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統編教材的小學語文閱讀教法分析

2020-09-10 04:44李正燕
新教育論壇 2020年7期
關鍵詞:分析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李正燕

摘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語言感悟和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小學語文教學要重點關注閱讀教學工作的組織與開展,以利用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閱讀,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下面本文基于統編教材,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法展開分析,旨在尋找出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從而指導學生進行高效地閱讀。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統編;分析

前言

受到現代網絡文化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學生依賴網絡來獲取信息,卻很少有學生能夠靜下心來閱讀一本書籍,這不利于發展學生的閱讀思維,同時也會對學生日后的學習帶來不良的影響。在此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組織與開展具有一定的意義和價值,不僅可以讓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還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和感悟能力。所以,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懂得結合實際的閱讀教學內容,不斷地創新和優化語文閱讀教學方式,從而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閱讀學習環境,進而讓學生從閱讀中獲取有用的知識。

一、運用分級閱讀教學法引導學生閱讀

由于每位學生的語文基礎和理解能力存在差異,所以在閱讀過程中,有些學生可以快速地理解和掌握閱讀知識,而有些學生則需要較長的時間去理解和分析閱讀內容。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應試教學思維,學會從學生的能力出發,去考慮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這樣才能有效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其中,分級閱讀是一種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它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閱讀需求,而教師想要運用分級閱讀教學法,必須先根據學生的語文基礎和理解能力,將本班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等級,然后對不同等級的學生分別提出相關的學習要求,并給予學生對應的閱讀指導,從而實現“因材施教”的教學目標。

以統編教材中的《黃山奇石》閱讀課文內容為例,在閱讀教學之前,教師根據全班學生的語文基礎和理解能力的差異,將本班級學生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主要是語文基礎較弱、理解能力稍差的學生,那么教師依據該等級學生的基礎和能力,可以要求學生完成生字詞的理解和記憶,讀通、讀熟閱讀課文內容等學習任務[1]。其中,對于一些難理解、難讀的字詞,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詞義,并加強學生對字詞的閱讀。比如,在《黃山奇石》這篇課文中,“聞名中外”、“尤其”、“陡峭”、“翻滾”等詞語比較難理解。其中,很多學生在讀“陡峭”這個詞語時,容易讀錯“峭”這個生字。那么教師應該重點關注這些字詞的教學,以幫助該等級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第二等級主要是語文基礎和理解能力處于中等水平的學生,這個等級的學生不僅要完成第一等級的學習任務,還要適當加入一些重點語句的學習和分析任務,以鍛煉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三等級主要是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他們要獨立完成課文主要內容的概括、分清課文的層次結構以及領會課文滲透的思想情感等任務。通過適當的分級閱讀教學,促使不同等級學生得到有效的閱讀學習,對提升語文閱讀教學效率起到一定作用。

二、運用探究閱讀教學法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只有將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調動起來,才能有效激活學生的閱讀思維,進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其中,探究閱讀教學方式可以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閱讀探究環境,使得學生有時間去尋找問題、提出問題以及討論問題,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探究閱讀教學法來指導學生閱讀。首先,給予學生適當的時間去感知閱讀課文。比如,引導學生利用朗讀、背誦等方式來熟悉閱讀材料,感知閱讀課文中的情感基調。其次,當學生大致了解閱讀課文內容之后,圍繞閱讀內容設計相關的探究問題,并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再次,教師可以給予學生適當的問題解決建議,以幫助學生完成問題的探究。最后,結合適當的閱讀訓練來考察學生的閱讀成果,讓學生在閱讀訓練中拓展閱讀面、鍛煉自身的舉一反三能力。

以統編版教材中的《富饒的西沙群島》閱讀課文內容為例,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給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自己去尋找閱讀問題、提出閱讀問題、討論閱讀問題,這樣學生才能真正理解閱讀內容。那么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去感知《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課文,如朗讀文章段落、背誦其中的優美詞句等,以大致了解課文講了些什么內容。然后,圍繞課文內容向學生提出問題:西沙群島是個什么樣的地方?西沙群島有哪些特點?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寫西沙群島的景色和物產?在問題引導之下,鼓勵學生展開探索,并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討論。其中,教師也可以參與學生的討論,并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中尋找關鍵詞,以解答出問題的答案。同時,為了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認知,教師可以組織一些課程訓練活動,如讓學生分析和概括課文每一段落的主要內容。比如,在課文第一段中,可以要求學生分析寫了西沙群島什么東西?有什么特點?并請學生回答,從而鼓勵學生展開探索和研究。

三、運用讀寫結合閱讀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除了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之外,還要求學生把握課文的寫作意圖、技巧以及情感,從而引導學生不斷積累閱讀素材、寫作技巧,進而為后期的寫作奠定基礎。那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運用讀寫結合閱讀法,能夠促使讀與寫的有機結合,有效地將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收獲通過寫作的方式表現出來,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也促使學生的閱讀得到升華。其中,教師可以結合仿寫、續寫或者改寫等方式來組織讀寫結合閱讀教學,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興趣,選擇一種寫作方式對閱讀內容進行創作,從而激發出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進而加深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

以統編版教材中的《美麗的小興安嶺》閱讀內容為例,先讓學生討論這篇課文的寫作順序、寫作手法以及語言特點等。其中,這篇課文是按照四季的時間順序來描寫小興安嶺的,另外它還抓住四季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聯想。那么學生可以參考該篇課文的寫作順序,對其它景物進行描寫和聯想[2]。同時,學生也可以參考和運用課文中的優美字詞以及句式。比如,擋、梢、側、蔥蔥蘢蘢、密密層層、嚴嚴實實等字詞,又或者是“有的...有的...”、“有...有...有...還有...”“...像...”等句式進行景物的仿寫。此外,如果學生不喜歡仿寫,或者沒有思路去仿寫的話,可以讓學生在原文基礎上進行續寫或者改寫,以鍛煉學生的閱讀理解和運用能力。最后,教師還可以抽出課堂部分時間,讓學生們互相展示自己的讀寫作品,以給予他們表現自己的機會,進而增強學生的讀寫信心,促使學生真正融入到閱讀課堂氛圍之中。

四、結語

綜上所述,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應該重視并且采取有效的閱讀教學法,引導學生學習和領會閱讀的寫作手法、語言特點以及思想情感等,才能讓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閱讀內容,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黨立華. 略論統編教材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新型課堂[J]. 祖國, 2019,34(21):894-894.

[2]陳先云. 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能力體系的構建[J]. 小學語文, 2019,15(31):118-118.

猜你喜歡
分析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分析:是誰要過節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回頭潮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