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電影《秋菊打官司》的社會學本土化思考

2020-09-10 07:22梁標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8期
關鍵詞:秋菊本土化法律

梁標

摘要:《秋菊打官司》(以下簡稱《秋菊》)作為反映我國農村人民法律意識的典型影視作品,不僅是我國法律界最關注的影視作品之一,也是研究中國法律和法制建設的重要借鑒作品之一,是描述當代中國法律和中國社會的經典影視文本,對于我國法律本土化研究具有重大意義。本文通過解讀電影,發現電影背后說折射的中國鄉土法律問題,分析法律問題存在的原因,思考如何實現法律的本土化和社會化,并切實推進依法治國。

關鍵詞:秋菊;法律;本土化

電影是一門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藝術,電影既要反映生活現實問題 ,又要通過藝術 的加工升華去反映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電影《秋菊》展現的是我國上世紀90年代農村普遍的社會生活場景,其主要講述了一個底層的農村婦女秋菊為了替丈夫討回公道去打官司過程中經歷的故事。它旨在宣傳農民在法律上對所謂“說”的執著追求。電影雖上映于1992年,離現在已經很久了,但如今我們再重溫這部電影時會發現它不僅涉及到許多法律法規,包括刑法、民法、公安法等,還涉及到了法院、公安等多個執法部門與律師職業,具有很強的普法宣傳作用。然而,與情節相關的法律問題還是存在諸多不足,因此從法律專業性的角度對其進行探討對當下中國社會的法治建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一、電影《秋菊打官司》的主要內容

電影《秋菊打官司》由我國著名導演張藝謀執導,故事發生的時間是我國20 世紀的80 年代期間,地點在陜北地區名叫西溝子村的地方,普通農婦秋菊的生活一直都很平靜,與村里的每個人都相處得十分融洽。直到秋菊的丈夫與名叫王善堂的村主任因為地里搭棚問題發生激烈矛盾,秋菊的生活開始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平靜的村子也逐漸掀起微微地波瀾。秋菊的丈夫在和村主任爭執的過程中,語言攻擊村主任“斷子絕孫”,因為村主任只有四個女兒,但沒有兒子,導致村主任頓時火冒三丈,憤怒地踢傷秋菊‘丈夫’下體,致使秋菊丈夫受傷。秋菊要求村主任為錯誤道歉,但村主任不同意,于是秋菊開始起訴,從鄉到縣,從縣到市,一級到一級為“說”求情。庭審中,秋菊難產的情況,村主任帶領大家冒著風雪,走了幾十里山路才將其抬到最近的醫院,秋菊母子救人,秋菊十分感動,也充滿了對村主任的感激之情。但當其為感激村主任救命之恩,請村主任來自己家吃兒子滿月宴時,她的上訪也有了結果:因為村主任輕傷到秋菊丈夫,需要被拘留15天,村主任被帶走拘留時,秋菊心想:她只想要個說法,怎么還抓人了?

二、中國鄉土的社會學問題思考

(一)關于秋菊討“說法”的問題思考

很多觀眾在看了《秋菊打官司》后覺得秋菊去法院單純只為討說法的行為是是落后的、愚昧的,但如果從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出發,即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的具體體現社會存在,可以看出秋菊在電影中的行為是具有一定現實基礎的,它代表著一種社會意識。[1]秋菊行為所隱含的深層含義是植根于中國幾千年來的農民法律觀念。對他們而言,“法”是他們長期的生活中所形成的理性的農村基本道德準則,范圍廣泛,不僅僅局限于國家的成文法。

究其原因,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的農村社會都是一種熟人社會的狀態。改革開放之前,這種關系在本質上沒有改變,但在法治社會中,這種熟人模式與法律管理存在一定的沖突,人們對待熟人和陌生人的方式存在明顯的差異。對于前者,人們主要是從社會的角度來評價自己的行為,而對于后者,人們一般是根據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來判斷自己的行為?,F如今,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勞動力充分流動,社會更偏向陌生人社會,從而引起了民眾法律意識與法律治理的激烈碰撞。

(二)鄉土社會的“說法”與法律間的問題思考

在我國法制初創時期,秋菊的行為代表她已經具備初步的維權意識,但是對于現代司法制度的認識還處混沌階段,其內心的本意并不是要將村長逮捕判刑,而僅僅需要他 的一個真誠的道歉或上級對他進行適當的批評教育,從本質上說,她需要的僅僅是封建社會時期的“青天”將她丈夫所受的委屈通過官方的形式予以肯定,也就是說,她的需求只是正義和非正義的區分,孰對孰錯之別,并不需要村主任得到懲罰?,F代訴訟制度則有嚴格的訴訟程序 、訴訟主體 、訴訟客體,對當事人的行為有嚴格的界定和科學的判斷,還有相應的懲罰。而對于秋菊而言,她對這些都一無所知,甚至有點難以理解。所以,最后對于法律審判的結果,她雖然是勝訴方,但仍遠遠超出了她的想象,也讓她覺得無法接受。但是,法律并不以當事人的主觀意愿而改變判決結果,所以秋菊只能迷惑地看著這個勝利而又失敗的判決結果,對現代訴訟有一個切身的體會,這次判決對于秋菊、村長王善堂、西溝子村的村民以及無數電影觀眾來說,都是一次現代訴訟制度的教育。秋菊事件提醒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去了解法律 ,懂得法律,遵守法律。由于我國過去長期處于封建專制的統治下,皇權即法律,士大夫階級在法律上天然具有特權,平民百姓正常的訴訟途徑嚴重堵塞,普通民眾也沒有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保護自我利益,解決矛盾沖突的意識。這導致民眾在面對現代法治建設時會出現傳統法制思想與現代法制意識上的沖突與碰撞。然而,矛盾沖突在任何時代、任何人群中都是存在的。在長期的自我管理和自然調節中,群眾中便產生了一種固定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和規范,這種規范不是靠國家強制力,而是靠民間道德來維護,這就是民間規范。[2]

《秋菊打官司》這部電影通過一個曲折的故事,反映了現代法律訴訟制度和傳統的矛盾糾紛處理方式和人民群眾在生活中長期形成的民間規范之間的矛盾。而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法律和民間規范,法律和社會道德之間經常出現一些沖突和矛盾,有人認為,這些矛盾的存在,是法制建設不夠完善的結果,隨著法制建設的逐步完善,這些矛盾也必將被解決。

參考文獻:

[1]顧偉.《秋菊打官司》的法律視角解讀[J].芒種,2015(04):127-128.

[2]張志遠. 論國家法與民間法的關系[D].河北大學,2014.

作者單位:廣東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猜你喜歡
秋菊本土化法律
基于“主題語境”的高中英語閱讀本土化研究
《秋菊有佳色》《海芋》《稚鼠圖》《獨自逍遙云游處》
《秋菊有佳色》《海芋》《稚鼠圖》《獨自逍遙云游處》
職業道德與法律 教案
涉及網絡募捐的現有法律規定
秋菊
國內少兒音樂教育發展的困境與思考
法律移植視閾下英、德民事訴訟制度在山東租借地的“本土化”
“AutoForm金屬板料成形仿真軟件”市場在中國的開拓及本土化發展
政治法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