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老齡化進程的農村經濟發展路徑構建

2020-09-10 07:22李璐琪
財富生活·下半月 2020年6期
關鍵詞:農村經濟發展老齡化

摘要:隨著我國老齡化速度的提升,城鄉老齡化人口比例逐漸增大,尤其是農村老齡化在城鄉老齡化的比重較大,這將導致農村經濟發展變得延緩。從整體來看,全球的人口發展形勢都在朝著老齡化的方向前進,這意味著人口紅利消失,老齡化的趨勢正在逐漸形成。老齡化不只是代表人口的年齡結構出現了較大的差異,重點在于時時刻刻地影響著社會的各個行業多個領域。本文首先從城鄉人口老齡化的現狀進行分析,然后分析了農村人口老齡化給農村發展帶來的影響,最后基于老齡化現象提出了適合農村經濟發展的現實路徑。

關鍵詞:老齡化;農村經濟發展;路徑構建

一、我國老齡化目前的現狀

(一)關于老齡化的概況

國際公認的老齡化國家或者老齡化地區的衡量標準是: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老年人口數占總人口數的10%,或者65歲以上(包括65歲)的人口達到人口總數的7%,這樣的國家就稱為老齡化國家。根據學者和研究專家的估算,從二〇二〇年至二〇六〇年這40年里,全世界的老齡人口估計會有20億人,由于我國總人口數量較多,占比世界人口數的1/4,按照這個比例,我國的老齡化人口在這40年里將會達到4.8億人。國家統計局對2018年的人口進行普查,結果顯示我國農村老年人口(60歲以上)的人數大概為1億人,占農村總人口的比例為15%,這個比例較高。對比我國農村與城市的老齡化現象發現,農村老年人的絕對數量遠遠超過城市的老年人絕對數量,這就代表著農村老齡化與城市老齡化相比,農村的老齡化現象較為嚴重,其次,農村的老齡化的發展速度也遠超城市老齡化的發展速度,這一現象是我們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的。

(二)關于老齡化的形成原因

首先,由于計劃生育的影響,我國在1971年開始實施計劃生育政策,其目的是控制人口的增長速度,但同時也導致了低人口出生率這一現象,使得我國現階段的勞動力比例下降,造成了人口老齡化的現象。其次,教育因素的影響。從1994年開始我國就普及和落實義務教育、素質教育,解決了農村孩子的上學困難問題,提高了整體的文化教育水平,這引起了大學生的數量逐年增加。據統計,2019年高校應屆畢業生達到830萬人,這些從農村走出去的大學生就會選擇在城市工作、安家,基本上無人回農村跟父母從事農業生產。另外,隨著新興職業農民的興起和發展,農村大多數中青年農民選擇從事新型職業農民,同時,新時代的父母為了保障孩子能夠順利上學,外出打工的農民工越來越多,因此導致了空心村的出現,進一步導致了農村的“空巢老人”這一現象。

(三)老齡化未來的發展趨勢

隨著我國醫療手段的不斷進步、飲食營養的不斷提高,人口自然死亡率大幅下降,同時老年人的死亡率也將會大幅度下降,人類的壽命得以持續延長,因此這將導致農村的老齡化現象日益嚴重。大數據預測分析指出,第一階段是2011—2020年的10年間,老齡化呈現較快速發展的趨勢,而第二階段是2021—2033年的20年間,這個階段,農村老齡化將會達到一個峰值,第三個階段是2034—2060年,這個階段則會持續保持這種增長速度。在此期間的2045年,80歲左右的農村老人將會有大概2449萬人,占總人口的比例將會達到22%。

二、老齡化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四大方面

(一)老齡化對農村家庭的影響

老齡化帶給農村家庭最突出的影響是贍養老人的問題。統計得出,我國平均一個成年人需要負責贍養2-4位老人,包含父母輩、曾祖父母輩,這些會帶給成年人巨大的壓力,因此這就出現了子女去城鎮打工的現象,青壯年人口向城鎮化不斷遷移。我國的農業生產大部分是以家庭為單位,但隨著老齡化的問題日益突出,成年人出現城鎮化遷移的現象,導致了農村地區出現家庭空巢化、空心化的問題,農村只剩一些老人和孩子,農村勞動力嚴重不足,每家每戶的農業生產活動難以維持。另外,有一部分成年人不愿意承擔自己的責任贍養老人,這就導致了一些老年人生活標準下降,難以生存。這一現象在農村依然普遍存在,由此可以看出農村地區更加忽略老年人的精神養老問題。

(二)老齡化對農村勞動力帶來的影響

老齡化進程的進展會減少勞動力人口,尤其是農村勞動力,農村是老齡化的集中地,進而更多的是導致農村勞動力數量的減少。這不僅抑制了農村現代化的發展,更降低了農村成產的效率,大大削弱了我國農村的發展,不利于我國的扶貧政策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農村本身具有人口結構不夠完善的現象,老齡化則會加劇這種人口中間層次的斷層,呈現金字塔結構,農村剩余勞動力多數為老人和孩子,這就導致農村經濟規?;療o法實現大生產,而且剩余的農村勞動力主要以老年人為主,行動不方便、創新意識差、教育水平不高,無法有效進行現代化的生產活動,大大影響了我國農村經濟水平的發展和智能化的提升。

