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型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在專業基礎課中的研究

2020-09-10 07:22曹姍姍冷爽張培明高旭東
新教育論壇 2020年16期
關鍵詞:專業基礎課應用型人才

曹姍姍 冷爽 張培明 高旭東

摘要:探討轉型高校本科人才的培養具有極其重要的社會意義和現實價值,在專業人才的培養方面要抓基礎,因此專業基礎課的形式是不可忽視的。本文結合實際教學,制訂出轉型高校本科人才在專業基礎課的培養方面的比較有效的實施辦法,總結專業基礎課改革與實踐的經驗與教訓,對實踐效果、推廣應用情況進行分析、評價,并獲得理工科應用型人才專業基礎課教學普遍適用的、可供借鑒的經驗。

關鍵詞:轉型高校;應用型人才;專業基礎課

1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

各地各高校要從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的大局出發,切實增強對轉型發展工作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擺在當前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推動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轉型發展[1]。推動轉型發展高校把辦學思路真正轉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上來,轉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上來,轉到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上來,轉到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上來,全面提高學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的能力[2]。

應用型人才培養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隨著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應運而生的[3]。發展應用型人才培養教育既是社會經濟、科技發展的要求,也是教育發展的要求,有利于更加合理地調整高等教育的結構[4]。

2專業基礎課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為培養出適合社會與市場需要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專業基礎課的地位是至關重要的[5]?!半姽づc電子技術”課程作為非電類專業學生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在激發和培養學生對本專業的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方面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目前,“電工與電子技術”在理論教學方面,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大多是被動地接受填塞式學習方式,缺乏主動學習的自主性,沒有探索知識的欲望。雖然也開設了一些電工與電子技術實驗課程,但是總體上以實驗教材為中心,以教師為示范操作為主要依據。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使本課程的理論和實驗教學變得更活潑、生動、具體,使理論與實踐更加緊密結合,與我們國家提倡的培養自主創新能力的目標相結合起來,也正是在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的工程意識教學中所要適當補充的地方。

3專業基礎課在人才培養方面改進的方法

(1)教師自身工程能力的增強:要轉變授課教師原有的一些授課習慣和觀念,要將應用型的教學模式靈活地貫穿在教學活動當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要求教師自身要有過硬的實踐本領,除了有系統的理論知識,還要有相當豐富的工程經驗。要先會做再去說,自身投入到工程實踐中去。

(2)理論教學內容的改革:制定不同專業有專業傾向性的大綱和計劃,不同的專業選擇有針對性的理論教學內容,使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課與后續的專業課程之間的聯系更緊密起來,比如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專業就要注重三相電的教學,應該適當增加在此方面的授課學時和授課難度,而交通運輸工程專業的學生就要注重電子信號放大控制的概念,使不同專業側重點要有所不同。

(3)選擇實驗教學內容: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專業基礎課。對于課程的設計應體現課程體系的基礎性、完整性和先進性,強化工程綜合應用意識,讓學生自己查詢資料、獨立設計電路、完成實驗操作,讓學生了解當前電子設計領域的先進技術,接受新的設計思想和方法,培養創新能力和工程能力。

(4)注意理論與實踐教學的結合:在理論教學的過程中,穿插實驗教學,可以采用“先實驗后理論”的方法,改變以往學生先被動接受理論結論,再用實驗驗證的方式,而是自己動手先做,自己得出結論,再去學習理論知識,這樣接受的更好,而且學生的好奇心、創造性可以得到更好的激發。

(5)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進:采用制作微視頻等現代教學手段,利用釘釘、QQ、微信等社交軟件,建立學生與教師的交流平臺??梢詫⒄n程的重點和難點錄制成微視頻用于學生課下觀摩,降低學習難度,提高教學質量。鼓勵學生制作一下電工電子相關的小制作,使其理論聯系實際,既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又提高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十分符合應用型本科的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

(6)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在課程的考核方式上,采用加大實驗所占比重并且單獨考核的辦法,加強學生對動手能力的重視;在課后作業的考核中,一方面要布置一些每個人都必須完成的作業(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理論和基本分析方法相關的內容),并要求學生按時上交;另一方面也要給學有余力的同學布置一些課后設計性的練習,當然完成的同學在平時成績上要給予一定的提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7)強調課程間的聯系:由于電工與電子技術和后續的專業課是密不可分的,不能將它們孤立對待,在教師授課期間就應該不斷提醒學生,并給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更多輔導,做出更高要求,這樣既強調了專業基礎知識的整體性,又為學生后續的課程設計乃至畢業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

(8)增強協作性:在傳統的教育背景下,學生幾乎沒有受到項目和團隊工作的實際訓練,個體意識強,普遍缺乏團隊協作的精神。在工程職業實踐中的人際交往的技能,比如團隊協作、溝通和用外語交流的能力沒有得到有效培養,對工程的認識不夠,導致和企業需求脫鉤。在電工課程體系的改革當中應該給學生創造出協作的氛圍,鼓勵學生組成團隊,討論合作,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思考能力。

(9)人文素質教育:人是社會的人,社會是人的社會[6]。在現實社會中發生的事情,或多或少地會給我們一些人文方面的啟示。因此,教師應關注時事,找到時事和專業知識的交叉點,在課堂上自然引出并加以引申,這樣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

本文從教學管理模式、教學手段和方法、教學內容等多方面探討影響和制約學生應用能力培養的主、客觀因素,提出適合專業基礎課教學的改革方案,邊研究、邊實踐,尋求轉型高校應用型人才在專業基礎課教學培養方面的有效途徑、手段和方法。制訂出應用型本科人才在專業基礎課的培養方面的比較有效的實施辦法,總結應用型人才專業基礎課改革與實踐的經驗與教訓,對實踐效果、推廣應用情況進行分析、評價,并獲得理工科應用型人才專業基礎課教學普遍適用的、可供借鑒的經驗。

參考文獻:

[1]華小梅,丁堅勇,康俊明.高校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中國電力教育,2009(4):3-4.

[2]姜運生.地方院校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D]東北師范大學,2006.

[3]張學梅.高校創新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成才之路,2015(6):16-18

[4]周珈漫.新時代高校人才培養現狀、問題與對策[J].新西部.中旬刊,2019(8):42-43

[5]陸慧.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3(5):15-16

[6]黃麗貞,肖永生,楊文.高校工科學生人文素質培養與提高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8(2):58-60.

(黑龍江工程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50)

猜你喜歡
專業基礎課應用型人才
提高普通工科高校專業基礎課教學質量的新嘗試
《電機及拖動基礎》翻轉課堂教學的初步探索
問題中心的教學思想在專業基礎課中的構建
基于朋輩教學法的技工院校專業基礎課教學探析
藝術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探索研究
財務管理本科專業課程考核與應用型人才培養問題研究
微課在專業基礎課中的應用研究
淺析應用型人才培養下的物理教學改革
應用型人才培養背景下模塊化教學研究與實踐
基于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塊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