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社會新聞采編工作開展思路

2020-09-10 20:54古麗曼·再乃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8期
關鍵詞:采編工作新媒體策略

作者單位:新疆廣播電視臺

摘要: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新媒體時代已經到來,傳統的紙媒已經無法適應新時代閱讀者的閱讀需求。新媒體對于紙媒的沖擊和影響使得紙媒和電視媒體等必須采取措施進行改革,緊跟時代新聞發展潮流,改變新聞采稿措施,提升傳媒在新媒體時代的競爭力。

關鍵詞:新媒體;社會新聞;采編工作;開展思路;策略

前言:移動終端設備、電視等都是社會新聞的主要傳播載體,新媒體的出現為傳統媒體的發展帶來了挑戰和機遇,如何在新媒體時代改變社會新聞采編措施,豐富采編內容和確保社會新聞的時效性,促進社會新聞符合時代發展需求。因此,社會新聞采編工作需要借助新媒體先天優勢進行創新改革,提升新聞采編質量和效率,為閱讀者提供更加優良的新聞信息服務。

一、新媒體時代社會新聞的影響

(一)社會新聞采編環境復雜化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社會新聞媒體的環境變得更加復雜化、多元化和多樣化。在傳統意義上的社會新聞采編上主要是以新聞依據是否真實、新聞時效、傳播方式等作為評判社會新聞的主要指標,評判標準低無法形成大范圍影響力。但是新媒體的到來社會新聞真實性探究手段增多,傳播途徑多元化,時效性變短,信息容量增大,新聞信息成本較低等特點完全打破了傳統社會新聞的發展局面。目前,社會新聞真實性需要嚴格審核和篩選,只有符合社會新聞發布標準才能在新媒體平臺上發布和傳播。在新媒體時代信息共享和協同編輯形式使得閱讀者成為寫稿人,并且基于互聯網社會新聞流傳性增強。因此,新媒體的到來給傳媒帶來了嚴峻的新聞標準挑戰。

(二)新媒體技術更加復雜化

信息技術逐漸成熟,并且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信息技術信息動態化、可視化等優勢促進了新媒體快速發展。同時,新媒體技術為傳統社會新聞采編具有非常大的促進改革作用,。新媒體具有明顯的智能性、及時性、靈活性以及互動性和大容量性等優勢,創新了傳統媒體新聞時空限制,使得社會新聞工作變得更加主動、靈活,對于信息的處理和分析更加高效和便捷,同時還能夠充分地發掘社會新聞資源,提升新聞吸引了和客觀真實性。

二、新媒體時代社會新聞采編思路分析

(一)新聞選題具有新穎感

社會新聞一般設計民生、政事、國際要聞以及國家發展中的一些要聞等,具有各行各業都能涉獵的特點,因此,社會新聞就具備了內容題材豐富、采稿方向多以及內容形式靈活多樣等特點。比如,娛樂八卦新聞、體育賽事新聞、經濟市場新聞以及百姓生活等最為普遍的內容。社會新聞在新媒體時代必須一改傳統媒體嚴肅和莊嚴特點,親近生活和貼合實際,確保新聞具有一定的深度、廣度、真實性等特點,使得社會新聞能夠切實反映社會的真實現狀。因此,社會新聞要利用新媒體優勢不斷地發掘內在價值,促進社會新聞具備一定的權威性、嚴謹性和真實性,為閱讀者提供有效的社會信息。

(二)高效率采訪形式和過程

高效率的采訪時保證采訪稿質量的基礎,因此就必須要求采稿人能夠創新采訪形式,充分地利用已有采訪資源和實踐。但是在新媒體時代互聯網技術和高科技采訪設備為采訪過程提供了虛擬化采訪基礎。例如,通過互聯網視頻面對面連線采訪、直播采訪、電話采訪等,然后通過信息技術對采訪內容進行處理和分析,實時傳輸回新聞傳播現場。因此,新媒體時代社會新聞采訪過程變得更加簡化、便捷以及高效。但是對于采訪人員的信息技術水平和采訪專業技巧以及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采訪人能夠具備靈活的應變能力和把控力,確保新聞采訪順利和稿子質量。

