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培養起小學生的合作能力

2020-09-10 14:54劉嬌嬌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0年47期
關鍵詞:分組教學合作能力課堂活動

摘要:教師要讓學生在小學階段培養起良好的合作能力,以便學生能夠在學習生活中及時與他人交流,并且合作完成教學任務。這樣可以讓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快速的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總結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之處,借鑒他人的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從而讓自己學好數學。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上分組完成教學目標,在課下讓學生多溝通,多交流,從此培養起合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合作能力;分組教學;課下交流;課堂活動

通過分組教學,教師可以減少對學生的共性問題的解答,因為學生在小組中可以互相探討交流,解決大部分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通過分組,教師還可以根據小組來掌握每一位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況,更好的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規劃自己的教學安排。在課下的時候,教師更應該讓學生多交流,通過鍛煉合作能力,利用課余時間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數學知識。筆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希望給教師和學生帶來幫助。

一、進行分組教學

通過分組教學,教師可以簡化各種教學方法,從課堂提問到課后作業,都可以以小組的形式來進行,方便教師對學生的管理,從小組中能夠及時的了解到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對于共性問題,只需要進行一次解答,就可以讓小組中所有成員都解決問題。對于學生來說,小組各個成員為了讓小組按規定時間保質保量的完成教學任務,就會激發出團隊榮譽感,在遇到問題時及時詢問他人,請求獲得幫助。當小組其他成員出現問題時也會積極的幫助他解決問題,使得小組的每一個人都能夠完成任務。進行分組教學就是讓學生通過集體榮譽感,加強與他人的交流合作,從而鍛煉合作能力。

例如,在進行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 這節課時,用時從課前預習開始就將學生進行分組,同課堂的教學提問到課后作業的完成,都由小組之間互相監督,互相鼓勵完成。學生在遇到各種計算和概念性的問題時,匯總后由教師進行解答,這樣教師就可以花費更少的時間,解決學生的問題。并且從學生的提問中,教師就可以了解到小組的整體學習情況,對小組提出有針對性的學習要求,讓小組間成員互相幫助他人,學習各種知識,解答各種問題,互相交流學習經驗和方法。小組間的每位學生都會為了小組而與他人進行合作,努力學習。

二、開展課下學習交流會

在課下,學生之間有很多的交流,如果教師讓學生在課下開展討論會,并通過分組的形式討論不同的問題,就可以很好的利用課下時間,并且學生也會有興趣參與進去。在討論中,小組之間的學習情況不同,討論的問題也不同,這樣學生就會接觸到不同的問題,從多種方面對問題進行考慮。小組間的學生通過合作,共同得出話題的結論,并且進行總合,可以與其他小組互相交流。組內得出結論后,小組間也需要進行交流,對雙方的話題以及雙方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進行探討,組間成員為了證明己方觀點的合理性,會共同思考話術,從而合作與其他小組辯論。

例如,在進行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的“不規則圖形的面積” 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下舉辦一次討論會,讓學生針對身邊的各種物體測量或者估算面積,并且檢查其他小組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這樣小組間在測量時就會進行合作,每位學生負責不同的數據的測量,還有對數據的計算和總結。不同小組之間互相驗證時,學生也會相互合作,提出各種方法來測量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并且進行計算。在討論會的最后,每個小組需要學生講解此次討論會中出現的問題或者所學到的知識,以及小組在合作時由哪些優點和缺點,John在之后的小組活動中,組間成員就可以更好的進行合作,從而鍛煉合作能力。

三、舉辦課堂活動

在課堂上,教師經常會舉辦一些課堂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在舉辦課堂活動時,教師讓學生分組完成活動任務,可以很好的讓學生互相合作,負責不同方面的事務,不僅鍛煉學生在各個方面的能力也能鍛煉學生的合作和總結能力。在課堂活動中,教師可以采用一些方法,讓小組中的每一位成員都能參與進去,這樣才能使每一位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涵蓋學習中的方方面面,為小組做出貢獻是小組更加優秀。學生在活動中也能體會到僅憑個人的實力是無法讓小組變得更加優秀,更需要學生互相合作,將自己的能力體現到小組的進步中。

例如,在進行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的“解方程” 這節課時,教師要開展一次課堂活動,給出許多問題,讓小組通過抽簽的方式,決定要完成什么樣的任務。小組成員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進行分工,負責列出條件,計算和總結等各個方面的任務。學生合作對不同的問題進行求解,從而更快的列出題目,進行計算和檢驗,并且將答案總結,最終提交給教師。課堂活動可以讓學生自己探索出更適合小組成員的合作模式,不僅能夠快速的完成教學,能互相交流在這次活動中的心得體會,每個人根據自己的特點培養合作能力。教師在了解到學生的活動完成情況后,也可以幫助學生完善合作計劃。

總而言之,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就需要教師開展各種活動,能夠讓學生不論在課上還是課下,共同完成某些任務,從而發揮自己的優點,負責不同步方向。在活動后及時交流,查缺補漏,完善自身學習成果。教師也能通過小組更好地了解到學生的情況,幫助學生認識到各種問題,完善合作方案,培養起良好的合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楊志勤.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新探[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7(S2)

[2]蔡淑玲.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誤區與對策[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6(05)

劉嬌嬌?四川省廣安市前鋒區小井鄉小學校

猜你喜歡
分組教學合作能力課堂活動
淺析如何構建初中化學實驗課高效課堂
一體化課堂分組教學中確定展示學生的策略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課與現代教育技術結合研究的初探
小學初級漢語課堂活動設計思考與實踐
襄陽市郊區農村大班幼兒合作能力發展現狀研究
利用數學建模提高高等數學教學效果的研究
以“養植”活動為契機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分組教學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實施研究
淺談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放飛思想,張揚個性,激活小學語文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