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的有效教學方式

2020-09-10 14:54郭斌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0年47期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有效性閱讀教學

郭斌

摘要: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閱讀經典篇章對學生文字認知、抽象理解、閱讀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下,讓越來越多的教育研究者開始關注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尤其是閱讀能力的提升。但是,傳統的閱讀方式已經不再適合當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單一、枯燥的閱讀手段不能很好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所以,如何開展有效的閱讀教學,怎樣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就成語文教師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下面,本文就對小學高年級語文有效閱讀方式進行探討,希望能夠幫助到同行教師。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隨著學生年齡的不斷提升,思想認知和學習能力也在逐漸提高。與此同時,閱讀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小學高年級的閱讀是溝通小學與初中的橋梁。相比較小學低年級注重識字寫字教學,中年級學生剛開始接觸文章的整體把握來說,高年級閱讀更注重對不同文體的有效掌握以及深入感受文字的情感思想。因此,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重點,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綜合運用能力,需要教師運用豐富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為自己未來全面發展打造基礎。

一、創設閱讀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重要因素。語文閱讀,就是對文字進行理解,從一句話、一段文字中思考,來想象其中的畫面、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從而感受語言的美。但是,文字本身是抽象的。在加上小學生的理解能力不高,在面對文本的時候,難以理解其中的意思,從而降低學習動力。而情境創設是教師在教學中向學生呈現具體、生動的事物或畫面,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將閱讀興趣轉化為閱讀動力,讓學生在閱讀動力的引導下,主動進行閱讀文本,體會文本內容。所以,教師要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讓學生在直觀體驗中,閱讀文本,為有效教學打造基礎。

例如,在小學閱讀的過程中,由于小說字符較多,有的地方需要學生以略讀的方式進行思考,有的地方需要學生以精讀的方式進行思考,并且大部分小說的內容需要學生通過想象來展示出相關畫面。對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直觀展現小說畫面。在閱讀小說《草船借箭》的時候,教師先準備出影視劇“草船借箭”,讓學生在生動的視頻資料中,欣賞和分析故事中的人物,理解諸葛亮的聰明才智。當然,為了增加教學的懸疑性,在視頻播放到高潮的過程中,教師就暫停視頻,提出問題:“故事的最后到底發生了什么?諸葛亮能否借到箭?是怎樣借的?用了什么工具借的?”經過情境教學的引導,學生的興趣被有效打開,會主動思考并分析故事,感受其中的內容。通過真實畫面,讓學生看到諸葛亮是如何從曹操借箭,體會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和大膽表現,進而感受作者語言表達的美。為學生創設具有趣味性、生動的閱讀情境,學生的體驗感明顯增強,興趣得到了有效發展,也會自愿進行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有效的閱讀教學打造基礎。

二、堅持學生主體,重視學生地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是學習主角,需要受到足夠的重視。但是,在當前,應試理念的影響依舊深遠,教師為了讓學生取得優異的成績,會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重復性記憶,在實際的閱讀課堂中,教師在講臺上詳細的講,學生會在書中詳細的標記教師所講的重點。如果學生群體中出現了竊竊私語,教師會進行制止。這樣學習方式,讓學生與教師的距離越拉越遠,不利于師生關系良好的培養和發展。通常來說,閱讀能力的提升,不單純是記憶知識,而且是對自身理解、分析、合作思考的綜合能力。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轉變陳舊的觀念,落實以學生為學習主體,重視學生的地位,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例如,在閱讀《太陽》這篇課文的時候,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教師可以利用預習作業,讓學生準備相應的學習材料。在預習過程中,教師利用微課的形式,將需要準備的材料、預習任務展示給學生,方便學生了解和預習,如,太陽的圖片、關于太陽的介紹、關于太陽的故事、描寫太陽的詩句。當學生提前準備好這些內容后,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將學生進行小組分配,并讓各小組成員尋找一個教學任務,在小組內部相互交流、討論。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利用評價的方式,讓學生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以及需要改正的地方。通過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提升學生的搜集能力、合作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小組合作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三、開展讀寫結合,加強語言運用能力

讀寫結合是在教學中,教師以課內、課外的文章內容為依據,設計與之相關的寫作訓練,發展學生興趣以及提高學習寫作能力的一種學習方式。知識來源于生活,是生活實際的總結和概括,閱讀教學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寫作練習中,提升語言的運用能力。將讀寫結合教學設計到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中,既能夠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還能實現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語言能力,最終實現未來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要合理開展讀寫結合訓練,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例如,在閱讀《桂花雨》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可以給出幾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如,“本文寫作的特點”、“寫作手法是什么”、“作者通過寫出這篇文章,想要表達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運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文章分為幾部分,分別表達了什么”等問題,學生通過問題進行梳理文章中的寫作結構,理解文章的寫作特點和中心思想。教師再進一步為學生解釋文章中的寫作結構,讓學生感受到文章的寫作風格和利用到自身的寫作練習中。通過運用這種教學方式,能進一步讓學生掌握文章的結構和中心思想,可以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語文興趣,讓學生更樂于創作,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語文學習的范圍是十分廣闊的,隨著學生年齡的不斷增加,學習難度也會不斷提升。如何更好的構建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有效課堂,需要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重難點,通過創設閱讀情境、堅持學生主體、開展讀寫結合等方式,為學生開展語文教學。讓學生激發出學習的樂趣,能夠自愿加入到學習活動中,積極思考,提升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于江敏: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師者講壇,2011(2).

[2]張巧文,陳思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師生平等對話的方法研究[J].語文教學研究,2012.

郭 斌?湖北省恩施市硒都民族實驗小學

猜你喜歡
小學高年級語文有效性閱讀教學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班級家長會有效性的探究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教學探析
靠近“最近發展區”,增強教學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