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數民族地區畜牧業規模經營及影響因素分析

2020-09-10 07:22叁布拉道爾吉
財富生活·下半月 2020年6期
關鍵詞:畜牧業少數民族經營

摘要:在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畜牧業是主要產業,它的規模會受到牧戶經濟收入、畜牧產品市場價格、交通運輸條件、龍頭企業規模等因素的限制。隨著養殖技術和生產技術的不斷發展,畜牧業逐漸走向產業化和現代化。研究少數民族地區畜牧業的規模和經營狀況,可以進一步規范畜牧業發展,讓畜牧業的規模更加符合我國國情,獲得可持續發展,穩步推進。本文將針對我國的少數民族地區,分析畜牧業的規模以及經營狀況。

關鍵詞:少數民族;畜牧業;經營;影響

畜牧業是我國民族自治區以及少數民族聚居區的支撐性產業,這些區域的草原面積非常大,每年所生產的畜牧產品也非常多,在全國總產量當中占有很大比例。因此,研究少數民族畜牧業的發展規模和經營狀況是一個長期性的課題,需要結合規?;B殖的情況,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畜牧業發展。

一、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畜牧業轉型情況

隨著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畜牧業已經逐漸完成了轉型階段,從牧戶養殖轉型到規?;B殖,從養殖到畜牧業產品的生產、包裝、再加工等流程,逐漸走向一條龍式的發展狀態。2018年,我國內蒙古區域全年生產總值達到了17289.2億元,相比較2017年,增長5.3%,增速加快1.3個百分點。在畜牧業發展上,內蒙古自治區保持“穩羊增?!钡幕静呗?,牛羊肉產量持續上升。2018年內蒙古自治區的豬肉、羊肉、牛肉等整體肉產量達到259.2萬噸,相比較2017年增長0.8%,牛肉總產量達到了61.4萬噸,比去年增長3.3%;羊肉產量達到106.3萬噸,比去年增長2.1%。牛奶產量達到了565.6萬噸,比去年增長2.3%。通過畜牧業轉型,內蒙古畜產品生產總值得到了穩步提升。

二、內蒙古自治區牧戶經濟收入情況

我國內蒙古自治區近些年來經濟收入得到了穩步提升,牧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多,幸福感增強。我國針對內蒙古自治區增加了多項保障民生的政策,有效地改善了民生,2018年,人均生產總值為68302元,比2017年增加4538元,同時我國財政部門對內蒙古自治區的財政投入也在持續增加。整個區域內的民生支出達到了3369.9億元,比2017年提高了0.2個百分點,有效提升了區域內的城鎮化水平。在2018年末,內蒙古自治區進行了常住人口統計,全部常住人口為2534萬人,比2017年增加了5.4萬人。隨著內蒙古區域的企業經濟效益不斷提升,各項惠牧政策得到了真正落實,牧民的收入也有了保障,區域內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8376元,比2017年增加了2163元,牧區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03元,比2017年增加1218元,增速快于城鎮居民,這體現出了牧民經濟效益的提升。

三、影響內蒙古少數民族地區畜牧業規模經營的因素

我國內蒙古少數民族地區畜牧業規模經營有很多復雜的影響因素,比如當地畜牧業產業的基礎發展情況、產業的支撐能力、推動力等等,規模經營需要有大型企業的支撐,將當地的畜牧業發展資源進行整合?,F在我國畜牧業的發展還在面臨企業管理不夠完善、牧民思想落后等情況,再加上資源和資金不足、草牧矛盾突出,導致規?;洜I受到了阻力,需要進一步采取措施。

(一)畜牧業產業基礎因素

畜牧業發展的基礎包括區域內草原的面積、交通運輸條件、牧戶的養殖收入、畜牧產品的市場價格等方面,這些因素是畜牧業產業發展的基礎。首先草原的面積直接影響到畜牧業的發展和壯大,就拿當前一些牧戶來說,他們個人的家庭情況、經濟條件和所擁有的草場面積,會限制他們養殖的規模,如果個人經濟能力有限,草場的使用范圍也比較小,畜牧規模就會較小。此外,養殖收入是對牧戶的激勵,在收成較好的年份,大部分的牧戶會加緊擴大養殖規模。交通因素是畜牧產品運輸出去的重要條件,只有交通條件便捷,才能發展畜牧業。

