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育潛入課 育人細無聲

2020-09-10 09:15賴雪浩
新教育論壇 2020年16期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德育教育小學

賴雪浩

摘要:新課改對教育工作者提出“教學需先立德樹人”的教學要求,這也就需要教學工作者能夠將德育教育滲透在日常教學中。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小學生也正在接受良莠不齊的信息,影響著學生的三觀建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亟需滲透德育理念,在提升小學生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的同時,使學生能健全三觀,提高思想品德,進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則對如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相關策略做了分析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德育教育;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引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曾明確要求“教育領域必須要以立德樹人為教學目標,開展教學活動”。而如今信息技術正在飛速發展,小學生了解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多樣化,信息技術教學則需要擔起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重任,在日常教學中滲透德育理念,使學生的信息德育素養能夠跟得上知識和技術發展的腳步,進而使小學生成長為新課改要求的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擁有網絡道德規范意識、團隊意識的德育人才[1]。

一、規范學生信息技術習慣

小學生的信息技術習慣是學習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也是培養小學生信息技術德育教育的關鍵。知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就曾提出“學生的行為習慣培養是教育學生的關鍵”,足以證明學生行為習慣在教育領域的重要性。所以在開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使用正確、規范的信息技術操作,培養學生養成規范的信息技術習慣,從而引導學生能夠遵守信息技術的使用規則,強化小學生的德育教育。

比如在學習廣東小學信息技術《計算機的基本操作》這一章節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正確開機關機、學會使用鼠標、熟悉窗口、懂得利用計算機算數、懂得尋求“幫助”。但小學生剛開始接觸計算機教學時,可能對計算機十分感興趣,他們會頻繁地關機開機、將鍵盤弄得噼里啪啦響等等。所以教師就必須要在教學中滲透規范的、正確的計算機操作步驟,灌輸如果不正確使用會減少計算機使用壽命的理念,進而在規范學生信息技術習慣的同時,規范學生的行為品德。

二、信息操作中滲透愛國教育

愛國教育是小學生德育教育的基礎,也是教師需要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的重要精神理念。而小學階段對于愛國精神還沒有具體的理解,所以需要信息技術教師能在信息操作中,加強對中國的認識,進而激發小學生的國家認同感和愛國主義精神,促進小學生的德育教育[2]。

比如在學習《在計算機上作文》時,學生需要掌握寫文章、編輯文章、保存文章、打印文章等操作。教師即可引導學生以“歡度國慶——寫給祖國的一封信”為主題,利用信息操作,在Word中編輯一百字左右的文章。學生在寫信時能激發對祖國的喜愛之情,這時教師還可以在網上尋找祖國的對比圖,比如六七十年代的祖國照片與如今20世紀的對比圖,隨后教師引導學生將圖片插入在文檔中。學生通過圖片對比,就能很好地激發起小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

再比如學習《制作多媒體幻燈片》章節時,為了激發學生對于祖國的認識了解,可以引導學生在網上查找資料,以“祖國大好河山”為題,要求學生在幻燈片制作中導入相關祖國的風俗習慣、風情文化、特色建筑、美食等等文字和照片。在查找資料過程中,學生在領略祖國大好河山的基礎上,就能加深學生對于祖國的了解,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三、網絡案例教學中培養網絡道德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網絡信息安全隱患因素越來越多,不少違法犯罪者利用網絡行詐騙之事,而小學生正是對外界好奇、充滿探知欲的年紀,所以小學生被騙案例層出不窮,這不利于小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教師即可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利用網絡案例來加強學生的網絡安全防范意識,進而使小學生能夠正確運用網絡,正確認識網絡,進而培養小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3]。

比如在學習《走進互聯網》一章時,為了讓學生了解到網絡道德的重要性,貫徹落實“做一個文明上網人”的目標要求。教師可通過“重慶選美三甲”案例來教學,案例中不少網民對重慶選美三甲女性大肆評論,借著點評的名義行網絡暴力的事實。教師可通過截圖選取幾個網民的惡意評論,再將網上留言須知總則展示在學生面前,最后點舉報評論。教師在網絡案例教學中引導學生了解網絡評論應該正面、積極,培養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

再比如教師可借“小學生沉迷上網泄露銀行卡信息導致財產被盜”、“私自見網友被騙財”、“網絡游戲導致學生成績下降”等等案例,來告誡小學生應加強網絡安全防范意識、正確合理使用網絡。而通過“90后小伙通過自學網站學習技能考上理想大學”等相關案例來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的重要性,進而達成培養小學生網絡道德,滲透德育教育的教學目標。

四、在擴展練習中培養良好傳統品德

小學生正處于對外界充滿探索的階段,小學教師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中,即可在擴展練習中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進而在擴展練習中滲透德育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良好傳統品德。

比如教師可在教師節時以“教師節快樂”為主題,要求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制作簡單的祝福賀卡。教師可引導學生了解“9.10”教師節的來歷,引導學生回憶教師的日常工作和教學時的細心教導,進而灌輸“尊師重道”的傳統品德于小學生心中。

再比如在母親節、父親節等節日時,教師可引導小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制作電子相冊、感恩的一封信、節日賀卡等等。學生通過學習有關電子相冊的制作操作,既能創新感恩的形式,也能激發學生對父母的感恩之情,進而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教育。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理念,有助于規范學生的信息技術行為。教師可在PPT制作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精神、網絡案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擴展練習中培養良好傳統品德,進而使小學生能更加正確地認識信息技術,利用信息技術知識解決網絡問題、提高網絡警惕,培養小學生成為社會需要的德育信息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笑梅李雪玲.利用網絡資源挖掘德育功能.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4(7)

[2]李海寶.構建中小學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思考.學校管理,2015-4

[3]鄒成斌.關于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網絡的建構問題探討.創新教育,2015(23)

(河源市第二小學?廣東河源?517000)

猜你喜歡
信息技術教學德育教育小學
高職院校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革新的探索與研究
運用“分層教學”優化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設計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淺析小學校園文化的德育教育
略談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視頻的應用
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