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新課標下高中地理教與學的思考分析

2020-09-10 08:27楊天壽
新教育論壇 2020年17期
關鍵詞:教與學高中地理新課標

楊天壽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面臨著新一輪的變革,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弊端日益顯露,其已經不再適應現代社會教育發展的需求,也難以完成高中地理教學的重任。如何轉變舊有的教學理念,革新地理教學方式,將新思路、新教學運用到高中地理教與學中,是如今教師較為頭疼的難題,也是全體地理教師應不斷思考的問題。傳統的教學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學生只能被迫接收知識,主動與被動的關系使得教學質量較差,為了提升高中地理教學質量,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轉變教學觀念,將新思路貫穿于整個地理課堂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探究學習,讓教與學保持一種平衡狀態?;诖?,本文主要對新課標下高中地理教與學的運用進行探究。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地理;教與學

引言

地理這門課是研究地理環境與人類發展發展的學科,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影響較深,高中地理課程教學更應以學生為主,秉承發展的理念,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深入研究地理的規律,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如何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激發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將基本思想運用到高中地理的教與學之中,讓學生化被動為主動,是現今教師更應思考的問題。學生學習興趣源于內在的動力,只有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誘發其潛在的動機,才會讓地理知識變成他們自己的東西,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教師的教與學,在高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需求去適時調整教學方式,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同時,要關注每位學生的成長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價值觀與態度。

一、對高中地理的認識

在新課改背景下,素質教育的推動需要教師轉變現代教育教學觀念,從終身學習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能夠適應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1]。同時,在開展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時,開拓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關注全球重大地理問題,發揚人文精神與實踐創新能力,增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意識,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這也是高中地理教育的目標。地理學科主要是研究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關系的學科,具有一定的綜合性與地域性特征,新課改下的教材對其框架進行了變革,以可持續發展為中心,從環境角度進行編版,將人類經濟活動與社會活動相結合,并貫穿于整個教學框架中,其內容也與當下教育要求相符,比舊有教材內容更清楚。地理學在現代教學體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對資源、環境、發展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其圍繞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展開了細致分類,在新課程中對于地理要素選擇不求全面,對于要素內容不求系統,對于無關內容不再涉及,還設計了部分案例,為教與學留下了空間,讓學生有了思考的余地。

二、高中地理課程教與學的現狀

(一)忽視地理課的重要性,學習習慣較差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學生較為重視主學科而忽視副學科,在文理分科的情況下,部分學生對于高中地理課缺少認識,片面的認為高中地理課不重要,對于地理課程的學習也放松很多,導致在學習地理時態度較為松散。同時,教師的灌溉式教學也讓學生對于地理課學習失去了興趣,片面的認為只要死記硬背高中地理知識,就能應付考試,忽視了其對于自身教育成長的價值,在學習上的學習習慣也較差,對課程內容缺乏一定的認識,時常會出現一些原則性的問題。

(二)教學模式滯后,教材內容不足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深入發展,其對于高中地理課堂的推動力影響較深,但實際上地理教師在開展高中地理課程教學時,自身的觀念仍受傳統因素的影響停滯不前,應試教育在傳統教學模式的映襯下明顯受阻。教師對學生進行地理教育教學時,枯燥的抽象理論束縛了教師的講解思路,課堂氣氛較為嚴肅,一味的填充式教學只能是紙上談兵,學生理解起來十分困難,也讓學生失去了對于高中地理學習的熱情,造成學生學習的體驗感下滑,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學生的自信心,導致高中地理教學質量較差。另外,地理教材的內容延伸不足,教材內容的豐富是開拓學生視野,提升教與學成效的核心,部分教師在拿到教材時只會照搬照套進行講授,并未認識到教材內容延伸的重要性,在這種教學模式下,也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創新發展,不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高中地理課程教與學的思考

(一)轉變教學模式,增加學生對地理的認識

教師在開展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時,需要轉變教學模式,把握好教學要求,以問題為中心,適當加強訓練,檢查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同時,教師可以借助新媒體的教學方式,將乏味的地理理論知識轉化為視頻、動畫的過程,并采用演示與模擬的方式,加深學生對于重點知識的多角度認識,讓學生更好地熟知地理現象的規律,這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提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效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利用網站平臺與全國各地教師進行交流,分享教學方法,對于互聯網豐富的教學資源學會利用,將教材內容進行延伸,并就課程內容對學生未來發展展開詳細的講解,讓學生認識到地理課于自身發展的重要性,并對未來學習地理有更清晰的認識。

(二)創設問題情境,滿足學生的需求

創設問題情境是地理課堂教學中較實用的方法,既能讓學生回憶原有的知識,掌握新知識,也能讓學生帶著疑問去不斷探索學習,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2]。學生的獨立思考意識是相當重要的,為了提升教學的互動性,改變以往講授課程的局限性,高中地理教師要重視問題探究式的情境創設,引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加深自我的學習意識。同時,傳統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較為死板單一,束縛了教師的教學潛能,學生在理解上也很困難,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必須要尊重不同學生的差異性,可用多維度的教學模式去展示抽象的知識,讓學生更直觀地學習。

四、總結

總而言之,新課標下的高中地理教與學其實是相對平衡的關系,教師在開展教學時不僅是為了應付完成教學目標,更是為了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知識,提升獨立思考與探究的能力,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因此,為了提高高中地理教與學的成效需要轉變教學方法,立足當前的新課標實際需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好自身的引導作用。

參考文獻:

[1]向德雄.淺析新課標下高中地理的教學策略探討[J].魅力中國,2019,2(41):574-574.

[2]莊朝暉.新課標下高中地理創新教學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9(31):159-159.

(大理州劍川縣民族中學)

猜你喜歡
教與學高中地理新課標
楷書的教與學
AR技術支持下部編版教材的教與學
物理建模在教與學實踐中的應用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讓“預習單”成為撬動教與學的支點
融入情境 落實新課標 凸顯地理實踐力——以騎行青藏為例
回歸生活實際的高中地理教學研究
關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提升的具體分析
實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課制作的相關策略
探討如何構建高中地理雙動兩岸的教學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