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郊結合部進城務工隨遷少數民族子女學校教育管理初探

2020-09-10 04:17楊應飛
新教育論壇 2020年7期
關鍵詞:子女習慣學校

楊應飛

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大量進城務工人員涌入城市,其隨遷子女人數日益增多,城郊結合部學校接收了大批進城務工隨遷子女,他們正逐漸成為校園內一個不容忽視的群體。他們的教育問題是一個全國性的問題,特別是對于接收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公辦學校,如何辦好適合這一群體的學校教育成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更是社會關注的問題,它不僅關系一個家庭的發展,更關系到社會的和諧與穩定。近幾年,我校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入學率在不斷遞增,這些進城務工隨遷子女成了我校的主要生源。為了努力實現“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這一目標,努力將少數民族隨遷子女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學校在不斷探索隨遷少數民族子女教育管理的方法,初步形成一下教育管理的思路:

一、德育工作為先,讓德育這股清泉注入師生心田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立德的問題,他在十八大當中提出了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關于為什么立德,總書記講“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立個什么德?總書記講過,“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該怎樣立德呢?總書記講過,“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一點一滴積累,養成好思想、好品德”。辦教育實實在在的任務就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自然“德”放在教育的首位,學校教育應是“德育為先”,要把德育教育貫穿在教育、教學的整個過程的始終,從小培養孩子們高尚的道德情操,教會他們具有判斷是非的能力,怎樣把德育浸潤于孩子的心靈,從以下幾方面闡述:

(一)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挖掘德育教育的價值引領

學校進行德育教育培養出的人才應當具有符合社會、時代要求的價值觀,這樣才能更好地建設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挖掘愛國、民族團結、愛學習、愛勞動、愛環境、做合格公民等德育教育的元素,向著一個大方向開展德育教育,既與國家的價值觀念保持統一,又找到了學校開展德育工作的方向,增強了學校在德育建設工作中的理論自信,幫助師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二)構建學校德育教育的中心課堂,內化德育教育的內容

學校開展德育教育不能是掛在嘴上的“空話”,要在具體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貫穿德育教育,如:通過每周晨會、重要節假日、中國傳統節日等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通過少先隊活動、主題班會進行集體主義和公民素質教育;通過定期打掃周邊環境衛生進行環境教育,通過敬老活動進行“孝”道教育等等。

(三)挖掘傳統文化教育內容,推行傳統美德教育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精神文明,流傳下來數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傳統美德,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培養人,培養具有“美言美行美德”的人,學校要從“忠孝仁義禮智信”這一儒家思想進行美德教育,選取典型人物代表,把他們的美言、美行、美事進行宣講,創造各種機會開展傳統美德教育,讓學生在學習祖國歷史文明的同時修身養性,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掘傳統文化精髓,以文化教化育人

一所以文化內涵來支撐管理的學校,其生命是長久的,其前途是光明的。我校雖名小麥廠小學,其實前身是“蓮池小學”,它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把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確定為“蓮文化”,有著獨特的文化意義。學校以“蓮文化”為引領,推行校園文化建設,充分挖掘“蓮”的精神品質,以蓮的品質浸潤師生心田,以蓮的文化教化育人,把孩子培養成具有蓮的品質、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把教師鍛煉成清廉樸實、默默奉獻、甘為人梯的人。

(一)“蓮”文化引領,練就“蓮品”校長

有人說:“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梢?,校長是一校之魂,一個什么樣的校長定會帶出什么樣的學校?!吧彙敝袷乔逖?,在“蓮文化”練就下的校長應該具有廣博的學識,清廉正直的道德情操,有仁愛情懷。

(二)“蓮”文化引領,建設“蓮品”教師隊伍

中國傳統文化重視人應立德修身,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傳道”之人,自然在道德方面應該具有更高的道德準則,明德、守德、修得,做到廉潔奉公、默默奉獻、清新高雅。教師應以以“蓮”之精神為榜樣,將“蓮”的精神浸潤于心靈,做一個像蓮一樣高尚純潔,像蓮一樣默默奉獻的人,塑造自己的高尚人格?!吧彙敝C音“廉”是教師隊伍始終如一應該堅守的道德情操,意味教師應該不忘初心,清廉做事、清廉做人。

