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7新時代商業銀行發展綠色金融業務研究

2020-09-10 07:22劉娟
財富生活·下半月 2020年6期
關鍵詞:綠色金融商業銀行建議

摘要:黨的十八大做出了“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決策,以加快可持續發展向綠色發展方向轉變。而綠色金融不僅有助于保護環境,同時有助于保持金融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商業銀行作為金融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在促進綠色金融發展領域同樣占據重要地位。但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綠色金融業務尚處于開發及探索階段,因此,對商業銀行發展綠色金融業務展開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商業銀行;綠色金融;發展;建議

一、引言

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深化,綠色發展成效卓著。而作為生態文明體制的重要內容,發展綠色金融成為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一環,各領域對綠色金融業務管理及創新展開了深入的探索。商業銀行作為金融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在其未來發展規劃中,應將開發及拓展綠色金融業務作為其發展重心,幫助資源由高污染、高能耗產業向理念、技術先進的部門流轉,并利用綠色金融業務強化自身競爭力水平。

二、商業銀行開展綠色金融業務的必要性

隨著“綠色發展”理念的不斷普及與深入,各行各業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程度不斷深化,為綠色金融業務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發布的《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綠色金融的定義為支持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及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的經濟活動,即對環保、節能、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設等領域的項目投融資、項目運營、風險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務[1]。2017年,綠色金融首次被列入政府報告,政府對發展綠色金融提出了明確要求,同時十九大報告首次確定了發展綠色金融已成為我國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方式。隨著制度建設及政策體系的完善,綠色金融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目前,我國的綠色金融發展實踐主體為廣大的商業銀行,政府同樣較為注重對商業銀行綠色金融業務發展的引導,各商業銀行正在政府部門的積極引導下不斷創新在綠色金融方面的業務。

商業銀行開展綠色金融業務不僅符合國家對“綠色發展”的要求,有助于對生態文明的保護與建設,且有助于顯著降低商業銀行自身的各類風險。就國家層面而言,開發綠色金融業務屬于響應國家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等號召的重要途徑,為高污染、高能耗產業的“綠色化”提供大量的資金支持[2]。就產業角度而言,商業銀行綠色金融業務的貸款要求在環保方面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將大幅減少高污染、高能耗產業的貸款金額,加快此類產能過剩產業的去產能速度;同時,通過綠色金融業務增加對綠色環保產業的資金支持,將有助于推動社會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就商業銀行自身角度而言,開展綠色金融業務是發展新型綠色金融市場、調整企業經濟構成、加速企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手段。

三、當前商業銀行綠色金融業務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來,在政府的指導下,國內商業銀行在開展綠色金融業務的過程中不斷對相關政策手段及管理體系加以完善,尤其在綠色信貸業務方面成績突出,但整體而言,依然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業務服務流程體系不完善,服務對象有限

當前我國商業銀行的綠色金融業務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業務服務流程體系,僅針對綠色信貸及綠色債券業務的部分環節設立相對完善的服務體系。與此同時,在商業銀行綠色金融服務的對象類型中,主要以環保企業以及基于政府政策引導下的大型項目為主,關于中小企業及家庭的綠色金融產品普及度與種類相對偏低[3]。因此,我國商業銀行綠色金融業務的服務流程體系及服務對象覆蓋程度均有待提高。

(二)缺乏統一的界定標準及系統性的制度建設

我國當前對于商業銀行綠色金融業務的發展仍局限于國家各部委頒發的相關指引及戰略性指導意見,盡管商業銀行開發綠色金融業務已經成為上升至國家層面的發展戰略,但商業銀行在提供綠色金融業務的具體細則方面尚未形成統一的標準;同時,不同部委對于相關綠色金融產品存在不同的界定標準,導致商業銀行在實施的具體過程中面臨諸多現實問題。

(三)仍以政府引導為主,市場發揮的作用有限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要求市場發揮其基礎性、決定性作用,而商業銀行在開展綠色金融業務的過程中市場主體發揮的作用極為有限,當前仍以開展滿足基本監管要求的綠色金融業務為主,大量資金仍轉向傳統信貸業務。此外,由于商業銀行作為營利組織,將追逐利潤作為目標之一,在市場導向下極易導致自身的資金與資源出現錯配,繼續對界限不明確甚至污染項目給予金融支持[4]。在宏觀層面,綠色金融業務的順利開展離不開政策的合理引導、法律法規的有效規范;在微觀層面,商業銀行的綠色金融業務的順利開展同樣需要發揮各市場主體的主觀能動性。

(四)商業銀行意識薄弱,業務宣傳不夠

銀行作為主要的經濟載體,其對綠色金融的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及意義。但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其對推進綠色金融的建設、新型生態文明的發展及社會環境的改進缺乏積極性與主動性。盡管商業銀行開展綠色金融業務是具有跨時代性質的重大改變,各商業銀行也逐漸開始注重綠色可持續性經濟的發展,逐步開發部分針對綠色金融的相關業務,但大部分業務的開展仍需依靠各地監管部門的推動,部分商業銀行仍持觀望態度,對綠色金融業務的重要性缺乏足夠認知,綠色金融概念相對薄弱,嚴重阻礙了我國綠色金融業務的推廣。

