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揮法治優勢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2020-09-07 07:18趙璇
經濟 2020年9期
關鍵詞:法治農村發展

趙璇

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治理的難點在鄉村,最突出的短板也在鄉村。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的發展基礎比較薄弱,生產力水平相對較低,農產品低端、同質化現象嚴重,創新能力明顯不強,鄉村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滯后,吸收農業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資金等要素流入比較難。

近些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城鄉融合日益深入,農業機械化、集約化水平不斷提高,我國農業農村生產逐步從數量向質量發展轉變,城鄉之間、鄉村之間與鄉村內部的交往形式,包括物質生產活動、精神生產活動和人自身的生產活動,正在發生重大變化。一是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方式不斷變化,利益觀念、權利意識轉變。二是鄉村傳統封閉的社會格局被打破,農村人口流出加快,青壯勞動力大量流失,社會結構出現失衡。三是各種利益訴求不斷涌現出來,宅基地、土地承包經營與流轉,項目征地等各種矛盾、問題交織在一起,甚至有些問題在短時間內很難得到有效解決,給鄉村治理帶來壓力。四是多元化、多層次性以及越來越具體、細致和個性化的服務需求,對美好生活及不斷增強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需求,都給鄉村治理提出了更明確要求,而現實中受理念、財力、人才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一些基層組織的治理能力跟不上形勢。

鄉村治理是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著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總目標的實現,關系著城鄉發展不均衡、鄉村發展不充分等重大問題的有效解決,關系著廣大農民不斷增長的美好生活目標的實現。因此,要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鄉村振興,就需要提升鄉村治理的有效性,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發揮法治的引領與保障作用,不斷提升鄉村的規范化治理水平。一是不斷凝聚法治共識、強化法治信仰,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強化培育運用法治思維解決問題,守住法律底線。實踐中,一些基層干部在執法過程中,搞以言代法,以權代法,工作方式簡單粗暴;一些村民對法律知之甚少,以傳統的“老理”看待發展中的現象和自身利益關系,經常會出現一些偏差;兩者沒有凝聚法治共識。二是加強政府法治建設,依法制定規范性文件與開展各項行政工作。在規范性文件的制定中,一方面要確保其統一性,不得違反上位法或者規范性文件,不得超越職權,或者違反規范制定程序;另一方面要認真調查研究,廣泛聽取群眾意愿,合理平衡多元利益訴求,從源頭上減少社會矛盾沖突,最大程度實現法治建設的統一與完整。在鄉村治理中,政府工作人員代表國家行使權力,相對于普通公民來說,具有優勢地位,他們能夠按照規定的職權范圍、規定的程序、方式與實施行為、履行義務、承擔責任,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三是既要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又要明確相互之間的界限。特別是要區分法治與德治,不能錯位評價,也不能將僅僅違反道德的行為用法律予以制裁,更不能用道德的譴責方式代表法律的懲罰。

發揮多方主體優勢,形成治理新格局。一是建構程序合理、環節完整的協商民主體系,拓寬政府、基層黨組織、群眾自治組織、社會組織的協商渠道,深入立法協商、行政協商、民主協商、社會協商,促進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讓各類主體共同參與決策和管理事務,推動鄉村治理行動協同化。二是政府依法將自治權交給村委會,防止違法削弱村委會的自治權和大包大攬行為,保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并幫助其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和實現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切實提高自治能力。三是發揮廣大村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加他們的參與度和話語權。四是支持、引導農村社會組織等,優化社會組織結構,發揮它們在團結群眾、聯系群眾、服務群眾、加強行業自律等方面的優勢作用。政府負責保持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彌補市場失靈;屬于要素、資源配置、社會自律的事項交給市場、行業來處理,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協調發展。五是構建以法治為基礎的規范治理體系,明確各類主體權責界限,依法依規享受法律權利,全面履行法律義務,承擔法律責任。

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著力補齊建設短板。一是建立、完善鄉村振興規劃體系,推動形成城鄉融合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體系。二是充分發揮鄉村土地、勞動力等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富民興村產業,引導支持、建設農業特色專業村,創建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村創業園區、鄉村旅游重點村等。三是創新農村建設管理模式,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推動農村土地流轉,完善農村宅基地、農房建設管理,開展土地經營權入股農業產業化經營,推動解決農村土地碎片化瓶頸。四是建立專家支持機制和咨詢專家庫,積極引進資金、技術和人才,實施鄉村專業、技能人才培育工程,搭建人才、信息、產業和市場的對接渠道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交易平臺。五是不斷提高村民生活保障水平,提升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實施鄉村振興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把行之有效的鄉村振興政策法律化,充分發揮法治的保障和推動作用,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法治德治自治相融合的現代鄉村治理體系,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

(作者系中國政法大學在職研究生)

猜你喜歡
法治農村發展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以德促法 以法治國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治理下的法治與法治下的治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