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泵站運行員如何把握安全運行工作

2020-09-05 11:15顧祥浩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80期
關鍵詞:長效機制安全規范

顧祥浩

【摘 要】結合南水北調泗洪站泵站運行實況,從一個運行員角度看泵站安全運行問題。如何從識別到規范執行形成安全長效機制,最大限度挖掘發揮運行人員能力保證泵站安全運行。

【關鍵詞】安全;規范;長效機制

如何安全運行一座泵站是每個運行員都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安全一直是空間超大系統,時間復雜演化,價值人性關聯邏輯超大遠化的人類難題。由此可見,一個泵站運行員安全工作務必要面向機電設備本身,熟悉機電設備性能結構原理及其時空問題發生演化特征及其價值關聯,讓我們泵站運行員在安全應對中處于主動。

一、安全運行泵站首先是一個認識問題。

任何安全問題歸根結底是人認識問題。有認知才有安全意識,俗話說挨過燙的孩子怕火,否則會無知者無畏,處于無意識狀態,危險來臨毫無知覺,安全還從何談起。提高認識,強化意識,是人預防安全唯一途徑,是由人內在規定的。認識是人保證安全通向價值的前提基礎,讓我們安全預防成為可能。沒有認識,行動必然是盲目的。一個泵站涉及機、電、液、自動化、水工工程等多方面,是知識比較密集的工作場所,對運行認知水平要求比較高。我們運行人員只有系統全面認知泵站的所涉方面,才能有能力應對泵站安全運行中的問題。人的觀察滲透理論,深度認知要求對象系統白箱化。知結構,懂原理,識變化。達到庖丁解牛,目無全牛是認知最高層次。舉例說,例如泗洪站勵磁運行巡視,當你走進勵磁室,如何判定設備是安可靠運行技術狀態只有你懂得勵磁的會出現哪些故障,如調節器內部故障,快速熔斷器故障可控硅觸發同步信號故障,勵磁電流電壓傳感器故障,觸發脈沖故障,主橋缺相,滅磁失敗,內外環調節器限制失效,pT斷線故障,A/B調節器關鍵設置不一致交/直電源故障,調節器過熱,雙機通訊故障長時間不投勵故障,雙套調節器軟件或硬件不匹配,起動回路故障,主斷路器輔助接點虛接,過勵限制,勵磁輸出開路,輸出24Ⅴ電源,風機故障,可控硅觸發同步信號斷線,樁頭發熱,我們只有熟悉這些故障的原因、典型癥狀及處理方法,我們才能保證設備安全運行,每次巡視踏進設備間才能看到更多,如同孩子望天空看到圖景和天文學家仰望絕不相同。按照標準化逐條巡視完備性是不夠的。我們只有把故障現象完全識得。才能更有力保證設備安全運行,其他電氣設備亦同此理。這是一個艱巨的認知過程,積累過程,內化過程,也是安全的前提。設備性能正常判定,定量測算可靠性,人為操作無系統層級關聯引發系統巨漲落。這是電氣系統認知重點難點。認清工作對象時空結構效應及其對人價值需求影響效應是安全根本所在??偟膩碚f,從經驗記憶到細節歷史對比是泵站運行員應對安全問題基本方法,上升到理論模型量化確定,系統整體判定是運行員安全工作理想追求。

二、其次是規范落實問題。

只有徹底認識了,才能自覺把規范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篤行不怠。成熟的規范都是行業成功的經驗積累,經過反復實踐驗證行之有效的做法,這樣做最可靠丶最適宜,規范一般蘊含經驗教訓,甚至血與火的事實作為背后支撐。規范是保證安全的根本。熟悉規范我們工作行為才能安全適宜。在復雜的工作環境敏銳察覺安全隱患風險的存在。如熟知危險源清單,就能很好完備預見安全風險可能的存在。按安全規范做事,當風險來臨時就無致命之誤。規范重點是把握對象性能時間變化節點,確保壽命期可靠性,難以確定的實行動態監測,特征數值量化把控。規范落實關鍵在人,除組織崗位職責規章制度保證外,還要科技投入,使人與危險源處于易直觀識別的意識形態。全覺全知全能對于一個運行員來說是無法做到的,但是長期規范積累是可以逼近的。依靠規范積累和技術進步在規范中新應用,安全必將事半功倍。首先是組織規范,操作規范,主要工作工藝標準規范,教育規范,把這些成熟規范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制度固定下來。其次,了解設備常見故障及其典型現象,深知其發生特點,演變路徑及危害程度。最后是對典型的故障的處理規范做法,保證適當有效?;貧w常識,回到實踐,回當下技術決定的刀耕火種的現實方式,尋找著手點和落腳點是處理安全問題常規有效方法,只有在不斷技術追求,深化認識,完善的規范的歷史對比中才能發現安全認知系統白箱化理想的高明之處。

三、最后是長效防范問題。

長效控制安全問題,一直是人類生存一個夢想。安全問題呈現兩大類特征。一類是穩定反復出現,或人性內在決定經常會犯的錯誤引發安全問題,人們通組織化、制度化、標準化來實現本質安全。實踐證明是可行的,通過定期檢查整改對時間尺度科學分割,克服機電故障發生時點不可預料的特征,應對這類安全問題是可以長效實現。但安全還有另類特征,帶有場景特點,這類安全問題發生帶有機緣性,突發性,意外性,表現為超人認識能力之外,讓人感到古老的生存困境問題,明天與意外誰先到來,脆弱的生命本身應對顯得無能為力。這類安全控制講究專業專家化,集體化,智能技術化和底線遠離化,今天需要更多新技術參與,解決人的認識不足和能力不足,無法應對復雜性大系統安全問題。

加強新技術應用,注重物防技防,提高運行人員直觀洞察力,快速反應力,便捷操控力,把問題處理于萌芽狀態。在空間上,系統要素完備性交給人工智能大數據設備來更全面監控,在時間上,系統臨界點問題故障特征計算捕捉在危急中更及時,在復雜中精準??臻g上更著重危險源辨識,時間上更著重設備壽命在故障發生不確定性帶來機器設備和人身的價值損害。著力構建以人性直觀為最終目標的人工智能危險識別模型:在空間,時間,價值三大方向全面全程掌控安全,從靜態到動態連續把控,從物到人自覺把控,安全工作就更透明化,能克服更多安全麻痹意識和僥幸心理,讓運行員由無意識導致的安全風險大幅降低。由此可知,在現有技術條件下,一個泵站運行員只有和機電磨合的越久越深,越刻苦鉆研,越有能力去應對泵站運行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安全問題。

結語

安全工作認識是核心關鍵,規范是保證,長效機制優化永遠在路上,一個泵站運行員按照空間通透,時間可預,價值邏輯可靠,自覺融入安全責任和能力從上到下壓實到人,著地穩固的基層安全組織中,運行員就能牢牢把握泵站安全運行工作。

猜你喜歡
長效機制安全規范
構建公立醫院黨史學習教育長效機制的研究
規范漢字書寫優秀作品
規范漢字書寫
從創新探索到立法規范
規范漢字書寫
“家校社”一體化的德育協同長效機制探究
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正在制定,房價會降嗎?
環境科學專業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方法與長效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