(三)“蓮”文化引領,培養“蓮品”孩子

蓮,清雅高潔、出淤泥而不染孩子們應該在“蓮文化”的熏陶下綻放他們的光彩。學校大部分孩子與“蓮”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他們的父母來到當地打工,主要從事的是采摘蓮藕的工作,但是對于孩子們和他們的父母來講他們不知道“蓮”的身上具有著崇高的品質,僅僅只是把蓮藕的種植、采摘作為他們維持生活的一種工作。學校推行“蓮文化”,主要是從孩子們耳熟能詳的事物入手,讓他們去感知蓮藕,認識蓮藕身上的品質——陽光、自信、謙虛、高雅,從而激發他們從小做一個具有“蓮品質”的好孩子。

三、抓常規管理,使孩子“三大習慣”得以養成

古語云:“積行成習,積習成性,積性成命”??梢娏晳T的養成在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要培養人,我們現在的教育短板就是經常把“人”忘掉,只看到分數、看到技能,本末倒置,忽視了教育終結目的是人。

從我校的現狀分析:學校90%的學生屬于進城務工隨遷少數民族隨遷子女,他們分別是哈呢族、彝族、傣族、布依族,均來自文化知識落后比較落后的少數民族小山村,由于家庭知識結構差,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們身上的民族習性比較嚴重,如:衛生習慣差、安全意識差、讀書習慣差等,給學校的教育帶來了相當程度的難度,要把這些孩子教育得知書達理,是對學校嚴峻的考驗,也是對學校教育的一種審視。因此,學校在培養養成良好的習慣上做了一些思考:

(一)抓檢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各班對孩子家庭衛生、生活細節進行摸底調查,了解家庭生活習慣情況,有爭對性地提出學校的生活習慣要求,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對孩子們進行講解,讓孩子們懂得生活習慣要求并遵照執行,每周學校少隊部對學生的衛生、生活細節進行檢查,并作出量化考核,進行考核獎勵。

(二)抓細節,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

“安全終于泰山”,孩子的安全關乎家庭、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培養孩子的安全習慣是學校文化建設中一塊重要內容,學校根據現代教育學校安全教育的短板,分析學校安全教育的現狀,排查學校安全隱患,撰寫學校安全教育讀本,宣傳安全知識,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師生的安全意識。并通過細節管理“每天一小查,每周一大查,每月一徹查”班級教育與學校專題教育相結合,對學生進行教育、監督管理,培養學生的安全習慣。

(三)抓過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習總書記提出“文化自信”以后,作為學校教育管理不得不再次思考如何培養孩子們的學習習慣,幫助他們尋找學習的樂趣、每天堅持學習、課上認真聽講、認真思考、積極回答問題、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堅持課外閱讀等習慣,幫助孩子樹立認真學習、終生學習的理念。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嘗試如下操作:

1.一年級制定培養計劃。

孩子們剛剛步入小學,在幼小銜接上孩子們會有很多的不適應,教師、家長不急于求成,揠苗助長,一年級教師應該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在課前、上課過程、作業、課后復習等方面制定孩子學習習慣養成的短期計劃,按計劃、按步驟開展實施,不可在亂石子中找鉆石——沒有方向、目的。

2.習慣訓練應持之以恒。

“習慣仿佛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心索,要不了多久,他就會變得牢不可破?!边@個形象的比喻告訴我們——習慣的養成就是要把行為重復的訓練成為生活中的一種自然,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他們易忘、不易堅持,如果不經常訓練就容易回到起始階段。

綜上所述,對于一所性質特殊的學校,探尋對這些文化底子差、家庭教育落后的隨遷少數民族子女的教育方法,形成少數民族隨遷子女學校教育管理有成效、有特色,可謂任重而道遠,學校必須聚全體教師的智慧和力量,向著目標努力,辦一所“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的具有文化內涵、具有管理特色的學校。

猜你喜歡
子女習慣學校
習慣
上課好習慣
Tomb-sweeping Day
好習慣
正在上大學的成年子女是否屬于離婚案件中“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
學校推介
增進健康的8個好習慣(下)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教育子女陋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