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電力電子技術》課程目標和思政教育的結合

2020-09-10 07:22王見樂
新教育論壇 2020年16期
關鍵詞:電力電子電力電子技術思政

王見樂

摘要:本文主要探討《電力電子技術》這門電氣、自動化類的專業課,如何在教學過程對學生進行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即課程目標和思政建設如何結合。

關鍵詞:電力電子;思政;目標

1、課程定位

《電力電子技術》課程是電氣、自動化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課,其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各種變流裝置的組成及其電磁過程、工作原理、控制方式、設計計算和技術指標等內容,為學生學習后續課程及今后從事自動控制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礎。

2、課程目標

為把學生培養成為真正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實到位,在制定課程目標過程中,把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育人目標既獨立制定又有機的結合到一起。

(1)知識目標

本課程的主要知識體系,可概況為兩條主線:一為電力電子器件,二為電能變換電路,輔助以一定的控制方法。因此學生既要掌握常用電力電子器件的基礎知識,即原理特性、器件參數、應用環境等,又要掌握基本電力電子變換電路工作原理及設計方法,包括整流電路,逆變電路,交流變換電路,直流變換電路,及其它們的組合電路,同時,對于常用的控制技術如PWM控制技術和軟開關控制技術,要能在工程實踐中會分析應用。

(2)能力目標

《電力電子技術》屬于工程類技術課程,因此,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學生通過了解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概況、技術動向和新的應用領域,能夠具有開拓創新新技術、新思想的能力;通過了解與熟悉常用的電力電子器件的工作機理、電氣特性和主要參數,具有對電力電子器件基本應用的能力,為以后工作中創造新器件打好基礎;通過理解和掌握基本的電力電子電路的工作原理、電路結構、電氣性能、波形分析方法和參數計算,具有對電能變換和控制電路進行分析的能力,并能進行初步的系統設計,且能分析不同電路設計方案的優缺點,具有改進的想法;通過實驗課程,學生能夠具有一定的電力電子電路實驗和調試的能力,且對于某些實驗條件不具備的電路能進行仿真分析,提高實際動手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不同應用環境下,選擇不同的變換電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3)育人目標

《電力電子技術》是電氣、自動化類學生畢業設計及參與工程實踐活動不可缺少的基礎知識。且隨著電氣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的發展,電力電子變換技術在電氣及電子產品設計中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因此在在電氣、自動化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過程中處于重要地位。

結合我國和世界先進國家的電力電子技術情況,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和愛國主義情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勇敢地肩負起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全面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

結合知識點讓學生多了解電力電子的先進技術,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每一部分知識點教學中,提出學生能做的設計題目,讓學生多思、多想,培養他們敢于創新,大膽嘗試的精神。

在實驗教學時,要求學生嚴格執行實驗室的操作規范,培養良好的設備安全操作習慣;培養學生認真負責、踏實敬業的工作態度和嚴謹求實、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鼓勵學生尋找問題,發現問題,培養學生知難而進的意志和毅力。

在解題過程中,通過難點的分析和解決,使學生學會用聯系的、全面的、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正確對待人生發展中的順境與逆境,處理好人生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培養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

在分組討論教學時,通過合理分工和有效組織,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意識。

項目教學及其設計分析中,要求學生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養成科學的思維習慣,提高職業道德修養和精神境界,促進學生身心和人格健康發展;同時,培養學生具有工程素養、專業倫理以及創新創業的能力。

3、思政教育和課程知識點銜接

為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本課程構建設計了一系列自然、巧妙的課堂教學育人結合點和切入點:

講授緒論部分,電力電子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中,結合《厲害了,我的國》紀錄片,讓學生體會到電力電子技術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如高鐵的驅動系統,深水潛艇的發動機等穿插講解);在講授電力電子器件部分,通過仿真演示不可控、半控、全控器件的工作特性,及其器件發展的講授,讓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的基礎上,結合當前我國光刻技術受限,讓學生了解,我國的電力電子技術雖然發展快速,但也存在這某些核心技術依賴于發達國家,因此,在特殊政治環境下,技術經濟都會受到限制。引導學生理解“中國制造2025”強國戰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樹立遠大理想和愛國主義情懷,勇敢地肩負起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在講授器件選取時,如“晶閘管額定電壓和額定電流選取”部分強調器件選取的科學性,既要滿足要求,又不能浪費,培養學生的節約意識;講授整流部分,結合我國直流輸電仍然采用半控器件而不是全控器件是因為,全控器件驅動功率做大時候,耗能是相當大的原因,但全控器件整流遠比半控整流優越的多,且大量節約成本,結合十八大提出的創新驅動發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大膽嘗試,勇于創新的能力,同時加強強國的思想理念;講授逆變部分,結合PWM控制技術,二者發展的相互促進,培養學生理解,發展不是單一的問題,而是全方位的,促進學生全方面、多方位學習的積極性,而不是對畏難的專業課丟棄;講授軟開關技術部分,分析軟開關技術從技術原理上起到的節能效果,結合電力電子技術對電機的控制技術分析,一個中小型公司,如果能從驅動方面節能,一年可節約的電費可上百萬,讓學生了解從技術上節約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節約意識及其開創精神;在講授電力變換諧波問題分析部分,引入仿真數據,通過對不同變換電路的諧波分析引入“工程師良知”話題(即工程師必須關注自己的工程對世界產生的長期影響,并肩負起教育大眾了解工程潛力和日后危險的重要責任。通過自己的工作,努力把危險、噪音、對個人隱私的限制和侵犯,對土地、空氣和水體等的污染,對自然美景、礦物資源與野生動物的破壞減少到最低),讓學生明白,任何分析設計,不僅僅考慮到它的優勢,要應考慮到對環境等的影響,如諧波對電網造成的影響,因此設計中,要盡量減少影響,同時,想辦法消除影響;通過實驗和課外第二課堂實踐時,分小組進行,培養學生具有主動學習、團隊合作意識和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在講授綜合電路部分,USP、變頻器、開關電源、功率因數校正電路等都是前面幾種變換電路的組合,引入“不忘初心,方的始終”的思想,告誡學生就像學習前面的電路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應用一般,即便將來參加工作,始終不要忘掉初心,不要被金錢名利蒙蔽雙眼。

4、采取的教學組織形式

為實現“三位一體”結合的課程目標,在教學組織形式上,做出適當的調整。打破過去單向的、灌輸式的傳統授課方式,積極采用問題導入法、案例式教學、啟發式授課、研討式授課、小組合作、互動性討論等多種教學方式,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活躍課堂氛圍。堅持問題導向意識,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優勢,拓展精品課程、慕課課程教學,通過視頻播放、課堂軟件仿真演示等,營造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充分發揮課堂教學“育人”的主渠道、主陣地地位。

總結:本文通過分析課程目標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育人目標三個方面,將思政教育結合到課程知識點,從而,為國家和社會培養真正有用的電力電子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兆安、黃俊.電力電子技術.第4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湖北文理學院)

猜你喜歡
電力電子電力電子技術思政
課程思政邁向高質量發展
清華大學:“如鹽在水”開展課程思政
寓莊于諧:高中思政課堂教學語言活力之彰顯
借力大數據分析 創新“三位一體”思政課教學模式
推動高職電力電子教學創新發展的路徑探索
電力電子技術在農業電氣化中的應用
現代電力電子技術應用及發展論文
電力系統電力電子技術應用
淺議微電網關鍵技術淺議微電網關鍵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