帶來的企業形象、行業地位、客戶聲譽以及企業自我效能感的提升等。共享的有效信息資源量越大,企業可以獲得的激勵也會增大。信息資源共享會為企業投入生產后帶來效益,企業從中獲得的收益也會轉化為參與信息資源共享的動力。假設信息資源共享激勵系數為y,A、B兩個企業在信息資源共享總量的基礎上,可以得到的激勵價值為yPAuAvA和yPBuBvB。

(6)企業在參與信息資源共享時存在一定的風險,而且一般情況下信息資源總量多的企業承擔的風險會更大一些。假設zA和zB分別表示A、B兩企業在信息資源共享共享的風險系數。那么他們在參與信息資源共享時的信息資源損失分別為zAPAuA和zBPBuB。當雙方消極不愿意共享的時候,那就說明在信息資源共享行為中所獲得的激勵價值是小于在此過程中企業受到的損失的。由此,可以假定zAPAuA>yPAuAvA,zBPBuB>yPBuBvB。

(7)當A、B企業同時選擇不共享信息資源時,雙方都沒有信息資源增量,所以雙方收益都為0。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制作軍工企業成員A和民用企業成員B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博弈矩陣,見表1:

表1 軍工企業和民用企業信息資源共享的博弈矩陣

4 軍民融合信息資源共享演化模型分析

4.1 軍民融合信息資源共享演化模型的平衡點分析

QA1=b(PBuBvBwA+PBuBvBxA+yPAuAvA-zAPAuA)

+(1-b)(yPAuAvA-zAPAuA)

=bPBuBvBwA+bPBuBvBxA+yPAuAvA-zAPAuA

(1)

QA2=bPBuBvBwA

(2)

+ayPAuAvA-azAPAuA

(3)

QB1=a(PAuAvAwB+PAuAvAxB+yPBuBvB-zBPBuB)

+(1-a)(yPBuBvB-zBPBuB)=aPASAvAwB

+aPAuAvAxB+yPBuBvB-zBPBuB

(4)

QB2=aPAuAvAwB

(5)

+byPBuBvB-bzBPBuB

(6)

由以上可求得軍工企業A和民用企業B在信息資源共享時的復制動態方程為:

yPAuAvA-zAPAuA)

(7)

yPBuBvB-zBPBuB)

(8)

表2 軍工企業和民用企業信息資源共享的博弈的平衡點

4.2 軍民融合信息資源共享演化模型的博弈結果分析

如圖所示,軍民融合信息資源共享博弈的產期均衡結果要么收斂于O1完全不共享,要么收斂于O3點表示完全共享,意味著此演化博弈系統的最終均衡解存在(信息資源共享,信息資源共享)或者(信息資源不共享, 信息資源不共享)兩種情況。四邊形O1O2O5O4和O2O5O4O3的面積S1和S2顯示了博弈收斂于O1點和O3點的機率。四邊形S1的值越大,表示長期均衡策略(信息資源不共享,信息資源不共享)的可能性越大,四邊形S2的值越大,表示長期均衡策略(信息資源共享,信息資源共享)的可能性越大。因此,促進軍民融合信息資源共享的策略就落腳在如何降低S1的值,提高S2的值方面。

圖1 軍民融合信息資源共享過程中雙方成員的博弈演化相位圖

(9)

S2=1-S1

(10)

對公式(9)、(10)進行分析可知,軍民融合信息資源共享的演化受到軍民雙方信息資源總量、信息資源共享水平、互補性信息資源比例等因素的影響,具體有以下結論:

(1)如果其他變量不變,A、B雙方的信息資源總量PA和PB等比例發生變化時,S1和S2的值保持不變。但是,如果一方的信息資源總量遠大于另一方的時候,如PA>>PB或者PB>>PA時,S2的值會逐漸接近于0,系統將接近O1點,但是當S1和S2的值相似或差異很小時,S1的值逐漸接近于0,系統將接近O3點。

(2)當信息資源共享水平uA和uB增大時,S1的值減小,而S2的值增大,系統接近O3點的機率越大,雙方實施信息資源共享策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3)當互補性信息資源比例vA和vB增大時,S1的值減小,而S2的值增大,系統接近O3點的機率越大,雙方實施信息資源共享策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4)當信息資源共享的激勵系數y增大時,S1的值減小,而S2的值增大,系統接近O3點的機率越大,這意味著,如果團隊能夠科學客觀地評估成員之間信息資源共享的影響,并制定出高質量的激勵方案,那么成員更有可能采取信息資源共享策略。

(5)信息資源共享風險系數對整個系統是否能達到穩定的信息資源共享狀態有直接影響。zA和zB增大時,S1的值增大,S2的值減小,系統接近O3點的機率越大,軍民雙方采取信息資源共享的可能性越小。

(6)信息資源共享過程中協同系數xA和xB增大時,S1的值減小,S2的值增大,系統收斂于O3的概率越高,雙方信息資源共享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雙方可通過對對方信息需求的分析,發布更有共享價值的信息資源,同時采取一些誘導方式,有效提升協同效用,促進彼此間信息資源共享。