(三)老齡化對農村產業結構的影響

中國農業是基礎,一向是農業大國,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保障,產業結構也是第一產業為主,帶動第二、第三產業協同發展。第一產業生產的小麥、玉米、蔬菜等生產食材為整個國家和人民提供了必要的糧食保障和生活來源,這是國家發展的保障和必需品??墒抢淆g化問題使得農村原本的生產模式發生了改變,間接地會影響到我國農村產業結構的發展方式。雖然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勞動收入遠超第一產業,但是由于第一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第一產業的地位卻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農村老齡化帶來的產業結構變化。

(四)老齡化對農村社會發展的影響

由于農村主要勞動力的減少,農業生產的方式相對落后,老年人在農業成產技術開發和生產積極性以及效率提升上都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導致我國的農村地區大規模呈現未富先老的現象。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方法為:使用先進的農用機械代替傳統的人工勞動作業發展,解放農村勞動生產力,將人工勞動的方式改變為機械勞動,使得農業生產擺脫對勞動力的依賴,這是先進的生產方式,也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要途徑,同時這也是提高現如今農村地區生產活力獲得長久的經濟效益的一種方法。

三、老齡化背景下的農村經濟發展路徑構建

(一)對農村土地進行規模經營

土地是農民生活的一部分,但是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逐步發展,許多農村青壯年人口離開農村進入城鎮務工,同時伴隨著農村老齡化問題逐步嚴重,致使越來越少的農民種植和管理土地,農村地區出現大量荒廢土地,這導致浪費了國家資源。對于大量農村土地浪費的現狀,我國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并采取相關措施,借鑒美國那些發達國家,往往是對大量農村土地進行規?;洜I管理,我們可以借鑒學習美國這些先進的治理方式對農村土地進行資源整合,這一措施不僅避免了浪費土地資源,而且可以做到節約勞動力成本,用最少的人力和物力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

(二)完善農村養老保障體系

首先,與城市老齡化人口相比,農民養老困難的主要原因是農民沒有生活保障,比如工資和退休金,從而只能依靠子女或少量存款維持生活,生活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因此,要完善農村養老保障體系,不僅僅是農村醫療保險的普及,更是社會各方個面對農村空巢老人的關注問題,集社會各界力量解決農民的養老問題。其次,我們雖然處于現代化發發展國家,但是依然普遍存在著農民去城市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國家為農村人提供了農村合作醫療,看病買藥可以報銷,也可以每個月領100多元的生活補貼,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但是農民醫療服務平臺仍然需要完善,需要建立一個更加全面的農村養老保障體系,所以,要規范農村養老保險以及醫療保險、報銷制度,合理利用當前的互聯網+技術以不斷規范和完善農村養老保障體系。

(三)形成農業現代化體系

中國作為世界強國,每一個產業都在日益進步,農業現代化也將是大勢所趨,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促進了先進的設備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可以改善目前的農業發展現狀,比如可以解決農村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同時可以利用現代化的農業設備推進農業產業化規?;陌l展。形成農業現代化產業化帶來的主要益處有:第一,農業現代化將會改變傳統農業上產生活勞動所使用工具和勞動模式,先進的設備不僅能夠解決農村勞動力嚴重不足的問題,而且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節約農業生產的時間成本;第二,在農業生產中使用高科技產品和高技術水平的生產方式,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農產品的產量,而且能夠減少農村環境污染導致的農村臟亂差問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不但可以改善農民的生存環境,而且有利于人體的健康,提高農村生活質量。

(四)建立完善的農村社會救助體系

首先,老齡化已經大大影響到農村發展和農民生活,且情況有所加劇,然后,外出務工的農民逐年增加,由老人在家看守兒童的現象較為普遍,導致了在農村里需要幫助的老齡人口和兒童數量越來越多,因此各個地方必須要建立農村社會救助體系尤其是農村貧困地區。鄉鎮一級的政府是建立社會救助體系的重要途徑,只有農村政府的大力支持,增加投資力度,改善城鄉醫療水平的發展,才能真正地幫助對患有疾病、生活無人照顧的孤寡老人。其次,需要推進對醫療衛生機構的轉型升級,改變農村醫療、養老等之前固有的發展模式,利用不斷完善的互聯網+模式,創新發展農村社會救助信息化一體化技術,腳踏實地地為農村人口提供醫療服務,并將服務落實到每個村、每個家庭、每個老年人,減輕國家的負擔,讓大眾均可以享受醫療體制改革的成果。

參考文獻:

[1]張欣,劉彥平.老齡化背景下的農村經濟發展問題研究見[J].現代鹽化工,2020(1):140-141.

[2]葉奇奇.鄉村振興視域下中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研究[D].綿陽:西南科技大學,2018.

[3]楊騰.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研究[D].聊城:聊城大學,2018.

[4]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8(4):17-19.

[5]陳雪.農村人口老齡化對中國農業經濟的影響研究[D].鎮江:江蘇大學,2017.

作者簡介:

李璐琪(1995.11-),女,漢族,河南平頂山人,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農村區域發展。

猜你喜歡
農村經濟發展老齡化
老齡化是醫藥行業的福音嗎
全國深度老齡化?。ㄊ校┰鲋?個
健康月歷
加強農業信息服務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發展
“互聯網+”模式下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分析
“互聯網+”模式下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分析
北京超老齡化將持續50年以上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與農村經濟發展適應性研究
分析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作用
韓國將成為第二大老齡化國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