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技巧與方法

2020-09-10 09:15葉全峰
新教育論壇 2020年16期
關鍵詞:方法技巧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葉全峰

摘要: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部分,它的任務是:傳播語文基礎知識,培養閱讀能力,教會閱讀方法,掌握閱讀技巧,養成良好閱讀習慣。俗話說:“書讀百遍,其意自見”。但在學生有限的時間內,怎樣提高閱讀的質量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重效率,重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技巧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必須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思維為核心,能力為目標,突出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通過閱讀教學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知識、發展學生的智力、陶冶學生的情操。一堂高效的閱讀課,不但能讓學生在文本中感受祖國語言文字之美,得到情感的熏陶,更能讓學生獲得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那么,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學體驗來談談個人的一點兒淺見。

一、重朗讀訓練,提高朗讀能力和培養朗讀的習慣。

朗讀是小學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和方式,但很多教師往往忽視朗讀訓練,繁瑣的分析,多余的提問,占去了學生朗讀課文的時間。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學生結合課文所表達的情感來朗讀,以讀代講,以讀促情,以讀促思?!皶x百遍,其義自見”,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不是教師講出來的,而是讓學生去讀、去悟出來的。因此,閱讀教學中要加強朗讀訓練,課堂上要給學生多讀的機會。

二、了解文章大意。

1、讀題。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通過它可以了解到文章的大意,我們可以把審題與讀課文結合起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讀文先讀題。弄清楚題目的大意,基本上就能知道課文會講什么樣的內容。

從課文的題目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①以人命題的,由人想到事,圍繞事情提出問題。②以事命題的,抓課題的中心詞,圍繞中心詞提出問題。③以物命題的,從抓物的特點入手,理事及人。④以地名命題的,由題目想到景物,圍繞景物特點提出問題。

讀文時,又要反過來看看文章內容是怎樣緊扣題目,展開自己提出的問題與文章所寫內容是否吻合。

2、了解思路。文章的結構是作者思路的外部體現,了解作者的思路就能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

文章一般是按照下述思路組織材料的:①、縱向思路,如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或時間先后順序安排材料,讀這類文章,我們要想一想,作者先寫什么、后寫什么,或者事情是怎樣發生的,怎樣發展的,結果怎樣。如:《草船借箭》,我們就可按上述提示,讀出事情的原因、經過、發展、結果,邊讀邊摘要:點: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干→以軍中缺箭為名,讓諸葛亮三天造10萬支箭→魯肅幫助諸葛亮準備草船→借江面大霧,假裝攻打曹操,得到10萬支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才干。理清課文的基本脈絡,我們用恰當的詞語把上述要點串聯起來就是文章的大意了。②、橫向思路,如按事情的特點安排材料,讀這類文章要注意有沒有思路。如《富饒的西沙群島》,開頭先概括介紹了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那里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接著分別從海面、海底、海灘和島上四個方面描述西沙群島風景優美和物產豐富,最后總結西沙群島的富饒,我們抓住了開頭這一句話,全文脈絡就清楚了。

三、讀懂每一句話。

掌握了文章的大意,我們從整體上對文章內容有了初步印象,這還不夠,還要深入到文章的各個局部,研究作者如何用詞造句,組句成段、組段成篇,文章有幾層意思,最后才能對文章的主要內容和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深切的體會和整體的理解,文章是由一句句話組成的,文章應該讀懂每一句話。尤其是一些關鍵性的句子和比較難懂的句子,更要認真思考。

1、抓關鍵詞:語。一個句子里詞語很多,但最能表達句意的詞只有一兩個或幾個,這就是一句話的關鍵詞:語,我們能理解關鍵詞:語在句子中的特殊意義和感情色彩,整個句子的意思便清楚了。如《田忌賽馬》一課,結尾處有“轉敗為勝”一詞,這一關鍵詞:語概括了全文的內容,提示了課文的思路。教學時讓學生從這一詞入手,分析“轉敗為勝”的經過和原因,這樣,就能很容易地理解課文。

2、聯系上下文。聯系上下文中有關的詞句或段落是正確理解句子的主要方法?!墩Z文課程標準》對中年級的閱讀要求:“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全文當中的地位和作用?!蓖瑯?,對課文的整體感知,也可以引導學生從關鍵部分入手(即從一個自然段、一句話、甚至是一個詞入手),然后通過前后聯系,上下貫通來把握。

3、聯系時代背景。閱讀文章要聯系文章寫作時代背景,才能領會它的含義。這點對于農村學校的孩子來說,由于沒有較好的查閱資料方法,教師要給學生多講講各篇文章的寫作背景。

4、用縮句法讀懂長句。有些句子附加成分多,句子較長可以用縮句的方法,先抓“主干”,剔去“枝干”,然后再分析這些“枝葉”的作用,逐步深入理解句子的意思。

以上四種方法,不是孤立的,我們在閱讀文章時要綜合運用這些方法,不斷提出問題,步步深入地去理解句子的含義。

四、讀懂每一段話

在讀懂每一句話的基礎上,要準確而又迅速地了解每段話的意思,必須掌握讀懂一段話的方法。

1、抓中心句。一段話總是圍繞一個主要意思來寫的,就像一句話中有關鍵詞:語一樣,有的段落它有一、兩句表明主要意思的句子,這就是中心句,抓住了中心句就容易概括一段話的意思。

2、理清層次。有些自然段沒有中心句,必須通過逐句分析,理清一段話層次,先弄清每層意思,再歸納這個自然段的意思。

五、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

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基本上也就能理解整篇課文了。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抓住記敘文基本要素歸納文章內容。

2、抓住幾個主要問題歸納主要內容。

3、從文章結尾部分的簡單道理入手,拓展歸納出課文的中心。

六、加強閱讀實踐

如果把閱讀能力的形成過程分成兩個階段,則前者是領悟方法的階段,后者是應用方法的階段,也即實踐運用的階段。提高閱讀教學質量離不開閱讀實踐。教師對實踐活動應有全面認識,要把握好教學的各個環節,最大限度地給學生提供實踐場所,為學生創造閱讀實踐機會。比如利用新舊知識之間總是有聯系的特點,合理地組織與引導學生運用已掌握的閱讀方法預習課文,可以極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各種閱讀能力(識字、理解詞句、分段、歸納段意)。課堂教學的實質是教師引導下的學生閱讀實踐,課堂上教師注意多進行閱讀點撥、引導,也可以起到直接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的作用。而課后閱讀則猶如實戰,是檢驗和鞏固學生閱讀所學的好時機。一篇篇的課外讀物中,有許多問題需要學生通過閱讀自己解答。如理解難理解的字詞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中心思想等。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實踐來解決這些問題,其閱讀能力能否提高也就不言而喻了。

閱讀教學要本著“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教學新理念,注重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運用行之有效的課堂閱讀教學策略,營造自學、思考和平等對話的民主和諧的氛圍,給每個學生充足的時間讀書,思考,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意識。通過合理有效的課堂閱讀教學策略,陶冶學生道德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注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學會感悟,學會積累,學會運用。

參考文獻:

[1]韓雪屏:《中國當代閱讀理論與閱讀教學》,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

[2]熊開明:《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版。

(永仁縣中和中心小學)

猜你喜歡
方法技巧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主持人控制會議離題的方法技巧
高中數學問題情境化教學
論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方法和技巧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