5 軍民融合信息資源共享的保障策略研究

根據軍民融合信息資源共享博弈的過程中,軍工企業和民用企業之間博弈的均衡結果會受到各企業的信息資源總量、信息資源共享程度、互補性信息資源比例、信息資源共享風險、信息資源共享收益分配、激勵系數、協同系數的影響。根據演化博弈理論所得出的結論并結合軍民融合信息資源共享的實際情況及問題,本文提出以下信息資源共享策略:

5.1 建立健全軍民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及相關政策法規,增加信息資源共享總量和共享程度

(1)逐步完善組織體系。目前國家相關的實體工作機構有工業和信息化部軍民結合推進司和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發展計劃司,負責提出軍民兩用技術雙向轉移、軍民通用標準體系建設等軍民結合發展規劃;擬定相關政策并組織實施;推進相關體制改革[14]。各地也陸續成立了信息化委員會或者信息融合辦公室,但各個崗位的職能分工和崗位職責并不明確,還未能形成成熟的組織管理機構。

(2)頒布相關政策法規。為了保證工作有序開展,應建立配套的政策法規來明確工作內容、職權范圍、工作流程等具體內容。一方面,確保信息資源共享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另一方面,明確軍方部門和民用企業的權利和義務,促進信息資源共享的正規化和法制化。

(3)建立健全運行體系。要嚴格按照中央要求,在各級軍地部門和機構之間,構建流暢的信息資源共享運行體系,實現“軍民融合、互利共贏”的信息資源共享運行體系。

5.2 建立和不斷完善軍民信息資源對接標準和規范,降低信息資源共享風險

具體要求有:(1)建立軍民信息資源共享數據庫,加快雙方信息資源標準化進程,提高軍地信息資源對接的可操作性。并對數據庫中的信息不斷改進,以確保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完整性。(2)促進軍用標準與民用標準的對接,按照規范化、精細化的要求,制定通用分類編碼標準、信息技術系統和信息管理系統標準、設施設備的配備及使用標準、工作流程和業務管理標準等。(3)在信息安全保密和信息資源共享的矛盾中尋找平衡。軍用信息資源往往涉及國家或軍事機密,受到法律保護,對可共享的范圍和對象都有相應的規定。許多重要的科研數據和技術成果都屬于國防知識產權,沒有政府部門的批準,不得轉讓。對已到解密期限的信息資源,及時、合理解密,共享利用。

5.3 建立和完善軍民融合信息資源溝通平臺,及時了解互補信息資源

目前,網絡已經成為信息資源共享的重要方式,加強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可以顯著提高信息收集和信息傳遞的效率。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批復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信息中心建立了國家軍民融合公共服務平臺,主要是打造國務院有關部委、軍隊、軍工單位和民口企業溝通交流的橋梁和紐帶,為深入推進國家軍民融合發展,提供更為豐富、便捷的信息服務[15]。平臺匯總了各個單位報送的軍民共享資源信息,包括軍工試驗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還有各個單位的產品需求、技術需求和融資需求等。各省市也可以在此基礎上納入網絡規劃系統。要嚴格按照國家技術標準,加強地方信息網絡基礎建設,做好軍民通信網絡的設施準備,增強軍用和民用信息工具共享的實時性和動態性。

5.4 創新信息技術人才培養和融合的方法及途徑,提升激勵系數和協同系數等

隨著軍民融合信息資源共享工作的進行,信息資源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不斷增加,目前,大部分單位都是從本單位其他崗位抽調員工承擔這部分工作,員工邊工作邊摸索、學習。人員是工作的基礎,各單位要迅速組建起信息管理人才隊伍才能更好的完成信息資源管理工作。一方面,要加強培養本單位內部的信息技術人才。這些員工對單位的業務范圍和技術領域都有深入的了解,可通過參加會議、高校代培、委培學習等方式,定期選派人員參加各種培訓和進修,提高信息資源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要引進信息管理領域的生力軍??蓮牡胤礁咝?、部隊院校直接招聘優秀畢業生,擴大各單位的信息資源管理人才團隊,保證信息資源共享工作的專業性。

6 結語

信息資源共享是推動軍民融合深入發展的重要因素。本文認為軍工企業和民用企業否共享信息資源取決于雙方行為博弈的結果,并利用演化博弈理論對軍民融合信息資源共享過程進行了分析,構建信息資源共享演化博弈模型,分析雙方信息資源總量的差距、信息資源共享風險、激勵系數、協同系數等多項影響因素,并提出了相應的策略和建議。但是現實中的軍民融合信息資源共享行為會更加復雜,影響信息資源共享的因素也更多,還需要在促進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加強信息資源的轉化、制定規范合理的激勵政策等方面開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歡
民用軍民資源共享
交通運輸數據資源共享交換體系探究與實現
三張捐款收據見證軍民魚水情
福建省交通運輸信息資源共享平臺
民用直升機在反水雷中的應用探討
“安分”才能“安生”——為民用權,須知邊界
民用安防的新勢力
衛康與九天綠資源共享
軍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軍民共贏
讓軍民融合之花絢麗綻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