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梗塞護理中實施早期康復護理模式的價值

2020-09-10 13:54梁瑞雪
中外醫學導報·上半月 2020年7期
關鍵詞:早期康復護理腦梗死護理滿意度

梁瑞雪

【摘要】目的: 針對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在腦梗塞護理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方法: 隨機選擇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間收治的100行常規護理的腦梗塞患者列入常規組。同時選擇同時間段在本院治療的腦梗塞患者100例納入觀察組,對于此組患者實行早期康復護理,針對兩組患者從住院后至出院后行為期3個月的延續追蹤護理,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以及SDS、SAS改善情況。結果: 在針對腦梗塞患者行早期康復護理之后,觀察組患者肢體恢復整體有效率為98%,對比常規組82%差異對比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3個月延續護理追蹤調查發現,觀察組患者SAS以及SDS評分由于常規組患者;兩組患者對于護理滿意度調查結果,觀察組優于常規組,整體差異對比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腦梗死患者應用早期康復護理,能夠顯著改善患者肢體功能,改善患者SAS以及SDS評分以及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具備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早期康復護理;腦梗死;肢體恢復;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7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6-7225(2020)07-0100-01

腦梗塞是由于患者腦部血管被栓子物質堵塞,而導致腦組織產生不可逆性壞死的腦血管類疾病。腦梗塞可能導致患者產生失語以及偏癱等相關癥狀,對于患者的自身的生活質量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通過臨床研究數據表明,針對腦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康復護理,能夠顯著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患者肢體功能。為了更好的驗證其有效性,本院針對近期收治的患者200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間收治的100行常規護理的腦梗塞

患者列入常規組。同時選擇同時間段在本院治療的腦梗塞患者100例納入觀察組,針對此組患者行早期康復護理。常規組100例患者中包含男53例,女47例,年齡61~84歲,平均(67.2±8.3)歲;觀察組患者100例包含男55例,女45例,患者年齡62~83歲,平均(70.3±7.5)歲。所有患者均存在惡心、頭暈、語言障礙以及肢體麻木等相關癥狀,經臨床確診為腦梗塞。兩組患者關于以上一般資料的對比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常規組護理方法:基于查房,找出其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并且針對性的提出有效的護理對策,護理措施以用藥為主,客觀評估患者的居住環境,避免護理環境雜亂、嘈雜、衛生條件差等。

觀察組:觀察組患者采用早期護理干預,此類護理主要針對患者癥狀體征平穩期,而護理措施主要包括:第一,早期吞咽護理。配合患者家屬完成護理工作,依照患者自身飲食習慣來幫助患者制定規律的進食時間,針對患者的坐姿必須要進行及時的調整,保持患者身體呈現微微前傾狀態,從而為吞咽提供方便。進食時應避免講話。第二,早期心理干預。腦梗塞患者以高齡人群為主,很多患者對于疾病恢復已經不抱希望,因此往往會伴隨消極情緒,基于此,作為護理人員應該及時了解患者的不適,了解患者的基本狀況,與患者展開良好的溝通交流,幫助患者緩解心理負擔,提升治療依從性。第三,行為護理。鼓勵患者遵照醫囑提升護理依從性,早期以平臥位為主,以此來更好的提升腦組織供血,經常拍背,避免肌肉萎縮。給予患者適當飲食指導,避免出現便秘以及肺部感染。第四,早期運動康復。能下地患者指導患者進行簡單的運動康復,臥床患者則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以及床上伸展運動。

1.3評價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SDS、SAS評分改善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評分。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軟件展開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用t檢驗,計量資料用n表示,x2檢驗。以P<0.05表示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在針對腦梗塞患者行早期康復護理之后,觀察組患者肢體恢復整體有效率為98%,對比常規組82%差異對比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SAS以及SDS評分對比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經過3個月延續護理追蹤調查發現,常規組患者SAS平均評分(41.5±7.8)以及SDS評分(53.9±9.2)對比,觀察組SAS平均評分(33.2±6.5),SDS評分(39.9±6.3)對比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對于護理滿意度調查結果,觀察組(99%)優于常規組(81%),整體差異對比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早期康復護理是指在腦梗塞患者的病情保持穩定的48個小時后,采用肢體功能康復訓練法和日常生活能力訓練法對其進行康復護理的方法。本研究,針對腦梗塞患者行早期康復護理之后,觀察組患者肢體恢復整體有效率為98%,對比常規組82%差異對比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3個月延續護理追蹤調查發現,觀察組患者SAS以及SDS評分由于常規組患者;兩組患者對于護理滿意度調查結果,觀察組優于常規組,整體差異對比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著,對于腦梗死患者應用早期康復護理,能夠顯著改善患者肢體功能,改善患者SAS以及SDS評分以及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具備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谷景景.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在腦梗塞患者的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飲食保健,2016,3(17):159-160.

[2]王靜.超早期干預護理在急性腦梗死偏癱康復中的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88):279-280.

[3] 陳小娟,賴 平.探究在改善老年腦梗死患者負性情緒和提高其康復護理依從性上早期情志護理的作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29):3-4.

猜你喜歡
早期康復護理腦梗死護理滿意度
依達拉奉聯合康復治療對腦梗死患者的影響
針灸在腦梗死康復治療中的應用
腦梗死怎樣治療
早期康復護理對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缺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
全程優質護理對食管癌患者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病毒性腦炎患兒的早期康復護理
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腦梗死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
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