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在改善腦梗死患者肢體功能中的作用

2020-09-10 13:54潘杰
中外醫學導報·上半月 2020年7期
關鍵詞:肢體功能腦梗死

潘杰

【摘要】目的:對腦梗死患者應用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并分析其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10月-2020年3月,在我院治療的74例腦梗死患者,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37例,取傳統護理模式;觀察組37例,應用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結果:觀察組患者出院后3個月后的FMA評分、Barthel 指數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患者應用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可促進其肢體功能的恢復,有利于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腦梗死;醫護一體化護理;肢體功能

【中圖分類號】R473.7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6-7225(2020)07-0108-01

腦梗死是一種高致殘率、高病死率的慢性難治性疾病,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腦梗死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致殘率仍然處于較高水平,甚至有所升高。據調查顯示,在腦梗死存活患者中,50%以上的患者均會遺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甚至會喪失日?;顒幽芰?,不僅使患者的生存質量下降,還會增加患者家庭的經濟壓力[1]。因此,如何改善患者腦梗死后功能障礙、促進其肢體功能恢復已經成為臨床上關注的重點。醫護一體化護理是一種強調團隊協作溝通的工作模式,與傳統護理模式相比,其模式可實現醫護之間??浦R、專業技能的互補,從而為患者提供更加專業、高效的康復幫助與指導[2]。本文將對腦梗死患者應用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并分析其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0月-2020年3月,在我院治療的74例腦梗死患者。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觀察組37例,男:女為21:16例,年齡42~79歲,平均(63.33±6.16)歲。對照組37例,男:女為20:17例,年齡43~78歲,平均(62.23±5.79)歲。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傳統護理模式,患者入院后,由主管醫生做出醫療處置,護士做出護理評估,隨后分開完成醫護治療、護理工作。觀察組患者實施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組建“醫護一體化”責任小組以及監管小組,由醫生、護士共同查房,進行綜合治療及護理,同時根據患者情況,制定康復功能訓練方案、健康教育方案及心理護理方案,由責任醫師指導其進行康復功能訓練,責任護士具體開展健康宣教、心理護理,由責任醫師提供指導,并根據患者病情變化,及時調整診療護理方案。每周進行一次醫療業務、臨床實踐操作培訓,并總結過去一周工作中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進行強化指導,提高醫療和護理質量。出院前1d,以一對一的方式,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個體化出院指導,并為其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包括良肢位擺放、肢體功能訓練、轉移訓練、日常生活訓練、體位平衡、異常運動模式糾正等;對服藥、飲食、排痰、預防壓瘡及跌倒等重點內容進行反復強調;為患者解答疑惑,囑咐其定期復診。出院后,由責任護士每月電話回訪1 次,評估其日常生活管理情況、康復訓練執行情況、服藥和飲食情況、疾病自我監控情況,若發現問題應與醫生共同商討,確定解決方案后指導患者調整。

1.3評價標準

出院3個月后,利用Fugl-Meyer 運動功能評定法(FMA)、Barthel 指數評價患者的肢運動功能、日?;顒幽芰?,兩者均為正向評分。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應用SPSS22.0處理,計量資料使用()表示,采取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出院后3個月后的FMA評分、Barthel 指數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3討論

醫護一體化護理是指通過將醫生、護士組成醫護小組共同完成醫療及護理工作的新型模式,應用該模式后,可在醫護人員之間建立一座橋梁,使其形成一個整體,能夠快捷、高效的溝通協作,從而達到提高醫療及護理質量的目的[3]。在傳統護理模式中,醫生為絕對主導,護理人員遵醫囑進行相關處理,導致機械性、被動性較強,且醫療與護理相分離[4]。而開展醫護一體化護理后,則突破了傳統護理模式的局限,形成了醫護相互協作、共同主導的模式,更加貼近臨床,有利于滿足患者的治療及護理需求。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出院后3個月后的FMA評分、Barthel 指數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醫護一體化護理在改善患者肢體功能、生活能力方面更具優勢。分析其原因,首先,傳統醫護模式在健康宣教、出院指導方面重視程度不足,患者出院后服藥、康復鍛煉的依從性逐漸下降,不利于其肢體功能的恢復。開展醫護一體化護理后,可在患者出院后進行一段時間的延續指導和管理,有利于改善患者遵醫行為,督促其積極進行功能鍛煉,遵醫囑用藥,因此康復效果更佳。同時,與傳統護理模式不同,醫護一體化護理的起點即盡量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最終目標和指向為提高醫療護理服務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5]。在共同的目標下,醫護人員積極溝通協作,共同查房、共同評估、聯合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治療及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對患者應用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可促進其肢體功能的恢復,有利于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黃丹,孫環,趙璐璐.醫護一體化護理對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及自理能力恢復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20,32(10):166-168.

[2]胡靜,徐燕,胡春毅.醫護一體化護理在急性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20,27(11):219-221.

[3]李銀俠,李培良,符小麗.醫護一體化護理對腦梗死患者自我效能及心理狀態的影響[J].內蒙古醫學雜志,2020,52(3):348-349.

[4]劉曉云,段惠,劉陽.醫護一體化模式干預腦梗死患者的效果分析[J].山東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20,42(1):35-36.

[5]李英華.醫護一體化康復護理在腦梗死患者恢復期護理中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20,29(9):1718-1719.

猜你喜歡
肢體功能腦梗死
依達拉奉聯合康復治療對腦梗死患者的影響
針灸在腦梗死康復治療中的應用
腦梗死怎樣治療
內側柱支撐重建對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肢體功能的康復效果
卒中單元康復管理模式對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及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
超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的影響
淺析早期健康教育對促進腦血栓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臨床有效性
腦卒中恢復期患者社區綜合康復的療效觀察
康復介入時間對小兒中重度顱腦損傷后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
兒童與成人外傷后腦梗死的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