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側柱支撐重建對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肢體功能的康復效果

2016-10-17 04:28賈本治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4期
關鍵詞:肢體功能康復

賈本治

"

【摘要】 目的 觀察內側柱支撐重建對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肢體功能康復效果。方法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66例, 抽簽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各33例。對照組接受常規內固定, 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接受內側柱支撐重建, 比較兩組的療效。結果 實驗組愈合時間(8.35±1.01)周、住院時間(8.67±0.95)d、完全負重(13.42±1.30)周、完全愈合(9.87±1.86)周均短于對照組的(10.35±1.26)周、

(11.67±0.98)d、(16.42±1.21)周、(12.87±1.91)周, 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CMS、Brobery-

Morrey及Neer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內側柱支撐重建對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肢體功能康復效果佳, 可促進愈合, 縮短病程, 改善預后, 宜推廣。

【關鍵詞】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內側柱支撐重建;肢體功能;康復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4.072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多由間接暴力引起, 預后差, 可殘留肩關節功能障礙。治療傳統方法是切開復位內固定, 老年人骨質明顯疏松, 骨質缺損, 骨量丟失, 鎖定板固定效果差, 易引起固定不良及延遲愈合等, 甚或早期鍛煉發生再丟失。此文研究年度2014年6月~2015年6月納入老年肱骨近端骨折66例, 總結內側柱支撐重建在肢體功能康復方面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研究年度2014年6月~2015年6月, 納入老年肱骨近端骨折66例, 抽簽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各33例。對照組患者女14例, 男19例;年齡61~79歲, 平均年齡(67.55±5.63)歲;骨折原因:摔傷9例, 交通事故傷17例, 高處墜落傷7例;Neer分型:6例二部分骨折, 17例三部分骨折, 10例四部分骨折。實驗組患者女13例, 男20例;年齡61~80歲, 平均年齡(67.46±5.55)歲, 骨折原因:摔傷8例, 交通事故傷18例, 7例高處墜落傷;Neer分型:6例二部分骨折, 18例三部分骨折, 9例四部分骨折。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骨折原因及Neer分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方法 常規內固定, 麻醉選擇全身麻醉, 指導患者于手術臺上仰臥, 入路選擇肩關節前內側, 分離三角肌和胸大肌, 切開深筋膜, 使骨折部位暴露;清除骨折部位血腫, 給予骨折復位, 通過C臂機X線觀察確定是否達解剖學復位標準;而后取T型板, 置于肱二頭肌腱長頭外側部位, 調整螺釘位置及長度, 逐層縫合切口[1]。

1. 2. 2 實驗組方法 在上述基礎上, 給予內側柱支撐重建。在C臂機X線下, 對具體骨折情況予以檢查, 盡量給予股骨近端內側骨皮質嵌插入圍或解剖, 若骨缺損嚴重, 應采取同種異體骨條植骨予以支撐[2];若內側柱骨明顯缺損, 且穩定性及連續性無法有效恢復, 可經雙皮質送質同種異體骨塊進行肱骨近端內側柱支撐重建。待骨折部位固定牢固后, 反復沖洗切口, 置于負壓引流管, 逐層縫合切口。

記錄兩組臨床愈合時間及住院日, 并記錄完全負重及完全愈合所需時間, 予以比較。

1. 3 觀察指標 隨訪6個月, 評定兩組患者的CMS、Brobery-Morrey及Neer評分, 測定關節活動度并作對比。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臨床指標比較 對照組愈合時間為(10.35±1.26)周, 住院時間為(11.67±0.98)d, 完全負重為(16.42±1.21)周, 完全愈合為(12.87±1.91)周。實驗組愈合時間為(8.35±1.01)周, 住院時間為(8.67±0.95)d, 完全負重為(13.42±1.30)周, 完全愈合為(9.87±1.86)周。實驗組的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完全負重、完全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

2. 2 評分比較 實驗組的CMS、Brobery-Morrey及Neer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研究表明,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發病和骨質疏松有密切關系, 治療方法不當可導致嚴重并發癥, 如關節不穩、功能障礙及創傷性關節炎等, 肢體功能、健康和生活受很大影響[3];個體骨質疏松, 干骺端的粉碎性骨折導致骨質缺損, 且肱骨頭蛋殼樣改變, 實施傳統內固定較不牢固, 并發癥多, 常見無菌性肱骨頭壞死及關節內粘連等, 甚或引起骨質再丟失。分析傳統內固定療效欠佳的原因, 在于未給予重建側柱支撐, 內側柱支撐重建, 利于抵抗因肩袖收縮導致的持續性內翻應力, 并可使螺釘-骨界面應力分散, 預防術后骨折不良愈合、肱骨頭塌陷及內翻等[4]。在傳統內固定方法中給予內側柱支撐重建, 療效較好, 可有效縮短完全負重及完全愈合的時間, 有效恢復骨折端解剖復位, 促進內固定牢固, 加快骨折愈合。經過內側柱支撐重建, 軸向最大載荷、抗壓剛度、抗扭矩剛度及最大扭矩明顯增加, 為肱骨頭提供有力支撐, 分散應力, 減少骨界面與螺釘之間應力, 加強固定穩定性, 為肱骨頭提供生物支撐, 加快愈合[5]。

綜上所述,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用內側柱支撐重建治療, 肢體功能獲得早期良好康復, 作用顯著, 應予推廣。

參考文獻

[1] 向成浩, 王詩波, 明玉祥.內側柱支撐重建結合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臨床療效.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5, 23(4):289-294.

[2] 張喜海, 卓乃強, 唐煉, 等.內側柱支撐重建聯合常規內固定治療對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愈合情況和肢體功能的影響.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2015, 25(16):62-65.

[3] 胡文雄, 蔣家正, 韓宏德, 等.內側柱支撐重建輔助治療對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山東醫藥, 2016, 56(9):55-57.

[4] 陳焜, 王巖松, 蘇新杰, 等.內側柱支撐重建術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關節功能的改善效果.河北醫學, 2016, 22(1):134-137.

[5] 沈鵬程, 朱立帆, 蔣富貴, 等.鎖定鋼板結合重建肱骨內側柱治療老年不穩定型肱骨近端骨折的療效分析.中華老年骨科與康復電子雜志, 2015, 10(2):7-12.

[收稿日期:2016-05-12]

猜你喜歡
肢體功能康復
康復護理在腦外傷后遺癥患者康復中的應用
綜合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經功能康復的療效
康復護理在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
加速康復外科護理應用于胃大部切除術患者康復的效果
受傷火雞邁出康復第一步
卒中單元康復管理模式對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及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
綜合康復護理干預在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患者肢體功能改善中的作用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超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的影響
“十二五”期間3.6萬貧困孤獨癥兒童獲得康復補助
淺析早期健康教育對促進腦血栓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臨床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