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線藝術在新聞攝影中的作用及應用

2020-09-10 07:50施小軍
經濟·藝術商業 2020年1期
關鍵詞:藝術性物體色彩

施小軍

摘要:新聞攝影用攝影和文字相結合的手段,對正在發生具有新聞價值的事實進行現場瞬間記錄。文字的運用幫助我們對新聞事件進行準確的陳述,讓讀者全面客觀地了解事實真相,同時圖片本身也是一種視覺傳達的方式,其意義不只是起到簡單的例證作用,它本身所具有的視覺張力直接影響到對新聞的表現力,也直接影響讀者對新聞的關注程度即新聞傳達實際效果。有學者認為,新聞攝影的價值意義分為美學價值、社會價值和歷史價值三個方面。而在拍攝過程中,光影就是一種語言,它看似無形,卻代表著攝影師想要傳遞出的各種各樣的信息,包括被攝體的形狀、體積、質感、色彩、明暗關系、空間深度等等。

在新聞攝影中,雖然真實性的原則絕對是首位的,但藝術表現力產生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優秀的新聞攝影作品可以說必定是真實性和藝術性的良好結合。也只有這樣,新聞攝影作品才能有視覺沖擊力,激起讀者關注,引發共鳴和思考,產生積極的社會反響,并且長久地留在人們的記憶里。蔣齊生先生曾提出:新聞攝影應當“五求”即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這就要求新聞攝影記者必須深入生活,在嚴格遵守新聞攝影規律的前提下,力求拍攝的新聞照片新聞性與藝術性并存,既有較強的新聞價值,又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v觀國內的資深新聞攝影記者和攝影通訊員,成績斐然的,也大多是在新聞攝影中能很好并且恰當運用藝術表現手法的。藝術性是真實性的“助推器”,合理地在新聞攝影中貫穿藝術性的原則與元素,能夠極大地提升新聞攝影作品的閱讀效果,使真實性更易于被理解和接受,從而起到更好的社會效果。

人們往往存在一個誤區,認為被攝物體本身是什么樣子,照片中拍下來的便是什么樣子。事實上,光對于物體外觀的影響很大。光的顏色、強度和方向都能影響我們對一些物體真正是什么樣子的看法。對于新聞攝影作品來說,抓住了光影,往往就能抓住主題,抓住觀眾的視線與心靈。

1光質塑造人物形象

光質,主要指的就是直射光與散射光這樣兩種類型的光線性質,也稱硬光和軟光。硬光具有明顯的投射方向,因此能產生一種無可抗拒的力量感。強硬的直射光通過明顯的方向性光照可以增強被攝物的粗糙質感,相對來講輪廓比較清晰,適合塑造老人、男性等形象。首屆中國國際新聞攝影比賽(華賽)金獎作品《對話“幸存者”》,畫面中,直射光照亮了一個在“9·11”恐怖襲擊事件中幸存的男人,他面部滿是傷痕和灰塵,眼神中透露著恐懼,光線在這幅照片中準確地展現了這個男人粗糙的面龐,增加了畫面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散射光在陰天時較常見,細膩、柔和,可以創造出比較平滑的質感。在攝影中多用于少女、兒童等形象的塑造。第十屆國際新聞攝影比賽(華賽)獲獎作品銀獎《尼泊爾小火車窗前的孩子》,畫面中,一個小男孩趴在小火車車窗上透過玻璃,用天真、無知的眼神看向外面的世界,柔和的光照射在他稚嫩的臉龐,散射光在這里很好地塑造了小孩子形象。

2光的色彩交代環境和渲染氣氛

“如果你自己正滿懷希望和喜悅,從而借助夏天日出時閃爍的光芒和絢麗的色彩來加以表現,那么你就選中了與自己的情感相吻合并能激發這種情感的拍攝對象?!边@是攝影家費里曼·帕特森的名言。

光的顏色呈現,由于光源的不同或光路當中不同介質的影響,其色溫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比如,早晨、傍晚的光由于入射角度偏低,空氣中有較多水分導致色溫偏低,呈暖調;正午的光入射角度高,空氣干燥,色溫偏高,呈冷調;日光燈下的物體色彩會有偏綠的傾向,而白熾燈下的物體色彩會有偏黃的傾向。光的色彩不同,也會給讀者不一樣的感受,往往紅色的光給人以喜慶、溫暖的感覺,藍色則是廣闊、寧靜,黑色是神秘、悲哀,白色是高潔、神圣。新聞攝影中,常常會利用相機的白平衡功能還原被攝體本來的色彩,但在拍攝一些特定人物或特殊環境時,色彩可以起到渲染氣氛和反應現場環境的作用。第十五屆中國新聞獎獲獎攝影作品,《江西日報》刊登的《夜戰武九線》,記錄了2004年8月5日晚10點,中鐵五局二公司的施工人員在武(昌)九(江)鐵路復線改造現場,揮汗建設復線工程場面。畫面中,幾名施工人員用繩索挑起石材,在遠處施工燈照耀下,辛苦工作,橙紅色的光線照亮了他們臉龐和胳臂上滾落的汗珠,在這里,光的色彩的運用展現了工地如火如荼的熱鬧場面。2017年世界新聞攝影獎中國攝影師張磊的作品《霧霾在中國》獲得當代熱點類單幅一等獎。畫面中,在灰黑色的霧霾籠罩下的天空給人以黯淡、凄涼的感覺。

3光的方向刻畫人物性格

有很多人認為,順光照明的方式往往難以突出作品的特點,被攝體的影子落在其背后,那么光影留下的線條和明暗對比都會從構圖中消失,從而使畫面顯得缺乏視覺上的變化。的確,順光的致命弱點就是較為平淡,缺少豐富的層次。但是,正面光往往是均勻明亮的,如果通過不同細節的呼應,或者被攝物體本身的變化,完全可以彌補正面光的缺憾。順光對于多個被攝物或細節的表現力是不容置疑的,均勻明亮的光線會使畫面中的每一個細節被放大,由于沒有明暗交錯,畫面并不顯得繁雜,構圖會顯得更加簡潔明了。因而,順光往往被應用于較為復雜的被攝物體,將畫面取舍得更為干凈,突出攝影師想要突出的細節,對于主題起到放大的效果。世界著名的新聞攝影作品《手——烏干達干旱的惡果》,畫面采用順光拍攝了白皙寬厚的手掌與一只類似雞爪的黑人少年的手掌相握的特寫鏡頭,突出了這個干枯瘦小的手掌,象征著烏干達干旱的惡果。

如何能在紛繁復雜的新聞攝影現場,對光線靈活地運用,實現藝術性對紀實性的助推器作用呢,筆者認為首先要勤于學習,提高自身內在素質。拍攝技術、藝術技藝的熏陶和新聞業務素質的增長,缺一不可。新聞業務是根本,好的新聞攝影作品要求有良好的新聞敏感來支持,有敏感的眼光,才能知道切入角度,才能用恰當的藝術性原則和手段加以實現。其次要勤于實踐,在工作中增長才干。攝影記者的藝術天分有可能是天生的,但也能在實踐中磨練和悟出。攝影實踐性特別重要,熟能生巧,才有成功的把握。

猜你喜歡
藝術性物體色彩
神奇的色彩(上)
數學課堂提問七要
如何為我們的教學語言插上飛翔的翅膀
春天的色彩
色彩當道 俘獲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結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
揭開物體沉浮的秘密
為什么同一物體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樣?
“力”??家族e點掃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