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標下高中生地理實踐力培養校本化策略

2020-09-06 14:12舒春霞
寫真地理 2020年21期
關鍵詞:衢州校本學科

舒春霞

摘 要: 《地理教育國際憲章2016》明確指出“地理教育的育人價值在于,為今日和未來世界培養活躍而又負責任的公民所必需,并有助于終身欣賞和認識這個世界。積極面對并有能力解決人類面臨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的種種環境問題?!睂崿F這樣育人價值的關鍵是引導年輕人積極行動,并在行動中活躍起來,關注、欣賞這個世界,對其面臨的各種問題承擔責任。而積極行動的意識和能力,需要在真實情境中通過實踐訓練提高。這是全球地理教育的關注點。

關鍵詞: 地理實踐;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4-3733(2020)21-0249-01

1 選取培養途徑具體、操作性強的校本課程資源

校本課程資源是開展地理實踐活動和培養地理實踐力的基礎。與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以及區域認知的培養策略不同的是,地理實踐力的培養需要為學生提供“真實情境”,讓學生進行觀察、調查和考察等活動。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前,選取能夠充分體現學科素養,且培養途徑具體、操作性強的教學資源尤為重要。

我們開展過的天文觀測活動有:校內天文望遠鏡基本操作培訓;衢州市天文學會在市民公園開展的“中秋觀月”天文科普活動;校外舉口村的追星活動等。這些活動的開展培養了學生學習天文知識的興趣,推進了我校天文科普工作的進一步開展,為學生仰望星空打開了窗戶。

在地理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的過程中,結合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模式,突出以學生為主的思想,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地理校本課程資源開發和地理知識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運用習得的學習方法,進行自主選擇主題選擇地點進行探究。如在我校的暑期社會調查實踐活動中,有諸多學生選擇研究與地理相關的課題如《衢州七十年來商圈的變化與轉移》、《衢江的綜合治理與開發》、《江郎山旅游資源的開發與保護》等,都取得了較不錯的成果。

2 開設《地理野外考察》選修課,加強對地理實踐力方法的指導

野外考察活動是培養學生地理實踐力的重要途徑,野外考察需要學生深入復雜、真實的自然環境,對學生的專業能力要求較高。且由于安全問題等限制因素,野外考察活動的次數有限。故我校開設了《地理野外考察》選修課,為野外考察教學活動提供的可行性依據,同時有利于學生自主選題、自主設計野外考察活動。教學內容包括常見地貌的辨析、野外考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體考察基地的考察指南、衢州地理環境簡介等。

從地質上看,烏石山是衢州最年輕的山,是喜馬拉雅造山運動,2800萬年前抬升的山,少受風化侵蝕,山勢陡峻,可謂“峻山”。烏石山地質資源獨特豐富,有喜山運動、高頻幅褶皺、構造地質、變形帶、燕山剡廬系、古生物化石、一山兩金等。我們規劃了古驛道-石門臨風-高山海灘-?;鬯?唐銀杏-巨石匝城的考察路線。學生通過考察填寫以下報告單并思考:烏石山周邊的植被類型;采集點 1(山腳處)與采集點 2(山頂)兩處巖石的異同;對巖石的風化差異的認識;推測烏石山的形成過程;如何開發保護地質遺跡;提出你通過考察發現的新問題并嘗試著解決。

3 開展研學活動,促進 “ 地理+ ” 跨學科融合學習

學科融合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也是新時期教師的必備素質和教學的努力方向,唯有堅持學科融合,我們的教學才有真正的突破,并實現新的生長和跨越,唯有這種教學才能真正拓寬學生學習的路徑,培養出創新人才。當前國家提倡研學活動,研學即綜合,即學科融合。地理學科內容的復雜性和綜合性決定了地理綜合思維是地理學科關鍵的思維方法和能力,這是其他學科沒有的,故在研學過程中,地理教師應肩負其更為重要的責任。

以筆者與我校語文、歷史等學科老師共同規劃設計的《江山市地質地貌與古鎮文化研究》主題研學活動為例,該活動涉及的學科和對應和知識點有:地理:三大類巖石成因及特點;地質作用與地表形態;旅游景觀的主要欣賞方法;生物進化與環境演變;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聚落的形成與發展;交通與區域發展;等高線地形圖判讀。歷史人文:地域文化的興衰及原因;清代建筑風格;方言的形成與演變;歷史重大事件及交通變遷;儒家文化與日常生活。

4 以地理信息技術為支撐,加強數字化課程資源的開發

教育部頒布的《課程標準(2017 年版)》中的一大亮點即是“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钡乩硇畔⒓夹g作為一種學習方式,能夠幫助營造直觀、實時、生動的教學環境,能夠彌補當前學生難走出校園的不足。

以《GIS 地圖制作》一課為例。授課教師提前采集學生家庭地址經緯度數據、衢州城區小學經緯度數據、衢州行政區域數據,課堂上利用極海云線上 GIS 軟件制作“班級學生分布圖”、“學生人數分段設色專題地圖”呈現數據空間分布特征;利用“泰森多邊形”、“緩沖區”模型分析衢州城區小學布局合理性和規劃學區分布。通過體驗這樣的操作過程,實現地理信息的可視化,將枯燥乏味的數字通過模型表達為豐滿、直觀的統計圖,將抽象的原理轉變成形象的、符合學生認知習慣的形式,通過制作虛擬場景演示教學重難以掌握的內容,不僅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滿足他們的情感體驗,還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增強學生的核心素養。

5 關注學生實踐成果,設計 “ 注重發展 ” 的校本課程評價方式

基于地理實踐力培養的評價體系的構建是開展地理實踐活動和培養地理實踐力的重要保障。在構建基于地理實踐力培養的評價體系時,應落實“建立基于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學習評價體系”的基本理念,注重發展性評價,以發展的眼光來評價學生的表現。

遵循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力求全面反映學生地理實踐力的發展狀況?;顒訉嵤┻^程中,通過觀察學生的意志品質和行動能力方面的表現進行過程性評價;活動結束后,要有撰寫考察、調查報告與課堂匯報交流的終結性評價。其中過程性評價從評價時間看,是對若干個重要時間節點的表現作出及時評價;從評價性質看,則以定量評價為主、定性評價為輔;例如,在每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上,教師和學生先采用評價量表對各小組及成員的表現進行量化評分,并記錄各小組的主要研宄成果;在最后的課堂匯報交流環節,教師再根據各小組的匯報表現和之前記錄的過程性表現給出各小組的定性評語和小組成員的定量評分。終結性評價一般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評價依據主要包括考察報告、調查報告、自制模具等相關研宄成果,以及課堂匯報交流的表現等。此外,學生的研宄成果可借助學校網站、校本課程、地理櫥窗等多樣化的方式進行公開展出。

猜你喜歡
衢州校本學科
【學科新書導覽】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高中地理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以閩江環境保護校本開發為例
衢州爛柯山
《紅樓夢》(新校本)
《紅樓夢》(新校本)
點校本《史記》中的“曆”字
鐵拳剿劣 亮劍斬污 衢州環保堅決打好護水保衛戰
衢州治超亮劍
衢州某大橋V型剛構掛孔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