(二)畜牧業產業支撐能力

產業支撐主要體現在當地對畜牧業的科學技術支撐以及規模支撐方面,有些少數民族畜牧業發展地區,當地有相關的龍頭企業,對整個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帶動作用。另外還有一些畜牧業專業合作組織,對于牧戶以及規模養殖提供了專業化的支持,從合作的角度發展當地的畜牧業,提高畜牧業的生產總值。一些小型的規?;B殖基地擁有較高的科技設備,逐漸形成了規?;?、現代化生產模式,這為一些養殖牧戶提供了示范,技術人員得到了有效增加,有利于對動物進行疾病防控,同時飼料的投入結構也更加科學了,這些都是當地產業支撐里的體現。當前少數民族地區絕大部分的牧戶,都想要擴大畜牧養殖規模,并且比較關心規模效益,但是由于在技術方面比較缺乏,不知道應該養殖什么樣的品種,并且對疾病的防控不了解,或者沒有能力對養殖牲畜進行疾病防控,這都是需要政府從中采取措施的。

(三)畜牧業產業推動力

產業推動力是指畜牧業產業的外在條件,比如說政府對于當地的畜牧業扶持力度、畜牧業生產基地的合理布局、經費投入等。其中政府的支持政策是非常重要的,這關系到牧戶的收入,政府會采取一定的手段,對當地有影響力的龍頭企業進行扶持,蓄產品的價格也會進行宏觀調控,防止牧戶受到收入風險。

(四)草場和畜牧業發展的矛盾

內蒙古地區草地沙化情況比較嚴重,現在沙漠退化的面積已經達到了可利用草地面積的73%,每年的蔓延進度是1200萬畝,因此面臨的生態環境惡化問題是比較嚴重的,草場是畜牧業發展的基礎,草牧矛盾突出是影響畜牧業規?;l展的重要因素。針對這種情況,保護生態環境,減緩沙漠退化速度是非常急迫的問題。

四、促進少數民族體積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一)加強少數民族畜牧業產業化發展

產業化發展是畜牧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只有加快區域內畜牧業向規?;a轉型,才能提升少數民族畜牧業的經濟效益,增強產業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在我國一些少數民族畜牧業發展地區,自然條件是比較差的。這些負責養殖的牧戶抵御風險的能力比較差,與企業的聯系較少,只能單方面的依靠自己,這些牧戶對自己的經濟效應是比較關心的,只是缺乏技術和能力。針對這種情況,應該加緊建立產業組織類型,強化牧戶與企業之間的聯系,達成穩定的契約,讓牧戶與當地的龍頭企業形成股份合作的關系。這樣不但可以幫助牧戶避免經濟風險,促進養殖品種改良,還可以為企業找到長期穩定的供貨商,讓二者共享畜牧業發展的利益。

(二)加強畜牧業政策引導

政府可以在少數民族性別發展地區培育大型的龍頭企業,投入資金,幫助地方經營,促進區域內畜牧業規?;l展。政府的相關部門可以從設置生產基地開始做起,大力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專業性強的生產基地,比如奶源生產基地,當前我國內蒙古地區在生產基地的建設方面已經有了較大進步,這是當地畜牧業得到發展的重要基礎。政府鼓勵牧戶進行多樣化的養殖,讓這些畜牧業生產基地帶動區域內畜牧業的發展,促進企業與基地之間的合作,改變傳統的初級加工模式,逐漸發展為深加工,提高當地畜牧企業的產品競爭力。

(三)提高少數民族區域畜牧產品品質

在促進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上,產品品質是一個重要的市場要素。畜牧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不能求快,要發展生態畜牧業,按照國家的有關標準進行生產,在當地發展健康無公害的、綠色的、有機的畜產品。畜牧業的發展和草原的面積也是成正比的,在推進畜牧業產業化發展的過程中,應該注重草原的適度應用,避免生態環境遭受破壞。