四、推進商業銀行綠色金融業務發展的建議

(一)加大多產品、多結構創新力度,拓展服務對象

為更好地建立有關綠色金融業務的長效機制,應結合社會現狀,根據《綠色信貸指引》的引導,同時參考國外優秀的綠色企業的運行模式,制定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綠色經濟體系,推進綠色金融體系的優化。商業銀行可依托國內商業銀行的自身優勢提供多層次、多環節的綠色金融業務,在投融資模式、面向對象、產品種類等方面都不斷拓展。在企業的發展中,各行各業對綠色金融產品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各商業銀行應根據企業的特色制定出符合該企業發展的綠色金融業務及服務策略,以便更好地將企業與商業銀行結合,建立積極向上的綠色環保企業,并由點到面全方位推廣綠色發展,將商業銀行責任與義務融合到各個發展環節,秉著綠色服務發展理念,推動企業更好地發展。同時,在碳金融、零售綠色產品等方面,商業銀行可通過構建綠色金融特色產品體系,積極開展排污權抵押、綠色保理、碳資產托管及綠色信托等綠色金融創新業務。此外,商業銀行應因地制宜地根據當地的特點創新適用的業務類型,以推動更多的小微企業及家庭參與到綠色金融業務中。

(二)強化頂層設計,推進綠色金融業務制度化建設

商業銀行應強化頂層設計,在總行層面成立專業的綠色金融管理部門,統籌全行的綠色金融業務,對本行的綠色金融業務發展進行有效規劃;為促進綠色金融業務進一步發展,還需要更加細致完整的政策法律支持,以規范綠色金融發展,確保綠色金融制度有效實施。第一,為更好地開展相關工作,各地區政府部門應積極履行其監管職責,聯合各商業銀行及部門開展相關學習活動,以達到推動綠色金融業務發展的目的;第二,出臺相應的激勵政策,鼓勵商業銀行開通綠色金融的相關業務及服務,通過政府干預及經濟支持,給予積極配合的商業銀行相關的政策扶持。例如:可通過財政獎勵貼息、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提高各商業銀行開通綠色金融業務的積極性,并引導其建立相應的風險預估體系及壞賬核銷等制度,降低商業銀行自身風險的同時可為綠色環保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綠色信貸環境,降低信貸對象的經濟成本。第三,應在現有基礎上,結合國外實際的經驗教訓,摸索出一套符合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可實施策略。并在此基礎上,通過政府部門的約束性政策,更好地規范各商業銀行的行為。

(三)發揮政府、市場雙向作用,聯動政府及社會資本

綠色項目往往前期投資較大,風險程度較高,若缺少政府支持,企業及商業銀行參與開展綠色金融業務的積極性將大幅下降。因此,應發揮政府部門的引導作用,通過優惠政策、定期召開交流會等方式提高商業銀行在綠色金融業務方面的關注度及參與度。而在綠色金融業務開展的過程中則更需要利用民間私人資本的加入,如PPP模式便以各參與方的“雙贏”或“多贏”為合作理念,有助于提高社會資本參與城鎮化進程的積極性。而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城鎮化建設,包括設立綠色民營銀行,同樣成為發展綠色金融業務的重要途徑。

(四)秉承綠色發展理念,加大綠色金融業務宣傳力度

近年來,隨著科學發展觀的不斷深入,金融信貸機構及商業銀行開展綠色金融業務成為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事實。因此,作為金融體系主體之一的商業銀行應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及義務,積極配合社會發展作出相應調整,義不容辭地肩負起發展綠色經濟,扶持綠色企業發展的重要責任,跟緊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積極配合企業發展,建立符合綠色發展的綠色金融體系。同時,應配合國家相應的宣傳教育工作,將綠色環保理念滲透至各行各業,幫助企業形成低碳環保經營理念,從而推動綠色經濟的發展。

(五)積極與國際準則接軌,培養綠色金融業方面的人才

在綠色金融發展過程中,不僅需要國內的專業人士給予中肯的建議,對于國外的有利于綠色金融發展的業務也需研究透徹、去糠留精,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擴大我國企業綠色金融體系的建設。在此期間,不僅需要遵守我國綠色金融的相關法案及協議,同時需要與國際準則相結合,從社會風險評估及綠色金融發展等角度出發,制定出符合我國企業的綠色金融制度及業務。

由于綠色金融業務屬于新型的、專業的信貸業務,相應的專業人才的培養上相對匱乏。因此,各商業銀行應在其員工中挑選優秀員工進行綠色金融業務的學習,以便了解綠色金融的專業知識與相關法律。同時,可在高校開展專業的學習課程,培養一批具有專業素質的綠色金融人才,畢業后可進入各大商業銀行實習,為綠色金融的發展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持。此外,各地區政府可組建專門的學習小組與部門,通過交流學習國外的經驗與技術,總結出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綠色金融體系,推動我國商業銀行綠色金融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楓,馬佳偉.中國商業銀行執行環境風險管理政策對其經營績效的影響——以赤道原則為例[J].宏觀經濟研究,2019(09):14-26.

[2]邵光,衛桂玲.基于文獻綜述的農商銀行支持綠色產業創新發展研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9(08):113-118.

[3]李清文,陸小成,資武成.新時代特色小鎮建設的綠色金融模式研究[J].生態經濟,2018,34(10):114-118.

作者簡介:

劉娟(1979.9-),女,漢族,江蘇鹽城,博士,講師,鹽城師范學院公共管理學院,研究方向為公共政策、政府信息化。

猜你喜歡
綠色金融商業銀行建議
2020中國商業銀行競爭里評價獲獎名單
基于因子分析法國內上市商業銀行績效評
基于因子分析法國內上市商業銀行績效評
2018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結果
關于不做“低頭族”的建議
新常態下發展綠色金融存在的問題及政策建議
國際綠色債券的發展趨勢及我國應對之策
我國綠色金融在發展中如何面對當前的機遇和挑戰
綠色金融在石油石化行業的運用研究
三代人的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