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新常態下地方財政可持續發展所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探討

2020-09-10 07:50殷海燕
經濟·藝術商業 2020年1期
關鍵詞:常態稅收財政

殷海燕

在新常態背景下,因為經濟整體增速放緩,加之結構性減稅的實施,導致地方財政收入增長緩慢,而財政剛性支出卻不斷增多,財政可持續發展面臨著較大的困難。在這種背景下,詳細分析新常態的大趨勢和大環境,探索地方財政可持續發展的路徑成為了很多地方政府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本文就對這一內容進行了探究,找出新常態下地方財政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一系列完善對策,希望能夠為地方財政可持續發展帶來一些幫助。

1 新常態下實現地方財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1.1 高質量經濟發展對財政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新常態背景下,我國經濟發展的整體增速有所降低,各個行業發展都更加關注質量,我國政府為了應對國內產能結構過剩、經濟形勢低迷等問題,開始有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并實施降稅清費等措施,為企業持續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也促進了財政收入的增長。國家財政調控經濟的成功經驗以及黨的奮斗結果,證明在國家治理中財政可持續發展發揮著關鍵作用,要想促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還需要深化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地發揮財政的創新引導作用。同時,還要有效實施鄉村振興,更好地解決“三農問題”,構筑現代化經濟體系,而這些目標的實現都離不開財政資金,所以必須要對財政收入來源進行拓展,深化推進財政的可持續發展。

1.2 財政收支矛盾日趨擴大,亟待關注財政可持續發展問題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政府財政支出責任和范圍也在不斷擴大,而國家長時間推行促改革、穩增長、調結構等政策,加上結構性減稅、經濟增速下降等問題導致財政減收等,使得政府財政收支面臨著更大的缺口。這一問題的存在,導致財政的在國家發展中的支柱作用受到了不利影響,難以為國家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良好保障。在這種背景下,如何深入推進財政可持續發展,提升財政收入成為了必須要思考的問題,也是實現中國夢的客觀需要。

2 新常態下地方財政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2.1 財政剛性支出不斷提升

我國政府歷來對民生問題較為關注,在多次會議中都提出要改善民生,并對這一內容作出了規劃,開展了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從中央到地方財政收入民生資金規模逐漸擴大、比重也不斷提升。根據相關信息可知,在2016年我國政府在全國民生投入中占支出比重達到了75%,2018、2019年又持續有所提升,這些資金主要用于教育、養老、脫貧等,這導致國家財政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加劇了財政支持規模,使財政可持續發展面臨著一系列挑戰。

2.2 地方債務規模較高為財政風險營造了契機

近年來,因為受到公共服務需求提升、事權下放、地方現實發展需求、盲目投資等因素的影響,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債務擴大的現象,而國家明確說明不為地方政府債務兜底,這導致地方存在諸多潛在風險,對于財政可持續發展帶來了隱患。在這種背景下,如果地方政府不加強財政分析,不能為財政可持續發展探索較好的路徑,那么將會導致地方經濟發展受到影響。

2.3 生態文明建設導致財政職責范圍得到拓寬

近年來我國政府加強了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關注度,而要想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一方面需要著眼于環境承載力對產業結構進行優化、對經濟增速進行調整,另一方面還要投入過多的人力、物力、財力等,這會導致財政支出面臨新的挑戰,使財政職責范圍得到了拓寬,為財政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3 新常態下地方財政可持續發展的完善對策

3.1實現財政體制可持續化

第一,要構建事權與支出責任相符合的省以下財政體制。這就要求政府要對事權“清單”進行明確,對不同級別政府公共支出責任進行清晰界定,以更好地調動政府積極性。比如,要對市場、政府、社會活動邊界進行確定,對政府支出責任、事權范圍等進行明確。還要對轉移支付制度進行健全,提升對財力薄弱區域的支撐力度。如提升對貧困區域的轉移支付力度,對轉移支付結構進行科學調整等,并做好監管,保障資金良好落實。第二,要構建效率提升、結構優化與規模穩定相協調的財稅體系。需要通過穩定稅負對財政支出規模進行穩定,并創新財政支出方式,以推動產業持續發展。在績效管理方面還要構建“三位一體”的模式,對預算加強管理,更好地對資金進行運用。第三,要健全全口徑政府債務管理,對財政風險進行科學預防。比如,要提升地方債的具體發行額度,并加強配套制度改革;針對于貸款構建科學的預警機制;促進地方債置換流動性的提升等。

3.2實現預算可持續化

第一,要加強預算公開,對“三公”經費公開進行制度化規定,切實提升預算公開的詳細性。第二,要解開地方政府的速度情結,避免出現竭澤而漁的情況。要對預算管理重點進行轉移,從收支平衡不斷向政策和支出預算方面拓寬。第三,要對新舊債務進行科學銜接,對融資平臺風險進行釋放。第四,要構建跨年度預算的機制,有效實施中期財政預算管理。在設定預算指標的時候要全面分析實際情況,并對上一期預算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分析,將此作為依據來確定指標。且在控制年度總赤子規模的同時,還要針對于年度預算超赤字構建跨年度補償機制。

3.3實現稅收體系可持續化

首先,要結合地方實際情況進行稅收計劃的制定,維持稅收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均衡比例。一方面,政府相關人員可以運用GDP稅收負擔率法進行稅收計劃的編制,對不同地區經濟稅收規模進行反應,降低不平衡影響,另一方面要對企業經濟稅源信息進行調查與了解,借助于新技術對收入進行預測,加強稅收分析,提升稅收計劃管理的前瞻性和科學性。其次, 要對稅源提升監控力度,掌握稅收與經濟總量之間的關系。要對稅源做好事中、事前和事后監控,為稅收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據。最后,地稅部門還要對征管工作重心進行調整,盡量提升稅源總量。

4結語

新常態下,地方財政可持續發展面臨著一系列挑戰,要想推動地方財政的持續發展,就必須要對其挑戰進行總結,找出財政中的不足和問題,并制定完善的應對措施。雖然當前我國地方財政可持續發展還不是十分完善,但是相信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以及地方政府的不斷努力,財政管理將會更為科學,財政可持續發展目標會得到實現。

參考文獻

[1]朱爾茜.新常態下財政可持續發展的短板及對策[J].寧夏社會科學.2016(11)

[2]朱斌、鄧海濤.鄉鎮財政工作面臨的困難及應對措施[J].當代農村財經.2017(01)

猜你喜歡
常態稅收財政
智珠二則
“5+2”“白+黑”是否應鼓勵?
稅收(二)
2016年四川省財政補助健康服務業重點項目(三)
習近平不要濫用“新常態”
稅收(四)
稅收(三)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國家財政責任的優化
讀懂現代財政
被遺忘的真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