(三)確保新聞權威性、時效性以及社會性

社會新聞反應得失社會現狀,需要采編者能夠準確把握形式和內容,確保新聞具備權威性、時效性和社會性。雖然新媒體時代社會新聞提倡創新和改革,但是在社會新聞本質上需要準確把控,防止出現華而不實的內容,社會新聞代表的社會真實現狀,如果一味地追求商業利益而報道華而不實的內容,必定會導致社會新聞在新媒體的沖擊下衰敗。因此,采編工作需要豐富新聞內容和多方位切入主題,提升社會新聞本身價值和意義

(四)社會新聞內容高度凝練

社會新聞稿編輯對于采編者來說是一項最硬的基本功,也是實現社會新聞價值的主要過程??茖W合理以及技巧性的編輯能夠提升新聞內容對于讀者的吸引力,提高新聞閱讀價值和信息提取價值。新媒體時代快捷閱讀已經充斥著每一個人的生活,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變的多元化,內容卻變得更加復雜和瑣碎,形成了碎片閱讀習慣。因此,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需要注重編輯內容的高度凝練和標題引人注目,更好地吸引閱讀者的眼球,從而體現出社會新聞的傳播價值。但是,實現新聞便捷的高度凝練需要編輯具備扎實的文字功底和極其敏感的社會閱讀導向感,同時能夠對內容的趣味性、深度廣度等準確把握,不失去真實性和創新性。

(五)強化新聞和觀眾交互感

傳統的新聞往往是單向傳播,無法和閱讀者形成信息互動,導致新聞媒體發展盲目。但是,隨著新媒體的出現信息技術共享特點使得閱讀者能夠在閱讀平臺上進行交流和互動,閱讀者能夠通過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并通過平臺傳遞給社會新聞編輯后臺,同時新聞采編部門能夠收集閱讀者的建議和想法,并在后期的新聞采編工作中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進行調整,促進社會新聞更加符合閱讀者閱讀需求和實現信息獲取目的。其次,社會新聞采編人員需要進入社會生活中,了解人們閱讀真實性需求,收集他們的想法和一件,提升新聞的閱讀可信度、時效性和吸引力。

(六)多角度采編,提升采編人員專業素養

多角度采編和高素質采編人員是保證社會新聞采編成功的基礎條件,也是提升新聞服務和提高新聞效果的主要思路,因此,在新媒體背景下采編人員需要針多新聞事件多角度、把控采訪人心理動態和提升采編人員專業素養為采編基礎來提升采編工作效率和新聞內在價值。采編人員的專業素養是保證新聞才變得整體水平和新聞價值體現主要因素,只有不斷地提升新聞采編人員的專業綜合素養,才能提高新聞敏感度,確保新聞信息分析客觀性和真實性,使得新聞在閱讀者心理具有質量地位和長期閱讀興趣。

(七)新聞語言創新

新媒體技術下的社會新聞具備聲音、圖像、文字三個角度,因此,創新新聞語言就必須從以上三個角度入手。首先,新聞采編需要注重新聞畫面的新鮮感、生動性和鮮活性,給觀眾強烈的視覺沖擊和情感感染力。其次,聲音必須極具情感感染力,既要有表現力又要有細節關注點。最后,文字語言必須有個性和濃烈的情感色彩,和觀眾的情感相互融合,用最能突出情感的語言塑造出新聞的形象,改變閱讀者在快捷碎片化閱讀的模式,提升閱讀者信息獲取成就感和閱讀投入度,從而提升新聞整體變現力。

三、結語

社會新聞采編工作是保證新聞信息價值的基礎,必須從采訪視角、編輯關注點、專業素養、新聞語言創新以及新聞的新鮮感、時效性以及真實性入手。新媒體時代社會新聞必須適應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提升采編工作效率和質量,促進傳媒和新媒體融合發展。

參考文獻:

[1]唐歡.新媒體時代做好廣播電視臺新聞采編工作的策略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7 (24).

[2]王赫遠.探究新媒體時代廣播新聞采編策劃的特點與創新[J].中國傳媒科技,2017 (08)

[3]楊崢嶸.新媒體時代媒介與受眾影響分析[J].記者觀察,2019(12)

作者簡介:

古麗曼·再乃(1978.05-),女,哈薩克族,籍貫:新疆烏魯木齊市,職稱:新聞編輯,學歷: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新聞采編。

猜你喜歡
采編工作新媒體策略
網絡環境對高校圖書館采編工作未來影響探析
電視新聞采編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研究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