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學美學視域下朱熹的文藝批評觀

2020-09-10 13:49朱乃華
喜劇世界·中旬刊 2020年9期
關鍵詞:理學朱熹美學

朱乃華

摘 要:朱熹不僅哲思淵深,且廣涉博覽,對文藝批評觀有著豐富且獨步的見解,是中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歷史人物之一。朱熹的文學批評建立在理學的基礎上,強調“以文載道”,“文”與“道”的地位同等重要,兩者相互依存,不能獨立分開。在美學的視域下朱熹文學批評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以玩味作為基礎,本著虛心閱讀的心情,品味書中的真意不必矯枉過正,重要的是與作品相互呼應,有切己之感。本文將從理學、美學的視域下解析北宋朱熹的文學批評觀。

關鍵詞:朱熹;理學;美學;文藝批評

一、朱熹的文藝批評的重要性

莫礪鋒教授在《朱熹文學研究》中說道:“如果我們從下列三個維度對中國古代思想家的歷史地位進行評判:一是其思想自身的價值;二是其思想對后代影響的程度;三是其受現代學術界重視的程度,那么,我們可以毫無疑問地斷言朱熹是宋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我們也能毫不遲疑地宣稱朱熹是自秦漢迄于清末,長達兩千余年的中國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人物?!岸胰绻覀儼讶寮宜枷胍曌髦袊鴤鹘y文化中最為核心的內容,那么朱熹堪稱是僅次于孔子的古代圣哲??梢娭祆渥鳛槔韺W家有著極高的聲譽,對文藝批評有真豐富且獨到的見解。

二、理學角度下的文以載道

朱熹的文藝批評思想建立在理學基礎之上,“理”是宇宙萬物之根本,具有本體地位,在“理”與“道”的問題上。朱熹正是在他的理學思想上闡釋“文”與“道”二者之間的關系?!拔囊暂d道”簡單來說,文章就是用來傳播道理的,能夠傳播思想道理的文章才是有價值的文章。朱熹卻不以為然,他認為這顛倒了主次關系,道才是主體,文只是工具而已。文以載道的思想,戰國時《荀子》中,漢代已經凸顯出問題,韓愈和柳宗元兩位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皆主張文以載道,韓愈提倡“古道”,旨在恢復自魏晉后中斷的儒家之道;柳宗元重治世之道,旨在從實際出發,將道落實到社會,相比于韓愈的見解具有更改的進步性。周敦頤之后,程顥、程頤二者將重道輕文的主張發展的更加極端,甚至認為“作文害道”,將“文”與“道”相互脫離出來。然而朱熹卻明確提出,道是文之本,文是道之枝葉,所以出之于道的文自然要體現道,呈現道,這即是朱熹的“文道合一”“文道兩得”觀,依此,朱熹批評了唐代韓愈、柳宗元,修正了周敦頤和二程貶低文之地位的思想傾向。

三、美學角度下的“玩味”

朱熹倡導“以玩味的態度,看待作品?!苯涍^內化解讀,概括為四個要點:虛心、熟讀、致思和切己體驗。首先虛心具體展開就是本著虛心,不帶有任何的公立心,僅抱著單純的審美去看待文章。其次,熟讀就是去反復賞玩作品,保證對作品通透的理解。然后,致思是在欣賞的過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思維。最后、切己體驗是指與作品之間的共鳴求同存異,是玩味的最終趣事。這種“玩味”是站在美學的角度下對作品的欣賞。下面就是對這四方面具體的解釋。

朱熹說的“玩味”第一要點就是對作品的虛心閱讀,他認為要鑒賞作品,第一先不要指摘,一有指摘心底便有憂愁意,胸中就好像郁結一團久不能散。閱讀需要心中沒有芥蒂,才能體會真滋味。然后熟讀,熟讀就是對作品的理解朱熹認為:大凡讀書,須是熟讀??梢?,熟讀之后其義自見,通達之后,當初不理解的部分熟讀后自然也就理解,對作品內容內化于心,外化于形。熟讀之外還需致思,朱熹說:“學者讀書,須是於味處當致思焉?!敝滤季蜁凶约邯毜降囊娊?,不容易受他人的思想左右,幫助批評家從抽象的思維走向具體的理論。人云亦云的文學批評就失去了其本身存在的價值。最后就是切己體驗,朱熹說:“解詩,如抱柱浴水一般?!薄绊毷翘し舜?,通身都在那水中方看得出?!弊龅秸嬲母型硎苄枰袑嵉捏w會,站在作者的角度上體會作品中表達的情感。

總而言之,朱熹的美學“玩味”批評觀和理學“以文載道”批評觀,對現代的文藝批評有著指導的作用。應用于現代就是積極接受新創作和發現優秀作品。我們的審美藝術水平日新月異,不斷發生新變化,創作也變得多元化、多樣化,很多過去被嘲諷的藝術形式也逐漸被大眾接受并喜愛。所以文藝批評虛心并細致的閱讀新出現的文學,不能一味守舊,要更新觀念,本著對傳統傳承和發展的原則,準許個性化的存在。此外,致思文藝批評家應勤于思考,對作品有真正的理解不能人云亦云。文學批評應該站在監督者和領跑者的角度,去激發創作而不是被創作激發,很多優秀創作很大程度上是批評家發現并引導大眾所熟知的。最后,切己體驗,作品與批評家之間應該是相互增長的關系,批評家矯正作品不不正當思想,作品帶給批評家新的體驗。

參考文獻:

[1]尹肇徽,鄭鎮波.從接受美學讀者期待視野視角看廣告翻譯[J].各界·科技與教育,2019(02):55-57.

[2]馬馳.馬克思主義與當代文藝批評(專題討論)/再論馬克思的實踐觀——兼評實踐美學論者的一些觀點[J].學習與探索,2009(3):176-181.

[3]董中鋒.InteractionBetweenNotionandMethod:OnMark'sandEngel'sLiteraryCriticism%觀念和方法的互動——論馬克思恩格斯的文藝批評[J].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001):101-103.

猜你喜歡
理學朱熹美學
印花派對
禮學與理學
春日
2018—2019學年華東師范大學授予理學、工學博士學位人員名單
2017-2018學年華東師范大學授予理學、工學博士學位人員名單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純白美學
春食色彩美學
“妝”飾美學
論《評史心見》史論的傾向與得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