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當代地鐵公共藝術的功能性探討

2020-09-10 07:50宋雨萍
經濟·藝術商業 2020年1期
關鍵詞:藝術文化發展

宋雨萍

隨著城市軌道交通的快速發展,地鐵公共藝術作為地鐵公共空間的產物應運而生。目前國內地鐵公共藝術的發展尚不成熟,因此,對其功能性進行分析與探討,并針對其中的不足之處予以反思與建議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 地鐵公共藝術發展背景

隨著我國城市化發展進程的推進,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統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與完善。根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統計,截至2019年6月30日,我國內地總地鐵總運行軌道線路里程達到6126.82km,然而龐大的地下交通空間不能只是鋼筋混凝土的堆砌,發展地鐵公共藝術的重要性由此凸顯。

2 地鐵公共藝術的功能性

2.1藝術觀賞性

地鐵公共藝術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其本身具有一定的藝術觀賞性。盡管公共藝術不同于美術館中陳列的高雅藝術品,它往往不具有純粹的藝術性,但是相比同樣處于公共空間中的商業招貼來說,公共藝術由藝術家所創作,帶有藝術家的個人情感與表達,因而更具藝術觀賞性。地鐵公共藝術的出現,既提升了人們的藝術審美水平,滿足了人們高層次的精神需求,也點綴了枯燥的城市交通生活,豐富了城市的藝術氛圍。

2.2衡量城市發展程度

在當代社會,衡量一座城市的發展程度不再使用單一指標,經濟發展水平也不再是衡量城市發展程度的唯一標準,社會發展指標、人文發展指標、生態環境指標等衡量指標的重要性日趨增長,人們對人文與生態的呼聲愈來愈高。地鐵公共藝術從某種程度上已然成為城市文化軟實力的象征,是衡量城市發展程度的直觀體現。

2.3承載地域文化與城市記憶

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使得人們無法勻出過多的空余時間去往城市的各個角落切實感受地方文化或是閱讀承載地方記憶的書籍,在一些較大的城市,區與區之間的距離跨度大,即使對于在一座城市土生土長的居民來說,也未必全然了解所在城市的深厚文化與歷史底蘊。在這樣的情況下,地鐵公共藝術擔負起了承載地域文化與城市記憶的角色。

以南京地鐵公共藝術為例,南京地鐵南京站的站內墻壁上有一組主題為“金陵攬勝”的瓷刻青花陶瓷壁畫作品,作品以瓷板雕刻的形式展現了南京眾多地標性建筑,如明孝陵、中山陵、太平天國天王府西花園、總統府、中華門等共計十三處古跡名勝。

地鐵交通巨大的人流量使得地鐵公共藝術的受眾極為龐大,人們在接受地鐵公共藝術熏陶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對所在城市的文化認同感,城市記憶與歷史文化也通過地鐵公共藝術得到了保留與傳承。

2.4推動城市旅游產業發展

地鐵公共藝術的受眾并不僅限于一座城市的本地居民,對于外來者來說,地鐵是進入一座陌生城市的必備交通渠道(尚未修建地鐵的城市不在此論述范圍內 ),那么地鐵公共藝術可以說是“城市之窗”。良好的地鐵公共藝術可向受眾傳達本城市獨特的城市風景,宣傳城市形象,吸引外來者進一步探索該城市的歷史與文化。青島地鐵泰山路站的公共藝術作品《青島之窗》以青島典型建筑上的窗戶為靈感來源創作完成,展示了青島獨特的城市魅力,從而達到了開發潛在旅游者、推動城市旅游產業發展的目的,最終帶動城市的經濟增長。

3 地鐵公共藝術功能性待完善之處

3.1 缺乏“互動性”

盡管國內地鐵公共藝術已有了交互式作品的初步嘗試,如北京地鐵南鑼鼓巷站內的《北京·記憶》藝術墻,但是總體上仍以傳統公共藝術形式為主,壁畫、浮雕等傳統形式雖然展現內容豐富,卻缺乏與公眾之間的“互動性”?!盎有浴钡罔F公共藝術能夠調動公眾的參與,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更具人文關懷,也可使得地鐵公共藝術不落入廣告招貼式一瞥而過的瀏覽窠臼。

3.2 整體性與系統性不足

目前我國地鐵公共藝術存在單幅作品為“藝術”而“藝術”的情況,系統性的缺失將導致地鐵空間在整體視覺上顯得雜亂、沒有秩序,因此應當全面考慮地鐵公共藝術與客觀地鐵空間環境的融合性以及與其他既有公共藝術作品的契合性。

3.3 創新精神欠缺

地鐵公共藝術的創新主要體現在材料、表現形式與表現語言等方面。我國目前的地鐵公共藝術在材料的選用上相對比較傳統;表現形式與表現語言較為單一,多為靜態的墻面裝飾。藝術家們可嘗試新興材料與新媒體技術的介入應用,并在作品中融入動態視覺效果與交互性裝置。此外,內容與主題也要力求傳達出時代精神。

4 結語

地鐵公共藝術作為兼具藝術審美功能、文化功能與經濟功能的城市公共藝術形式,在城市的建設與發展中扮演者舉足輕重的角色。隨著藝術家與藝術工作者們對地鐵公共藝術的進一步探索與創新,未來我國的地鐵公共藝術定將日臻成熟,成為優秀的城市名片。

猜你喜歡
藝術文化發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誰遠誰近?
紙的藝術
區域發展篇
圖說共享發展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圖說創新發展
教師發展
爆笑街頭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