(四)優化區域產業結構

當前很多少數民族區域存在產業結構落后的現象,這導致了當地經濟發展不協調,大量的人員集聚在第一產業當中,這體現了當地的工業化程度和勞動力的使用標準。內蒙古地區第一產業的偏離程度過高,畜牧業的發展依然存在很多問題,使很多草地出現了過度放牧的現象,對草原生態環境造成了傷害,而且也不利于畜牧業的進一步發展。所以應該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讓畜牧業的產品加工和旅游業給結合起來,發展特色旅游經濟。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可以開發出更多的畜牧業特色產品,讓旅游行業帶動畜牧業發展,穩步擴大畜牧業的發展規模。

(五)建立科學的疫病防治體系

疫病是畜牧養殖需要注意的方面,應該妥善對疫病進行防治,避免疫病大面積傳播,減少養殖成本。要想實現畜牧業規?;B殖,必然要有更多的畜禽集聚,所以疫病也是首先應該考慮的因素,作為企業,應該建立科學的疫病防治體系,有效控制疫病的產生,杜絕疫病傳播,運用現代化的防疫設備。企業要對畜牧養殖進行分類管理,保證每一種畜禽都能得到科學的疫病防治,建立專門化的方案實施標準,讓制度、組織系統、防疫技術作為防疫工程的保證。

(六)堅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

開展畜牧業規?;B殖,必然要實行集約型的經營方法,隨著畜群的不斷擴大,所面臨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會越來越嚴重,擺在企業面前的,將會是更加復雜的糞便、廢物處理工作。因此,在開展畜牧業規?;B殖的過程中,首先應該建立現代化的廢物處理標準,包含污水處理、動物死尸處理、糞便處理等多個環節。在飼養場內,也應該建設充足的環保設施,采用先進的經濟技術指標,讓飼養場內的環境符合標準。畜牧業規?;B殖,除了要保證生產環境和飼養環境達標,還要保護外界的生態環境,讓養殖工作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加強環境保護的管理,嚴格劃分草場區域,并且還要采用輪牧的制度,定期在操場內治蟲滅鼠,設立自然保護區,開展節水灌溉,全方位保護環境。

五、結束語

我國是人口大國,所以畜牧業是非常重要的產業。影響畜牧業規模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比如養殖收入、畜牧產品價格、政策等等。當前牧戶養殖的貢獻量非常高,但是卻缺乏技術支撐和風險應對能力,所以正在不斷向規?;l展靠近。促進畜牧業走向產業化,首先應該充分發揮區域內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讓企業為牧戶提供技術支持和設施配置,促進二者利益共享,減少牧戶的風險。

參考文獻:

[1]劉芳.技術進步與民族地區畜牧業發展探究[J].柴達木開發研究,2018(04):47-52.

[2]達尼亞爾·阿克拉.堅守畜牧業宣傳陣地,帶好少數民族行業宣傳隊伍[J].新疆畜牧業,2017(06):4-5.

[3]孔德帥,胡振通,靳樂山.牧民草原畜牧業經營代際傳遞意愿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內蒙古自治區34個嘎查的調查[J].中國農村觀察,2016(01):75-85+93.

[4]吳清秀,王桂霞.少數民族地區畜牧業規模經營及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內蒙古自治區調查數據[J].中國畜牧雜志,2013,49(20):48-51+56.

作者簡介:

叁布拉道爾吉(1991.8.10),男,蒙古族,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烏丹鎮其甘嘎查,內蒙古師范大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國少數民族經濟。

猜你喜歡
畜牧業少數民族經營
Jiao Ayi| 《嬌阿依》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雷人畫語
發展低碳畜牧業的必要性及應對措施研究
少數民族的服裝
青海:生態畜牧業合作社達961個
對加強畜牧業發展的相關思考
商業物業經營個股表現
喬萬強:經營企業經營人生
《少數民族舞》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