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在鎖骨骨折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2020-09-10 07:22王慶軍
中外醫學導報·上半月 2020年7期
關鍵詞:鎖骨骨折麻醉效果超聲

王慶軍

【摘要】目的:研究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在鎖骨骨折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采用對比研究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入院治療的60例鎖骨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實驗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對照組在手術期間采用臂叢聯合頸淺叢神經阻滯方式實施麻醉,實驗組在手術期間采用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方式實施麻醉,比較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麻醉導致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實驗組手術麻醉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實驗組麻醉導致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十分顯著且具有統計意義(P<0.05)。結論:鎖骨骨折患者在手術治療期間采用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方式實施麻醉,可以在短時間內發揮麻醉效果,麻醉效果顯著,且術后麻醉不良反應有明顯減少,臨床應用價值高。

【關鍵詞】神經阻滯麻醉;超聲;鎖骨骨折;麻醉效果

【中圖分類號】R61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6-7225(2020)07-0020-01

鎖骨骨折會導致局部腫脹、皮下淤血、壓痛等嚴重狀況,會給患者帶來異常的疼痛感,要及時采取手術醫治。鎖骨骨折患者在接受手術時要實施麻醉,臨床上常采用臂叢聯合頸淺叢神經阻滯方法進行麻醉,但傳統的麻醉方法具有一定盲探性,且對麻醉師的專業技能水平要求高,阻滯效果不顯著,麻醉效果并不理想,有時還會聯用鎮靜藥物[1]。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可操作強,誤傷率低,麻醉效果理想,不良反應少,便于進行下一步手術[2]?;诖?,我院選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入院治療的60例鎖骨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在鎖骨骨折治療中的應用價值,現進行以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入院治療的60例鎖骨骨折患者為研究樣本。納入標準:①均經過檢查被確診為鎖骨骨折;②均接受過腦室引流術治療;③患者愿意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患有精神疾病;②患有認知障礙;③患有嚴重免疫系統疾病;④患有嚴重傳染病;⑤凝血功能障礙患者。將患者按入院時間順序隨機均分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均為30例。對照組患者的年齡分布為20~74歲,平均(44.6±7.1)歲,男女比例16:14,左側鎖骨骨折13例,右側鎖骨骨折17例。對照組患者的年齡分布為17~71歲,平均(41.6±5.2)歲,男女比例17:13,左側鎖骨骨折18例,右側鎖骨骨折12例。每位患者的一般資料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臂叢聯合頸淺叢神經阻滯方法實施麻醉,使用利多卡因(湖北康正藥業有限公司,H42022314)、羅哌卡因(山東普德藥業有限公司生產,H20090271)作為麻醉藥物,一共20ml,在前、中斜角肌間的肌間溝頂點進行麻醉,注入15 ml 麻藥,10min后若沒有毒素反應在胸鎖乳突肌后緣正中注入5ml麻藥[3]。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方式實施麻醉,在超聲引導方向下進行穿刺。

1.3 評價指標

①比較兩組的麻醉效果并計算麻醉總有效率:顯效:患者手術期間無應激反應發生,無疼痛和不適產生;有效:患者表情較為自然,應激反應發生少,略有疼痛或不適;無效:患者能感到明顯疼痛,表情痛苦,有強烈的應激反應,不能順利進行手術。麻醉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②觀察兩組患者有無麻醉后不良反應發生,包括惡心、嘔吐、頭暈等。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21.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采用x2檢驗,用例數(n)和比率(%)表示計數數據。P<0.05表示差異明顯。

2 結果

實驗組患者顯效18例,有效11例,無效1例,治療總有效率96.6%,對照組患者15例,有效10例,無效5例,治療總有效率83.3%,研究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比組總有效率,x2=9.518,P=0.002,P<0.05,有顯著差異。實驗組出現惡心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3.3%,對照組出現惡心2例,嘔吐1例,頭暈1例,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13.3%,兩組不良反應率作對比,x2=6.537,P=0.010,P<0.05,有顯著差異。

3 討論

鎖骨骨折通常是由于外力因素導致,需要進行鎖骨骨折手術進行醫治。傳統穿刺麻醉會有一定的盲探性,還依賴麻醉師的臨床經驗和專業技術水平,會導致麻醉效果具有個體差異,導致麻醉效果參差不齊,達不到理想的麻醉效果。超聲技術引導下實施神經阻滯麻醉,可以對患者的神經組織結構進行全面了解,使穿刺位置可視化,能準確觀察麻藥擴散情況[4]。與傳統麻醉手術相比,超聲技術引導下實施神經阻滯麻醉方法可操作性強,腦室引流術操作簡單,能全面掌握患者組織結構情況,確認麻藥作用效果,能夠及時調整穿刺的位置和方向,麻醉效果提升,且安全性高[5]。

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的麻醉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實驗組和對照組都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梢姵暭夹g引導下實施神經阻滯麻醉方法對于鎖骨骨折治療有理想的麻醉效果,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安全性高,穿刺準確,利于鎖骨骨折手術順利進行。

綜上所述,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在鎖骨骨折治療中有著顯著的麻醉效果,且能有效降低麻醉后的不良反應,應用價值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金建軍,喻政明.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在鎖骨骨折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0,13(27):153-154,157.

[2]岳巍,張瑛.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在鎖骨骨折內固定手術中的麻醉效果觀察[J].實用手外科雜志,2019,33(1):106-108.

[3]陳茜,黃平.超聲引導下C4聯合頸淺叢神經阻滯在鎖骨骨折手術中的麻醉效果[J].廣西醫學,2020,42(9):1085-1087,1109.

[4]金振武.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在鎖骨骨折內固定手術中的應用[J].青海醫藥雜志,2019,49(4):15-16.

[5]王淑梅.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在臨床麻醉中的應用價值初探[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19):32,35.

猜你喜歡
鎖骨骨折麻醉效果超聲
鋼板內固定治療鎖骨骨折的護理干預效果觀察
無痛胃鏡檢查中丙泊酚聯合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研究
七氟烷麻醉在婦科腹腔鏡手術中的臨床研究
超聲引導臂叢上干單點注射復合頸淺叢阻滯在老年患者鎖骨內固定手術中的應用
甲狀腺結節與甲狀腺癌的臨床評估和處理
丙泊酚聯合右美托咪定靶控輸注在燒傷休克期的麻醉作用探討
超聲評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與膽囊改變的關系
超聲引導下股神經阻滯的臨床觀察
比較七氟烷和丙泊酚聯合瑞芬太尼用于短小腹腔鏡手術的麻醉效果及對麻醉蘇醒期的影響
手術治療肩胛頸骨折合并同側鎖骨骨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